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大學生就業指導》

《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大學生就業指導》

《大學生就業指導(第2版)》共分十章,包括大學生就業與就業指導、大學生涯與職業準備、職業認知與職業選擇、大學生求職擇業心理、就業市場與就業政策、求職自薦材料的準備、面試與筆試、就業權益與法律保障、自主創業、職場適應與職業發展等內容。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目前,由於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影響,大學就業指導工作呈現新的機遇和挑戰。在新形勢下,《大學生就業指導(第2版)》針對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教學的實際需要,以引導大學生建立職業生涯規劃意識、樹立科學的就業觀和勞動價值觀,使學生獲得可持續發展的擇業知識、技巧,以及以職業價值觀為著眼點設計內容。

內容簡介

書中各章節前設“學習目標”和“案例引導”,節後有“實踐訓練”或“視野拓展”,體例活潑,針對實際,可讀性強。

目錄

第一章大學生就業與就業指導.
第一節大學生畢業選擇
第二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大學生就業
第三節大學生就業指導
第二章大學生涯與職業準備
第一節大學生涯與職業準備
第二節自我成長與素質拓展
第三節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
第三章職業認知與職業選擇
第一節什麼是職業
第二節職業分類與勝任工作
第三節大學生職業選擇
第四章大學生求職擇業心理
第一節良好的心理素質
第二節大學生求職擇業心理
第三節調整心態成功求職
第五章就業市場與就業政策
第一節大學生就業市場
第二節大學生就業政策
第三節大學生就業制度與就業程式
第六章求職自薦材料的準備
第一節個人簡歷的製作
第二節其他自薦材料的準備
第三節就來信息的收集和套用
第七章面試與筆試
第一節面試
第二節面試禮儀
第三節筆試
第八章就業權益與法律保障
第九章自主創業
第十章職場適合與職業發展

前言

選擇職業是個大問題。有人說,選擇職業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就是選擇未來的自己。這么看來,就業問題也就不僅僅是找份工作,而是關乎人生走向的大事情了。
隨著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北京的高等教育已經進入普及化階段,高等教育的終極目標是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建設者,使每一個畢業生都能充分實現其人生價值和社會價值。學生畢業面臨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擇業和就業的問題。大學生就業問題不僅關係到畢業生及其家庭,關係到學校的聲譽和發展,更關係到整個高等教育的健康發展和社會的和諧穩定。
目前社會的人力市場機制日趨成熟,用人機制更加靈活,而畢業生就業觀念與學校的工作方法卻略顯滯後。由此產生了大學生就業政策制定、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學生就業心理健康、大學生就業素質能力等一系列新的課題和問題。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的重要性愈加明顯,而編寫一本優秀的大學生就業指導教材,則成了教育戰線上做好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當務之急。為此,北京聯合大學組織精幹力量,在2006年編寫了《大學生就業指導》教材。
教材一經投入使用,就獲得了廣大師生的歡迎和社會的關注。2008年,這本教材被評為了北京市精品教材。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以及就業市場的風雲變幻,我們對這本教材進行了與時俱進的改版。
在第一版的基礎上,本次修訂借鑑了大量國內外就業指導方面的文獻資料,以及近幾年出版的大學就業指導方面的專著和期刊。梳理了國內外職業生涯規劃的理論淵源與實務,理性分析了我國當前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形勢與發展,在理論研究的同時結合實際案例作深入的闡述,按照巨觀聯繫具體、理論結合實際、時效性與連續性相統一、嚴謹性與可讀性相統一的編寫思路進行。並結合2008年頒布實施的“就業促進法”、“勞動契約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對就業指導產生的影響加以說明,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
本書可作為本科院校和各類高職高專院校開設就業指導課程的教材,也可以作為就業指導工作人員、專門就業指導機構的培訓教材,還可以作為需要接受就業指導人士的自學參考書。希望這本凝結了眾多編寫者心血的教材,能夠為廣大的讀者所接受。
目前,在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步伐的邁進中,大學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加,伴隨著全球經濟的震盪和社會就業壓力的增加,大學生就業面臨著新的形勢和新的挑戰。由此,新時期的大學生就業指導也被賦予了更加重大的責任和新的內涵。
大學生就業難,難在了兩點,一是學生難,二是企業難。畢業生找到滿意的崗位難,用人單位要找到合適的人才也難。不難看到,在激烈的大學生就業市場競爭中,有成千上萬的學子面對著各種困惑:順利畢業,成績優良,卻不知道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才而自己到底適合做什麼;學歷不高,不是名牌大學畢業,難以確立自信;面試屢屢遭拒,招聘市場上往來奔波卻一無所獲,茫然無助;面臨若干選擇難以取捨,高不成、低不就,不知何去何從。大學生就業難,難在了缺乏職業生涯規劃、就業觀念褊狹滯後、就業知識與技能匱乏……現在,我們的大學生更加需要全過程、全方位的就業指導。
而今,隨著就業指導在中國的不斷前行,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就業指導是關係著一個人的職業生涯,關係著人的生活出路的極為重要的領域,因此也把就業指導看做是“生涯指導”。2007年12月,教育部印發《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要求》,提出:“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現階段作為公共課,既強調職業在人生髮展中的重要地位,又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通過激發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的自主意識,樹立正確的就業觀,促使大學生理性地規劃自身未來的發展,並努力在學習過程中自覺地提高就業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對於當今的大學生就業指導而言,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結合學生個體特性有針對性地進行職業生涯發展教育是就業指導的必然趨勢。
職業規劃和就業指導的最終目的,是為學生服務。新的課程發展趨勢,也對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當前的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教材尚處於探索階段,總體來講有待於進一步的提高。因此,編寫有特色、適應時代要求的高水平大學生就業指導教材是十分迫切的。本書作為2008年北京市精品教材《大學生就業指導》的第2版,以“以人為本”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為指引,針對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教學建設的實際需要,將大學生學習生活指引、職業生涯發展教育與就業指導融會貫通安排章節內容。
具體來講,書中闡述了當今大學生就業背景與就業形勢,指導學生進行自我定位,認知職業世界,樹立職業生涯規劃意識和科學的就業觀,引導學生珍惜大學時光,管理好學習、生活,全面拓展素質,提升職業能力;讓學生了解當今的大學生就業市場和就業政策,學會求職擇業中心理問題的自我調適;掌握求職材料準備、面試與筆試、收集和使用用人信息等求職技巧,明確當今大學生就業權益與法律保障知識;樹立創新、創業意識,掌握職業生涯管理知識,完善自我,適應職場,奮鬥成才。
本教材改版的目的,一是為了更好地培養大學生積極上進的人生觀、價值觀,在此基礎上積極探索個人的職業生涯發展,形成正確的、符合自身實際的就業觀;二是為了更好地使大學生活與職業規劃結合起來,在日常的生活學習中自覺地為將來自我成才、貢獻社會打下思想基礎並積極做好準備;三是將職業生涯規劃的最新理念、國家最新的就業政策法規更好地結合在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幫助大學生制訂符合發展規律的個人職業規劃。這個規劃本身應該是符合實際而又激勵人心的,在這個規劃的指引下,讓我們的大學生走向事業有成的明天。
當今,大學生職業規劃和就業指導的理論和實踐仍待豐富,還有許多開拓性的工作要我們去做。若讀者在本書的閱讀和使用過程中,能夠得到有益的啟示,促進形成科學的就業觀念,最終對求職就業和職業生涯發展提供了實質性的幫助,則是我們努力工作的最大期望。
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參考和引用了許多學者的著作和研究成果,我們儘可能地在書中作了說明或者列在了參考文獻中。北京聯合大學黨委副書記孫權教授擔任本書的主審,並對本書提出了寶貴的指導性意見。在此一併表示感謝!
由於作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疏漏及不妥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精彩書摘

第一章大學生就業與就業指導.
第二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大學生就業
大學生就業是一個政府高度重視和社會廣泛關注的問題,更是畢業生所關心的大事。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向大眾化步伐的邁進,當代大學生的就業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就業問題也呈現出了許多新的情況。
一、當代大學生就業背景
21世紀是充滿機遇和挑戰的時代,也是中華民族全面振興的時代。大學畢業生是整個社會勞動力供給的重要組成部分,考察我國大學生就業問題不能脫離其時代背景和我國總體就業狀況。
21世紀初的中國人口達到了13億。可以說,經過改革開放30年的經濟發展,中國已初步解決了l3億人口的吃飯問題。但是,就業問題已成為當前中國最突出的問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負責人在“中國就業論壇”上講道:“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開發中國家,也是人口最多的國家,促進就業一直是中國政府最為關心並重點解決的經濟社會問題之一。”
造成我國當前就業形勢嚴峻的原因如下。
1.勞動力人口供大於求
目前,我國實際勞動力供給量愈來愈大,形成了若干相互疊加、相互衝突的迅速增大的就業壓力,其主要表現如下:第一,新增勞動年齡人口進入高峰期,達到每年千萬人的水平。第二,我國城鎮新增勞動力超過540萬人,實現就業比率十分低下。第三,城鎮登記失業、下崗失業和其他失業人員越來越多,已達1900萬人,即使按再就業率30%計算,這些實際失業人員可能就業的只有540萬~570萬人。第四,大批量的農村勞動力進城務工,每年新增人數在800萬~1000萬人。“十一五”期間,每年還要新增500萬~600萬人,轉移農業剩餘勞動力的任務十分艱巨。第五,高等學校連年擴招後,大學畢業生數量急速增長,供求關係出現了新的變化,大學生就業開始出現一些新的問題。有關專家分析:“新增就業壓力大、轉移就業壓力大、再就業壓力大、總量規模壓力大”是我國就業的特點,未來一段時間就業壓力還將繼續增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