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傷心之家》(1916—1917)是刻意用契訶夫《櫻桃園》營造氛圍的筆法寫成的,劇本有個副標題:“俄國風格的英國主題狂想曲”。劇作通過女青年艾麗·鄧的視角,描寫88歲的老船長邵特非和他一家房客。邵特非已經半瘋,酷似莎士比亞筆下的李爾王。住在他家裡的是些空想家、撒謊者、無用的藝術家和他們的親屬,他們放蕩不羈而又心灰意冷,滿腹牢騷而又消極遁世。整個住宅就像一條即將觸礁、沉沒、破裂的船,失去了方向也沒有什麼依靠,象徵著走向末路的英國與西方文明社會。
全劇最後有一場不知從何而來的轟炸,所有住戶都寧肯炸死也不願進防空洞,但他們偏偏都活了下來,反倒炸死了躲進地窖的不相干的人。在這種情況下,艾麗和另一個女房客讚嘆轟炸像貝多芬的交響樂一般“輝煌”,歡呼“明天晚上再來一次”。生活的荒謬性質和人們的反常心態,在劇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現。《傷心之家》被認為是蕭伯納最優秀的劇作之一。
劇情分析
蕭伯納寫於一九一九年的劇作《傷心之家》(《heartbreakhouse》是他反戰精神最強的一部。從劇情看,他似乎只是一出充滿著睿智對話的輕鬆喜劇,幾乎可與王爾德那些玩世不恭且盡情耍弄聰明的劇作。這是一出典型的“客廳劇”,劇情全以在客廳聚會中發生的事件與對白為骨幹,而聚集於“客廳”內的,也多是來自上層社會的悠閒之士,他們有不凡的文化素養,所以可引經據典、出口成章、使用著漂亮銳利的語言,但因為不必操勞生計而有太多閒暇,他們也常被困在無法打發的無聊與倦怠里,群聚一處時,也就不不過散漫地談天說地,嚼舌譏諷,在語鋒里比聰明,或是打情罵俏,以戀愛及失戀來填補生活的空虛,以想像的“心碎”來增添一點心靈上的刺激。劇中於是出現了令人目眩的愛情重組與配對,各個角色快速地棄舊愛結新歡,頓時“心碎”之人遍布客廳,使這屋舍成了“傷心之家”。
但愛情卻只是這些劇中人在無聊中找尋的消遣,心碎也就只有做戲般的造作,除了年輕的愛麗之外,這些心碎情事說來十分可笑,喜感多於悲情。如老船長對那為要戀愛而戀愛的女兒所說的:“想要心碎,你說先要有顆心吧?!”但這些劇中人,在愛情與其他事上,卻多是無心的。最終,由這些瑣碎的心不在焉所堆疊出的劇本,除了長串令人愛不釋手且可大被引述的聰明對白之,並沒有重要的情節線索。
愛麗是劇中惟一沒有把心碎當成遊戲、而真正嘗到心碎滋味的人物,她因此也是唯一有救贖希望的角色。她的這句話,本在描寫心碎的感覺,但在蕭伯納反戰訴求的參照中來讀,卻頓時有了戰爭毀滅與文化重生的餘音與韻律:“當你心碎時,你的船隻被燒毀:凡事都無所謂了。這是快樂的終點,平靜的起點。”
戲劇評論
蕭伯納在序言裡對“碎心人”(heartbreaker)與“馴馬師”(horsebreaker)所做的區分,是一個重要線索。“碎心人”與“馴馬師”這兩個看起來突兀的對比,因為在英文裡有文字與音韻上的對稱,所以被蕭伯納選來描述兩種不同的人生態度。“碎心人”是我們在這齣戲中所見的那些纖弱寡斷、毫無行動能力而只沉溺於愛情幻想的有閒階級。“馴馬師”則正相反,他們是有著清晰目標的行動者,身體健壯、充滿活力,有成事的幹練,也有起而行的動力,因此,他們絕不會像“碎心人”那樣,坐在屋子裡耍嘴皮,或忙著談無稽的戀愛以求心碎。“馴馬師”應該是魯迅與托爾斯泰的英雄,如果鐵屋著火,就算知其不可能,以行動為生命指標的他們也會拚命想出解決之法。但是“馴馬師”卻說不出我們劇中人口裡那些聰明又有智慧的話語,他們甚至不甚喜愛文學藝術,也不做哲學沉思,像蕭伯納所說,那些“馴馬師”聽了一小節舒伯特的音樂,就要開始打盹。如此說來,這些積極外向的“馴馬師”好像也並不是蕭伯納心中的理想,在描繪“馴馬師”能幹上進的同時,蕭伯納仍然透露了他對“碎心人”的依戀。
這人生境界中的兩極,後來成為漢娜·阿倫特哲學論述的核心,她將之分類為行動生活〔vitaactive〕及默觀生活〔vitacontemplative〕。前者以公眾事務為關懷,後者則投注於私己的精神領域,阿倫特的《人類境況》〔TheHumanCondition〕一書以前者為主題,《心智生命》〔TheLifeoftheMind〕則是對後者的論述。
蕭伯納寫成於一九一九年的劇作《傷心之家》(HeartbreakHouse),在美國流行起來,紐約、西雅圖、克利夫蘭等地的劇院先後上演此戲。聖路易劇院(St.LouisRepertoryTheater)也以此劇作為二ОО七年的開檔戲。這部戲突然這樣受到重視,大概是和美國深陷伊拉克戰事的現況有關,因為《碎心之屋》一向被認為是蕭伯納所有劇作中,反戰精神最強的一部。
劇作意義
蕭伯納把這個劇本的副標題定名為《俄國風格英國主題的狂想曲》,意即《傷心之家》是仿效俄國現實主義戲劇的榜樣寫成的。蕭伯納指出,《傷心之家》是“大戰前夕文明而懶散的整個歐洲”的寫照。劇中的主人公們是英國當時社會的上層階級的代表人物,他們有足夠的聰明,並有餘暇從事高等文化,但是卻沒有力量使生活變樣。他們象是一群染上鴉片煙毒的人們,只有使勁搖動他們,才能使他們清醒過來。但是大戰的震動並沒有使“傷心之家”擺脫昏睡狀態。蕭伯納預言:更強烈的爆炸必然發生,最後將使“傷心之家”歸於毀滅。1929年,蕭伯納創作了尖銳批評資產階級議會制度的劇本《蘋果車》。在蕭伯納的全部創作中,貫穿了對資產階級社會的批判精神,但未能指明改造社會制度的真正的道路。作品緣起
《傷心之家》(1913~1919)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前開始動筆,於戰後完成。1920年在紐約演出,1921年在倫敦演出。劇本描述了戰前的歐洲資本主義社會。這個社會使劇作者悲觀失望,儘管十月革命已經勝利完成,世界上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蕭已經把他早年所嚮往的社會主義扔到一邊。他對蘇聯新社會發生興趣,表示支持,還是後來的事。寫《傷心之家》的時候,他過去關於愛情,宗教,教育,政治的種種說教,對他顯然已失去任何意義。對他來說,資本主義終於獲得勝利。全劇3幕的地點都在船長肖特非家裡。肖特非是一個古怪的老人,他的長女奚西在身邊照料他。奚西的好朋友愛麗是經理瑪志尼的女兒,熱戀著奚西的丈夫赫克托。她後來為了金錢又把注意力轉移到資本家曼根身上,致使父親破產。她希望肖特非的智慧給她指出一條出路,但無論是追求愛情,金錢或智慧,她都失望。她的失望正代表著蕭在大戰前後的心情。肖特非船長是劇作家精心刻劃的人物,表達了作者對資本主義社會的看法。他對全人類發出警告。他的傷心之家,正象徵著這個社會。在劇本的結尾,資本家和一個進屋偷珠寶的賊在轟炸中喪命。別的人雖然倖存,但希望下一次轟炸會把他們炸死。劇中人物帶有象徵性。赫克托象徵愛情(象徵愛情的還有奚西),曼根象徵金錢,肖特非象徵智慧。此外,愛狄象徵大英帝國。曼根的死並不說明金錢和資本主義已經消亡。愛狄的殖民主義者丈夫雖然沒有出場,他還存在,他象徵力量和安全。他可以使傷心之家重新變得喜氣洋洋。他是劇中的最後勝利者。
劇本的副題是:《俄國風格英國主題的狂想曲》。在寫作時,蕭有意識地在摹仿契訶夫的《櫻桃園》的氣氛,尤其是第3幕。劇本不提出問題,只描述一種社會狀態,一種心理狀態,但有獨特的人物性格,而且具有英國人的民族特點,他們同時也是喜劇人物。
寫作背景
在即將全面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情況下,蕭伯納因為自己身體力行的嚴厲譴義的實質改變,不再相信民主制度能夠完全有效地解決一系列社會深刻矛盾,看不到普通的社會民眾有能力進行自治的絲毫希望,並且無可奈何地、情緒焦躁地發起了牢騷,認為(即使是社會主義)民主不過是“一個裝滿了瓦斯或暖氣的大氣球升上天空,以便在你向天仰望的時候,別人好扒空你的口袋”,最後,他甚至在自己的作品中,絕望地、帶有排斥情緒地,將一切正常的社會競選活動,包括民主制度下的選舉,通統描寫為魔鬼般的災難性欺騙。蕭伯納認為只有在改良現有極不完善法律體系的框架內,消滅對社會的個人主義反叛行為的歧視性懲罰、與根除社會仇恨的土壤,並充分肯定依靠個人的聰明才智創造社會財富(勞動致富)的精神,才能最終消除資本主義的現實罪惡社會貧困。如果那些頑固維護不公平社會現實的愚蠢政客不放棄他們非法攫取的、或是憑藉骯髒的雄厚資本支配的國家權力,一切有教養、有良心、有政治抱負的知識分子們,就必須學習他於1917年創作的《傷心之家》劇本中精心樹立的老艦長形象,在崇高道德精神勇氣指引下,拯救面臨危難的國家社會。最後,如果人們的英雄主義努力不幸遭到了失敗,那些操縱社會權力的可惡資本家和遍地橫行蝗蟲一般的小偷盜賊們,不肯自行退出歷史舞台的話,那就只有希望竄至英國上空的德國轟炸機扔下的雨點般炸彈,一個不剩全都落在他們的腦袋上好了。
作者簡介
蕭伯納(1856~1950)
Shaw,GeorgeBernard
英國劇作家,評論家。1856年7月26日生於都柏林一基督教家庭,1950年11月2日卒於英格蘭東部海瑞福德郡一小村鎮。其母是優秀女中音歌手。蕭伯納中學畢業後在地產公司當小職員。1876~1898年在倫敦從事新聞工作,在《明星報》、《星期六評論》上寫了很多關於音樂和戲劇的評論文章。他在易卜生影響下,一貫反對“為藝術而藝術”的觀點,大力倡導和創作以討論社會問題為主旨的“新戲劇”,並於1891年發表了評論文集《易卜生主義的精髓》。
蕭伯納的第一部劇作,是揭露和批判資產階級如何靠經營貧民窟房產重利盤剝的《鰥夫的房產》。2年後寫出的《華倫夫人的職業》則是對資本主義另一條生財之道的鞭撻和剖析。劇中的華倫夫人出身貧苦,靠開妓院發家後,供養女兒受高等教育,指望女兒能憑身分和教養找個“有錢的男人”,從而躋身上流社會。但卻對女兒隱瞞了身世,女兒在洞悉原委後儘管諒解了母親,卻不再接受其供養和教訓而自去獨立謀生。以上兩劇是典型的易卜生式社會問題劇,也是蕭伯納早期批判現實主義戲劇的代表作。包括這兩齣戲在內,蕭伯納1892~1939年共寫了51部戲,其中除《聖女貞德》是描寫法國青年女愛國者在英法百年戰爭中領導農民反抗英軍被俘犧牲的唯一一部悲劇外,大都是喜劇或帶有喜劇意味的笑劇、鬧劇、狂劇以及歷史劇、哲理劇、政治幻想劇等,題材、手法雖有變化,諷刺、暴露的精神則始終如一。其他作品有《武器與人》、《康蒂妲》、《風雲人物》、《魔鬼的門徒》、《凱撒與克莉奧佩特拉》、《英國佬的另一個島》、《巴巴拉少校》、《醫生的困境》、《安德洛克勒斯與獅子》、《皮格馬利翁》、《傷心之家》、《回到瑪土撒拉》、《蘋果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