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應該悟一下:在佛家智慧中感悟人生》

《人生應該悟一下:在佛家智慧中感悟人生》

佛家講求悟。悟就是抓住因果關係,對事物發展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的領悟。人生於世,做過一些事,是對也好,錯也罷,還是論價值,都不重要。關鍵在於悟,在於反思後的精進。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活得明白,活得精彩,活得安心自在。人生是短暫的,生命是脆弱的。我們可以把生命每時每刻的不斷變遷看得清清楚楚,突破自我的局限,人生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我們才能真正感受到人生的幸福。
凡事均有長有短、有陰有陽、有圓有缺、有利有弊、有勝有敗,人生需要忍耐,需要退卻,需要迂迴,需要超拔,面臨挫折不急不躁,要經受人生的種種磨難和時代的考驗。這是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人們不僅要知道何時進取、衝擊,也要懂得如何忍耐、克制,甚至退讓,才能求得全身遠禍,一生平安。

目錄

◎解脫自己的最好途徑是先幫別人解脫
佛禪小故事 一切皆空
◎只有慈悲才能夠徹底化解仇恨
佛禪小故事 洗碗去
◎人生難免被潑髒水
佛禪小故事 嶄新的人
◎行惡求諒,行善求報,不得見如來
佛禪小故事 誰在綁著你
◎活在當下,你才是你自己
佛禪小故事 不像人
◎以平常心面對無常事
佛禪小故事 不要執著乾世間的物相
◎愛一切你就能得到一切愛
佛禪小故事 對已有的東西負有責任
◎承擔不是一件很難的事
佛禪小故事 畸形
◎和則兩利,斗則兩傷
佛禪小故事 慈悲的力量
◎孝順父母是最大的美德
佛禪小故事 我就是我
◎欲望如海水,越喝越渴
佛禪小故事 人活著是為了生存
◎生命只在呼吸間
佛禪小故事 超脫生死
◎人活一世要無畏無悔
佛禪小故事 要有強烈的成功欲望
◎放下比拿起更重要
佛禪小故事 不要多抱怨
◎珍愛你自己
佛禪小故事 每個人身上都有一顆寶珠
◎不懂時保持沉默就好
佛禪小故事 退步是向前
◎攀比讓人難以快樂
佛禪小故事 兩個小鬼爭寶
◎心靜才是真的靜
佛禪小故事 辭行
◎經典,無須向心外尋
佛禪小故事 茶杯的死期
◎欲望之缽永難填滿
佛禪小故事 付出和收穫
◎偏執會把人生打成死結
佛禪小故事 誰先去洗澡
◎別嚇唬自己
佛禪小故事 眾生就是佛祖
◎不要跌倒在自己的優勢上
佛禪小故事 真正的男子氣概
◎從最近的小的目標開始
佛禪小故事 只一次就夠用
◎醜陋也是一種力量
佛禪小故事 罪惡會傷了自己
◎每件不幸的事都是有幫助的
佛禪小故事 一村菊香
◎吃虧即是積福
佛禪小故事 讓唾沫自己乾
◎有時候認不得“真"
佛禪小故事 名字只是一個符號
◎原諒才能超脫
佛禪小故事 迷途知返
◎尊重出奇蹟
佛禪小故事 一光可以照耀大眾
◎用感恩心做人,用報恩心做事
佛禪小故事 佛陀穿針
◎幫助別人就是在提升自己
佛禪小故事 道德是藥
◎不要忽視看似弱小的對手
佛禪小故事 寧可在智者面前砍頭
◎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
佛禪小故事 把謾罵歸還給對方
◎對別人不寬恕,痛苦的是自己
佛禪小故事 凡聖兩忘
◎不知足是一種罪過
佛禪小故事 感謝
◎知非便舍才能有所得
佛禪小故事 一切都在
◎把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
佛禪小故事 正字與反字
◎淡定的人生來自於平常心
佛禪小故事 司鐘的禪心
◎小事不做,大事難成
佛禪小故事 禪需自悟
◎好高騖遠只會適得其反
佛禪小故事 橫掃一切的摔跤手
◎懺悔是最有力量的
佛禪小故事 看破紅塵
◎不為讒言所動是一種大智
佛禪小故事 一偶也得道
◎忠言可以不逆耳
佛禪小故事 要關心重要的事
◎對於謬論,要以謬制謬
佛禪小故事 把石頭當作錢財
◎僥倖一時往往不幸一生
佛禪小故事 法戰
◎人生從選擇方向開始
佛禪小故事 斬蛇
◎好的開端便是成功的一半
佛禪小故事 換鞋不如換路
◎標準並不是越多越好
佛禪小故事 潔癖
◎選擇你所愛的,愛你所選擇的
佛禪小故事 男女之相
◎認清哪些事情是最重要的
佛禪小故事 學僧悟道
◎感謝給帶來你逆境的眾生
佛禪小故事 快樂與痛苦
◎分享會讓幸福更幸福
佛禪小故事 吃麵
◎不得不失,不失不得
佛禪小故事 茶壺被打破之後
◎有競爭是件好事
佛禪小故事 智慧
◎自己要看重自己
佛禪小故事 好好活著
◎命運是靠手來創造的
佛禪小故事 婦人學佛法
◎每天進步一點點
佛禪小故事 磨磚成鏡
◎忍受雕琢之苦方能成大器
佛禪小故事 認識自己
◎欲望是需要經常修剪的
佛禪小故事 會吃人的東西
◎能度自己的佛是你自己
佛禪小故事 老鼠聽經
◎有什麼樣的心態,就有什麼樣的未來
佛禪小故事 通往天堂的路
◎忘恩負義必遭惡報
佛禪小故事 什麼是美
◎每個人都有心蟲,要常常清理
佛禪小故事 最有魅力的女施主
◎困難之後是精彩
佛禪小故事 用功
◎被別人信任是一種幸福
佛禪小故事 幸福的收穫
◎以外貌取人不可取
佛禪小故事 羊的選擇
◎不要在氣頭上輕易說話或行動
佛禪小故事 小和尚送玉
◎說話重要的是怎么說
佛禪小故事 無聊的爭論
◎該往回走的時候,就不要再前行
佛禪小故事 其實回頭並不難
◎做好自己最重要
佛禪小故事 操之在我
◎寬容別人即是善待自己
佛禪小故事 砍頭
◎放棄也是一種美麗
佛禪小故事 禪師與道士
◎不奢求才會真正得到
佛禪小故事 把煩惱還回去
態度決定命運
佛禪小故事 寸絲不掛
◎別為小事而生氣
佛禪小故事 不如小丑
◎羨慕別人不如羨慕自己
佛禪小故事 不是自己的得不到
◎死是生的開頭,生是死的起點
佛禪小故事 有些東西是不能打折的
◎人生需要經歷風雨與坎坷
佛禪小故事 驚人的收穫
◎總為明天擔憂的人不會有快樂
佛禪小故事 三種出家人
◎想成佛的人成不了佛
佛禪小故事 皆因繩未斷
◎佛與魔只在一念之間
佛禪小故事 佛陀挨罵
◎有理想、信念和責任才會有快樂
佛禪小故事 雕刻佛像
◎母親即是佛
佛禪小故事 一滴水的恩情
◎飽吃不可拋撒
佛禪小故事 無相布施
◎布施不在於錢財的多少,盡力即可
佛禪小故事 一休打賭
◎愛心是善德之寶
佛禪小故事 菩薩就在身邊
◎失戀但緣永遠在
佛禪小故事 也要顧念自己
◎有些真相不可說
佛禪小故事 腳印
◎占便宜會失去更多
佛禪小故事 天下最苦的是不忘身
◎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東西
佛禪小故事 文字只是工具
◎忍是做人做事的上上之策
佛禪小故事 有足夠的耐心
◎堅持是成功的代名詞
佛禪小故事 兩個都對
◎珍惜你的另一半
佛禪小故事 雲水隨緣
◎和兄弟姐妹處好關係
佛禪小故事 背佛而坐
◎試著接受我們不喜歡的人
佛禪小故事 有人來
◎做人要低調
佛禪小故事 又是一點
◎嫉妒別人不如提高自己
佛禪小故事 修道的心要
◎多看到別人的長處
佛禪小故事 師父評理
◎如果不能改變環境,就要改變自己
佛禪小故事 孩子度人
◎計較眼前的人會失去未來
佛禪小故事 報應
◎簡單即是快樂
佛禪小故事 先修自己
◎不必懲罰每一個錯誤
佛禪小故事 煩惱是佛
◎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老,靠自己最可靠
佛禪小故事 誰更有價值
◎人生的恥辱不在於輸,而在於輸不起
佛禪小故事 無名是道
◎留三分餘地,換十足人生
佛禪小故事 停下來
◎認命,就是放下固執的心
佛禪小故事 本空非有
◎認真的人改變自己,堅持的人改變命運
佛禪小故事 心手合一
◎把量放大福就大
佛禪小故事 放進去與拿出來

前言

現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生活壓力越來越大,我們已經很難靜下心來思考,很難靜下心來感悟一些關於人生的東西。人生的確需要悟一下。人為了什麼而活著?人應該怎樣活著?沒有哪個哲學家能解釋清楚,因為每個人的人生經歷和對於人生的認識都是不同的,但或許我們能從佛教對世人的點化之中找到一些答案。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
有一天,老和尚給小沙彌一個全新的木魚。小沙彌很喜歡,就對師父說:“師父!這木魚好漂亮,可不可以多給我一個?”
師父說:“你要那么多木魚做什麼?”
小沙彌說:“我覺得它很好看啊。”
師父:“人的心不容易滿足,填飽肚子,又想要求山珍美味;有了房子,還要高樓大廈;有了千金,還要萬金。應該想一想,就算有一大片的土地,又能吃多少五穀?有很大的房子,到了晚上,又能睡多大的地方呢?”
“嗯,我懂了:東西夠用就好,做人不能太貪心。”小沙彌說。
是的,東西夠用就好,不能太貪心。可是生活中,真正能做到的人卻很少,因此人們總是感到生活沉重,沒有快樂可言。所以佛說:地獄在哪裡?地獄就在我們的身心裡。我們由於欲望難以滿足,而產生貪慾之渴與憎恨不滿之火,焚燒自己的身心。人的欲望是永遠也無法得到滿足的,欲望過多,不僅會導致痛苦,而且會導致罪惡。所以要想尋求解脫之道,必須遠離欲望之火
在佛家的世界裡,“隨緣”和“放下”這四個字最能給世人以啟示。
佛說,萬事皆有緣,人生當隨緣。隨緣是人生拼搏的另一種境界,它不是消極地承受,也絕非放棄人生應有的追求。隨緣是無為而有為,是無欲而有欲,是成熟的一種標誌,是成功者的一種素養。隨遇而安,隨緣生活,隨心自在,隨喜而作,是為生活的真諦。人生隨緣,即是“枯萎的隨它枯萎,繁榮的任它繁榮”。隨緣,是一種做人的態度,是一種待人處事的思維方式。生活是在隨緣中實現,心智也在隨緣中成長。歲月本無疆,人生當隨緣。
佛說,放下執著心,能得大解脫。人之所以有痛苦和煩惱,是因為放不下執著心。放下不是放棄,放下是放下不該有的惡念和貪慾,放下讓自己感到沉重的東西,放下不該屬於自己的東西。放下,是一種生活的智慧。放下,是一種坦然,不是無奈,更不是放棄。放下,是一種大度,是一種徹悟,是一種靈性。放下壓力,活得輕鬆;放下煩惱,活得幸福;放下自卑,活得自信;放下懶惰,活得充實;放下消極,活得成功;放下抱怨,活得舒坦;放下猶豫,活得瀟灑;放下狹隘,活得自在。人生在世,有些事情是不必在乎的,有些念頭是必須清空的。只有該放下時放下,你才能夠騰出手來,抓住真正屬於你的快樂和幸福。
懷一顆佛心去看人生,我們才不會迷茫,才不會在得失之間亂了方寸,人生才能從容而豐盈。本書以佛的精神和理念為核心,選取了人生中的若干問題,進行了深層次的闡述,能讓你讀後對很多問題釋懷;每篇文章後均有精選的“佛禪小故事”,以加強你對人生的感悟。
人生需要悟一下。悟,才能真正有所得,才能保持自我並獲取幸福和成功。

精彩書摘

愛一切你就能得到一切愛
有這樣一個青年,他總是憤世嫉俗,在學習、生活、工作中遭遇了許多誤解和挫折,由於得不到別人的理解,漸漸地養成了以戒備和仇恨的心態看待他人的習慣。在壓抑鬱悶的環境中,他感覺整個世界都在排斥他,因此度日如年,幾乎要崩潰。
有一天為了散心,他登上了一座景色宜人的大山。他無心欣賞幽雅的風景,想想自己這些年的遭遇,內心的仇恨像開閘的洪水一樣,忍不住大聲對著空蕩幽深的山谷喊道:“我恨你們!我恨你們!我恨你們!”
話一出口,山谷里傳來同樣的回音:“我恨你們!我恨你們!我恨你們!”他越聽越不是滋味,又提高了喊叫的聲音。他罵得越厲害,回音就越大越長,擾得他更惱怒。
就在他再次大聲叫罵後,從身後傳來了“我愛你們!我愛你們!我愛你們!”的聲音。他扭頭一看,只見離他不遠處有一個老和尚在衝著他喊。
片刻後,老和尚微笑著向他走來。他見和尚慈眉善目,便說出了自己所遭遇的一切。
聽了他的講述,老和尚笑著說:“晨鐘暮鼓驚醒多少山河名利客,經聲佛號喚回無邊苦海夢中人。我送你四句話:一是這世界上沒有失敗,只有暫時沒成功;二是改變世界之前,需要先改變的是你自己;三是改變從決定開始,決定在行動之前;四是決定你命運的是自己的決心,而不是外在的環境。你不妨先改變自己的習慣,試著用慈愛的心態去面對周圍的一切,你會有意想不到的快樂。”
他半信半疑,表情很複雜。老和尚看透了他的心思,接著說道:“倘若世界是一堵牆壁,那么慈愛就是世界的回音壁。就像剛才我們的回音一樣,你以什麼樣的心態說話,它就會以什麼樣的語氣給你回音。生活中的許多煩惱和憂愁都是自己製造出來的,這並不能歸咎於別人。試著去關愛別人,你同樣也可以得到別人的關愛。”
回去後,他以積極、健康、慈愛的心態對待身邊的一切,很快,他和同事之間的誤解沒有了,沒有人和他過不去,工作上他比以往順利了,他發現自己比以前快樂多了。
當你大聲對著群山喊出來的時候,山谷就會回應你,和你喊的一模一樣。這和照鏡子是一樣的,你對著鏡子微笑,鏡子也對著你微笑;你對著它生氣,它絕對也會給你一張生氣的面龐。其實,生活也是這樣,生活會回報你所說的和說做的。我們的生活就是我們所做的事情的反映。如果你想得到更多的愛,就應該胸中擁有更多的愛;如果你想成功,就應該好好努力。同樣,如果你是個積極樂觀的人,能笑對生活的困頓、挫折和苦難,生活也必將在你經歷風雨後,送給你一道美麗的彩虹;如果你是個消極悲觀、厭世牢騷的人,整日不是唉聲嘆氣就是牢騷滿腹,卻不知腳踏實地多乾實事,那么生活也一定會讓你成為一個一無所成的人。佛常說: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反映到“愛”上就是:如果你要得到愛,那么你就必須首先付出愛。你付出的愛越多,你所得到的愛也就越多。比如,你在日常生活中給他人一個燦爛的微笑,他人也會回報你一張燦爛的笑臉。這個微笑無論是對於認識的人還是不認識的人,都有同樣的效果。
愛是這個世界的回音壁,因為它是我們每個人都共同渴望和需求的;愛是世界的回音壁,因為我們會為自己付出愛幫助了別人而從心裡感到快樂無比;愛是世界的回音壁,它可以喚起生的希望,它可以團結一切力量;它可以感染其他的人,它可以激盪蘊藏在每個人內心深處的靈光;愛是世界的回音壁,它可以喚醒麻痹中的意識,它可以使冷漠消融,它可以戰勝一切艱難與阻擋;愛是世界的回音壁,我們友善的聲音定會被這回音壁轉換成世上最美妙的樂曲,這美妙的樂曲定能給我們平和的心靈帶來更多的快樂和收穫。
悟一下:
愛是一種奉獻,愛是一份經歷,只要你無私地付出了你的愛,就一定能得到愛的回報。因為愛是一面遼闊光滑的回音壁。微小的愛意反覆迴響著、折射著,就會變成巨大的轟鳴。
【佛禪小故事】
對已有的東西負有責任
有位中年人覺得自己的日子過得非常沉重,生活壓力太大,想要尋求解脫的方法,因此去向一位禪師求教。
禪師給了他一個簍子要他背在肩上,指著前方一條坎坷的道路說:“每當你向前走一步,就彎下腰來撿一顆石子放到簍子裡,然後看看會有什麼感受。”
中年人就照著禪師的指示去做。他背上的簍子裝滿石頭後,禪師問他這一路走來有什麼感受。
他回答說:“感到越走越沉重。”
禪師說:“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時,都背負著一個空簍子。我們每往前走一步,就會從這個世界上撿一樣東西放進去,因此才會有越走越累的感慨。”
中年人又問:“那么有什麼方法可以減輕人生的重負呢?”
禪師反問他:“你是否願意將名聲、財富、家庭、事業、朋友拿出來捨棄呢?”
那人答不出來。
禪師又說:“每個人的簍子裡所裝的,都是自己從這個世上尋求來的東西。一日擁有它。就要對它負起責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