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改變自我的心理學智慧》

《可以改變自我的心理學智慧》

從心理學中探索人生智慧,智慧就是敢於承認自身的極限,突破我們心靈的局限性,改變看待世界的“心靈之窗”!,“心態變,則人生變!”在心理學領域,心態就是指“看待世界的心靈之窗”。看問題的角度、世界觀、對人的固有觀念等,這些都屬於心態的範疇。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可以改變自我的心理學智慧》韓國暢銷100000冊!
韓國三星經濟研究所“SERI書評”推薦圖書!
密西根大學、伊利諾伊大學心理學教授崔仁哲與您分享!
不可不讀的心理學中的《智慧書》!
智慧就是敢於承認自身的極限
突破我們心靈的局限性,改變看待世界的“心靈之窗”!

作者簡介

崔仁哲
首爾大學心理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東方人和西方人的心理學差異,人類的判斷和決議、幸福等。在這些研究課題方面的譯著有《思想的指導》、《我被幸福撞了一下腰》。本書就是以“frame”為焦點,把已經套用成熟的有用的心理學知識統一起來,並且使之大眾化。作者還是在心理學領域具有代表性的國際學術刊物《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Bulletin》編輯委員,已經在著名的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數篇論文。
作者以第一名的優秀成績畢業於首爾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後赴美國密西根大學留學,獲社會心理學博士學位。曾在伊利諾伊大學心理學科任教授,在“DuoHumanLife”研究所擔當研究的教授。2003年,獲得韓國心理學會頒發的青年學者獎,他的講義在2005年被東亞日報評為首爾大學3大名講義之一。

媒體評論

看了此書終於知道我們是多么自私的自我中心主義者。終於發現並洞悟了以前所經歷的那么多的錯覺,錯誤,傲慢,偏見,過失,誤會等種種。最重要的是,本書揭示的可以讓你從局限中逃脫的智慧與希望才是本書的真正魅力所在。
——李珉奎(亞洲大學心理學教授,《領導者和我們只存在1%的區別》作者)
《國家地理》雜誌的調查結果顯示,我們每天要做150種選擇,其中約有30種選擇,我們會為之感到煩惱不堪。在這30種選擇中,只要作對了其中5種選擇,我們就會感到非常滿足。我們生命的每一個瞬間,都是一種“選擇的延續”,這同時也說明了做出一個正確的選擇是一件多么艱難的事情。20世紀,著名的攝影大師亨利?布列松也曾經說過:“如果在我們面前有兩種選擇,那么我們以後後悔的可能性也有兩種。”
本書通俗易懂地介紹了“frame”——這個行動經濟學的主要概念。我們應該用怎樣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又該以怎樣的方式做出生命中的每一個選擇,本書將為你一一說明達到這些目的所需要的洞察力。通過閱讀書中的多種事例和心理學家們的研究結果,讀者們可以從中學到更明智的選擇方法。當你打開這本書,看著作者個性化的文字時,一定會為自己的選擇而感到慶幸。
——鄭在承(韓國科學技術院BIO腦工學科教授,《鄭在承的科學聚會》作者)

目錄

筆者寄語:從心理學中探索人生智慧
序言:觀覽世界的心靈之窗——心態
粉色國王伯西4
心態下的世界6
第1章心態改變一個人
幸福的決定者3
決定生死的心態6
導致失敗的逃避心態9
被束縛的心靈11
History和Herstory13
偏見性失誤15
“百事可樂”戰勝“可口可樂”的力量18
博弈遊戲20
占有與生存的區別23
肥胖解決方案25
總結第一章28
第2章天啊,讓人無法忍受的模稜兩可
感覺上的不確定性32
順序的力量34
冥王星的命運36
銅牌得主較之銀牌得主更幸福的原因39
“比較心理”的陷阱41
質問的威力44
總結第二章47
第3章以自己為中心的心態
自我中心性51
人們為何會相信自己的選擇帶有普遍性54
映射形象56
大腦中的自我主義58
心中的監視器——照明效果61
“你不了解我,但我了解你”65
我活下去的理由,你活下去的理由
68總結第三章70
第4章現在的心態——歪曲過去和未來的理由
馬後炮效應73
“不用猜也知道會這樣”76
忘記過去79
抹殺過去83
自傳的秘密86
自己過去的樣子,“很土”嗎
89計畫表的陷阱91
難以預測的“明日感情”95
套裝禮物為什麼賣得好98
心理免疫系統101
總結第四章103
第5章名字心態——智慧的誹謗者
外財107
小財110
原始價格115
文化消費費用118
一次性門票與套票121
韓幣和美元124
信用卡與積分126
總結第五章128
第6章變化的心態,決定經濟抉擇的力量
選擇的岔路口131
損失心態和獲利心態134
維持現有狀態的執著137
贈予效應141
後付制的威力143
總結第六章146
第7章智者的10種心態
保持以意義為中心的心態149
堅持接近心態151
持有“現在這裡”的心態153
摒棄比較心態155
用肯定性的語言說話157
確立榜樣159
改變周邊事物161
以體驗為目的消費163
擁有“和誰”的心態165
磨鍊出偉大的反覆心態168
結束語:心態變化改變人生170

精彩書摘

第3章 以自己為中心的心態
心理學家將“自我”稱之為“獨裁政權”。
我們無法阻擋自己通過各種手段去認識世界,可是,智慧要求我們,在這種以自我為中心創造的極限面前,要將謙虛進行到底。
數年前,有一個名為《傳播見聞錄》的節目,一直頗受觀眾喜愛。此節目是這樣的,主持人首先會請一位小朋友以兒童的視角去解釋某種事物,然後讓參加節目的藝人們分組猜測兒童解釋的是什麼。由於目標事物是從兒童視角被做出詮釋的,所以藝人們若想準確猜出答案並不容易。下面,我就為大家列舉幾個曾在《傳播見聞錄》中出現過的問題,讀者們不妨一同去猜測一下。
1)“媽媽會嚇一跳,爸爸會按下去。”→(?)
2)“一旦他走了,我就會挨訓。”→(?)
3)“我得到100分時,爸爸媽媽會說這句話。”→(?)
4)“沒有這個唱不了歌。”→(?)
5)“這個東西老是在晃蕩。”→(?)
此節目備受歡迎的原因在於,對待同樣的事物,兒童和大人會表現出不同的心態。看到那些大人因心態長期以來被慣性思維所馴化,在這些無厘頭解釋面前手足無措的搞笑模樣,確實會讓人忍俊不禁、捧腹大笑。而更加有趣的是,在節目進行中,主持人只將正確答案展示給觀眾。當觀眾知道答案以後,再去看那些一頭霧水的藝人們,就會感覺他們的樣子異常搞笑,甚至忍不住想要數落他們兩句——明明已經給了那么多提示,怎么還答不上來?事實上,這是因為我們(觀眾)已經知道了答案,所以才會覺得這些提示非常清晰,並且有可能會認為,即使不知道答案,自己也能依據提示猜出一兩個來。
那么,在看到上述提示以後,讀者朋友猜出答案來了嗎?我們不妨去看看自己到底猜對了幾個。
1)“媽媽會嚇一跳,爸爸會按下去。”→(蟑螂)
2)“一旦他走了,我就會挨訓。”→(客人)
3)“我得到100分時,爸爸媽媽會說這句話。”→(真的嗎?)
4)“沒有這個唱不了歌。”→(預備—起)
5)“這個東西老是在晃蕩。”→(爸爸的大肚子)
當我們得知答案以後,再去看這些提示,是不是感覺很貼切呢?
自我中心性
美國耶魯大學史端博教授認為,愚蠢的第一表現就是“自我中心性”。而美國史丹福大學心理學系進行的實驗,則向我們展示了,人類是多么的以“自我”為中心。[1]
在試驗中,研究人員將兩名大學生分成一組,其中一人用手指敲打桌子演奏某首歌曲,而另一人則需要猜測對方演奏的是什麼。此時,演奏者既不能告知對方歌名,亦不可哼唱,只能用手指敲打桌子以表現曲調。當演奏結束以後,扮聽眾的一方需要猜測歌名,並將其記錄下來,而演奏者則需要猜出並記錄對方猜對的機率。
實驗以這種方式反覆進行幾次,最終,演奏者的期望值和觀眾的正確度,又會各是多少呢?
實驗結果顯示,至少有50%的演奏者認為,聽眾在聽過自己的演奏以後,應該能夠猜對歌名,但是,真正猜對的人卻只有2.5%!也就是說,真正能夠聽懂的聽眾甚至連25%都沒達到,而只有可憐巴巴的2.5%,這種結果是不是讓人感到有些不可思議?難道演奏者的手指演奏有問題嗎?
我們不妨自己做一下這個實驗,由你本人充當演奏者,順著“噢!必勝KOREA”的節奏,用手指在桌子上敲打、演奏。這時,如果你閉上眼睛,頭腦中應該會出現自己要演奏的音樂,並會伴有架子鼓聲、貝司聲,以及鏗鏘有力的歡呼聲。“噢~”的部分,強力敲打,“必勝KOREA”部分,緩和節奏,然後再上升到“噢~”部分,又是強力敲打……當你睜開眼時會發現,自己已然在不經意間開始聳動肩膀了。是不是感覺這是一場很享受的演出?節拍、音樂、情感……無論從哪方面來說都無可挑剔、堪稱完美。
那么,再讓我們換個角度,當回觀眾吧。你在不知道對方演奏什麼曲目的情況下,只能憑藉該人用手指打出的節拍來猜測歌名。沒有歌詞、沒有哼唱、沒有架子鼓聲、電子琴聲等任何音律,有的只是根本揣測不出任何意義的敲擊聲。你絲毫感覺不到任何旋律或演奏所帶來的興奮,無論你怎樣努力,試圖進入狀態,耳邊響起的聲音只是“啪……啪……”可相反,這時演奏者卻會認為,他向別人傳達的是自己頭腦中所形成的、可謂幻想性的節奏。
一旦進入名為“自我”的框架中,我們時常會認為,自己表達出的意志既正確又客觀。但是,我們所傳達的語言、記錄、文字信息、郵件信息等,其實只在我們自己的心中是清晰的,別人若以自身的心態去參詳,就會感到含糊不清、不確定,而在這種因信息傳達不正確引發的誤會和矛盾面前,人們又往往會誤認為是對方沒感覺、沒能力、冷漠無情。
父母總是會以“學前教育”為藉口,將那些難度高於孩子所處年齡段的知識,硬塞給自己的子女,且又經常會把“這么簡單你都不會”掛在嘴邊。很顯然,做父母的並沒有意識到,這些知識其實只是對大人而言才是簡單的。男女關係中同樣如此,面對數小時一直悶悶不樂的女友,男友往往不會去安慰她,反而會說“只不過開個玩笑,你就這樣小肚雞腸!”這是因為他並不知道,雖然在自己看來這只是個玩笑,但對於女朋友而言,她的內心已經受到了傷害。
我們經常要求對方“當別人打你右臉時,將左臉貼上去讓他打”,可事實上,別人若是打你的右臉,你一定會迅速還他一記左勾拳。
人們為何會相信自己的選擇帶有普遍性
世界完全如感官上所體會到的那般實實在在,在這個實實在在的世界中,人們更易相信自己的主觀經驗與客觀現實毫無偏差。哲學、心理學上將這種觀點稱之為“樸素實在論(Naiverealism)”,在這種理論的作用下,人們普遍認為“我所選擇的,別人也會選擇”。
1970年,美國史丹福大學李羅斯教授帶領團隊進行過如下實驗。[2]研究人員詢問參與實驗的大學生“你能否手舉寫有‘悔改吧’三字的牌子,走到校園內,並觀察學生們的反應?當然,如果不願意我們也可以換作其他實驗。”詢問結束以後,有一部分學生對此表示了同意,當然也有一部分學生表示了拒絕。隨即,研究人員又讓參與實驗的學生們推測,在本校中,回答“Yes”或“No”的同學會呈現怎樣一個比例。
實驗結果顯示,參與實驗的學生中,有64%認為其他同學會做出與自己相同的選擇;但拒絕參加實驗的學生則預測到“答應這種要求的同學不會超過23%”。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大部分人還是相信自己的選擇是具有普遍性的。
同意參加實驗的一組學生,其解釋如下:“如果遇到熟人就對他說,只是實驗而已。這有什麼可丟臉的?”“如果一定要參與某種實驗的話,這種新奇的實驗更有意義。”
但是,拒絕參與此實驗的學生卻普遍認為,這個實驗盲目且荒唐,他們說道:“舉著這種牌子!別的同學會怎樣看我啊?”“未必非要舉起牌子看別人的反應,才能知道結果吧,這不是很明顯的事情嗎?”“即使能夠得到學分,又有誰會冒險參加如此荒唐的實驗?”
但值得一提的是,無論這些學生是選擇“做”還是“不做”,在他們的意識中,自己的想法和感覺都是“正常”的。同意舉牌的學生認為,其他同學應該不會在意這種舉動;而表示拒絕的學生則預測,其他同學一定也會認為這是一個很荒唐的舉動。
正因為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心態在作祟,所以我們時常會認為,別人的想法應該與自己相差無幾,並誤以為這就是“事實”。此現象被稱為“錯誤共識效應”(falseconsensuseffect)”,這是一種以自我為中心、誤認為自己的意見、偏愛、信念、行動比實際中更加普遍的錯誤理論。被“錯誤共識”所包圍的我們必須要認清一個事實——在這個世界上,與自己想法截然不同的人,遠比我們想像之中要多得多。
映射形象
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懷有“以自我為中心”的心態,因此在評價他人時,往往會將自身形象映射到他人身上。[3]例如,有些人在評價他人時,習慣於用“聰明”作為最重要的衡量標準,無論遇到誰,他們總是會說“看著很聰明”、“看上去很有能力”、“沒能進入好大學”、“他只是性格不錯而已”等等。與之相反,另有一些人則愛從“熱情四射”、“好客”等角度去評價他人,例如,“真是個好客之人”、“真的很熱情啊”等等。
心理學家列維奇研究發現,評價他人時以“能力”為最佳衡量標準的人,在評價自己時,最注重的也是能力。事實上,這是因為他們在做自我評價時,最看重“能力”這一點,所以才會將這種標準轉移到對他人的評價之上。同理,在自我評價時,注重“熱情”的人,評價他人時同樣會採用這一標準。
讓我們將目光轉向周邊人群吧。通常我們在評價10個人的時候,評價標準也就一兩條而已。看重金錢的人會以這10個人的身價為評價標準;注重身材的人會去評價對方的身材;沒有房子的人,在看到路人甲時會說“他看起來像是有房子的樣子”,並會因此感慨到“在高樓林立的城市中,為何唯獨沒有我的棲身之地呢?”
就此而言,從我們對別人的評價及其內容上看,與其說我們是在對某人做出評價,莫不如說我們是在暴露自己的人性。因此,倘若某人喜歡發牢騷說身邊有人誹謗自己,那么你最好對他敬而遠之,這樣做的原因不在於他身邊那個“毀人不倦”之人,而是因為此人本身就極有可能是個喜歡揭人短的人。相反,如果有人常說“這個世界還是很美好的”、“我身邊有很多好人”,那么,你則完全可以放心大膽地去親近他,因為對於他們而言,無論和誰在一起,首先看到的都是對方的優點。俗語云“佛眼看佛,魔眼看魔”,這句話真的一點都不假。
大腦中的自我主義
我們為何會以自己為世界的中心呢?在我們的大腦中,是不是也有一個領域專門負責控管“自我”呢?如果當真存在這么一塊對其他信息不做反應,只對“自我”有感覺的“自我中心”,我們應該就可以確定一項事實——在眼觀世界時,“自我”的確能夠發揮決定性的作用。 假設下方這一單詞出現在了電腦螢幕中。
polite(有禮貌的、客氣的、殷勤的)
隨後,在下列四項問題中挑選一項對你進行提問。
1)這個詞能表現出你的品行嗎?
2)這個詞能表現出喬治?布希總統的品行嗎?
3)這個詞是大寫的嗎?
4)這個詞是Rude(粗野的、粗魯的、無禮的)的同義詞嗎?
如果你表示同意,就按“P”,如果不同意,則按“Q”。如此這般,使用幾個形容詞反覆進行這種提問,一段時間過後,研究人員會突然對你進行記憶力檢查,要求你列出實驗中出現過的所有詞語。讀者不妨想想,你列出的單詞,會與上述四項提問存在什麼聯繫呢?如果真有聯繫,那么這些單詞在接受哪種形式的提問後,會被記得最牢?
問題4)與單詞的含義有關,所以在作出回答前,你需要去思考該詞的含義;問題1)、問題2)同樣與詞義有關,但在回答問題1)時,你需要琢磨的是“自己”,而回答問題2)時,你需要琢磨的卻是“別人”;只有問題3)涉及的是該詞的物理屬性,也就是說除此以外,其他三項提問都需要你對這個詞做出思索。
反覆進行這一實驗以後,研究人員發現,人們在被問及問題1)時,記下的辭彙量最大。就是說,雖然是同一單詞,但只有牽涉到“自己”時,人們才會記得更加清楚。例如,人們在自問“我正直嗎、有禮貌嗎、有創意嗎”時,往往要比回答“哲洙正直嗎、有禮貌嗎、有創意嗎”時,印象更為深刻。從這一事實中我們可以看出,“自我主義”確實存在著特別的含義。這種無論面對什麼,只有在牽涉到自己時才會將其銘記於心的現象,被心理學家稱之為“自我參照效應(self-reference)”。
另外,通過腦電波分析研究人員發現,當某一辭彙與“自我”有關時,大腦中的“內側額葉前皮質”狀態會十分活躍。[4]
然而,雖然是同一單詞,如果該詞用在別人身上,或者乾脆只思考它的物理屬性時,內側額葉前皮質並不活躍。“唯獨在使用單詞描述自己時才會活躍”這一點充分說明,該領域就是大腦中的“自我中心”,如同“自己”這個字眼一般,在我們的大腦中,它占有一片特別的領域。
“你不了解我,但我了解你”
如果過分地以自我為中心,我們就會產生一種錯覺,即“我非常了解別人,但別人卻不夠了解我”。我們普遍認為,自己在看待別人時,非常的客觀、公正;而別人在看待我們時,則往往會出現偏差,誤會便由此而產生。同時,我們會一直堅信,雖然自己時常被人誤會、被人歪曲,但自己卻“非常地了解他”。
這種誤會同樣會上升到國家、民族的高度上。我們往往認為,自己的國家和民族受到了其他國家、民族的曲解,而我們卻非常地了解他們。我們雖然義憤填膺地說“日本人並不了解我們”、“碧姬?巴鐸了解我們的民族嗎?竟然就這樣把我們列為野蠻人”,但我們對於其他文化存在多少誤解,自己卻毫無感覺。
為了對“我非常了解你,但你並不了解我”的想法做一個深入剖析,筆者及團隊進行了如下實驗。[6]在實驗中,我們向參與者提出兩個問題。一,如果有機會與陌生人見面十次,你認為自己到第幾次時,能夠準確了解對方?二,你認為對方與自己見幾次面以後,才能準確了解自己。前提是,兩人初次見面,此前對對方根本一無所知。
實驗結果表明,人們普遍認為,自己了解對方的用時,一定會少於對方了解自己所需花費的時間。也就是說,站在“我”的立場上看,別人是一個“單純的存在”、是短時間內就可以了解的;而“我”,則是一個不易被任何人解讀的“複雜存在”,“我”需要花費很長時間才能被了解。即,在我們心中存在這樣一種情結——“我一眼即可看穿你,但你卻無法一眼看穿我”。或許,某人在五分鐘之內斷定你的為人會令你感到氣憤異常,但相反,你卻一直堅信,自己只需五分鐘時間就可看透某人。
人們往往會認為,自己輕而易舉就可以看透別人的內心,感覺僅憑外在的幾個特點,就足以了解一個人。例如,他走路的樣子、他的髮型、穿著、聲音的大小、字跡、喜歡的顏色、常聽的音樂……認為掌握這些信息以後,辨別對方的為人已然不成問題。因此,當人們看到某人字型較小時,就會先入為主地斷定——這個人心眼很小;當看到對方喜歡音樂時,就會認定——這個人毫無創意;甚至在對方吃速食麵時,也要觀察他是先吃麵,還是先喝湯,希望藉此判斷出該人的性格。而這些,會不會讓人感覺有些荒唐呢?
試想一下,如果你的戀人對你說“因為你是B型血,所以不適合跟我結婚”,這時你會作何感想?當你詢問對方為何認定自己心眼太小時,對方若是回答“因為你的字型太小”,你又會怎樣?就因為喜歡舒服地坐在椅子上欣賞音樂,上司就不再將需要創意的工作交付與你,如果遇到這種情況,你會不會感覺它十分荒唐?會不會因為沒有得到正確評價憤然做聲:怎么可以拿這些小事,來妄斷我的內心世界!
因此,我們亟須走出這一誤區。我們必須認清一點——“我了解你,但你並不了解我”這種想法,只不過是“自我主義”作用下產生的一種錯覺而已,甚至可以說它就是一種迷信。我們應該秉持的正確觀點是——“我並不了解你,你同樣也不了解我”,或是“我對於你的了解,只相當於你對於我的了解而已”。“耶穌也沒有得到過家鄉人的認可”——請不要再用這種華麗的說辭為自己的錯誤做辯解,不要再固執地認為“我正在被人誤解”,其實,在我們身上產生的最大誤會就是——我很了解別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