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寫書評,也順帶寫寫自己學習行政管理的體驗。
我從來沒問過老師問什麼將這本書列為中大行管考研的必讀書目。或許跟管理主義的流行有關,但我更相信,是由於書本身的魅力。
保研面試前幾天我看了這本書。當時擔心看不完,看完了也看不懂;但後來居然只花了一天半的時間就看完了,每一章節的內容我還跟室友滔滔不絕地講一兩遍。那時候很興奮,為自己看完了書,更因為看了這書,我對行政管理終於有了把握,而這把握最終幫助我順利通過了中大保研的資格面。
在我看來,看懂這本書,就抓住了學習公共行政的主幹。
書的主旨很清晰:新公共管理將替代傳統公共行政。
以新公共管理為切入點了解公共行政發展歷程和現狀,我想這更切合讀者的實際。一切研究都來源於現實的需要。只有對現狀了解了,才會對其產生追本溯源的欲望。而這常常是我們現在學習的誤區:遵從時間順序,愣是要從古到今把書讀一遍。老師常常給我們開書單,嘩啦啦下來幾百本,先從那本下手?從當代的、對你胃口的著手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全面而不表面
書的框架大致是:新公共管理的出現,傳統公共行政的發展及其困境,新公共管理對傳統公共行政的對替代,開發中國家的新公共管理,新公共管理面臨的挑戰。搭這樣的架子並不困難,作者出彩之處在於他提煉了兩條主線用於分析公共行政從古到今的興衰:政治與行政二分與官僚制。在傳統公共行政時期,政黨分肥制等日益影響行政效率,政治與行政二分賦予了行政自由,而官僚制則賦予行政以動力。但也是這兩個公共行政最偉大的發明,在全球化等環境變化下遭受到了最大的挑戰,而使得傳統公共行政開始讓位新公共管理。抓住這兩條主線,是了解分析公共行政發展變化的關鍵。而這也是本書的第一個特點:全面而不表面。
深刻而非潮流
當前,管理主義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沸沸揚揚。反映這一熱潮的很容易被定位為學術潮流。但我並不這么看待歐文·休斯的《公共管理導論》。他用自己的視角分析了新公共管理替代傳統公共行政的必然,而且關注到開發中國家新公共管理髮展的困難和前景,並論及了新公共管理存在的問題和挑戰。開發中國家新公共管理的那一章節尤為精彩。作者在該章指出:法理權威的先天缺失,導致開發中國家在殖民時期匆匆從已開發國家移植來的公共行政先天殘疾;又因為開發中國家肩負著追趕已開發國家的重任,開發中國家的政府往往在經濟中占主導地位,“大政府”模式下,發展經濟與潔身自好產生了巨大的衝突和矛盾。正如在中國,這兩個原因深入解釋了中國在發展市場經濟中腐敗日盛的原因,也提出了進一步發展市場經濟與體制改革的辯證關係。《南風窗》最近出了個專題講中國市場經濟十五年,其中許多評論都可以從這兩個層面思考。
通俗而非艱澀
語言艱澀難懂,這是閱讀專著最鬱悶的事情。要是寫得跟公共行政學說史那么艱澀,我估計早放棄了。語言的通俗易懂是作者和譯者共同的努力,適當的案例也讓書本的討論更富現實意義。看書的時候多思考一些現實的問題,在旁邊做做註解,是一種不錯的理論聯繫實際的學習方式。學懂知識是一個層次,套用知識是另一個層次。大學幾年的學習,談不上有什麼特別好的理論聯繫實際的機會,所以我覺得邊讀書邊聯想社會熱點,做做註解,粗略地分析分析是鍛鍊學科思維的不錯的方式。
基於以上的三個優點,我想初涉行政管理的讀者也是很適合讀這本書的。書寫得好,歸根結底是作者有自己的見解並且見解獨到。有的人的學問,觸碰起來總覺得冷冰凍的。做學術也罷,過生活也罷,我始終認為必須要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堅持、自己的渴望
,這也是我想努力踐行的。話說到這,行政管理,咱也不枉在這走了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