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著提要
![《南方史詩論》](/img/5/87f/ml2ZuM3X2IzM1kjNxETM3ATMyMTM0ETO4MTOwADMwAzMxAzLxEzLzY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南方史詩具有分別在祭祀儀式、生產征戰環節、人生禮儀、娛樂場合演唱的傳播形態,各具有不同的功能。早期的原始性史詩的胚胎是關於圖騰、求同的欲望和“神秘互滲”的思維,隨著形式對目的的不斷超越而從祭詞不斷發展到史詩。家長奴隸制、封建領主制初期分別出現了英雄史詩。原始性史詩表現了天地形成、人類起源、早期創造等,英雄史詩反映了過渡時期“強者作了主、弱者降為奴”的征服掠奪戰爭和後期民族統一戰爭。它們包含奇孕、洪水、化生、射日、考驗、離合等各種類型,塑造了圖騰、始祖、與自然鬥爭英雄、部落征戰英雄等各種形象,具有象徵、隱喻、實與幻交替疊印等各種藝術表現特點。它們的文化根基是南方民族山地農耕文化、群體文化、神巫文化、口傳文化等,在與其他民族史詩的比較中鮮明地體現出這些文化特質。它們的原始意象、敘事形態不斷地在後世的文學作品中重現復活,具有永久的魅力和多學科的價值。
作者簡介
廣西桂林人,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著有《中華民族文學關係史·南方卷》、《廣西山水傳說探美》等,合著《中國山水文化大觀》。
基本信息
書名: 南方史詩論
漢語拼音:nanfangshishilun
叢編題名:中國史詩研究
第一責任說明:劉亞虎主編
出版地:呼和浩特
出版者名稱:內蒙古大學出版
數量及單位:408頁
尺寸或開本:21cm
內蒙古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書(二)
內蒙古大學出版社成立於1985年,是內蒙古自治區惟一一家用蒙、漢兩種文字出版圖書的大學出版社。每年出版圖書一百二十餘種,這些圖書以其鮮明的民族特色、地區特色和高學術水平受到廣大讀者的好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