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敵人後方去》

《到敵人後方去》

《到敵人後方去》是一首令人難以忘懷的二部合唱曲,為迴旋曲結構。主題樂段基於一個號角性主題動機,並通過這個動機的模進和變形塑造出遊擊健兒機智勇敢、敏捷靈活的音樂形象。

基本簡介

《到敵人後方去》《到敵人後方去》

《到敵人後方去》趙啟海詞,冼星海曲。1938年作於武漢。據周巍峙《解放區人民熱愛星海同志》一文回憶,這首歌寫成後不久,即1938年底,晉察冀邊區的每一個角落,“到處可以聽到'到敵人後方去,把鬼子趕出境'的歌聲”,可見其流傳的迅速和廣泛。它原是進行曲風格的二部合唱,流傳時一般改為齊唱。歌曲的鏇律挺拔矯健,節奏富於彈性而靈活多變,材料集中,手法精煉。以一個具有衝擊特點的短促音型為主導動機,通模進和反向進行,發展成開放性的主段,描繪游擊健兒神速出擊的形象。在主段三次出現的先後,插入了兩個對比性的插段,形成迴旋曲式的結構。第一個插段採用類似數快板的節奏,使人聯想到宣傳隊員在行軍中打著竹板鼓舞士氣的場面;第二個插段節奏拉寬,音調變得高昂,又象是充滿必勝信念的游擊戰士在引吭高歌。主段和插段穿插循環,起著從各個不同側面展現人民戰爭壯觀景象的作用,使游擊戰士樂觀豪邁、機智勇敢的性格得到鮮明簡潔的刻劃。

創作背景

“到敵人後方去,把強盜趕出境……”這首描述八路軍開展抗日游擊戰的軍歌,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勇氣。
1937年秋,八路軍根據洛川會議精神,開展游擊戰爭,配合友軍與日軍正面作戰。但太原失守後,八路軍迅速挺進敵後,向山西四角的管涔山、呂梁山、恆山南段和太行、太岳山脈實施戰略展開,創建抗日民主根據地,顯示出遊擊戰爭的巨大威力。
1938年9月,周恩來作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副部長,到武漢視察抗戰宣傳工作,對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第三廳所屬演劇隊全體人員作了一場關於形勢與任務的報告。周恩來為演劇隊帶來了抗日前線的捷報,又分析了國民黨消極抗戰、日軍直逼華中重鎮武漢的不利局勢。周恩來還重點闡述了毛澤東《論持久戰》等一系列圍繞抗日戰爭的軍事思想,尤其強調挺進敵後、獨立自主地開展游擊戰爭這一戰略決策的重要性。這場報告使在場的愛國詩人趙啟海和作曲家冼星海深受啟發,於是二人合作寫下歌曲《到敵人後方去》。

歌曲風格

這是一首進行曲風格的民眾歌曲。其曲調輕快、流暢、生動、活潑,以富於彈性的小軍鼓般的節奏貫穿全曲,既給曲調以進行感,又表達了游擊戰士們巧妙、靈活地與敵人周鏇,伺機消滅敵人的典型形像。歌曲以ABA再現二部曲式為結構。第一、二、四句相似,第三句則完全不同,它在節奏、鏇律、調性上與其他各句形成明顯對比,全曲音域集中,形像鮮明,語言通俗,這也是這首歌能在民眾中久唱不衰的原因。

尤其是其節奏富有彈性,頗具衝擊力。主題與主題之間的是兩個插部。第一插部的節奏較短促,長短句的結合使音樂富於動力,情緒也更為激越,象徵著游擊戰爭的如火如荼。第二段插部節奏拉寬,音調更高昂,並達到全曲最高潮。這首合唱曲一誕生就受到廣大抗日軍民的喜愛,迅速傳遍全國各抗日根據地,並一直流傳至今,不愧為20世紀中國經典的合唱曲。

歌詞全文

到敵人後方去,
把強盜趕出境。
不怕雨,不怕風;
抄後路,出奇兵;
今天攻下來一個村,
明天奪回來一座城;
叫強盜顧西不顧東,
強盜軍力不集中。
到敵人後方去,
把強盜趕出境。
兩路夾攻才能打得贏,
兩路夾攻才能打得勝。
到敵人後方去,
把強盜趕出境。
不論西,不論東;
從北平,到南京;
到處有我們的游擊隊,
到處有我們的好弟兄;
日本軍閥有什麼用,
看日本軍閥有什麼用。
到敵人後方去,
把強盜趕出境。
我們的旗幟插遍東三省,
我們的旗幟插遍了黃河東。
到敵人後方去,
把敵人趕出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