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鮮于樞行草書韓愈進學解卷》

《元鮮于樞行草書韓愈進學解卷》

該卷尾題“右韓文公進學解”、未署書者名款。據卷後元人之跋,和書法風格相較,當為鮮于氏所書。此卷上下兩端有火燒痕跡,下端間或有殘缺。卷內鈴有“晉府圖書”“晉國奎章”“清和堂章”“鄭親王印”等鑑藏用印。今節選其一截五行。文日:“余哉弟子事先生於此有年矣先生口不絕吟於六藝之文手不停披萬園編記事者心題其”大部草書。

基本信息

【名稱】:元鮮于樞行草書《韓愈進學解卷》 
..
 
【類別】:書法
【材質】:紙本
【作者】:鮮于樞
【書體】:行草書
【年代】:元代
【規格】:縱49.1厘米,橫795.5厘米。
【收藏機構】:首都博物館收藏

書卷介紹

《進學解》原文是唐代韓愈的著名文章。此卷是鮮于樞用行書、草書所寫,其全文,共一○八行,每行二-十字不等。

作品釋文

國子先生晨入太學,召諸生立館下,誨之曰:“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方今聖賢相逢,治具畢張。拔去凶邪,登崇俊良。占小善者率以錄,名一藝者無不庸。爬羅剔抉,刮垢磨光。蓋有幸而獲選,孰雲多而不揚?諸生業患不能精,無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無患有司之不公。”言未既,有笑於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於茲有年矣。先生口不絕吟於六藝之文,手不停披於百家之編。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貪多務得,細大不捐。焚膏油以繼晷,恆兀兀以窮年。先生之業,可謂勤矣。抵排異端,攘斥佛老;補苴罅漏,張皇幽眇。尋墜緒之茫茫,獨旁搜而遠紹;障百川而東之,回狂瀾於既倒。先生之於儒,可謂有勞矣。沈浸濃郁,含英咀華;作為文章,其書滿家。上窺姚姒渾渾無涯;周《誥》殷《盤》,佶屈聱牙。《春秋》謹嚴,《左氏》浮誇;《易》奇而法,《詩》正而葩。下逮《莊》《騷》,太史所錄;子云、相如,同工異曲。先生之於文,可謂閎其中而肆其外矣!少始知學,勇於敢為。長通於方,左右俱宜:先生之於為人,可謂成矣。然而公不見信於人,私不見助於友。跋前致(躓)後,動輒得咎。暫為御史,遂竄南夷。三年博士,冗不見治命與仇謀,取敗幾時!冬暖而兒號寒,年豐而妻啼飢。頭童齒豁,竟死何裨?不知慮此,(而)反教人為!”先生曰:“吁!子來前。夫大木為杗,細木為桷。欂櫨侏儒,椳闑扂楔,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馬勃,敗鼓之皮俱收並蓄,待用無遺者,醫(師)之良也。登明選公,雜進巧拙,紆餘為妍,卓犖為傑,校短量長,惟器是適者,宰相之方也。昔者孟軻好辯,孔道以明。轍環天下,卒老於行。荀卿守正,大論以興。逃讒於楚,廢死蘭陵。是二儒者,吐辭為經,舉足為法絕類離倫,優入聖域,其遇於世何如也?今先生學雖勤而不繇其統,言雖多而不要其中。文雖奇而不濟於用,行雖修而不顯於眾。猶且月費俸錢,歲糜廩粟。子不知耕,婦不知織。乘馬從徒,安坐而食。踵常途之役役,窺陳編以盜竊。然而聖主不加誅,宰臣不見斥,茲非(其)幸歟?動而得謗,名亦隨之。投閒置散,乃分之宜。若夫商財賄之有無,計班資之崇庳。忘己量之所稱,指前人之瑕疵。是所謂詰匠氏之不以杙為楹,而訾醫師以昌陽引年,欲進其豨苓。”右韓文公《進學解》。

書法賞析

鮮于樞書寫的《韓愈進學解卷》,該作品前半部以行書為主,後半部以草書為主,瀟灑自然,一氣呵成,剛柔頓挫,節奏分明。如水墨畫高低遠近,起伏多變。用筆主鋒圓畫,飄逸之甚。每字起筆似都上承前字而來,絕無突入之感;每字收筆又都似下連後字之起筆,雖不見得有牽絲可循,然其筆意字態,清晰可見。雖以斷字為主,但亦有三字相連者兩處,二字相連者三處,其餘皆字字不作牽絲縈繞,整篇看來,竟似都不連屬,方顯出點點灑灑,如銀漢之群星,漫灑天河而又互相顧盼,彼此都各自為是,又有統一之意念。《韓愈進學解卷》是鮮于樞作品中的一件精品。

作者簡介

鮮于樞(1254-1322),字伯機,號困學山民,寄直老人,大都(今北京)人,一說漁陽(今北京薊縣)人,先後寓居揚州、杭州,曾任浙東都省史掾。1302年(大德六年)任太常典薄。早歲學書,未能如古人,偶於野中見二人輓車淖泥中,頓有所悟。他與趙孟頫齊名,同被譽為元代書壇“巨擘”,並稱“二妙”,但其影響略遜於趙孟頫。鮮于樞兼長楷書、行、草書,尤以草書為最。其書多用中鋒回腕,筆墨淋淳酣暢,氣勢雄偉跌宕,酒酣作字奇態橫生。他的功力很紮實,懸腕作字,筆力遒健,同時代的袁褒說:“困學老人善回腕,故其書圓勁,或者議其多用唐法,然與伯機相識凡十五,六年間,見其書日異,勝人間俗書也。”(《書林藻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