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大學生就業指導實務》

《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大學生就業指導實務》

當前大學生就業很困難,其中問題何在,值得我們思考。學生們缺乏經驗當然是問題之一,但是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如何全面地幫助沒有經驗的學生進入社會,進而對自己的事業安排能夠有逐步深入的思考,走上更順利發展的道路,對大學生本人和社會都非常重要。

目錄

上篇理論篇
第一章求職認知
第一節自我認知
第二節職業認知
第二章第一扇門
第一節求職信
第二節個人簡歷
第三節輔助求職資料
第三章第二扇門
第一節面試
第二節筆試——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第三節求職中的談判問題
第四節勞動契約
第五節試用期
第四章變化的世界,一份職業生涯規劃
第一節職業生涯規劃
第二節職業生涯設計
第三節職業生涯調整
第五章創業
第一節創業環境
第二節創業素質
第三節創業策略:一份詳實的創業計畫書
第四節創業中的法律知識
下篇 資料篇
第六章中英文簡歷範例
第一節簡歷封面設計範例
第二節中文簡歷範例
第三節英文簡歷範例
第七章求職溝通範例
第一節面試範例
第二節薪資協商和契約範例
第三節名企的門檻
第八章高校畢業生就業流程
第一節畢業生就業流程
第二節畢業生各種表格的填寫及說明
第三節本專科畢業生就業報到證
第九章中國大學生創業計畫競賽
第一節“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畫競賽
第二節“挑戰杯”競賽創業計畫書範例
第十章就業政策與熱點問題
第一節鼓勵和引導高校畢業生到城鄉基層就業
第二節鼓勵高校畢業生應徵人伍,報效祖國
第三節積極聘用高校畢業生參與國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項目
第四節鼓勵和支持高校畢業生到中小企業、服務外包企業就業和自主創業
第五節就業指導服務與就業援助
第六節熱點問題(“專接本”考試、研究生考試、公務員考試、自費出國留學)
附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契約法》

前言

這是一本全面介紹大學生就業和創業有關問題的書,內容包含很廣,可以說涉及這個問題的一切方面。這是一本實務方面的書,很切合實際,舉的例子非常豐富,可以當手冊來用。當前大學生就業很困難,其中問題何在,值得我們思考。學生們缺乏經驗當然是問題之一,但是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如何全面地幫助沒有經驗的學生進入社會,進而對自己的事業安排能夠有逐步深入的思考,走上更順利發展的道路,對大學生本人和社會都非常重要。就業,是一個社會的人力資源配置的具體過程。經濟學講究資源配置的最佳化。在人力資源方面,第一步就是良好的就業。什麼算良好?良好就是雙方都在社會約束的條件下找到了最滿意的對方。所謂社會條件,首先是金錢方面的,雇方不可能出太高的工資來請一個人;傭方也不可能犧牲自己的物質利益,學雷鋒為對方服務。其次是競爭方面的,雇方傭方都面臨著競爭,想逃避競爭,鑽空子,撿便宜,一定不會成功,即使得逞於一時,以後也維持不長,因為對方不是傻瓜。
有了這樣的思想準備,就比較容易找到理想的工作。可是有這樣的思想準備一點兒都不容易。一個人能夠知道自己值多少錢嗎?很難,同樣的大學畢業生,同一個學校,同樣的專業,各人值的錢可是不同的。要明確為自己定位,不要價過高,也不自我貶低,很不容易。不但要求對自己和自己的競爭者有所了解,還要對雇方有所了解。這個過程需要一段時間。所以大學生就業準備要早開始,最好提早一年就著手。要對自己將來可能的就業單位積累材料,設法溝通,還要利用學校的條件,包括老師的社會關係,做好鋪墊。
現在社會上都說大學生就業難,但是另外一方面用人單位還找不著合適的人。這不光是信息溝通不夠的問題,還因為是我國大學的培養內容和目標有問題。我們常說為國家培養優秀的建設人才。聽起來不錯,但是很模糊,應該是為社會、為市場培養適用型人才,更應該培養有文化,有素質,能夠正確對待人生、對待周圍事物的社會中的一分子。現在培養的學生擅長於解題目,應付考試,不大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也不善於跟別人交往,不懂得別人的心理,也不會按照別人的理解框架表達自己。現在的教育目標還是適應計畫經濟的格局,領導分配一個任務,出一個題目,讓自己去完成,要做革命機器上的螺絲釘。現在已經是市場經濟,要自己去發現機會,看到問題在什麼地方,想出解決的辦法。前者是被動地做事,後者是主動地做事,立場不同,角度不同,出發點不同,區別是很大的。

精彩書摘

正如肌肉塑造著人的身體一樣,技能塑造人的職業生涯。發現和確認現有的和準備開發的技能是自我認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就業市場裡,技能是求職者所使用的通貨。在職場上勞動者以技能換取資酬。一個能夠清晰地向潛在顧主描述自己的技能的人,最有可能獲取一份正好能發揮其特定技能的職位。一般而言,敢自己工作的人工作效率更高,身體和心理也更健康。技能包括我們在一個工作或任務中學到的具體的特質、才藝和個人品質。每一份工作都需要技能。在職場中與他人交流以及完成日常事務不知不覺地發展了技能。我們的個人偏好常常影響技能的發展,那些我們反覆運用、駕輕就熟的技能被稱為自發性技能。通過學習有關技能的辭彙,你會認識到你已經掌握了許許多多的技能。技能一般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功能性的、與工作相關的和適應性的。
功能性技能是一種完成一般性任務或者某項工作的功能性任務的技能。與工作相關的技能是指具體的、專業化的、針對某一特定工作的基本技能,如會計記賬、教師判分、某種醫療專業人員解釋心電圖等。適應性或自我管理技能是指一些個人的特質,它們也經常被形容為個性特徵。適應性技能的例子如快速學習的能力、對細節的關注能力、做事有始有終的能力、獨立自主的精神、善於和人打成一片和合作性等。
如果現在被問及你的技能,你會開出怎樣一份技能清單?很可能這份清單會很短。這並不是你不具備多種技能,而是因為你從來沒有被問及過,不習慣去思考和討論它們。反思你的技能是件很困難的事,因為我們大多被教導應該保持謙虛的態度。我們經常認為某些事我們做得很好並不需要特殊的技能,這低估了我們的技能。如果我們目前沒有運用某項技能,就不應該宣稱具備這種能力。另外,我們如果沒有把某種技能運用在某一個職業上,似乎也看不到它的價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