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奪取大西北的一切準備》

《做好奪取大西北的一切準備》

蘭州是甘肅、寧夏、青海、新疆4省的交通樞紐,是國民黨西北軍政長官公署所在地,西北的政治軍事中心。敵人必然死守蘭州。在蘭州同青馬決戰,將是一場艱巨的攻堅戰,但拖住青馬在蘭州決戰對野戰軍有利。在西安解放之後,解放西北這個第二大城市和反共中心,就基本上解決了西北問題。如果讓青馬跑回他的老窩青海,那裡是遼闊的少數民族地區,人煙稀少,糧食短缺,就將增加進軍作戰的困難,勢必延長解放大西北的時間。

基本信息

原文

毛澤東毛澤東
做好奪取大西北的一切準備

(一九四七年六月六日)

陳謝韓,並告彭習:

(一)同意你們微電所提意見,準備於十五日後開始北移西渡。(二)你們要開營以上幹部大會,反覆說明在和晉南很大不同的條件下作戰,要準備吃很多的苦,要有克服一切困難的勇氣,要有消滅胡宗南[4]、奪取大西北的雄心,並要準備打陣地戰(以後運動戰將大大減少),學會近迫作業,善於攻堅。以上這些,你們一定要用積極態度向營以上幹部說得明明白白,經過他們向戰士說明,鼓動一切指戰員勇敢地執行新任務。關於陝甘寧邊區只能供給你們糧食,其他一切都要太岳自己接濟一項,你們也要向幹部說得清清楚楚,免得將來發生怨言。總之,你們要有精神上物質上一切充分準備。為此目的,你們可在晉南至軍渡之間擇一適當地點休息數日,開幹部會及軍人大會。

軍委

根據毛澤東手稿刊印。

注 釋

[1]這是毛澤東起草的中共中央軍委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四縱隊司令員陳賡、政治委員謝富治和副司令員韓鈞電報。中央軍委對陳謝縱隊西進作戰的部署以後作了改變。參見本卷第258頁和第264頁。

[2]彭習,指彭德懷習仲勛,當時分別任西北野戰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和副政治委員。

[3]指陳賡、韓鈞一九四七年六月五日給中共中央軍委的電報。電報說:情況若無變化,我部決心於本月十五日以後開始北移,經汾離公路,由軍渡西渡。

[4]胡宗南,當時任國民黨軍第一戰區司令長官。

解放大西北

解放大西北解放大西北

蘭州甘肅寧夏青海新疆4省的交通樞紐,是國民黨西北軍政長官公署所在地,西北的政治軍事中心。彭德懷分析,敵人必然死守蘭州。在蘭州同青馬決戰,將是一場艱巨的攻堅戰,但拖住青馬在蘭州決戰對野戰軍有利。在西安解放之後,解放西北這個第二大城市和反共中心,就基本上解決了西北問題。如果讓青馬跑回他的老窩青海,那裡是遼闊的少數民族地區,人煙稀少,糧食短缺,就將增加進軍作戰的困難,勢必延長解放大西北的時間。彭德懷對部隊說:“我們不怕他守,而是擔心他跑掉。如果他真的不跑,就到了我們把他消滅的時候了。”

8月4日午,彭德懷同張宗遜、閻揆要向第一、二、十八、十九兵團,發布了進軍蘭州殲擊青馬的命令。以一部兵力鉗制寧馬和胡宗南,集中絕對優勢兵力首先殲滅青馬軍。命令要求各兵團於8月9日前完成進攻蘭州、西寧的戰鬥準備。8月6日,中央軍委復電說:預備命令,一般甚好。唯請注意左兵團所取之路線似過於迂迴。青馬殘暴,對我敵意甚深,故深入青馬老巢尋其主力作戰,必須謹慎從事,大意不得。

8月10日前後,第一野戰軍各兵團緊接著隴東追擊戰,不顧酷暑灼熱,戰勝狂風暴雨,冰雹洪水,分左中右三路向西進軍。途中,部隊紀律嚴明,秋毫無犯,隨時利用空隙做民眾工作。沿途民眾積極熱情支援解放軍。各部隊互相鼓勵:“英雄好漢,蘭州再見。”第二兵團和十九兵團於19—20日順利進抵蘭州城郊,從東、西、南三面包圍了蘭州。

蘭州三面環山,北有天險黃河、白塔山可依託;南有南山作屏障。國民黨軍在抗戰期間就修築了堅固的工事,青馬又不斷構築加固。主陣地修有鋼筋水泥碉堡,形成碉堡群,通向城裡的環山公路與各主要陣地相連線。外斜面有環形人工削壁1—2道,高6—10米,削壁腰部有暗藏的側射機槍火力點,削壁外有一兩層3—6米深的外壕,各壕間又有暗堡和野戰工事。陣地前埋設大量地雷及鐵絲網。馬步芳部憑藉堅固工事,既能發揚火力,又便於組織反撲。蘭州戰役打響前,馬步芳在對其部屬的命令中宣稱:“本署以誘敵於有利地形與之決戰,憑天然屏障築工嚴密部署,如敵來犯,決舉全力一鼓而殲滅之。”敵蘭州總指揮馬繼援則揚言蘭州是“攻不破的鐵城”。

第一野戰軍隴東追擊順利,產生了輕敵麻痹思想,認為敵有可能放棄蘭州,怕失去戰機,急於殲滅之。部隊抵蘭州外圍的第二天,在準備很不足的情況下,野戰軍司令部就下令向“蘭州鎖鑰”古城嶺、營盤嶺、狗娃山等幾個外圍陣地發起試攻。因對地形偵察不細,沒查明敵軍的兵力火力部署,對敵之堅固工事和敵軍的頑強性估計不足,野戰軍步炮協同不夠,所以在外圍攻打了一天,未奪得一個陣地,雙方均有不小的傷亡。

掃清外圍主陣地的試攻沒有奏效,彭德懷斷然下令全線停止攻擊。要求各兵團總結經驗教訓,仔細偵察敵情,查看地形,開展軍事民主,討論攻擊戰術。根據彭德懷的命令,部隊用三天時間做了各方面準備。普遍進行陣地總結,深入政治動員,克服輕敵思想;發揚軍事民主,研究進攻戰術;認真偵察地形,反覆夜摸道路,挖壕溝接近敵人陣地;大力組織騾馬和勤雜人員,動員一切人力、物力運輸物資器材。

8月23日,中共中央軍委根據彭德懷等關於試攻蘭州的報告來電指示:馬步芳既決心守蘭州,有利於我軍殲滅該敵。為此,“似須集中三個兵團全力於攻蘭戰役”。攻擊前似須有一星期或更多時間做充分戰鬥準備,“並須準備一次打不開而用二次、三次攻擊去殲滅馬敵和攻占蘭州”。

彭德懷在23日到豬嘴嶺第十九兵團指揮部。兵團司令員楊得志、政委李志民向他報告:十九兵團部隊的歷史上還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攻敵幾個陣地,一天多沒拿下一個。軍、師、團的幹部都很憋氣,覺得非出這口氣不可。接著,檢討說:“這次仗沒打好,責任主要在我們兵團領導人身上。”彭德懷說:“部隊試攻受阻,主要原因是輕敵,次要原因是敵工事堅固,敵人頑強。這次試攻是我決定的,時間倉促,部隊準備不夠。不過通過這次試攻也達到了了解敵人的目的。你們要告訴部隊沉住氣,總結經驗教訓,仔細研究敵人,扎紮實實地做好準備工作,待命向敵人發動總攻。”

當時有的幹部仍認為當前形勢已是“秋風掃落葉”,馬步芳未必會固守蘭州。彭德懷在一次會上又提醒說:馬步芳、馬繼援都是反動透頂的傢伙,他們就像輸紅了眼的賭棍,把最後一點賭注全押在蘭州。我們部隊大部分還沒有同他交過手,不是有個“困獸猶鬥”的成語嗎?對敵人切勿疏忽大意。馬軍慣打反撲,在占領敵陣地後,改造工事未完成時,最須注意。他還意味深長地說:蘭州這一仗打好了,西北可以早一點解放。打不好,讓敵人跑掉,我們就是對人民犯罪。

經嚴密偵察,敵人主力在南山,東西兩翼薄弱,分兵把守;北面黃河鐵橋是敵人唯一退路。這樣,攻占南山就成為攻打蘭州的重點,能否奪取黃河鐵橋是能不能全殲敵人的關鍵。據此,彭德懷又適當調整了兵力部署。8月24日21時,彭德懷和張宗遜向中央軍委報告:“二兵團、十九兵團攻城準備工作已妥。疲勞尚未恢復,糧食不足,油、菜更難解決。青馬軍不斷反襲,故很難得到休息。以現在的準備工作看,攻占蘭州有六七成把握,故決定在25日晨開始攻擊。”毛澤東在26日復電:如25日攻城得手,則局勢起了變化。如不得手,則作為偵察性質之作戰,按來電確定先打援,後攻城。

野戰軍做了充分準備後,於25日拂曉發起總攻。敵軍堅固工事一個個被突破。經過異常激烈的戰鬥,沈家嶺主陣地上的上、下狗娃山,首先被第四軍攻占。下午,第六軍攻克了南山最高峰營盤嶺的主陣地三營子;六十三軍攻占敵另一主陣地豆家山。六十五軍於黃昏占領古城嶺、馬架山。至此,蘭州的“鎖鑰”已全部掌握在野戰軍手中了。在戰鬥中,敵軍指揮官用機槍和大刀督戰,連續向野戰軍發動反衝擊。進攻部隊攻占每一條壕溝,攀登每一道削壁,奪取每一個陣地,都經過艱苦的戰鬥和反覆的爭奪,多次拼刺刀,同敵人肉搏。

皋蘭山的主峰營盤嶺,敵之工事最強。當六軍十七師五十團衝鋒到第一道削壁時,突破口未被炸開,敵人憑藉鋼筋水泥暗堡拚命抵抗,幾次爆破和攻擊均未成功。這時七連指導員曹德榮挺身而上,抱起炸藥包,趁著手榴彈升起濃煙霧之際爬到削壁下,身貼崖壁,手托炸藥包炸開了缺口。這位捨身炸削壁的英雄,以自己的身體開闢了前進的通道。隨後部隊又突破二、三道削壁,在十六師密切配合下,勝利地攻占了三營子陣地和皋蘭山主峰營盤嶺。後來彭德懷多次談到:打蘭州是一場惡戰,是艱巨的攻堅戰。有的團一千五六百人的建制,戰鬥結束時只剩下幾百人。這些戰鬥英雄們為了人民事業,粉身碎骨,英勇的自我犧牲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和懷念。

在蘭州鏖戰之際,野戰軍左路第一兵團於8月22日解放了臨夏。馬步芳深感後方空虛,老巢危急,不得不由蘭州抽調騎兵第八、第十四師回西寧,同時急派親信赴寧夏求援。但馬鴻逵為保存實力,虛與委蛇。馬步芳又於24日急電國民黨政府:請火速分催陝署、寧夏友軍行動。並於當天自蘭州飛回西寧。行前叮囑其子馬繼援:如馬鴻逵、胡宗南及空軍再不來援,則迅行撤守青海。這時蘭州的南山陣地均被攻占,青馬軍傷亡慘重,城中沒有預備隊,寧馬和胡宗南的援兵一個也沒有來。25日下午,那個發誓“與蘭州共存亡”,囂張一時的“馬家軍”總指揮馬繼援,秘密從陣地上撤走主力,趁夜幕降臨之際,想通過黃河鐵橋退至北岸。

第二兵團三軍七師首先發覺敵人開始逃走。他們一面報告上級,一面發起追擊。26日凌晨,攻占西關,搶占鐵橋,堵死了敵軍的唯一退路。經過巷戰,野戰軍於當日中午肅清了城內殘敵,越過鐵橋占領白塔山,被國民黨倚為金城湯池的蘭州宣告解放。西北解放戰爭史上規模最大、戰鬥最激烈的一次城市攻堅戰,西北戰場上最後的一次大戰役勝利結束。青馬主力基本上被消滅。

蘭州解放,分割了西北國民黨軍各部的聯繫。彭德懷決定不給敵人以喘息機會,猛追窮寇,全部乾淨殲滅之。接著部署野戰軍左路先取西寧,右路奪取寧夏,中路進軍永登,沿河西走廊逐次解放武威、張掖、酒泉等城,然後進軍新疆。
9月5日,王震率第一兵團解放青海省會西寧。馬步芳等逃往香港。青馬集團被徹底解決。

野戰軍第十九兵團在蘭州解放後稍事休整,即揮戈北上,進軍寧夏。彭德懷對楊得志、李志民說:“人民共和國就要成立了。我們這片地方,還有一個新疆,一個寧夏沒有全部到手。大家加把力,在共和國成立前拿下這兩個地方,來個錦上添花,喜上加喜。”這時,毛澤東致電彭德懷:馬鴻逵殘殺陝北人民甚多,從來沒有做過好事。對寧馬軍“力爭全部繳械,其次則爭取大部繳械,一部改編。總之,改編的部隊愈少愈好”。

9月初,第十九兵團以排山倒海之勢,兵分三路向寧夏進軍。17日,在常樂堡殲敵兩個團。19日,敵第八十一軍軍長馬惇靖率部起義。至21日,寧馬布置的三道防線全部被突破。野戰軍乘勝西渡黃河,直搗銀川。寧馬軍指揮失靈,四散潰逃。馬鴻逵之子、寧馬軍總指揮馬敦靜無計可施,乘飛機逃往重慶。第一二八軍軍長盧忠良等率殘部投誠。23日,第十九兵團的楊得志、李志民,同寧夏方面代表盧忠良、馬光天和馬廷秀①,在中寧簽訂了《和平解決寧夏問題之協定》。當天,第十九兵團進駐銀川。殘酷統治寧夏17年的馬鴻逵集團被徹底消滅。寧夏戰役共殲滅與和平改編國民黨軍四萬餘人,圓滿地完成了毛澤東關於“應儘可能解決馬鴻逵部,越徹底越好”的指示。

毛澤東生平簡介

毛澤東毛澤東

毛澤東(1893-1976)
毛澤東,字潤之,筆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於湖南省湘潭韶山沖一個農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國人民的領袖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領導人詩人書法家

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1936~1976),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主席(1943~1945)和中央委員會主席(1945~1976),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49~1954)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1954~1959)。
早期革命活動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毛澤東加入湖南起義的新軍。1913~1918年在湖南第一師範學校學習。1919年在長沙創辦《湘江評論》。1920年發起組織新民學會和俄羅斯研究會,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同年在湖南創建共產主義組織。1921年7月,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後任中共湘區委員會書記,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湖南分部主任和湖南省工團聯合會總幹事,領導長沙、安源等地工人運動。
國共第一次合作時期1923年6月,毛澤東出席中共三大,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參加中央領導工作。1924年參與中共幫助孫中山改組國民黨的活動。在國民黨一大、二大上當選為中央候補執行委員,任宣傳部代理部長。1926年主辦第六屆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11月到上海擔任中共中央農民運動委員會書記。1927年到武漢任全國農民協會總幹事,主持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在此期間先後發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和《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明確提出無產階級領導權和依靠農民同盟進行革命的主張,批評了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標誌著毛澤東思想的萌芽。
建立革命武裝和發展農村革命根據地國共合作全面破裂後,中共中央於1927年8月7日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毛澤東在會上提出“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的著名論斷,當選為臨時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會後到湘贛邊發動和領導秋收起義,建立工農革命軍第1師,後率部上井岡山,發動土地革命,建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1928年4月,率部與朱德、陳毅率領的南昌起義餘部會師後,組成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任黨代表。5月,在中共湘贛邊界第一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特委書記,後任中共第四軍前敵委員會書記。6月,在中共六大上被選為中央委員。在此期間的革命實踐中,毛澤東認真總結經驗,先後寫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井岡山的鬥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創造性地提出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戰略思想,開闢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的唯一正確的道路,標誌著毛澤東思想開始形成。
1930年8月,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前委書記兼總政治委員。1931年任中共中央蘇區中央局委員,代理書記,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兼總政治部主任。同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被選為主席。從1930年12月到1933年2月,同朱德領導紅一方面軍先後粉碎了國民黨的四次大規模的軍事“圍剿”。1933年被補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冒險主義反對毛澤東關於中國革命和中國革命戰爭的指導方針,在他們進入中央革命根據地以後,就把毛澤東排斥於黨和紅軍的領導之外,執行不同的戰略和政策,從而導致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紅一方面軍不得不退出蘇區,開始長征。1935年1月,長征途中,在貴州遵義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見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結束了王明“左”傾路線的統治。隨後又粉碎了張國燾的右傾分裂主義,勝利完成長征。紅一、二、四方面軍三大主力紅軍在陝北會師,開創了抗日救亡的新局面。1935年12月,針對日本帝國主義加緊侵華造成的危機,毛澤東在瓦窯堡會議後作《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策略》的報告,闡明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理論和政策。
1936年任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擔任這一職務直至逝世。為了迎接抗日戰爭,提高幹部水平,克服教條主義,1937年寫了《實踐論》、《矛盾論》哲學著作,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和辯證法。
指導開展敵後游擊戰爭,建立抗日根據地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毛澤東領導人民開展敵後游擊戰爭,建立抗日根據地。寫了《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論持久戰》等著作,批判了亡國論、速勝論的錯誤思想,指明了爭取抗日戰爭勝利的途徑。1938年11月,為了克服王明的右傾投降主義的錯誤,在中共六屆六中全會上發表《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問題》的講話。
1942年號召全黨開展整風運動,使中共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達到高度的統一,為戰勝困難和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基礎。1943年3月,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書記處主席,以後在歷屆中央委員會都連續當選為主席直到逝世。抗日戰爭時期,先後發表了《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新民主主義論》、《論聯合政府》等重要著作,闡明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政策和政治、經濟、文化綱領,標誌著毛澤東思想的成熟。
領導人民解放戰爭抗日勝利後,毛澤東針對蔣介石企圖消滅共產黨及其武裝力量的現實,提出“針鋒相對”的鬥爭方針。1945年8月,毛澤東親赴重慶與蔣介石談判,簽訂《雙十協定》。1946年夏,蔣介石發動全面內戰。毛澤東分析了雙方力量對比,提出了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和打敗蔣介石的政治方針與軍事原則,在粉碎蔣介石全面進攻、重點進攻後立即轉入戰略反攻。1948年9月~1949年1月,指揮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三大戰役,取得了戰略決戰的勝利。接著,號召“將革命進行到底”,發動渡江戰役,命令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大西南、大西北,推翻了國民黨政府。1949年3月,主持召開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並作重要報告,決定把黨的工作重心從農村轉向城市,規定了黨在全中國勝利以後的各項基本政策。同年6月,發表《論人民民主專政》,闡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的性質及其內外政策。9月,主持召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制定並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選舉產生了中央人民政府,當選為主席。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的功績與過失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的頭三年,以他為首的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領導全國人民一面在國內完成了繁重的土地制度改革和其他民主改革任務,一面迫於美國軍隊攻入北韓、威脅中國東北部的形勢,進行了抗美援朝戰爭,同時迅速恢復了國民經濟。
1953年,按照他的建議,中共中央宣布了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開始有系統地實行社會主義工業化和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了由他主持起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並選舉他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任主席,任職到1959年。1956年4月作《論十大關係》的講話,對適合中國國情的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進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同年9月,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中共召開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指出全國人民的主要任務已經轉變為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但是這個方針並沒有得到認真的執行,因而導致了以後的一系列指導工作上的錯誤和挫折。1957年2月,他作《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講話,提出正確區分和處理社會主義社會中人民內部和敵我兩類不同性質矛盾的學說,這個學說在他以後的活動中也沒有得到真正的實行。中南海豐澤園。
1958年,他發動大躍進和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從1960年冬到1965年,在中共中央的領導下,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初步糾正“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中的錯誤,使國民經濟得到比較迅速的恢復和發展。在這期間,他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初步糾正了農村工作中和其他方面的“左”的錯誤。但不久,他又把主要的注意力轉向了他所認為已經再次成為國內主要矛盾的新的階級鬥爭。
從50年代末開始,他領導中共同蘇共領導人奉行的大國主義和干涉、控制中國的企圖進行了堅決鬥爭。70年代,提出三個世界劃分的戰略思想(見三個世界理論),並且開始打開了對外工作的新局面,為中國進行現代化建設創造了有利的國際條件。1966年由於對國內國外形勢作出了極端的估計,他錯誤發動了文化大革命,被林彪、江青兩個返革命集團操縱和利用,造成10年之久的全國大動亂,使中國的許多方面受到嚴重的破壞和損失。
毛澤東始終堅持反對帝國主義、霸權主義,維護民族的獨立和國家的主權,維護世界和平。就他一生來看,他對中國革命建立的不可磨滅的巨大功績,遠遠大於他的過失,他仍然受到中國人民的崇高尊敬。1981年6月,中共中央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毛澤東的歷史地位作出全面、公正、實事求是的科學結論。毛澤東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展,仍然是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是中國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其主要著作收入《毛澤東選集》,其他已公開發行的著作有《毛澤東書信選集》、《毛澤東農村調查文集》、《毛澤東新聞工作文選》和《毛澤東詩詞選》等。毛澤東有三子二女。長子在韓戰中犧牲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