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詩

偷詩詞意為古代學子們在“熟讀”前人詩作之後,或賞其詞,或愛其意,或醉其情,久而久之,待自己下筆時,便有意無意地將別人的名言佳句化為己有。

出處

《偷詩》 - 作者
孟郊

《偷詩》 - 詩詞正文

餓犬齰枯骨,自吃饞飢涎。今文與古文,各各稱可憐。
亦如嬰兒食,餳桃口鏇鏇。唯有一點味,豈見逃景延。
繩床獨坐翁,默覽有所傳。終當罷文字,別著逍遙篇。
從來文字淨,君子不以賢。

"偷"的古今釋義

古人的“偷”

這種“偷”詩的形式多樣,有名的當屬唐人張懷慶。據《大唐新語》載:李義府有詩曰:“鏤月成歌扇,裁雲作舞衣。自憐回雪影,好取洛川歸。”張則云:“生情鏤月成歌扇,出意裁雲作舞衣。明鏡自憐回雪影,時來好取洛川歸。”僅加8個字,“偷”得真夠傳奇。
還有一種“偷”,是把前人的詩句直接抄到自己的大作中來。就像古人說過“古今賢者都是賊".宋人劉翰的《種梅》詩有“怊悵後庭風味薄,自鋤明月種梅花”句,他的同時代人趙復、元人薩天錫、明人卓敬,都先後將其下句“竊”為己有,分別曰:“老去空山秋寂寞,自鋤明月種梅花”;“今日歸來如昨夢,自鋤明月種梅花”;“雪冷江深無夢到,自鋤明月種梅花”。
文壇上還有更高明的“偷手”,是化其詞而竊其意者。王勃的《滕王閣序》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句,世稱千古絕唱。其實這位少年才子不過是在熟讀前人詩句的基礎上略施“偷”技而已。北周文學家庾信的《馬射賦》:“落花與芝蓋齊飛,楊柳共春旗一色”;南朝齊人王儉《褚淵碑文》:“鳳儀與秋月齊明,音徽與春雲等潤”,似乎都能成為王勃作此句的參考。
唐朝詩盛,熟讀者多,“偷”詩者亦不少,且大多“偷”六朝人詩句。梁武帝詩:“一年漏將盡,萬里人未歸。”戴叔倫“偷”之為:“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庾信詩:“悲生萬里外,恨起一杯中。”高適“偷”之為:“功名萬里外,心事一杯中。”
說起“偷詩”或“盜文”,凡執筆者皆有此經歷,只是多少之別而已。或“改頭換面”或“移花接木”也有“隔空吸功”者,其中也不乏“投機取巧”者。總而言之,歷史上這等手法層出不窮,五花八門,五顏六色,種類繁雜至極。

今人的“偷”

今人“偷”詩者,亦不乏其人,舉例一二。唐·崔護《題都城南莊》絕句云:“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今人有作《再過橋頭齋鋪》者,其詩云:“去年今日此門過,人面麻花相對搓;人面不知何處去,麻花依舊下油鍋。”再如:宋程顥有《春日偶成》詩:“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閒學少年。”今人有作《懼內即景》者,其詩云:“雲淡風輕近晚天,傍花隨柳跪床前;時人不識余心苦,將謂偷閒學拜年。”

經典偷詩

古人云:“泰山不讓土坯上,江海不拒細流”所謂“泰山”者只知己之高,而不了他物之妙。而“江海”者以“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之度量任人唯賢,敞開自己的胸懷接納人才,或以計謀收買人心以謀己之大成。且說,歷史上有哪些人物對他人的文章大動過手腳?宋朝的王禹偁便是最鮮明的一位。他被宋太宗趙匡義貶到商州,讓他去做團練副使,他因此而心情煩悶,愁上眉頭,吃不好,睡不著,坐不安穩,便找了一本《杜詩》來消愁解悶。不料,當他讀到《絕句漫興》之二時一下子被吸引,心想,這不正是自己要說的話嗎?沒想到杜甫那小老兒給提前了,也算是替王某出了口氣。但是他思前想後覺得自己的話,為什麼要借別人之口來說呢?他是他,我是我,我不能讓他一個人風光了,不能讓他獨占鰲頭。乾脆我也來他一首,反正一不做二不休,便索性拿起剪刀將杜甫的:” 手種桃李非無主,野老牆低還是家“。”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之“李”給裁了下來,將自己的“杏”給插了上去,只是略去掉了一些枝葉,便“移花接木”地嫁接到了自己的《春居雜興》之中。妙哉!妙哉!王副使就這樣不費任何周折地將姓杜的詩給改成了姓王的詩。這姓王的就情不自禁地放聲吟出:“兩株桃杏映籬斜,裝點商州副使家”。“何事春風容不得?和鶯吹折數枝花”。沒想到這姓王的這一夜興奮得更是睡不著覺。次日早上他將自己的“傑作”拿給家人看。當他兒子看了後就說:“這詩的後半截怎么象杜甫的?” 王禹偁說:“杜甫的?他是什麼東西?我的詩怎么會和他的相似?還真沒想到我的詩竟然和前朝先賢的詩暗合了。”於是,就地吟出兩句來:“本與身天為後進,敢期杜甫是前身。”他是怎么說也不肯承認自己的行為。但是,在這裡值得一提的是王禹偁的偷詩手法正恰到好處,如果,他稍貪心點或稍早點停筆那無疑就是將自己推上了法庭。究其因由,請參閱杜甫的這首詩的上下聯!有一點是不得不說的,那就是姓王的詩比姓杜的詩要精彩得多,因為姓王的在杜詩的基礎上加上了自己的詩,這就是成了兩人的詩。還有杜詩說的是“牆低還是家”,而王詩說的是他用“桃杏”“裝點”了他這個被貶為“副使”的“商州副使家”,把“家”裝飾得豪華一新。比這更有趣的是他竟借“春風”將“鶯”吹飛的同時連“數枝花”也一塊兒給吹折了,而杜詩只吹折了“數枝花”而已;也說明他大宋朝的“春風”比唐朝的“春風”更要厲害。這就是說王禹偁的偷詩訣竅是非常人可比的。或許,這正是“巧借東風”吧!

崑曲《偷詩》

崑曲《偷詩》劇情簡介

崑曲《偷詩》,是全本《玉簪記》中的一折。
書生潘必正與尼姑陳妙常情愫暗通,但礙於清規並未表白。一日潘必正進入陳妙常臥室,趁著妙常熟睡偷得小詩一首,並從中品味出妙常對自己也頗有情義,遂在妙常醒後以詩為證剖白心跡,二人突破宗教樊籬定下白頭之盟。
該劇由兩岸藝術家聯合演出。

崑曲《偷詩》劇照 賈占生攝崑曲《偷詩》劇照 賈占生攝
唱詞

偷詩定情
合 唱:(唱)松舍青燈閃閃,雲堂鐘鼓沉沉。 黃昏獨自暗傷神,欲睡先愁不穩。
陳妙常:(吟)靜時偏又思動,抱怨俗念難禁。 強將經卷壓凡心,怎奈凡心更盛。
[題詞] (唱)雲淡淡,水悠悠,人倍孤寂景暮秋。 懶對黃花怕消瘦,欲誦經時淚先流。 我治相公心頭病,誰知我心病也久。 我送他人定心丹,誰送心藥解我愁。 奴本無意學修道,戰亂失依身無所歸才在女貞觀中留。 心如枯木本無憂,偏有春風綠枝頭。 自從見了潘相公,琴韻繚繞白雲樓。 兩處相思一樣病,欲訴難訴怕出口。 兩情相牽心同熱,欲近還羞怕出醜。 [睏乏掩門欲眠,忽見必正] 是他……
[閂門又開] 潘必正:(唱)信步來到白雲樓,天台路迷仙難求。 病未發時先問藥,膽兒一壯步難收。
[妙常觀書,心神不寧;榻上假寐;必正進樓] 潘必正:呀,妙啊! (唱)閉目垂眉鎖隱憂,玉腕攏腮含嬌羞。 嫩蕊靜靜吐芳馨,蘭氣微微送溫柔。 分明仙子天外客,欲喚她、欲喚她不忍驚破夢悠悠。 待我等她醒來。 [坐定,忽見桌上詩稿] 陳姑的詩稿! “松舍青燈閃閃,雲堂鐘鼓沉沉。黃昏獨自暗傷神,欲睡先愁不穩。” 不穩?為何不穩? 啊呀呀,好蹊蹺也!
[妙常榻上起身,繞至必正身後,欲待奪回詩稿] 潘必正:“靜時偏又思動,抱怨俗念難禁。強將經卷壓凡心,怎奈凡心更盛。” 啊呀呀呀,寶貝呀寶貝! 哈哈……
陳妙常:啊呀,你還我詞來,你還我詞來! 啊呀,你還我詞來呀!
潘必正:這是我鎮家之寶,豈肯還你。
陳妙常:好啊,你若不還,我就把你當作竊賊,告訴你姑娘去!
潘必正:且慢! 你告我什麼?
陳妙常:(唱)就告你潛入雲房偷東西,書生無禮來相欺。 就告你意亂心迷惹是非,竊玉偷香不規矩。潘必正:哈哈……不妨不妨! 你就對我姑娘說—— (唱)潘必正病得太離奇,定心丹神藥原來是棗泥。 (念)可憐我欲睡先愁不穩,俗念難禁凡心更盛。
陳妙常:啊呀,你。
潘必正:哼,我么,還要去請問姑娘:啊呀姑娘啊,陳姑這俗念難禁、凡心更盛是何意思啊,啊?姑娘你倒是說說看哪!
陳妙常:(唱)天哪! 這場冤情訴與誰,欲退難退我好悔。 奴好似柔枝嫩蕊歲寒梅,休當作牆花路草芳卉。潘必正:陳姑、陳姑、陳姑!
陳妙常:(唱)君是飛鴻過路客,相戀又怕難相隨。 君若金榜題名時,哪管寒梅已憔悴啊呀已憔悴。
潘必正:(唱)陳姑啊! 小生虛度二十歲,痴心相戀真情相愛第一回。 投觀初識仙姑美,聞琴仰慕心已醉。 弈棋頓覺意趣同,弄弦更喜兩情相映共生輝。 男兒愧灑相思淚,不敢訴說怕冒昧。 多虧送來救命藥,藥到病除、愛已深深藏心內。 今日偶見女兒詞,必正是欣喜若狂、膽大也妄為。 兩心恩愛已難分,天賜你我配成對。 你是冰清玉潔一株梅,我願春風化雨護春蕾。 你是一塵不染雲中君,我也魂飛千里苦苦追。 今生我若負了你,化作鐘鼓讓你痛打讓你捶。 今生我若負了你,天誅地滅、雷轟電劈、斷手斷腳、缺心缺肺, 來世做個缺德鬼,來世做個缺德鬼!
陳妙常:潘郎!
合 唱:(唱)一枚鴛鴦玉扇墜,權作媒證永不悔。 一支玉簪伴郎君,領 唱:(唱)天長地久合 唱:(唱)啊天長地久,啊天長地久,領 唱:(唱)兩相隨。 [兩人相攜,恰被法成看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