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傷寒經注》,十三卷。清·程知撰。作者於《傷寒論》眾多注家中推崇喻嘉言,認為喻嘉言能“破前人之窠臼,開後學之悟門”,但又指出喻氏《尚論篇》中亦有不足之處。如經文有缺遺,編次分節或有欠妥,註解或有個人臆見,與經旨未能盡合。遂以喻書為基礎,參互考訂,發揮了不少獨到的見解。在如何對待《傷寒論》397法和113方的問題上,提出“不必盡泥其方,定守其法”。體現了作者不泥於古的學術觀點。現存初刻本及乾隆年間刻本。
《傷寒經注》清代程知著。作者以喻書為基礎,在如何對待《傷寒論》397法和113方的問題上,提出“不必盡泥其方,定守其法”。體現了作者不泥於古的學術觀點。
《傷寒經注》,十三卷。清·程知撰。作者於《傷寒論》眾多注家中推崇喻嘉言,認為喻嘉言能“破前人之窠臼,開後學之悟門”,但又指出喻氏《尚論篇》中亦有不足之處。如經文有缺遺,編次分節或有欠妥,註解或有個人臆見,與經旨未能盡合。遂以喻書為基礎,參互考訂,發揮了不少獨到的見解。在如何對待《傷寒論》397法和113方的問題上,提出“不必盡泥其方,定守其法”。體現了作者不泥於古的學術觀點。現存初刻本及乾隆年間刻本。
《傷寒經注》,13卷。清代程知(扶生)編注於康熙七年(1669)。卷首立敘說,評歷代諸家研究《傷寒論》之得失。次立王叔和《傷寒例》,作者反對注家對王叔和...
流傳版本 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影響評價《傷寒雜病論》是漢族傳統醫學著作之一,歷代醫家對之推崇備至,讚譽有加,至今是中國中醫院校開設的主要基礎課程之一,中醫學習的源泉。2003年非典期間,該書...
簡介 內容介紹 影響 現行版本 學術特色《傷寒雜病論》 是中國傳統醫學著作之一,作者是張仲景,至今是中國中醫院校開設的主要基礎課程之一。2003年非典期間,該書和張仲景便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成書過程 歷史影響 現存版本的歷史沿革 圖書目錄 圖書鑑賞《金匱玉函經二注》,《金匱要略》注本,22卷。元代趙良仁(以德)衍義,清代周揚俊(禹載)補註。刊於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周氏於《金匱》注本中,尤服...
作者 成書背景 流傳版本 作者簡介 書評、序言《傷寒六書》,傷寒著作。又名《陶氏傷寒全書》。六卷。明·陶節庵及其《傷寒六書》,在中國醫學史上是一部有一定影響的著作。
書名 作者 時代 內容簡介 電子書下載地址《傷寒論訣串解》是傷寒著作。六卷。清·陳念祖撰。作者融會諸家學說,以串解的形式為主,闡明其個人研讀《傷寒論》的心得,冀使讀者對《傷寒論》諸篇均有一個綱領...
簡介 自序 作者簡介 學術思想 價值《傷寒正宗》,傷寒著作,為清初醫家史以甲著。刊於清康熙年間,流傳不廣。目前僅存中國醫學科學院圖書館一部,已成海內孤本。該書主要繼承了方有執、喻昌的“重編...
成書背景 流傳版本 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影響評價以研究或闡發張仲景的《傷寒論》的辨證論治、理法方藥為主要課題的醫學流派。歷史上對《傷寒論》進行探討研究的醫家極多,留下上千種論著,影響很大。
歷史發展 發展歷程 形成因素 學術價值 傷寒三大學派商務印書館出版了許氏的《傷寒百證歌》、《傷寒發微論》、《傷寒九十論》三書的合訂本,即許叔微傷寒論著三種。其中,《傷寒九十論》被譽為我國現存最早的醫案專著。
書名 作者 創作年代 部分內容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