《吉暨族譜》

《吉暨族譜》是我國萬家姓中吉氏家族的族譜,上面記載了吉氏家族遷徙的情況。漢唐時期有吉氏三郡望:陝西馮翊郡,河南洛陽郡和山西平陽郡。

吉氏族譜

中華吉氏論壇、團結姓氏兄弟、振我家聲、興我中華!
中華萬家姓 >> 中華吉氏論壇 >> 吉氏源流世系 >> 瀏覽主題
吉氏新聞公告 吉氏源流世系 各地吉氏分布 古今吉氏人物 吉氏家族譜牒 吉氏音像圖片 吉氏科教文藝 全部分類
本家譜記載了吉氏的歷史搬遷過程

主 題:

歷史上吉氏族人的遷徙

一、漢唐時期的吉氏三郡望
漢唐時期,陝西、河南、山西是吉氏族人的主要聚居地,並產生了陝西馮翊郡、河南洛陽郡(漢代時稱河南郡)、山西平陽郡等吉氏郡望。現將這三個吉氏郡望簡介如下:
1、陝西馮翊郡
自從西周末兮甲吉甫的長子伯奇公開基陝西馮翊、並以其父之字“吉”為氏後,其後裔遵循祖德,立足馮翊,繩繩繼繼,蕃衍昌盛,形成了中華馮翊吉氏。到了漢代時,馮翊吉氏中出了很多知名人士,馮翊郡也因此而成為著名的吉氏郡望;到了唐代時,在馮翊五大姓“吉、郭、蓋、雷、黨”中,“吉姓”居首位,故馮翊吉氏宗祠有堂聯云:“黃帝子孫,清風世澤,越五千年,源遠流長傳四海;伯奇後裔,馮翊根基,衍百餘世,葉茂花繁耀九州。”
2、河南洛陽郡
在漢唐時期,除了陝西外,河南也是吉氏族人的主要聚居地區,因此一些譜牒文獻也將河南洛陽(漢代時稱河南郡)列為吉氏的郡望。在官修譜牒《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中,就列出了唐周宰相吉頊及其洛陽吉氏家族的三代世系。
3、山西平陽郡
山西吉縣是古代中華吉氏的發源地之一,在漢唐時期,山西平陽郡(今山西臨汾、洪洞、霍縣、汾西一帶)也是吉氏的郡望。據《杜詩鏡銓》、《封演見聞記》所記,唐初道士吉善行是晉州(唐天寶、至德時改晉州為平陽郡)大通堡人,唐武德三年(620)四月時,唐高祖李淵授吉善行為朝散大夫,並立廟於羊角山,命其主持宗祠祭祀。此外,吉氏大宗三十八世祖東漢吉茂公曾任山西臨汾令,四十三世祖東晉輕車將軍吉挹公曾任晉昌(今山西定襄)太守等。
二、五代宋元時期吉氏族人的遷徙情況
按贛粵湘馮翊堂《吉氏族譜》記載,唐“大曆十才”的吉中孚公,在其致仕(退休)後歸隱於江西鄱陽(今波陽),到了五代宋元時,其後裔就聚居在江西廬陵(今吉安)、琴江(今石城)等地蕃衍生息。按湖南瀏陽《吉暨族譜》記載,其一世祖吉太寶公(馮翊吉氏第67世)的先人,五代時就居住在江西廬陵(今吉安)。按湖南安化、臨澧、重慶潼南、合川等地《吉氏族譜》記載,元末時,其一世祖吉昆元公(馮翊吉氏第86世)因戰亂而遷徙,並安家在豫章(今江西南昌)。由此可見,在五代宋元時期,江西也已成為吉氏族人的聚居地了。
在五代宋元時期,中原大地戰亂頻仍,隨之也帶來了中華吉氏族人的遷徙,總的方向是由中西部地區向東南方遷徙,東到沿海的“魯蘇浙閩”、最南的抵達海南島。現將這一時期吉氏族人的遷徙情況簡介如下:
1、五代後唐時有江西吉氏族人遷湖南瀏陽
據湖南瀏陽《吉暨族譜》記載,五代後唐同光二年(924)時,江西廬陵(今吉安)的一支吉氏遷居湖南瀏陽,其始遷祖為吉太寶,其後裔蕃衍生息形成瀏陽吉氏,奉太寶公為一世祖。現瀏陽塘泉、洞溪一帶,居住著吉(暨)氏族人約兩萬餘人。
2、北宋末有山西吉氏族人遷江蘇丹陽、鎮江、蘇州
據江蘇丹陽、鎮江《雲陽吉氏家乘》記載,北宋靖康年(1126年),為避戰亂(宋金之戰),山西汾州(今汾西一帶)吉氏族人中有吉福一與其兩個從弟吉福乾、吉福□一起,從山西遷徙江南。福一公南渡後占籍江蘇丹陽,其後代形成丹陽吉氏,奉福一公為一世祖(馮翊吉氏第79世)。福乾公南渡後定居於江蘇鎮江,占籍丹徒,其後代形成鎮江吉氏,奉福乾公為一世祖(馮翊吉氏第79世)。福□公(馮翊吉氏第79世)南渡後落籍於江蘇蘇州,其後代形成蘇州吉氏。清乾隆年間,江蘇丹陽與鎮江兩支吉氏聯宗,合稱“雲陽吉氏”。
3、南宋時有吉中孚公後裔自江西遷廣東五華、和平
據廣東長樂、永安《吉氏族譜》記載,吉中孚公的後裔吉子成(馮翊吉氏第82世),於南宋孝宗年間(1163—1188)帶領吉氏族人自江西廬陵(今吉安)南遷,翻越九蓮山到達廣東北部,定居於廣東東江上游嘉應州的長樂縣(今五華);而吉中孚公的另一個後裔吉仕成(馮翊吉氏第82世),則於南宋時自江西廬陵(吉安)遷廣東和平縣。
4、南宋末河南洛陽吉氏族人遷福建邵武,元代時其後裔遷福建建寧、廣東惠州
據福建綏南(今建寧)《吉氏家譜》記載,其一世祖為吉和全(馮翊吉氏第83世),和全公的先祖至宋代起就居家於河南洛陽。和全公號澹庵,博學多能,由貢生始任山西臨晉縣(今臨猗)左堂,後升湖廣公安縣(今湖北公安)正堂,再攝武昌府(今武漢)左堂。南宋德祐初(1275)元兵侵宋,詔諭天下勤王,文信國公(文天祥)奉詔入衛,得知和全公才智武勇超凡,奏辟為隨軍忝軍,提兵臨安(今杭州);端宗立(1276),和全公隨文丞相至福州,收兵入汀州(今福建長汀),元將李怛兵卒至,文天祥於空坑被執,和全公居後得脫,遂歸邵武(福建),寓禾坪,見山水秀麗,遂安家於此。和全公的後裔在元代時又有遷福建綏南(建寧)、廣東惠州等地的。
5、元末有山西吉氏族人遷江西南昌、江蘇蘇州
據湖南臨澧、安化、重慶合川、潼南等地《吉氏族譜》記載,其始祖為吉昆元(馮翊吉氏第86世)。昆元公祖籍山西平陽(今臨汾一帶),元文宗時(1329—1332)從軍,備員總戎,出鎮吳省(江蘇蘇州);至元之季(1335—1340),因亂遂安家豫章(今江西南昌)鐵樹宮旁。明洪武年間,其從弟昌元公任大明監察御史,以書招昆元公出仕,被婉言謝絕。
據明正德《瓊台志》、明萬曆《儋州志》、清海南崖州吉大文《吉氏譜考》記載,吉昌是山西北庭(廷)人,元忠臣大夫吉星之子,孝行著聞,見重於時;明洪武年間入尚寶司,拜監察御史,繼遷山東按察副使;永樂中以謗累,謫置儋耳軍(今海南儋縣西北)。據民國湖南臨澧、江蘇金湖《吉氏家乘》記載,吉昌初名吉昌元,是昆元公的從弟,元代時隨其父吉星(字新濟)自山西遷居江蘇蘇州,明初時改名為吉昌。江蘇金湖吉氏奉吉昌公為一世祖(馮翊吉氏第86世)。
6、元末有河南洛陽吉氏族人遷江蘇金壇
據明代李昌祺《剪燈余話•兩川都轄院志》記載:元代之時,河南洛陽吉氏中有個叫吉復卿(馮翊吉氏第86世)的族人,是唐代戶部郎中兼禮二部侍郎吉溫(馮翊吉氏第60世)的後代。吉復卿於元末時補缺,授任潤州(今江蘇鎮江)金壇縣尉,遂遷居於江蘇金壇安家。後來,他經商致富,財產雄居鄉里,人稱“吉半州”。到明洪武二年(1369)時吉復卿無疾而終,享年八十一歲,其子孫世居金壇。
三、明代吉氏族人的遷徙情況
1、明代山西洪洞大槐樹吉氏族人的遷徙
我們不少吉氏族人,都說自己的祖先是從山西大槐樹遷來的。這大槐樹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大槐樹位於山西省洪洞縣城西北賈村西側的大槐樹公園內。元朝末年,饑荒頻仍,不斷爆發農民起義,戰亂四起,“冀魯豫皖”諸地深受其害,兩淮、山東、河北、河南百姓十亡七八,幾成無人之地。相對而言,山西一帶卻比較安定,經濟繁榮,人口稠密。明朝取代元朝後,為了鞏固新政權和發展經濟,從明初洪武、永樂時直至弘治、正德年間,多次組織大規模的強制性移民活動,從山西遷出居民近百萬,遷徙到“京冀豫魯皖蘇鄂陝甘”等十餘省市。當時,山西洪洞縣城西北賈村西側有一座廣濟寺,寺內有一棵大槐樹,明政府就在廣濟寺設局駐員集中辦理移民手續,大槐樹下就成了山西移民集聚及遷徙的出發地。因此,凡明初從山西各地遷出的移民子孫,都稱自己的先祖是從山西洪洞大槐樹下遷來的。
按各類吉氏譜牒資料記載和各地吉氏族人網上留言,明初山西吉氏族人的主要遷徙地是山東、陝西、河南、河北、甘肅、湖北等地。現將大槐樹吉氏族人的遷徙地分述如下:
(1)遷山東濰縣、青州(臨朐、壽光)、茌平
明洪武二年(1369年),山西太原府有吉敏公(濰縣吉氏始遷祖、馮翊吉氏第87世)從太原府聞喜縣東溝村遷徙至山東萊州府平度州濰縣城東崇道鄉夏密莊(現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朱里街道前吉家和後吉家)。其後代繁衍生息,形成濰坊夏密吉氏。(山東濰坊市寒亭區河灘鎮吉家夏密村《吉氏支譜》)
明初時,山西洪洞有吉樂天公(青州吉氏始遷祖、馮翊吉氏第87世),從洪洞遷徙至山東青州府,後裔分居于山東臨朐冶源黃家宅和壽光孫集等地,現子孫蕃衍已傳至20世。(吉興華、吉孟軍留言)
明代時,山西洪洞有吉翠公(茌平吉氏始遷祖、馮翊吉氏第92世),從大槐樹下遷徙至山東聊城茌平,其後代繁衍生息,形成茌平吉氏。(山東聊城《吉氏掛譜》)
(2)遷陝西韓城(旬陽)
陝西旬陽吉氏原祖籍山西平陽府洪洞縣,明洪武二年(1369)從山西遷徙陝西潼州府韓城縣吉家池西園村,入籍周安里六甲。從洪武二年到正德三年(1369—1508),吉氏在韓城生活了140春,傳至存進公(一世祖),存進公身歿後葬於韓城天神廟西邊。(陝西旬陽關口嵩塔《吉氏家譜》)
(3)遷河南溫縣、滎陽、鞏義、武陟、濮陽、孟津(偃師)、洛寧、濟源、南召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山西洪洞有吉際麟、吉際鳳、吉際凰三兄弟,從大槐樹下遷徙至河南。際麟公遷至溫縣張寺村,際鳳公遷至溫縣前崔莊,際凰公遷至滎陽市高山鎮谷山村,其後代繁衍生息,形成溫縣、滎陽吉氏。(吉國志留言)
明洪武年間,山西洪洞有吉氏兄弟三人從洪洞遷徙至河南,其中一人遷到了鞏義、二人遷到了溫縣的兩個村子。(吉夏坤留言)
明洪武年間(1368—1398),山西洪洞有吉氏族人從大槐樹下遷徙至河南武陟,其後代繁衍生息,形成武陟吉氏。(吉慶鋒留言)
明永樂年間(1403—1424),山西洪洞有吉惟善公(濮陽吉氏始遷祖、馮翊吉氏第87世)從大槐樹下遷徙至開州榆林里(今河南濮陽縣柳屯鎮吉家堂村)。其後代繁衍生息,形成濮陽榆林里吉氏。(濮陽柳屯鎮吉家堂村《吉氏碑譜》)
明弘治年間(1488—1805),山西洪洞縣有吉氏弟兄五人從大槐樹下遷徙至河南,其中的老四叫吉寶(偃師吉氏始遷祖、馮翊吉氏第92世),當年攜妻居於河南孟津扣馬,到正德二年(1507)時,又攜子移居河南偃師正北的邙山嶺上。其後代繁衍生息,建立了吉家溝村,形成偃師吉氏。(偃師吉家溝村《吉氏祠堂碑文》)
明正德年間(1806—1821),山西洪洞吉才公(洛寧吉氏始遷祖)從洪洞遷居河南洛寧南寨(今張村寨),其後代繁衍生息,形成洛寧吉氏。(洛寧《吉氏三支總家譜》)
明代時,山西洪洞大槐樹下還有吉氏族人遷徙至河南濟源、南召等地的。(吉付國等留言)
(4)遷河北巨鹿
明代時,山西洪洞有吉氏族人遷徙至河北巨鹿縣賈莊鄉午時村。(巨鹿賈莊《吉氏布譜》)
(5)遷甘肅張掖
明代時,山西大槐樹下有吉氏族人遷徙至甘肅張掖民樂。(吉福玲留言)
(6)遷湖北棗陽
明代時,山西洪洞大槐樹下有吉氏族人遷徙至湖北棗陽鹿頭鎮吉莊。(棗陽吉氏留言)
2、明代江蘇蘇州閶門吉氏族人的遷徙
(1)蘇州閶門民眾遷徙蘇北的原因
元末之時,江蘇長江以北地區兵疫並興,餓莩盈野,蘇北之民摧殘殆盡,由此而引發了蘇北農民起義,其中以白駒(今江蘇興化、大豐)鹽民張士誠領導的一支農民起義軍聲勢最為浩大。張士誠的軍隊從江北打到江南,占領蘇州後自稱吳王,與當時安徽朱元璋、湖北陳友諒的起義軍鼎足三分,大元朝奄奄一息。後來,朱元璋打敗了張士誠和陳友諒,定鼎金陵(南京),建立了明王朝。
明王朝初建時,蘇北淮揚一帶(淮安府、揚州府)十室九空,而蘇南一帶(蘇州府、松江府)的人口卻十分稠密。於是,明太祖朱元璋就實行強制性的移民政策,下詔“遷蘇民以實淮揚空曠”。按民間之說,這叫“洪武趕散”,因為朱元璋痛恨蘇州民眾曾經支持過張士誠,因而將蘇州的原住民大批趕往蘇北。由於當時的蘇州閶門是移民遷徙蘇北的聚集地和出發地,所以,如今蘇北有很多民眾都說自己的祖先是從蘇州閶門遷來的。其實,所謂“洪武趕散”並不局限於明初洪武時,其後直到天順、成化、隆慶年間,仍有移民從蘇州閶門遷蘇北的。
(2)蘇州閶門多支吉氏的遷徙
就蘇州閶門的吉氏族人而言,除元末有燕居公(泰州吉氏一世祖、馮翊吉氏第86世)一支吉氏從蘇州遷徙至蘇北泰興外,明代時又有多支吉氏從蘇州遷徙到蘇北及其他地方去了。
在洪武年間(1368—1398),蘇州有德貴公(寶應吉氏始遷祖、馮翊吉氏第86世)一支,從蘇州閶門遷徙至蘇北寶應黃城溝,其後代在寶應繁衍生息,形成寶應吉氏,奉德貴公為一世祖。
在洪武年間(1368—1398),蘇州有吉熙公(江都吉氏始遷祖、馮翊吉氏第87世)一支,從蘇州閶門遷圌陰(江蘇丹徒東),鏇復遷蘇北邗江之東(今江蘇江都浦頭鎮吉家莊)。按清康熙五年江蘇江都《吉氏族譜》之“吉氏源流序”記載:“前譜俱在姑蘇(蘇州),山川間隔,歸祭維艱。茲因溯來遷之始,奉熙公為一世祖。”
在洪武年間(1368—1398),還有一支蘇州吉氏族人,從蘇州閶門遷徙至蘇北海安胡集鎮吉家墩。
在永樂年間(1403—1424),蘇州有吉昌公(祖籍山西,金湖吉氏一世祖、馮翊吉氏第86世)因謗累而遷徙至儋耳軍(今海南儋縣西北)。
在天順、成化年間(1457—1487),蘇州有吉仲祥公(鹽城吉氏始遷祖、馮翊吉氏第90世)一支,從蘇州閶門遷徙至蘇北鹽城新興場。其後代在鹽城繁衍生息,形成 “存仁堂”鹽城吉氏,奉仲祥公為一世祖。
在隆慶年間(1567—1572),蘇州有吉鳳山公(祖籍山西,興化吉氏始遷祖、馮翊吉氏第91世)一支,從蘇州閶門遷徙至蘇北興化北孫莊(今興化市戴南鎮北孫莊)。其後代在興化繁衍生息,形成 “天相堂”興化吉氏,奉鳳山公為一世祖。
3、明初因“平叛開滇”而遷徙雲貴的江蘇吉氏族人
元代末年時,有不少安徽、江蘇的吉氏族人參加了朱元璋領導的大明軍。參加大明軍的安徽吉氏族人在明王朝建立後多留守於都城金陵(今南京),其後代至今仍有居住在南京郊區的;而參加大明軍的江蘇吉氏族人中,則有因“平叛開滇”而遷徙至雲南的,其後代至今已有五萬多人,現仍居住在雲南、貴州、四川各地。所謂“平叛開滇”,指的是明洪武十四年(1381),明太祖朱元璋派傅友德、沭英等率三十萬大軍(內有工匠民夫兩萬多人)赴雲南,以平定元朝梁王殘餘勢力的叛亂,其後又隨沭英而留守雲貴,軍屯開拓西南邊境。現將隨沭英留守雲貴的吉氏族人介紹如下:
(1)吉協、吉的後裔遷雲南鎮雄、貴州畢節等地
元代末年,江蘇蘇州閶門吉氏族人中有吉協(通海吉氏始遷祖、馮翊吉氏第87世)、吉劦(鎮雄吉氏始遷祖、馮翊吉氏第87世)兄弟二人,離家參加朱元璋的大明軍,攻占南京後駐防南京小西門。洪武十四年(1381),協、劦二公赴雲南“平叛開滇”,均授武節將軍驍騎衛之職。戰爭結束後留守雲貴,吉協公駐屯雲南玉溪地區通海縣,其後裔分布於雲南玉溪地區;吉劦公(1324—1404)駐屯雲南鎮雄和貴州畢節,其後裔已傳19世,散居於雲貴川三省,主要分布在雲南昭通、鎮雄和貴州畢節、安順等地,吉劦公的陵墓現在鎮雄陳貝屯。現雲貴吉氏奉吉劦公為一世祖,至今已歷19世、族人共有四萬多,居住在鎮雄陳貝屯村的就近3000人、張基屯村有近2500餘人、尾嘴村有近3500人。
(2)吉士能、吉士恆的後裔遷雲南河西、石屏等地
元代末年,江蘇句容吉顯忠公(句容吉氏始遷祖、馮翊吉氏第87世)有兩個兒子吉士能、吉士恆。兄弟二人均參加了大明軍,其後亦赴雲南“平叛開滇”,戰爭結束後軍屯駐雲南河西,其後裔中有遷居雲南石屏的,今已傳至23世,居住地分布於石屏縣寶秀、異龍等鎮。
(3)遷雲南南華的吉氏族人
雲南南華吉氏的先祖原籍江蘇松江府上海縣,明洪武時赴雲南“平叛開滇”,授以正值軍部之職,後來就卜居於雲南南華。其後人在南華水盤鋪建有“吉氏宗祠”,祠內大殿山牆上嵌有一塊石碑,碑上刻著清乾隆舉人魏藩撰文的《吉氏集資建祠序》。
4、明代其他吉氏族人的遷徙
(1)明洪武年間的遷徙
山東兗州→雲南保山
明洪武元年(1368),山東兗州吉祥公(保山吉氏始遷祖、馮翊吉氏第87世)從兗州遷徙至雲南保山,其後裔定居於雲南騰衝縣,現仍有二百多戶。
江蘇泰興→泰州、河南衛輝
明洪武五年(1372),江蘇泰興燕居公次子吉孟二、又名吉隆(河南衛輝吉氏始遷祖、馮翊吉氏第87世),因遭人誣陷被迫從泰興遷徙至河南衛輝府軍當兵,後以軍功王事,任職千戶首領(世襲),其後裔形成河南衛輝吉氏。
明初時因江水上漲,江蘇泰興燕居公長子吉孟一(泰州刁鋪吉氏始遷祖、馮翊吉氏第87世)與其弟吉孟三從泰興長江邊的雁立沙遷至口岸鎮楊木溝(今泰州高港區刁鋪鎮),其後裔形成泰州延陵環溪吉氏,奉燕居公為一世祖、孟一、孟三公為二世祖。
江西廬陵→廣東茂名、永安
明洪武十二年(1379),中孚公裔孫吉俊(茂名吉氏始遷祖、馮翊吉氏第87世),帶領族人從江西廬陵(吉安)遷徙至廣東高州府茂名縣隆六里,其後裔形成廣東茂名吉氏。
明洪武年間,江西廬陵吉俊公之弟吉浩(永安吉氏始遷祖、馮翊吉氏第87世),帶領親族從廬陵(吉安)遷徙至廣東永安縣(今紫金)下石龜坑,居數世再遷下石山竹瀝。
廣東茂名→廣西北流
明洪武三十年(1397),廣東茂名吉俊公之子吉盛興(北流吉氏始遷祖、馮翊吉氏第88世),自廣東茂名隆六里遷徙至廣西北流縣扶來,定居於白馬、大侖等鎮,其後裔形成廣西北流吉氏,至今已傳19世。
海南昌化→崖州、臨高、福建莆田
元末海南昌化教諭吉仕銓公有四個兒子,到了明初時,長子吉邦俊留居昌化,其後裔形成海南昌化吉氏,清末時有吉文莊者即為其後代;次子吉邦豪(崖州吉氏始遷祖、馮翊吉氏第87世),自昌化(今海南昌江)遷居崖州,其後裔形成海南崖州吉氏,今海南崖縣、保亭、樂東等支吉氏均奉邦豪公為遷崖始祖;三子吉邦祥自昌化遷居臨高,其後裔形成海南臨高吉氏;四子吉邦傑(福)自昌化回遷福建莆田原籍。
湖北麻城孝感→四川內江
明洪武年間,吉天民(天明)公(內江吉氏始遷祖、馮翊吉氏第87世)自湖北麻城孝感遷徙蜀中,居家於四川內江邑西五十里處(後名吉家灣)。天民公系邑廩膳生,其後裔形成內江吉氏,並成為當地望族。今四川內江吉氏奉天民公為始祖,認為本支吉氏和福建莆田吉氏一樣,系大宋天相公的後裔,清雍正時內江吉氏還撰寫了《天相家譜序》。
河北棗強→山東高青
據清乾隆二十四年修、民國二十四年重修的《高青縣誌》記載,明洪武年間,有吉氏族人從河北省棗強縣遷徙至山東淄博高青縣,其定居之地就取名為“吉家莊”。
江蘇南京→青海互助
青海省互助縣的吉正德宗親說,按老家譜記載,青海互助吉氏是明初從南京遷徙至青海的,可老譜不幸在文革中被毀。
(2)明永樂年間的遷徙
河北冀州→山東章丘
明永樂二年(1404),河北冀州吉紀公(章丘吉氏始遷祖、馮翊吉氏第88世)奉敕,從冀州遷徙至山東章丘城北清平鄉十一圖六甲逯家莊(後更名為“吉家莊”),其孫吉華(字子清)分遷至章丘城南明秀鄉夏莊。今章丘吉家莊、夏莊吉氏均奉紀公為一世祖。
江西豫章→湖南沅陵、辰漵、安化、常德、湖北武漢
按湖南安化夢鹿堂、重慶合川《吉氏族譜》記載,明永樂二年(1404),江西豫章昆元公之子吉忠善由豫章(今江西南昌)遷居湖南辰漵(今漵浦)。忠善公之子吉從明(安化吉氏始遷祖、馮翊吉氏第88世),從辰漵遷居安化楊柳溪。從明公之長子吉天衢從安化楊柳溪遷本縣長田三都唐家灌(今安化縣楊林鄉唐家觀),從明公之次子吉天然(馮翊吉氏第89世)則從安化楊柳溪返遷辰漵。今安化唐家觀、東坪、榨溪等地有吉氏族人近萬人,奉從明公為一世祖。
按湖南沅陵、漵浦渡口《吉氏族譜》記載,明永樂年間,江西豫章元昆(即昆元)公之子吉善求在湖南辰州府(今沅陵)為官,遂從豫章(今江西南昌)遷居沅陵(現沅陵有吉氏族人約一千人)。善求公生子吉從貴,從貴公生四子:吉天然(馮翊吉氏第89世)、吉天美(遷湖南常德黃金閣)、吉天軍(遷湖北武漢)、吉天慧(返遷江西);天然公生三子:吉承一(居馬底驛、荔枝溪)、吉承二(遷漵浦渡口)、吉承三(遷瀘溪浦市)。
江西豫章→湖南嶽州、瀏陽、臨澧
按湖南臨澧《吉氏族譜》記載,元末時,江西豫章(今南昌)昆元公有四子:長子吉求善,字世美,明初時任湖廣都司,其後裔遷居湖南嶽州(今岳陽)文昌門,形成岳陽吉氏;次子吉永善,字文源,明初授杭州鎮撫,後籍吉安府(今江西吉安),其後裔遷居湖南瀏陽,形成瀏陽吉氏;三子吉忠善,字彥卿,原鎮守莊浪衛所,陛任千戶,後徙漵浦,生子吉從明,於明永樂二年(1404)由漵浦遷安化,形成安化吉氏;四子吉信善,號廣,明洪武二年(1369)春任永定衛(今湖南張家界)指揮同知,洪武九年(1376)冬升任都指揮使,其後裔占籍湖南臨澧等處,形成臨澧吉氏。
江蘇常州→武進梧岡、江陰桃花港
明永樂四年(1406年),在吉衍公(常州吉氏始遷祖、馮翊吉氏第79世)的後裔中:有吉信公(武進梧岡吉氏始遷祖、馮翊吉氏第87世)與其子吉鴻(馮翊吉氏第88世)一起,從江蘇常州遷城東武進(今常州市武進區)三河口梧岡吉家頭;還有吉智公(江陰桃花港吉氏始遷祖、馮翊吉氏第87世),從江蘇常州遷江陰桃花港(現名吉家旦)。
江蘇寶應→河北定州、廣東連州
江蘇寶應黃城溝吉氏始遷祖吉德貴(福四)公有兩個孫子吉善一、吉善二,分別遷徙河北、廣東。其中:善一公(定州吉氏始遷祖、馮翊吉氏第88世)因遠出經商,自安宜(江蘇寶應)遷居真定府定州(今河北定縣)麻柳村(離州二十里),其後代人丁旺盛,到清順治年間,善一公的裔孫吉天祿朝南海時曾回寶應,並尋至后庄拜奠祖墓。善二公(連州吉氏始遷祖、馮翊吉氏第88世)因貿易,自安宜(江蘇寶應)遷居連州(今廣東連縣),終未回籍。
江蘇泰州→天津
在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時,有吉氏族人從江蘇泰州遷徙至天津。(吉氏族人留言)
(3)明正德年間的遷徙
湖南辰漵→貴州龍泉
按重慶合川《吉氏族譜》記載,明正德初年(約1506),湖南辰漵吉天然公(馮翊吉氏第89世)的裔孫吉舟(龍泉吉氏始遷祖、馮翊吉氏第93世),由湖南辰漵(今沅陵、漵浦)出授貴州都指揮,後攜家眷遷居貴州龍泉。
(4)明嘉靖年間的遷徙
江蘇寶應→金湖、盱眙、洪澤、安徽天長
明嘉靖年間(1522—1566),江蘇寶應吉德貴(福四)公有裔孫吉鳶、吉鵬(金湖吉氏始遷祖、馮翊吉氏第92世),兄弟二人一起從安宜(今江蘇寶應)遷居黎城(今江蘇金湖)丁寧莊。丁寧吉氏的後裔大多定居金湖,也有遷盱眙、洪澤、寶應和安徽天長的,形成吉氏金湖丁寧世澤,迄今衍生18世,有族人近萬人。
江蘇江陰桃花港→江陰塘南、華塘
明嘉靖年間(1522—1566),江蘇江陰桃花港吉智公有裔孫吉熠、吉燿(塘南、華塘吉氏始遷祖、馮翊吉氏第93世),吉熠公從桃花港遷塘南(今屬無錫),吉燿公則從桃花港遷華塘(今江陰青陽鎮),其後裔形成江陰塘南和華塘兩支吉氏。
廣東長樂→江西贛南
明朝嘉靖年間(1522—1566),廣東長樂子成公的裔孫吉大謨(贛南吉氏始遷祖、馮翊吉氏第89世),率領子侄多人,從嘉應州長樂縣(今五華),遷居贛南的上猶、南康、崇義等地,形成江西贛南吉氏。其部分後裔在清乾隆年間再遷湖南、湖北、廣西、四川等地。
江蘇海州→山東諸城
據清道光《諸城縣續志•疆域》記載,明嘉靖年間(1522—1566),有江蘇海洲(今屬連雲港市)吉氏族人從海洲遷徙至山東諸城荷花灣(現諸城城關鎮白馬社村)。
福建建寧→江西寧都
明嘉靖年間(1522—1566),福建綏南吉子通公裔孫吉德紹(寧都吉氏始遷祖、馮翊吉氏第90世),攜其子吉世泰、吉世佑從綏南(今建寧)遷居江西寧都固厚湖田村,其後裔形成寧都吉氏。
(5)明隆慶年間的遷徙
江西琴江→廣東永安
南宋時,中孚公裔孫仕興公(馮翊吉氏第82世)的兩個兒子吉保子、吉伯英定居在江西琴江(石城)。到了明隆慶二年(1568),其後裔從琴江遷徙至廣東永安(今紫金)龍窩,形成永安龍窩吉氏。
(6)明萬曆年間的遷徙
福建綏南→江西石城
明萬曆六年(1578),福建綏南子通公裔孫九世祖吉世祥、吉世蘭(石城吉氏始遷祖、馮翊吉氏第91世),從福建綏南(今建寧)遷居江西石城高田,到清康熙時又遷至石城觀下睦富窯上,形成石城睦富吉氏。
江蘇丹陽→江寧
明萬曆年間(1573—1619),江蘇丹陽吉士鰲(原名吉兆來,丹陽吉氏13氏、馮翊吉氏第91世),從丹陽遷居江寧(今南京),其後裔形成丹陽吉氏江寧分支。
(7)明崇禎年間的遷徙
貴州龍泉→遵義
明崇禎初年(約1628),貴州龍泉吉舟公的曾孫(遵義吉氏始遷祖、馮翊吉氏第93世)吉明政,由龍泉遷貴州遵義。明政公生六子:吉文斗、吉文仲、吉文舉、吉文煥、吉文耀、吉文鼎。
廣東長樂→廣西賓陽
明崇禎年間(1628—1644),廣東長樂子成公的裔孫吉義(又名吉彰,賓陽吉氏始遷祖、馮翊吉氏第92世),從廣東嘉應州長樂縣(今五華縣)遷徙至廣西桂林府賓陽縣,其後裔定居於該縣王靈、三拱等地,與胡氏結為異姓兄弟,與當地周姓結為世親友好,至今已歷16世、400餘年。
廣東長樂→永安
明末時,廣東長樂子成公的裔孫吉仕明(原名吉仕民,馮翊吉氏第93世)與其叔吉全公一起,從廣東嘉應州長樂(今五華)遷居廣東永安(今紫金)黃塘,參與抗清失敗後隱居永安縣西南岩洞(後人稱之為“吉田坑”)墾荒種植,後定居於下石楓樹下。清兵入關後立志“反清復明”,故改名為“仕明”,逝世後子孫為其在楓樹下立祠,祠內高懸“日月重光”之匾。
廣東永安龍窩→山竹瀝
明末時,廣東永安龍窩的吉景明公(馮翊吉氏第93世)從龍窩遷至山竹瀝,其後裔形成永安山竹瀝吉氏。
(8)明代無具體年代的遷徙
廣東長樂→四川綿竹
明代時,廣東長樂子成公的裔孫吉正賢(綿竹吉氏始遷祖、馮翊吉氏第89世),攜其子吉應秀自廣東長樂(五華)遷四川綿竹。
廣東長樂→博羅、龍川、惠州、海豐、湖南瀏陽、四川、江西上猶、崇義、宜春、南康
廣東→山東臨清
據山東臨清《吉氏族譜》序記載,明代時,廣東有吉良甫公授任山東臨清州總鎮,遂從廣東遷居臨清,落戶於新城香巷街,立塋於城西剛家樓。其後子孫蕃衍,形成臨清吉氏,迄今已傳十餘世。
綜上所述,明代吉氏族人的遷徙面廣量大、十分繁雜,這與整個明代移民的歷史背景是吻合的。明末鄭成功曾率福建等地軍民入台灣,至於其中有無吉氏族人,由於沒有收集到相關資料,故而未作表述。
四、清代吉氏族人的遷徙情況
1、清初因“湖廣填四川”而遷徙的吉氏族人
明末清初,由於戰亂、瘟疫、天災的接踵而至,四川境內人口銳減,全省只剩下9萬多人,以致昔日的天府之國大片耕地荒蕪,到處滿目瘡痍。清王朝為了解決四川勞動力和農業生產問題,於康熙三十三年下詔“招民填川、移民墾荒”,從湖廣等十餘省大舉移民到四川定居,其中移民最多的是湖北、湖南兩省,這就是歷史上的“湖廣填四川”。“湖廣填四川”的時間持續了一百多年,入川人數有一百多萬,其中湖北、湖南兩省就占了一大半,而湖北又數麻城孝感的移民為最。現將因“湖廣填四川”而遷徙的吉氏族人介紹如下:
(1)湖南安化→四川蓬溪、三台、遂寧、西充、南部
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湖南安化從明公的裔孫吉顯文(蓬溪吉氏始遷祖、馮翊吉氏第98世),率全家從湖廣長沙府安化縣東坪鄉十三都三甲遷徙至四川蓬溪縣葺山鄉玉溪口青石壩小溝(今在重慶市潼南縣境),後於雍正三年(1725)遷至潼川府三台縣危月鄉踏水橋橫溝(今吉家溝)。顯文公的後裔分居四川三台、遂寧、西充、南部等地,均奉顯文公為入川始遷祖。
(2)湖北麻城孝感→四川丹稜
因“湖廣填四川”,清代初年時,湖北麻城縣孝感鄉有吉氏族人遷徙至四川丹稜,其後裔形成丹稜吉氏。丹稜吉氏的吉鳳鳴、吉鳳燕兄弟二人“分派”,各自製定了“派序”,其中,鳳鳴公一支的“派序”為“孝應鳳登文,啟萬永忠廷,國仕天朝錫,瑞明思召珍”;鳳燕公一支的“派序”為“孝應鳳登文,啟萬永忠廷,國安今朝瑞,家祥聽書聲”。(吉橋提供資料)
(3)湖南→四川德陽
“湖廣填四川”時,湖南有吉氏族人遷徙至四川德陽。(吉慶貴留言)
(4)江西贛南→四川
清乾隆八年(1743),朝廷徵召湖廣和江西百姓遷居四川,江西有中孚公後裔吉兆盛者,與其四個兒子吉在謨、吉在訓、吉在謀、吉在誠一起,從贛南遷徙四川,兆盛公不幸途中病故,四個兒子則歷經辛苦終於抵達四川。
(5)廣東永安→貴州→四川安岳
中孚公後裔吉世炳原居住於廣東惠州府永安縣彭坊榕樹凹,後遷貴州。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世炳公的四個兒子吉公碘、吉公璥、吉公嶸、吉公璁,從貴州遷徙至四川潼川府安岳縣(今潼南縣)同化鄉太平場,後又發展到安岳玉皇廟瓦窯溝芋立業,子孫繁盛。
(6)貴州遵義→四川巴縣、合州、定遠、鄰水
清康熙年間,貴州遵義明政公(馮翊吉氏第96世)的六個兒子均從遵義遷徙至四川各地。長子吉文斗遷四川巴縣(今重慶市巴南區),次子吉文仲與三子吉文舉同遷四川重慶府合州(今重慶市合川區),四子吉文煥與五子吉文耀同遷四川定遠縣(今重慶市墊江縣),六子吉文鼎遷四川鄰水縣。
(7)貴州遵義→四川內江
四川內江天民公的後裔吉世顯(馮翊吉氏第98世),明末時被張獻忠部裹協到貴州遵義。清康熙二年(1663)時,世顯公又從遵義返遷至四川內江。今四川內江吉氏奉世顯公為一世祖。
2、清“康雍乾”及其後因“闖關東”而遷徙東北的吉氏族人
在清代“康雍乾”年間及其後,“冀魯豫”等地有一些民眾因“闖關東”而遷徙至東北,其中就有吉氏族人。現將一些相關情況簡介如下:
山東省萊州府濰縣西夏密莊的一些吉氏族人因“闖關東”而遷徙至遼寧,其後裔居住在遼寧鐵嶺的宋家泡和泉莊、大連的三十里舖、昌圖的十八家子鄉等地。吉健彪、吉東輝、吉宗興等宗親在網上留言時也說,祖籍為山東濰縣,因“闖關東”而入遼的。
吉林大安市吉氏新修《吉氏支譜》中記載,大安吉氏族人的祖籍是山東濰坊昌邑,後因“闖關東”而遷徙至吉林大安,其後裔現已遍及東北三省,包括:吉林省的大安、長春、德惠、遼源、渾江(白山)、永吉,遼寧省的瀋陽、錦州,黑龍江省的綏化、哈爾濱等地。
祖籍河北天津吉家村的吉氏族人,曾因“闖關東”而遷徙至遼寧瀋陽。(jiyanga留言)
吉峰宗親在網上留言說,其祖籍河南,祖上因逃荒而“闖關東”,先去的遼寧,後又到了黑龍江。可惜的是老家譜在逃荒的路上丟失了,現仍在繼續尋找。
本論壇網路實名:中華吉氏論壇 執行時間:48,968.8 毫秒
本論壇內容純屬發表者個人意見,與 中華吉氏論壇、中華萬家姓網立場無關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華萬家姓 天駟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