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教材系列:公共管理導論(第3版)

公眾缺乏對官僚制的尊重無疑使得管理改革更易被接受,但是,這或許使得公共部門士氣低落的問題進一步惡化。 不管怎么說,公共部門不可能再像20世紀80年代以前那樣是一個令人感到輕鬆安逸的場所。 對於那些追求穩定的人來說,傳統公共行政是一個輕鬆安逸的去所。

作者簡介

歐文·E·休斯,澳大利亞莫納會大學教授,著名的政治學家和公共行政學家。本書的出版確立了他在公共管理領域著名學者的地位。他的著作還有《澳大利亞政治》、《政府間關係與公共政策》等,都頗具影響

內容簡介

《公共管理導論(第3版)》系列教材所選書目均系國外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領域最權威的專家所著的經典著作,是國外知名大學正在使用的權威教科書,綜合反映了當前本領域的理論發展現狀與實際操作水平。本系列教材注重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對於系統培養學生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大有裨益。同時,所選教材行文流暢,簡潔易懂,便於閱讀。《公共管理導論》(第3版)一書,理論方面有所創新,準確反映了各國公共管理理論與實踐的最新成果。它既可作為學習與了解公共管理科學的基礎性、入門性讀物,也可作為研究公共管理的重要參考資料,具有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

目錄

第1章 變革的時代
1.1 引言
1.2 一種新典範
1.3 一種新方法的出現
1.4 行政與管理
1.5 變革的緊迫問題
1.6 結論
第2章 傳統的公共行政模式
2.1 引言
2.2 早期的行政
2.3 19世紀的改革
2.4 韋伯的宮僚制理論
2.5 威爾遜與政治控制
2.6 泰勒與管理
2.7 傳統模式存在的問題
2.8 結論
第3章 新公共管理
3.1 引言
3.2 管理的內涵
3.3 一般管理的職能
3.4 管理方法的產生
3.5 新公共管理改革
3.6 管理主義方案
3.7 管理的理論基礎
3.8 對管理主義的批評
3.9 結論
第4章 政府的角色
4.1 引言
4.2 公共部門的必要性
4.3 作為公共政策基礎的市場失靈
4.4 政府工具
4.5 政府干預的階段
4.6 政府的基本職能
4.7 有關政府規模的爭論
4.8 結論
第5章 公共企業
5.1 引言
5.2 建立公共企業的理由
5.3 公共企業的類型
5.4 關於民營化的爭論
5.5 控制與責任
5.6 結論:公共企業的未來前景
第6章 公共政策與政策分析
第7章 戰略管理
第8章 人事管理和績效管理
第9章 財政管理
第10章 電子化政府
第11章 管理外部要素
第12章 開發中國家的公共管理
第13章 責任
第14章 結論:公共管理的新模式
參考文獻
索引

部分內容

士氣問題
對政府和官僚制的一系列無休止的抨擊,伴隨著一系列令人困惑的變革(其中包括績效測量和人事變革),已經產生了士氣問題。公共行政在其黃金時代曾是一個有價值的、受人尊重的職業。這種情況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已發生了變化,官僚個人不得不應對來自公眾的反感情緒。韋伯曾希望官僚作為一個精英集團而受到社會的尊重,但他們卻因為浪費來之不易的納稅人的錢而日益遭到指責。公眾缺乏對官僚制的尊重無疑使得管理改革更易被接受,但是,這或許使得公共部門士氣低落的問題進一步惡化。管理變革和改革的動因在於公務員本身,並且取消了許多公務員經過艱苦努力才得到的利益,如希望終身任職等。
不僅存在嚴重的士氣問題,而且似乎並沒有快速的或簡易的解決辦法。士氣低落的工作人員顯然是低效率的,因此,要想提高整體績效,就必須重視士氣問題。士氣問題可以成為更大問題的一部分。對官僚制,甚至對整個政府的抨擊或許是對政治和政府的觀念普遍不滿的部分反映。對政府的抨擊或許不僅已經影響了公共行政的理論和實踐,而且也對政府和公共服務可在社會的很多方面進行改進的觀念產生了影響。
不管怎么說,公共部門不可能再像20世紀80年代以前那樣是一個令人感到輕鬆安逸的場所。波利特驚訝地指出:“低層工作人員對既定改革的熱情遠遠低於高級官員”(Pollitt,2001,pp.476-477)。對此不應大驚小怪。對於那些追求穩定的人來說,傳統公共行政是一個輕鬆安逸的去所。相比之下,管理主義模式下的工作則更加困難;它給有能力者以更多的報酬,而對那些混日子的人更加苛刻。在這一點上它更像私營部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