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辨析

組成成語
牛溲馬勃(拼音 niúsōumǎbó)
成語出處:唐·韓愈《進學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馬勃,敗鼓之皮,俱收並蓄,待用無遺者,醫師之良也。”
成語用法:聯合式;作主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例子:前面已經提過,由於社會的發展和語言生活的變化,有些舊有的成語,今天已被人們拋棄或很少為人們理解,如"千金一笑"、"吞花臥酒"、"怒猊渴驥"、"牛溲馬勃"、"敬恭桑梓"等諸如此類的成語,今天最好不用。
成語故事:唐朝文學家韓愈在任國子監祭酒時,經常給太學生講課,要求他們“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同時要求他們注意社會實踐,要兼收並蓄,“牛溲馬勃、敗鼓之皮”都有它們的用途,鼓勵學生加強學習,靈活運用。
成語典故
【出處】唐·韓愈《進學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馬勃,敗鼓之皮,俱收並蓄,待用無遺者,醫師之良也。“唐朝文學家韓愈在任國子監祭酒時,經常給太學生講課,要求他們“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同時要求他們注意社會實踐,要兼收並蓄,“牛溲馬勃、敗鼓之皮”都有它們的用途,鼓勵學生加強學習,靈活運用。亦作“牛溲馬渤”。1.牛溲,即牛遺,車前草的別名。馬勃,一名屎菰,生於濕地及腐木的菌類。兩者皆至賤,均可入藥。清李漁《閒情偶寄·居室·房舍》:“收牛溲馬渤入藥籠,用之得宜。其價值反在參苓之上。”
2.借指卑賤而有用之材。
《宋史·吳潛傳》:“願陛下篤任元老,以為醫師;博採眾益,以為醫工。使臣輩得以效牛溲馬勃之助,以不辱陛下知人之明。”
某不佞,聞古有助於人者,~亦不卻也。 明·王世貞《與樊侍御書》
無如點金成鐵手用之,反不如牛溲馬勃之可奏效。 清·葉燮《原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