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10位[7538856323]13位[9787538856323]
出版社:黑龍江科學技術
出版日期:2008年
定價:¥22.80元
內容提要
健康的標準,身體方面是少病、少惱、起居輕利、四大調和:心理方面是能以平常心對待萬事萬物,心理平和寧謐,其對疾瘸的治療原則也以治療心病為首推。另外,我們知道,經典的中醫學認為,人體內部是由金、木、水、火、土五行來表示五個系統。它們之河相互影響,相生相剋,這顯然與佛教醫學有不謀而合之處。“瑜伽”一詞,在我們身邊鋪天蓋地的健身廣告宣傳中使我們感到一點都不陌生,但您或許有所不知,其作為風行世界的一種健身方式,同樣是佛教文化中極有魅力的_部分。佛家所謂的“禪定”是一種高度集中自己注意力的行為,是拋棄自已“器官”乃至混亂意識的一種努力,而瑜伽則是結合了運動的禪定,是禪定的補充或分支。本書著眼於佛教與健康的主題思想。以心理健康、養生功法貫穿之,是宗教與健康系列叢書的一本,實用性、科學性很強。它將是您撫慰心靈、確保健康的良師益友!
佛教對健康的看法
何謂健康?在一般言,體魄強壯謂之健,平安無病謂之康,綜合而言:身體強壯,平安無病就是健康。健康對於人生,非常重要,簡直不可或缺。缺乏健康,不但無法完成學業,無法建立事業,更無法享受人生。特別是一個佛教徒,健康欠佳,何止無法修行辦道,無法弘法利生,無法執行自利利他的任務,更無法完成救世救人的使命。所以健康,不僅是衛生家特別注意,亦是一般人特別關心的問題。人在久別重逢時,必然彼此互問健康;人在新春見面時,亦彼此互祝健康;人寫信給朋友,總是問候健康,恭祝健康。可見人皆喜歡健康,人皆希望健康,人皆需要健康。但如何獲得健康?又如何才是真正的健康?站在佛教立場,是有特別的看法。一般學說,將人之健康分為生理及心理兩方面。身體無病,飲食正常,是生理健康;思想正常,行為合理,是心理健康。佛教認為人的身體,由四大元素組織而成,其中一大不調,便百病叢生,必需四大調和,身體輕安,才是生理健康。至於心理,果然思想正常,行為合理,的確是健康。不過,問題是人的錢互異,究竟誰是正常,誰不正常?至於人的行為,又究竟是誰合理,誰不合理,由誰來評定?因為人世間的事,大都僅憑人的妄想,或情感執著的意念而定,既缺乏真理的基礎,又無一定的準則;往往以眾取勝,人皆如此便謂之‘正常’,人皆如此,就算‘合理’。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對於‘正常’與‘合理’的看法,卻抱著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態度,用清醒頭腦,深邃的智慧,來探討人生的真相,以正確的觀念,來明辨人間的是非曲直,結果,在真理的印證下,明白一切眾生,都是迷失真性,妄起偏計執著,對世間依他緣起的一切事物,每認假作真,是非顛倒,執無為有。這種執著,不管是我執或是法執,都不正常,皆不合理。因為眾生由於自我的執著,順我則貪,逆我則嗔,不解順逆之境皆是假有,幻妄不真,便是痴。由於執我而起的貪嗔痴,便是心理毛病。既然一切眾生皆有我執,內心皆有貪嗔痴的毛病,因此,我你他的思想都不正常,我你他的心理都不健康。所以佛說:‘一切眾生皆有病。’而且是精神上的毛病。講到這裡,你們一定要罵我‘黐線’,甚至懷疑我真的是精神發生毛病。不然,怎么會罵盡天下蒼生,認為一切眾生,都是精神病患者呢?在美國,如果你說人:NERVOUSBREAKDOWN,一定破人控告,要你賠償他的名譽損失。可惜,事實卻是如此。請各位撫心自問,在日常生活中,是無所貪求呢?抑或是貪之無厭?是原諒寬恕他人呢?抑或是常懷忿怒嗔恨?是明白是非,居仁由義呢?抑或是不問是非,不論曲直,不求真理,任性胡為?答案如果是屬於後者,那么,各位心理確有問題。因為人所共知,嗔恨忿怒,並不正常,強奪巧取更不合理;特別是破壞真理,不講正義,野心侵略的思想更不正常,殘殺無辜的行為更不合理。根據佛教的看法,除非每個人都能夠徹底取消內心的貪、嗔、痴,否則,每個眾生思想都不正常,都是精神病患者。這種精神病患,根深蒂固,非一般醫生可能治療,亦非今生今世可以痊癒。因為一般醫生,僅能治療人生理的毛病,無法治療人心理的毛病;即使是心理學醫生,亦只能糾正人因生理神經系統之失常,是無法根治人心理的貪、嗔、痴病,更無法清理人心無明煩惱的污垢。在這方面,唯有無上大醫王的佛陀,始可以治理眾生心中的無明病垢,也唯有佛法的慈悲慧水,才可以清除人心中貪嗔痴的三毒。學佛的人,承受佛陀真理的啟示,慈悲慧水的洗刷,經過長時間的清除,在無量時空中修理,使心中貪嗔痴三毒逐漸減少,微薄、甚至消失,直至最後一品無明淨盡,始可回復人性的正常,恢復心理的健康。因此,今天我將佛教與健康,聯繫在一起討論,是有特殊意義和價值的。現在,讓我們根據佛教的道理,來討論關於身心保健的問題。
相關詞條
佛教 | 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