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美麗的動物與卓越的人在內在氣質上總是有著天然的聯繫,就像歷史上的名人,愛因斯坦像狼一樣守望孤獨,善於思考,為自己開闢一條通向成功的路;霍金雖有殘缺的身體,可是卻像鳥一樣自由飛翔,做到了自己想做的事情;犬儒主義的代表人物——第歐根尼生活的像豬一樣輕鬆快樂……。很多名人的成功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他們擁有與動物一樣的特質。這部書就是從動物身上性格去洞察、去了解、去學習這些導致名人成功的因素到底是些什麼。內容簡介
本書從動物的性格與生存方式中窺見人生之道,通過十二種人們熟知的動物,闡明了動物的生存方式與人的生活選擇有很大的相似性,他們給人類的啟示就像我們開了十門選修課一樣。人的稟賦是有差異的,生活其實充滿了不同與選擇,依照自己的性情稟賦盡可以選擇一種有益的人生,看完本書,就相當於在動物人生課上修滿了十二個學分,可以邁開雙腳走自己的路了……媒體評論
哪裡有一個偉大的靈魂基於他自己的思想說了真話,哪裡就有一個受難的聖地。——孤獨狼,愛因斯坦的精神寫照
衝動、狂暴、傷感與抑鬱,在瘋狂中死去。
——痴狂的蛇,拜倫式性格
洞穴最可愛的地方在於它的寂靜。
——卡夫卡,游離子人世的老鼠
生命是一個奧秘,它的價值在於探索。因而生命的唯一養料是冒險。
——不羈的鳥,聖女貞德的理想
至少此刻我覺得是溫暖的,只要你別擋住我的陽光。
——隨性的豬,瓮中的哲學家第歐根尼
或許是才華,或許是美貌,或許是手段,他們有天賦和渴望讓自己置身於出類拔萃的生活當中。
——三稜鏡下的蝴蝶,藝術與奢侈的化身
目錄
第一章:像狼一樣孤獨堅忍孤獨是智慧的母乳
叛逆會使人生更精彩
危急時刻依靠力量和勇氣
勝利屬於出色的進攻者
保持頭腦的清醒
科學巨人,孤獨如狼--愛因斯坦
第二章:像鳥一樣自由飛翔
遷徙是生命的律動
拒絕平庸:過什麼樣的生活全在你自己
在冒險中狂野放縱
在旅行中體驗人生
尋求人生終極意義的行者--徐霞客
為自由和信仰獻身的火鳳凰--貞德
第三章:像豬一樣輕鬆快樂
吃得飽,睡得香
做一個生活的享受者
我平庸,我快樂
快樂的豬和痛苦的哲學家
放低幸福的標準
住在瓮里的思想者--第歐根尼
第四章:像蝴蝶一樣美麗瀟灑
美麗的翅膀和美麗的人生
多姿多彩的魅力
穿出和諧與瀟灑
做美的發現者
華貴帝王路易十四
第五章:像狐狸一樣機智狡猾
狐狸的生存之道
憑智慧戰勝對手
智慧是維繫生命的護身符薩
背負罵名,忍辱負重
收斂財富的老狐狸--索羅斯
第六章:像螞蟻一樣忠誠勤奮
時刻牢記自己的責任
溝通的力量
互助:把愛的雨露灑向他人
自甘平凡
團隊精神
忠誠是一種美德
執行不需要任何藉口
鐵公爵威靈頓
第七章:像貓一樣知足常樂
人際交往的寵兒
活著就要善待自己
尋找生命的平衡
不要活得太累
第八章:像蜜蜂一樣勤勞奉獻
辛勤的付出,必定有豐富的收穫
勤勞,為自己的生活負責
工作是一種樂趣時,生活是一種享受
不求名利,只求奉獻
沒有被榮譽腐蝕的居里夫人
在喜瑪拉雅巔峰上行走的陳景潤
第九章:像老鼠一樣謹言慎行
向左還是向右
疑心的泥潭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貪婪如鼠
“洞穴的可愛在於它的寂靜”--卡夫卡
第十章:像蛇一樣執著堅毅
盯著自己的目標
世界有多大心就有多大
在瘋狂中死去
美女如蛇
“吞吃”財富的蟒蛇--洛克菲勒
激情狂熱燃燒的詩人--拜倫
第十一章:像駱駝一樣任勞任怨
成功靠的不是力量而是恆心
苦難的歷程
信仰的力量
忍耐--第1000次的努力
印度自由的燈塔--聖雄甘地
第十二章:像大象一樣寬容大度
溫和
寬容
仁慈的力量
愛的真諦
坐在輪椅上的總統--羅斯福
仁慈的聖母特麗莎修女
精彩書摘
二、像狼一樣守望孤獨,善於思考,為自己開闢一條通向成功的路狼在孤獨中生活,它們不停地思考,不斷地積累自己生存的經驗和智慧,不管會遭到怎樣的詆毀和謾罵——兇殘、絕情,它們憑藉獨有的孤獨的力量,勇敢地生活著。
如果說愛因斯坦是藉助其孤獨性格走得最遠的話,那么世上還有數不勝數的孤獨者是一步一步邁向成功的。愛因斯坦渴望的孤獨實際上是一種寧靜、一種高層次的精神生活,他一生追求孤獨,在孤獨中完成了偉大的事業,甚至連他的事業都是孤獨的,他的科學理論和哲學高深莫測,就像他本人一樣不容易理解,但假如不是他這個“孤獨的旅行者”,世界科學會不會達到現在的高峰就很難說了。
美國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說過:“孤獨創造完美,混亂製造麻煩。”世界上很多的科學家、藝術家,就是在其孤獨的性格下,以敏感、多疑和善於思考取得非凡的科學成就,創造出眾多的藝術珍品。
孤獨的人都非常獨立,而科學和藝術常常需要的就是獨立精神,所以他們能夠取得成功決非偶然。要想真正成為一個獨立的人,必先堅定自己,要想堅定自己,必先清理自己,尤其是不為不同意見和非議所左右,不向偏見和傳統勢力低頭。只有這樣才可能堅持真理,才可能達到遙不可及的科學彼岸。
三、孤獨是打破世俗的利器
像狼一樣生活的人拒絕與世俗為伍。
對於庸俗的人,孤獨的人絕對不與之交往,孤獨的人的朋友大都是同一圈子裡的人。
張愛玲就是這樣一個因為孤獨而突破庸俗的人。
張愛玲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位獨特而富有傳奇色彩的著名作家,出眾的才華使她在40年代初名震文壇,並一生享有盛譽,甚至在伊人亡故多年後依然掀起追星狂潮。
一代才女張愛玲一生孤獨,最後逝於美國公寓裡數日後才被發現,雖一生遭受諸多不幸,但她的性格和人品卻備受世人尊崇,張愛玲的隱忍態度一直是令人敬佩的,一代才女委身於人已令人惋惜。突遭情變後,胡蘭成又在<今生今世》中大肆渲染他們之間的交往和情變,一身傲骨的她選擇了隱忍。當時,張愛玲曾去溫州看望胡蘭成,那人已與一個有夫之婦同居,面對傾心所愛的人的公然背叛,張愛玲選擇離開溫州,進而離開上海,即使她反感於胡蘭成對兩人戀情的過多渲染,張愛玲也僅僅在給友人的信中寫道:“胡蘭成書中講我的部分,纏夾得奇怪,他也不至於老到那樣,不知從哪裡來的引用我姑姑的話,幸而她看不到,不然要氣死了。後來他來過許多信,我要是回信,勢必出‘惡’聲……面對花心男人的作派,張愛玲也只是用一個“纏夾”之詞來形容。
張愛玲太明白人生的來龍去脈,所以她將世事看得清冷透徹,試想一個人要“澄清”自己感情生活中的思想,是多么的不易。張愛玲選擇了隱忍,她的一生也許是寂寞甚至悽然,但關於她的人格卻是無可指責的,張愛玲的不辯解,從反面映出胡蘭成至少是一個不自重的人。
張愛玲的不再計較,是她的孤獨性格所決定的,也是她在最深層的對那段情感和關於情感的一切的放棄,同時也繼續著她的旅程。
因為孤獨的個性,張愛玲成了一個善於將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的享樂主義者,又是一個對生活充滿悲劇感的人:她通達人情世故,但她自己無論待人穿衣均是我行我素,特立獨行。她在文章里同讀者拉家常,但卻始終保持著距離,不讓外人窺測她的內心;她在40年代的上海大紅大紫,一時無二,然而幾十年後,她在美國卻深居簡出,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以至有人說:“只有張愛玲才可以同時承受燦爛奪目的喧鬧與極度的孤寂。”
現代女作家有以機智聰慧見長者,有以抒發情感著稱者,但是能將才與情打成一片,在作品中既深深進入又保持超脫的,張愛玲之外再無第二人。張愛玲既寫純文藝作品,也寫言情小說,《金鎖記》《秧歌》等令行家擊節稱賞,《十八春》則能讓大眾讀者如醉如痴,這樣身跨兩界、亦雅亦俗的作家一時無二。她受的是西洋學堂的教育,但卻鍾情於中國小說藝術,在創作中自覺師承《紅樓夢》《金瓶梅》的傳統,新文學作家中,走這條路子的人少而又少。
像狼一樣孤獨,可以塑造我們內在獨有的品質,可以讓我們更加寧靜地思考,也可以讓我們突破世俗人生的泥潭,正如那些偉大的人,孤獨成就了偉人,同樣孤獨也可以成就我們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