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決定基本信息
工資決定理論的產生
威廉·配第是英國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創始人,其在經濟理論方面的主要貢獻是提出了商品的交換價值是由勞動決定的思想,並在這一思想的基礎上闡述了分配理論。儘管配第的分配理論是以地租為中心,但他在闡述地租理論前首先依據勞動價值論論述了工資。他提出工資是維持工人生活所必須的生活資料的價值,這是一個很有價值的見解,是工資生存理論的最早開端。工資決定理論的標準
著名的英國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在《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一書中,第一次比較系統地論述了分配理論。斯密認為一國的年產品的價值可以分解為工資、利潤、地租,這是工人階級、資產階級和地主階級這三個階級的基本收入,在這三大階級中如何進行分配?工資成了斯密首先研究的問題。斯密認為,在土地私有和資本積累尚未出現的原始狀態下,全部勞動生產物就是勞動的自然報酬或自然工資。當土地私有和資本積累出現以後,全部勞動生產物就要與資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共分,勞動的工資這時只能是勞動生產物的一部分。工資所體現的這一部分勞動生產物究竟是多少?斯密認為應該等於勞動的自然價格。他所說的勞動的自然價格實際上就是勞動力的價值,可以說這是符合一般人道標準的最低工資。由此,斯密提出了工資標準問題。
斯密認為,“勞動工資有一定的標準,在相當長的期間內,即使最低級勞動者的普通工資,似也不能減到這一定標準之下”,“勞動的貨幣價格,必然受兩種情況的支配:其一,是對勞動的需求;其二,是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價格。在斯密看來,對於需要靠勞動過活的工人,其工資至少須足夠維持其生活。在大多數情況下,工資還得稍稍超過足夠維持生活的程度,否則。勞動者就不能贍養家室而傳宗接代了。
工資決定理論涉及的其他理論
工資生存理論
法國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家、重農學派的代表人物安·羅伯特·雅克·杜爾閣是工資生存理論的奠基人,他的主要論點是:在工業社會中,工人的工資必然處於維持生計的水平上。為什麼工人的工資只限於維持生計的水平上?決定工資高低的因素是什麼?杜爾閣認為工人出賣他的勞動時的價格高低,不能完全由他本人決定,而是同購買他的勞動的人雙方協定的結果。他並且說,由於有大量可以挑選的工人,當然購買者可以優先選用討價最低的工人。因此,在彼此競爭的條件下,工人們不得不降低價格。可見,杜爾閣已正確認識到資本主義社會,工人與工人之間的競爭,其結果必然使工人的工資只限於為維持他的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水平。他還認為,一旦工資高於這一水平,則會出現人口增長和勞動力供給的增長,從而造成工資下降到維持生存的水平;反之,如果工資低於維持生存的水平,則會造成人口減少和勞動力供給的下降,從而使工資上升到維持生存的水平。杜爾閣的工資理論是很有見解的,這在當時可以說是最好的工資理論。英國古典經濟學家大衛·李嘉圖在其工資生存理論中也提出了工資決定於維持工人及其家屬的生計所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李嘉圖認為,工資是工人出賣勞動的報酬。勞動像其他商品一樣有自然價格和市場價格。勞動的自然價格是使勞動者大體能夠生活下去並不增不減地延續其後裔所必需的價格。換句話說,勞動的自然價格取決於勞動者維持其自身與其家庭所需的食物、必需品和享用品的價格。食物和必需品漲價,勞動的自然價格也上漲;相反,勞動的自然價格就下跌。勞動的市場價格則隨勞動的供求不斷變動,但一般總是傾向於自然價格。李嘉圖所說的勞動的自然價格相當於平均工資,相當於勞動力的價值。在李嘉圖看來,勞動的自然價格雖然是勞動者維持其自身及其家庭所需的一定量食物、必需品和享用品的價格。但勞動的自然價格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將隨不同國家、不同時期、不同的氣候、風俗習慣而不同,因而,各國、各地區都會有自己的一般工資水平。所以,他說:“勞動的自然價格不能理懈為絕對固定和恆常不變的,即使用食物和必需品的價值也是如此。它在同一國家的不同時期中是有變化的,在不同的國家差別就十分大。這一點基本上取決於人民的風俗習慣。”李嘉圖關於這方面的考察是正確的,它說明了各國工資差異的原因和必然性。同時李嘉圖也注意到了工資的多少、差異還取決於社會改良和勞動生產力的狀況。
工資基金學說
19世紀20至70年代工資基金學說在英國十分流行。這一理論的基本內容是,由必要生活資料構成的工資基金是一個已定的量,這個量一方面從物質上限制工人在社會產品中占有的份額,另一方面又必定全都花費在購買勞動力上。工資基金學說的思想可以追本溯源到古典經濟學派,亞當·斯密、李嘉圖等人經常把社會資本看成一個有固定作用程度的固定量,李嘉圖更是常把全部流動資本認為墊支在工資上。他們的後繼者斷言工資基金是一個固定的量,是全部工人工資的總和。詹姆斯·穆勒說,工資決定於人口與資本的比例,“假設其他條件不變,如果資本同人El的比例不變,工資亦不變;如果資本對人口的比例加大,工資即上漲;如果人們對資本的比例加大,工資即下落。工資基金表現為一個固定量,一個常數,工資的高低取決予工人人數的多寡。納索·威廉·西尼爾在他的《政治經濟學大綱》一書中表述了與詹姆斯·穆勒大體相同的觀點,他說:“我們的基本命題是:各個勞動家庭在一年間所取得的商品數量和質量,必然取決於一年間直接或間接分派給勞動人民使用的商品的數量和質量對勞動家庭戶數的比率,簡要些說就是,必然取決於維持勞動者的基金限度對被維持的勞動者人數的比率。”這就是說,決定工人工資率的依然是勞動基金與勞動者人口的比率。
約翰·斯圖亞特·穆勒在其(政治經濟學原理)中步其父詹姆斯·穆勒的後塵,認為工人的工資決定於勞動的供給與需求,工資基金代表對勞動的需求,工資的高低取決於勞動供給的多少,即取決於勞動人El與資本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