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岸鎮

口岸鎮

口岸鎮位於江蘇省泰州市南瀕長江,北靠主城,泰高公路、江平公路和泰州引江河、南官河及寧通一級公路縱橫交錯,千年老港——泰州港(即高港港)是國家一類開放口岸。自古有“蘇中咽喉,江淮通道”之美稱,是蘇中、蘇北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出江入海的門戶。土地總面積53.2平方公里,農用地3308.7公頃,其中耕地3081.5公頃,園地117.5公頃,林地109.7公頃;建設用地1024.9公頃,其中居民點及獨立工礦用地844.5公頃,交通180.5公頃;未利用地47.7公頃;河流水面積941.64公頃。

基本信息

口岸鎮口岸鎮
口岸鎮位於江蘇省泰州市南瀕長江,北靠主城,泰高公路、江平公路和泰州引江河、南官河及寧通一級公路縱橫交錯,千年老港——泰州港(即高港港)是國家一類開放口岸。自古有“蘇中咽喉,江淮通道”之美稱,是蘇中、蘇北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出江入海的門戶。 土地總面積53.2平方公里,農用地3308.7公頃,其中耕地3081.5公頃,園地117.5公頃,林地109.7公頃;建設用地1024.9公頃,其中居民點及獨立工礦用地844.5公頃,交通180.5公頃;未利用地47.7公頃;河流水面積941.64公頃。

簡介

口岸鎮口岸鎮
口岸鎮系泰州市十強鄉鎮,江蘇省百家名鎮之一,改革開放以來,始終堅持以建設“經濟繁榮、社會文明、環境優美、億富裕”的現代化文明城鎮為目標,圍繞經濟建設這箇中心,突出兩個文明一起抓。全鎮已建成市級文明單位14個,區級文明單位17個,市級文明村5個,區級文明村6個,星級文明視窗10個,28個鎮級信得過文明私企單位,其中,崑崙集團、口岸村等4家分別被授予省級文明單位和省級文明村稱號。 全鎮已形成四橫四縱一外環的交通網路,主幹道、次幹道,巷道路面鋪裝率分別達100%、100%、90%,公共設施配套,排水系統健全,亮燈率98%以上,鎮區綠化覆蓋率達35%,98%以上的乾群踴躍參加各項爭先創優活動,人人爭做文明市民,家家爭當“十星文明新風戶”。 全鎮廣泛開展了“創十星、評三戶”等文明家庭創建活動,全鎮18275戶除個別長期生活在外的全部參加了“星級文明新風戶”的創評工作,其中十星戶占參評戶的35%以上。 全鎮農村廣泛開展了“三提倡、三反對”教育,全鎮火化率一直保持在100%,計畫生育率達99%以上,合格村(居)率達95%以上,鎮計畫生育服務站被定為省示範站。

經濟

口岸鎮口岸鎮政府大樓
改革開放以來,口岸鎮經濟建設及各項社會事業有了長足的發展。先後被中國及江蘇省授予全國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鎮、全國農村百佳水廠、全國財政系統雙文明先進鎮、省百家名鎮、省新型示範小城鎮、省電話小康鎮、省科技先進鎮、省民眾文化先進鎮、省十大體育名鎮、省綠化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工業是口岸鎮的支柱產業,鎮內駐有揚子江藥業集團、國內貿易部口岸船舶工業公司等二十多家國家、省、市、區屬大中型企業。現有鎮、村企業91家,其中超億元企業1家,超千萬元的企業11家,個體私營企業逾千家,已形成了光源材料、絲綢繡服、造船拆船、印刷版材、化纖、電子、建材、汽車天線、製藥機械、珍珠寶石、橡膠機帶等較有特色的工業門類和頗具實力的規模經營。泰州市高港區經濟開發區位於港口北側、引江河東岸,高港經濟開發區的開發建設,進一步為口岸工業經濟實施外向帶動戰略、調大工業規模、調優產品結構、推進外向合作,提供了優越的發展條件。
口岸鎮農副業生產物產豐饒,是飲譽海內外的銀杏之鄉,是“大佛指銀杏的主要產區之一。沿江盛產鱉、龜、蟹、蝦、鰻魚、鰣魚、刀魚、河豚等長江名貴特產。根據發展城郊農業整體目標,口岸鎮正著力形成:沿江特種水產開發帶、沿路蔬菜花卉開發帶、沿河經濟林果開發帶和畜禽特種養殖區,已建成高港花卉園藝中心及蔬菜園藝中心。目前,全鎮已湧現出一批產業化基地和專業大戶。口岸鎮供水、供電、交通、郵電等基礎設施日趨完善,擁有11萬伏、3.5萬伏變電所兩座,日產5萬噸自來水廠一座。鎮區現有中學4所、完小12所、幼稚園17所,口岸中學為江蘇省重點中學,實現了九年制義務教育。新建了有線電視台,文體活動豐富多彩,人們安居樂業,百業興旺。
年經國務院批准設立泰州市高港區,區人民政府駐地口岸鎮,從而使該鎮成為地級泰州市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新區建設為依託,以現代化濱江城市的標準,高起點,大手筆,加快道路、水電、通信、舊城改造等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口岸已成為一塊建設的熱土。目前,頗具規模的揚子江賓館、長江大酒店、口岸小商品批發市場已建成並開張營業;總投入2000多萬元的多景康樂園和蘇北地區最大的農副土特產品批發市場已破土動工;揚子江藥業城、濱江風景遊覽區已批准立項。

地理特徵

口岸街道位於北緯32°19′06″,東經119°52′33″,屬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古代是淺海,後來漸次成陸。地形平坦,地面高程一般2-5米。全街道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濕潤,日光充足,雨水充沛,屬沿江水網稻田區,土壤母質為長江衝擊物,土壤類型主要有高沙土和淤泥土。

自然氣候

口岸街道處於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區,兼受西風帶和副熱帶以及熱帶天氣系統的共同影響,溫和濕潤,四季分明,雨熱同步,霜期較短,年平均氣溫14.9°,一月最冷,平均氣溫2°;七月最熱,平均氣溫27。6°;年平均降水量1027.2mm,大量雨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全年日照約4000小時左右,由於受到雲量的影響,實際平均日照只2125.8小時;全年無霜期220天,以1月最多,12月和2月次之。

水資源

河流
境內的河流,東西向主要有宣堡港,南北向主要有南官河、引江河。宣堡港西起南官河,境內東至口岸街道戴集村,長6.5公里,河口闊40-50米,底寬8米,底高-0.5米;南官河南起江邊,北入海陵區老通揚運河,境內長3.5公里,底寬10-20米,河底高程-1.0米;引江河南起江邊,北入海陵區老通揚運河,境內長10.8公里,河底寬80米,底高-3.0米;境內長江西北起老楊灣港口(五圩上角),南至東夾江大壩中心,全長19.8公里,江面寬度4-5公里。
潮位
長江潮位以口岸閘為代表,最高潮位6.17米(1996年8月1日),最低潮位為-0.49米(1979年2月19日)。

基礎設施

口岸鎮專家下鄉
水利
口岸街道建有全自動化監控的現代化節制閘一座,供三泰地區50萬畝灌溉,289平方公里排澇,系南官河引排水的口門。該閘設計流量:引72立方米/秒,排134立方米/秒,最大引水能力190立方米/秒,最大排水能力260立方米/秒。
供水
口岸水廠建成於1985年,公司占地面積1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4000多平方米,綠化面積2000多平方米,現日供水能力10萬噸以上,全街道鋪設直徑1000毫米以上主管道80公里,裝機容量800多千瓦/小時。
交通
公路:口岸街道境內的公路有江平公路(泰興至口岸)、泰高公路(口岸至泰州)、口永路(口岸至永安)、疏港公路(疏通泰州港與通揚路)。
汽車站:2000年,口岸建成占地600平方米的汽車站一座。
水運:口岸的水運歷來發達,其中南官河、引江河屬五級航道,等外級航道有宣堡港。
大橋:境內江平公路高港大橋,位於江平公路30K??+605處,1998年12月建成通車,總長241米,樁(柱)式墩台,7孔,橋面寬13米,引車道11米,設計荷載汽車超20級。
汽渡:高港汽渡位於南官河西,為高港與揚中之間的水上航道,碼頭正面寬34米,待渡區道路100米,有14車渡和24車渡各一艘投入運行。1994年6月通渡,日通量約600輛,年通量約22萬輛。
通信
移動聯通鐵通等通訊網路和光纜有線電視信號覆蓋全境。各村(社區)的信息化建設已初具規模,已建的信息化套用有:村級總機、綜合信息服務點播系統、鄉村網站、會易通系統以及視頻監控系統等。
賓館酒店
20世紀40年代,口岸的飲食店和旅館以陸稿薦和大陸旅社較為著名,後建立長江飯店,為口岸街道最早的規模較大的飯店,當時包括江邊旅社和長江旅社、江邊飯店、內河飯店、候船室飯店等。後又合資興建了長江大酒店。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集體、個體服務業經營單位不斷增加,高檔次的賓館酒店也隨處可見。

人口資源

口岸街道2007年總人口65962人,其中城鎮人口24237人,占總人口的36.74%,農村人口41725人,占總人口的63.26%;總人口中男性33247人,占總人口的50.4%,女性32715人,占總人口的49.6%;0-5歲的3324人,6-14歲的8086人,15-64歲的49285人,65歲以上的6672人。其中六周歲以上識字的59413人。從文化層次來分,小學生18635人,占31.37%,國中生27815人,占46.82%,高中生9245人,占15.56%,大學生3718人,占6.25%。全街道計畫生育率達99.8%,人口出生率為7.6‰,死亡率為6.5‰,自然增長率為1.1‰。

行政區劃

口岸社區 柴墟社區 育才社區
新城社區 蔡灘社區 王營社區
城東社區 城南社區 龍窩口社區
引江村 新明村 東南村
田河村 朱營村 張馬村
徐莊村 集成村 戴集村
大石村 吳樓村 雅儒村
徐橋村 郎莊村

歷史

口岸鎮榮譽
柴墟,高港區口岸鎮舊稱,也就是宋史上岳飛“泰州無險可守時,退保柴墟”之地。這座歷史文化名鎮,從五代南唐(公元937年)建鎮算起,距今已有千餘年歷史,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眾多的人文古蹟。特別是鎮上始建於宋淳熙十年(公元1183年)的古壽勝禪寺,更是因明代泰州儒學家儲 長期居此讀書做詩,而名聞遐邇。
據史載,柴墟壽勝寺系由雲遊至此的得道高僧心融禪師,費時十餘載募建而成。舊時柴墟一度是泰州州治、泰興縣治的所在地,歷史上又一直是天然良港和交通要衝,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使得寺廟日益鼎盛,壽勝寺最盛時占地曾達到百餘畝,常住僧人三百餘眾,成為清乾隆三十三年前泰州所屬範圍內的“十四大叢林”之一。
儲礶,明代中葉泰州人,字靜夫,生於公元1457年,卒於公元1513年。他自幼聰明好學,5歲能背誦詩文,9歲能寫文章,時稱神童。他27歲鄉試第一,次年會試第一,明成化年間殿試二甲第一,高中進士,從此走上仕途。他在任為官清正,辦事一絲不苟,直至卒於任上。
儲礶少時對柴墟壽勝寺情有獨鍾,長期客居寺中讀書做詩。寺院內四季古木森森,深邃幽靜,景色宜人,殿宇樓台、雕樑畫棟,掩映萬樹叢中,寺中“壽勝疏鍾”又是著名的柴墟八景之一。據傳也正因為儲 與柴墟壽勝寺的這段情節,加之他一貫堅持謙虛為本的嚴謹治學風格,故他利用“才虛學淺”之意的諧音,和自己熱愛的發奮學習之地柴墟,兩層意思合二為一取自己大號曰:“柴墟”,日後其著作文集也取名《柴墟文集》。他在柴墟壽勝寺的讀書生涯,在其初到寺廟時,所題《宿口岸寺次壁間韻》詩中作了淋漓盡致的描寫。其詩曰:
古剎初留宿,平生漫好奇。
貝經翻舊葉,只樹倚高枝。
月伴枯禪坐,秋期病客肢。
清光不相負,此地一題詩。
每年三四月間,是柴墟風景最佳時,明媚的陽光普照大地,田野郊外四處林木蔥蘢,翠綠生煙,溪水野渡,漁夫泛舟,一派春天絕妙的景致。居於寺中的儲礶也不甘寂寞。時常走出寺院,和柴墟的文人好友一起訪古人蘭亭修禊活動,互相飲酒暢談,並以某一命題輪流即席賦詩,抒發人生理想,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一日他們以桌上長江時鮮 魚為題,別人詩中皆對 魚的色香味美進行刻意描寫和讚美,而輪到儲礶時他卻另闢蹊徑,由魚鮮美轉而聯想到自身的時時反省,刻刻不忘自己功名未成,對社稷未有貢獻,愧對平生。全詩借物生情,托物言志,不落俗套。其詩曰:
江南四月筍蒲清,海錯時鮮亦有聲。
玉骨箸橫犀角細,素鱗盤映水晶明。
官船載去唯充薦,漁網遮來不管征。
此日嘗新增感慨,野人芹曝愧平生。
儲礶後來高中進士,離開壽勝寺赴任朝廷命官直至卒於任上。此後若干年間,為了紀念緬懷這位儒學大家,柴墟及各地文人常常至壽勝寺儲礶昔日讀書之處,踏訪勝跡,集會賦詩,憑弔寄懷。其中有清朝名士季周孫《柴墟壽勝寺有懷儲文懿公》詩,詩中曰:
三月煙花道,驅車過柴墟。
緬思柴墟集,立馬還躊躕。
廣陵十先生,俯首必先儲。
升進冠群英,蔚起為名儒。
……
又有清泰州名士洪揖侯於清宣統元年夏月,邀同志繪儲公遺像裝潢成軸在壽勝寺藏經樓東樓懸之,以示紀念,同時題《柴墟壽勝寺懷古》詩,詩中有“古剎名留儲吏部,柴墟形勝攝揚通”詩句。
柴墟壽勝寺於1945年毀於抗日戰火不復存在,但明泰州名儒儲 在壽勝寺留下的歷史佳話,卻如昔日的壽勝鐘聲一樣,能夠穿越歷史的時空,飄蕩在柴墟人民心中,常常讓柴墟人民從內心深處,升騰起一股來自久遠的溫馨感受和懷古的情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