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明史》

《中國文明史》

《中國文明史》作為一本獻給大學生的課程性讀物,本書養生於中國文化史的變遷,其中也包括政治和經濟只的變遷。在100多幅圖片的映襯下,作者完整描述了中國主要朝代的變遷。在100多幅圖片的映襯下,作者完整描述了中國主要朝代的變遷。本書也論述了近代以來直至新世紀中國的發展。

《中國文明史》作為一本獻給大學生的課程性讀物,本書養生於中國文化史的變遷,其中也

《中國文明史》《中國文明史》
包括政治和經濟只的變遷。在100多幅圖片的映襯下,作者完整描述了中國主要朝代的變遷。在100多幅圖片的映襯下,作者完整描述了中國主要朝代的變遷。本書也論述了近代以來直至新世紀中國的發展。

米夫林出版公司

我發現這是一本非常好的幫助學生了解中國文明史的教程,她圖文並茂,思想通達,脈絡清晰,我將這本書推薦給我的學生後,受到他們的廣為好評。
——龔啟聖(香港科技大學社會學教授)
作為一位亞洲史的教授,我發現這本教程作為無數學生了解中國文明的學習工具是無價的。她利用描述性和分析性方法完整呈現了中國從古代直至當今的變遷過程,每一部分簡明描述了各個朝代的歷史趨勢。
——R·巴南(北卡羅萊那大學歷史學教授)
這是一本我在上亞洲史課時的首選讀本。
 ——G·萊昂拉多舊金山州立大學人文學教授)
我認為本書對於中國和日本文明研究均有幫助,她應該被許多老師作為學生的教科書。
 ——R·索托夏威夷大學教授)

內容簡介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著名中國問題專家的潛心研究成果,最受美國大學生歡迎的中國文明讀本。
作為一本獻給大學生的課程性讀物,《中國文明史》著重於中國文化史的變遷,其中也包括政治和經濟史的變遷。在100多幅圖片的映襯下,作者完整描述了中國主要朝代的變遷。本書也論述了近代以來直至新世紀中國的發展。

作者簡介

康拉德·希諾考爾,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資深研究員、教授,紐約城市大學榮譽教授。他從史丹福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曾在巴黎從事中國和日本方面的研究。他發表過大量關於宋代思想史的報告和論文,還與羅伯特·海莫思主編過《世界的秩序:分析中國宋朝國家與社會的方法》。曾在紐約大學講授日本和中國文明史。作為一位教科書作者,他還出版過《中國和日本文明簡史》、《中國文明史》和《日本文明史》

目錄

《中國文明史》
前言
致謝
第一部分:中國古典文明
 第一章:上古時代的“中國”
 1.新石器時代
  2.中國文字的的起源
 3.青銅時代的出現
  4.商朝
 5.西周王朝
  6.《詩經》
 第二章:動盪的時代和古典思想
 1.春秋時期
  2.戰國時期
 3.百家爭鳴
  4.孔子
 5.墨子
  6.孟子
 7.荀子
  8.老子與莊子
 9.韓非子
 第三章:帝國時代早期
 Ⅰ秦朝
 1.資料來源和歷史形象問題
  2.重新評價
 Ⅱ漢朝
 1.漢朝前期
  2.漢朝統治的狀況
  3.匈奴和其他周邊民族
  4.知識的進展
  5.詩歌
 6.性別
  7.兩漢時期政治經濟狀況的變化
  8.漢王朝的衰落
第二部分:佛教時代的中國
 第四章:分裂時期的中國
 1.佛教的基本理論
  2.天下大亂
 3.南北割據
  4.北魏政權(公元386年—公元534年)
 5.北方的佛教
  6.道教
 7.南方
  8.詩歌
 9.書法
  10.繪畫
 11.南方的佛教
  12.重新統一前夕的中國
 第五章:隋唐時期的世界性文明:(公元581年—公元907年)
 1.隋朝(公元581年—公元617年)
  2.唐朝:創建和鞏固
 3.高宗與武后
  4.盛唐
 5.首都長安的城市生活
  6.佛教的盛行
  制度上
 審美觀點上
 知識上
 淨土宗與禪宗
 中元節
  7.道教
 8.安史之亂(公元755年—公元763年)
  9.李白與杜甫
  10.晚唐
 11.晚唐的詩歌與文化
  12.天朝的崩潰
第三部分:帝國時代晚期/現代早期
 第六章:兩宋時期的中國(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
1.宋朝的建立
2.新興的精英集團
3.科舉考試制度
4.北宋
5.政府與政治
6.王安石
7.經濟狀況
8.宗教狀況
9.儒學復興
10.詩歌與繪畫
11.南宋(公元1127年—公元1279年)
12.南宋的城市和商業
13.文學與視覺藝術
14.“新儒學”
15.價值與性別
16.結語
 第七章:蒙古帝國和元朝
1.成吉思汗:創建蒙古帝國
2.蒙古統治下的中國:早期歲月(公元1211年—公元1260年)
3.忽必烈與元朝早期
4.元朝的繼續發展時期
5.經濟
6.社會
7.宗教
8.文化與智識生活
9.雜劇
10.繪畫
11.農民起義和元朝的瓦解
 第八章:明朝
1.明朝早期(公元1368年—公元1424年)
2.鄭和下西洋(公元1405年—公元1433年)
3.明朝中前期(公元1425年—公元1505年)
4.明朝中後期(公元1506年—公元1590年)
5.經濟與社會
6.教育與文學
7.小說
8.戲劇
9.繪畫
10.明代思想:王陽明
11.宗教
12.王陽明以後的明代思想
13.董其昌和明代後期的繪畫
14.晚明政府(公元1590年—公元1644年)
 第九章:東亞和現代歐洲:初次邂逅
1.葡萄牙人在東亞的活動
2.日本的耶穌會士
3.其他歐洲國家的影響
4.日本的“閉關鎖國”
5.中國的耶穌會
6.禮儀之爭
7.基督教在中國的衰落
8.中國與西方的貿易和廣東貿易體制
 第十章:清朝
1.清朝的創建
2.清朝前期的思想家和畫家
3.康熙王朝
4.雍正
5.乾隆
6.18世紀的統治
7.18世紀的知識文化
8.小說
9.經濟繁榮
10.社會變遷
11.生態環境
12.天朝的衰落
第四部分:現代世界中的中國
 第十一章:中國:內部危機與西方入侵
Ⅰ.鴉片戰爭及其起因(公元1839年—公元1841年)
  1.《南京條約》及條約體制
  2.國內危機
 3.太平天國起義(公元1850年—公元1864年)
  4.曾國藩及其對太平天國的鎮壓
  5.從《南京條約》到太平天國失敗期間的中國和世界
Ⅱ.公元1870年—公元1894年
 1.太平天國以後清室的“中興”
  2.自強運動——第一階段
  3.自強運動——理論
 4.慈禧太后與清朝政府
  5.教育
  6.經濟自強運動(洋務運動)
 7.傳統經濟部門
  8.傳教士的活動與基督教的影響
  9.舊體詩詞中的新湯舊藥
Ⅲ.對外關係
 1.不斷的外來壓力
  2.越南和中法戰爭(公元1884年—公元1885年)
  3.朝鮮和中日甲午戰爭(公元1894年—公元1895年)
 4.《馬關條約》(1895年4月)
 第十二章:中國:終結與開始(公元1895年—公元1927年)
Ⅰ.末代王朝的最後歲月
  1.維新運動
  2.對華的強權政策
 3.義和團運動
  4.風氣轉變
  5.抗議浪潮與革命運動
 6.晚清“新政”改革
  7.辛亥革命
Ⅱ.從袁世凱到蔣介石
  1.袁世凱
 2.軍閥割據時期
  3.新文化運動
  4.思想論爭
 5.藝術文化
  6.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
  7.國民黨與孫中山(公元1913年—公元1923年)
 8.國共合作(公元1923年—公元1927年)
  9.國共決裂
  10.國民政府的創建
第五部分:建設一個新中國
 第十三章:國民黨統治下的中國
1.南京政府的十年統治
2.南京政府的十年統治——國內政策
3.中國共產黨(公元1927年—公元1934年)
4.長征
5.聯合戰線與抗日戰爭
6.抗日戰爭擴大為太平洋戰爭
7.太平洋戰爭的進程
8.戰爭時期的中國
9.戰爭時期的日本
10.二戰的結束
11.台灣
12.國共內戰和共產黨的勝利(公元1946年—公元1949年)
 第十四章:毛澤東時代及以後的中國
Ⅰ.政權鞏固與建設中的蘇聯模式(公元1949年—公元1958年)
 1.經濟政策
  2.思想改造與知識分子
Ⅱ.繼續革命(公元1958年—公元1976年)
 1.大躍進
 2.中蘇關係破裂
 3.文化大革命:激進階段(公元1966年—公元1969年)
 4.文化大革命:平復階段(公元1969年—公元1976年)
Ⅲ.毛澤東以後的中國
 1.80年代的知識生活和藝術
 2.對外關係和香港回歸
 3.90年代和新世紀的知識分子與藝術家
編後記
1.經濟全球化
2.不同趨勢間的衝突
3.文化全球化

書摘插圖

第二章 動盪的時代和古典思想:
從公元前771年到公元前221年的550年間,中國的社會和政治出現了諸多重大的變化。這一時期在傳統的學者看來,已經不復西周初年的輝煌鼎盛了。在這一點上,他們是延續了這一時期絕大多數說客士人的看法。這些傑出人物經歷了這一激盪變化的歲月,卻沒有認識到,他們生活在出現這些翻天覆地變化的歲月里,實在是三生有幸——這些變化,產生了一個更加有力、更為廣泛也更加繁榮的文明。他們對未來會怎樣茫然無知,對他們來說,這是一個令人困惑而煩惱的年代。這一時期,過去的信仰和構想都遭到了質疑,許多前所未有的問題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這些情況推動了士人們對方方面面的知識進行探索。這其中,有些新學說後來被擯棄了,而另外一些則成為以後千百年來中國思想的指南。
  從公元前771年到公元前221年這段時期被稱為“東周時期”,這是因為這一時期的都城,位於東方的成周城。東周又被進一步分為兩個時期:春秋時期(公元前771年一公元前453年)和戰國時期(公元前453年一公元前221年)。“春秋”得名於《春秋》一書(《春秋》是一部微言大義的編年體史書,起止年限是從西周國都的陷落到戰國紛爭的開始)。而戰國則得名於這一時期各國間長期的混戰不休。

春秋時期

這一時期,周天子的威望和權力繼續衰落。周天子不僅無力自保,還逐漸受到強大“諸侯”國的君主們的擺布(或受其保護)。西周的末代君主(公元前781-前771),就是被諸侯國(申國和異族犬戎)的聯合力量所驅逐和殺死的。繼任的周平王,也是在兩大諸侯國(晉國和齊國)君主的救援下,才得以幸免於難,並將國都從西方的渭河流域遷到成周。這兩個事件,在很多方面體現了春秋時期的潮流趨向:周王室的衰落和強大諸侯國的崛起。這一時期,最為強大的諸侯國包括山東的齊國、陝西的晉國;還包括楚國(位於長江流域)和秦國(位於陝西地區)。這其中,秦楚兩國國力雖強,但在文化上卻與中原迥異。
公元前667年,周王室衰落後的權力真空,被一種諸侯國間新的政治制度所填補——這種制度稱為“霸”。霸主們都是最為強大的諸侯國的君主。他們不僅是周王室的監護人和管理者,也是諸多弱小國家聯盟的領袖。霸主們有時會召集聯盟中的各國君主,並要求人人歃血為盟,宣誓相互間開誠相待。理論上,同盟關係是由神靈見證作為保證的,但實際上,這種保證並不可靠。後來的歷史記載顯示,那些同盟國相互之間常常大打出手。這種同盟關係的失效,導致了諸侯國之間關係的緊張;也使得到了公元前六世紀時。各個諸侯國之間爾虞我詐、相互猜疑。
霸主中最著名的是晉文公(約公元前636年公元前628年在位),他又被稱為“重耳”。晉文公的人生經歷,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大多數傳統學者所描繪的道德淪喪和政風日下的狀況:父親和兒子的關係疏遠;而偏室和庶子們則篡奪了正妻和嫡子的權位。晉文公和他的哥哥,都是晉獻公(約公元前676年~公元前651年)與其正妻所生的兒子。要理解他的故事,我們要記住,在中國的早期階段,統治集團的男性們一般都是一夫多妻,但只有一名正妻或王后。其他的女人都被視為姬妾。而只有正妻所生的兒子才是合法的繼承人。
儘管晉獻公的兩個兒子都已長大成人且都英名能幹,但他在晚年卻迷上了一名年輕貌美的姬妾。雖然這名新納的姬妾知道將由他們這些嫡子來繼承晉獻公的爵位,但她卻希望由自己所生的兒子取而代之,成為晉國的下一任君主。結果,重耳的哥哥遇害,但重耳——也就是後來的晉文公——卻幸免於難,流亡國外。他在國外流亡多年後,得以重返晉國,並對其繼母和同父異母的兄弟施加報復。
晉文公登上晉國的國君之位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鞏固其統治:吞併晉國周邊的小國;控制主要的貿易路線和鹽池;此外,還吸收那些受到晉國同化的戎人、狄人和夷人部落。在擁有了一個疆域遼闊、國力強盛的國家後,晉文公登上了霸主的寶座。
儘管這一時期在政治上動盪不安。但是在經濟上還是出現了一些重大進展。其中一個重要的進展就是引進了大豆的栽培——大豆起源於滿洲地區的西北部。在公元前七世紀的後半葉,大豆的栽培傳到了現在嚴格意義上的中國地區。大豆中富含蛋白質,豐富了中國人的飲食結構;此外,這種新型的農作物還含有固氮菌,可以使其生長的土壤變得更加肥沃。
另一個對未來產生重大影響的進展是與稅收制度相關的。在山東地區的一個小國——魯國,統治者在公元前594年實行了一次改革:要求農民將田租直接上交給公室,而不是交給低層的地主。這是最早的直接稅制度。
雖然人們常常將春秋時期同周王室的權衰位輕聯繫起來,但我們要記住,實際上,這一時期,社會出現了許多重大的政治和經濟進展。第一點是,伴隨著周王室的衰落,出現了一批強大且逐漸趨於中央集權的諸侯國。第二點是,大豆栽培的出現,這不僅改善了人們的飲食,還增加了農業產量。第三點是,出現了新型的也更加有效的稅收方法。這一方法後來被證明對於中央集叔的國家來說,是必不可少的。

戰國時期

在戰國時期,春秋晚期已經出現的一系列趨勢發展得更快了。有些國家,如楚國和秦國,日趨強大,並且不斷吞併周邊小國;而另一些國家,如先前強大的晉國和齊國,則衰落下去了。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楚國還是秦國,都不是位於中原地區——中原地區在春秋時期是周文化的中心地區。秦國位於西北部的陝西地區,這裡也是周人的發源地。陝西的渭河流域,為秦國建立起強大的政治和軍事機構,提供了經濟基礎。秦國的這一地理位置,在戰略上也具有很大的優勢,因為這一地區與關東諸國間有崇山隔絕,而其中的關口則易守難攻;但秦國若要進犯東方,卻又輕而易舉。秦國在關東鄰國看來,屬於夷狄之邦,只算個半開化的國家。而考古發現也確實證明了秦國的文化在不少方面與中原地區的文化有所區別。例如,中原地區的死者,其墓穴一般都是土坑豎穴,葬式則為仰身直肢。而秦國死者的墓穴則常常採用橫穴洞室,葬式則常為屈肢葬。儘管如此,秦國的統治階級顯然吸收了周文化的許多方面,包括文字書寫和禮儀制度的某些方面。
楚國與秦國類似,它的崛起也受惠於其諸多的自然條件優勢。楚國位於亞熱帶的淮河地區和長江地區,土地適宜種植水稻。稻米和魚是楚國人的主食。他們的技術水平也與北方不相上下:他們使用鐵器和銅器,製造精美的陶器,使用青銅鑄幣。楚國和秦國一樣,位於周文化的邊緣地區;但像秦國一樣,楚國的貴族們也借鑑和吸收了生活在中原地區的貴族們的諸多生活習俗。而楚國貴族和北方貴族間也有諸多不同之處,其中有一項就是語言。據說,中原人根本聽不懂楚國的語言,有一種觀點甚至將其與鳥語相提並論。還有一種區別在於楚人的葬制葬俗。墓葬中隨葬漆器,隨葬品絢麗多彩。是楚國貴族喪葬的一大特色。
楚文化的一大成就是《楚辭》。《楚辭》是一本詩集,雖然詩集中的這些詩歌的準確年代難以斷定,但其中最早的可能會早至公元前四世紀。《楚辭》中的許多詩歌,特別是《離騷》(意思是“遭遇憂愁”),傳統上被認為是屈原的作品。《離騷》的特點在於它與《詩經》間的顯著差異。正如大衛·豪克斯所指出的,被認為可能是源於北方的《詩經》,其中的個人角色並不明顯:在305首詩歌中,僅僅只有三名詩人提到了他或她自己的名字。而《離騷》則與其形成鮮明對照:在這首詩中,屈原在詩歌中多次出現,是詩歌的核心人物。他“毫不遮遮掩掩,剖析他自己的動機,承認他的疑慮,展現他的渴望、主張,並引經據典來為自己的觀點辯護……。
  而實際上,在傳統的觀點看來,《離騷》實際上是一部自傳性的作品。漢代史學家司馬遷認為,《離騷》反映了屈原自身的憂愁失望。屈原竭誠盡忠以事其君主,結果卻為讒言誹謗所陷害,這令他痛心疾首。《離騷》中寫道:
余固知謇謇之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為正兮,夫唯靈修之故也。
日黃昏以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初既與余成言兮,後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難夫離別兮,傷靈修之數化。
屈原被從宮廷中流放出去以後,在絕望中自殺(“世溷濁而嫉賢兮,好蔽美而稱惡”)。他懷抱大石,跳入了淚羅江中。
戰國時期,在新的大國興起的同時,還出現了諸多重大的政治、經濟和軍事變化,這其中就包括戰爭辦式的變化。春秋時期,軍隊由戰車和步兵構成,軍隊人數不超過三萬人,戰爭都是在平坦地形上某一確定的地點進行的。而到了戰國時期,所有這些都改變了:軍隊人數大增,可以達到六十萬人(儘管有些對此持懷疑態度的歷史學家認為,軍隊的人數不會超過十萬人)。此外,還有一點則在戰國時期顯得更為常見:春秋時期的戰役有時會持續三個月,但沒有超過一年以上的;而到了戰國時期,軍事衝突常常會延續一年以上,有時會長達五年。軍事技術也發生了轉變,有時還會發明新的武器:除了使用從公元前600年左右就已經出現的鐵質兵器外,戰國時代的軍隊還配備有許多新設備,諸如弩機和盔甲。最後,春秋時期的軍隊主要是由上層成員所組成的;而到了戰國時期,軍事人員則來自社會的各個等級。
根據某些學者的看法,戰國時期出現的新的作戰方法,是社會變化的反映。春秋時代與西周相似,社會等級明顯。不僅普通民眾與貴族間涇渭分明,就是貴族集團內部,也等級森嚴。周天子的下面一個等級是“卿”,“卿”常常是一國的諸侯,或者是諸侯的直系親屬。而“卿”的下一級則是“士”。“士”是一個後來被用來表示貴族的術語。這些士人們即便生活在各不相同的環境中,但相互間常常是同宗共祖。春秋時期的“士”,常常是諸侯的遠裔或遠房親屬,地位要遠遠高於平民。許多士人都擁有文化、學識甚至是財富。然而,只有“卿”才能擔任高級官職和掌握軍事指揮權。
到了戰國時期,舊有的社會等級制度開始崩潰。一名士人。甚至是出身地位低微的人,通過才能和運氣,也能夠成為手握重權的大臣或將領。出身低微而又身居高位者的一個著名例子就是呂不韋(卒於公元前235年)。呂不韋是一名商人。隨著戰國時期道路的修建和通訊體制的完善,各國間的貿易不斷增加,得此便利,他
從中獲利非淺。呂不韋曾長期擔任秦國國君的顧問,並謠傳是後來秦王朝始皇帝真正的父親。
儘管戰國時期社會具有流動性,但仕途並非全無風險。根據歷史記載,呂不韋就是被後來的秦始皇殺死的。具體的原因並不清楚。雖然傳說是因為秦始皇對這位大臣和其母親間的曖昧關係深感不悅。另外一些看法認為,秦始皇是呂不韋的私生子,因而殺死了呂不韋,他實際上是無意中殺死了自己的親生父親。然而,最大的可能性在於,這位年輕的君主感到呂不韋的權勢過大。實際上,在這一方面,呂不韋也不乏先例。秦國的另一名傑出的政治家商鞅(卒於公元前338年),也遭遇了類似的命運。商鞅來自楚國,以在秦國變法圖強和實行嚴
刑峻法而著稱。商鞅在擔任大臣期間,據說堅持不論身份等級,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他堅持這一信條,懲治了違法的太子,並將太子的老師施加黥刑。然而,當這位太子成為國君後,商君就遭到了報復:據說他遭受了車裂之刑——他的身體被幾輛駛往不同方向戰車所肢解。
秦國是諸侯國增強國力、鞏固中央集權的典型。商鞅引導君主,實施重大的政治和經濟變革。首先,秦國的統治者實行了全民兵役制度,其結果無疑是增加了秦國軍隊的兵員數目。其次,在公元前350年,他們收奪了由封君貴族們控制的領土,將秦國的領土劃分為若干個郡縣,由中央直接統治,而不再像以前那樣由封君貴族們統治。這一措施。增加了中央有效控制的領土的面積,同時又削弱了封君貴族們發動叛亂的能力。第三點,他們以個體家庭,而不再是家族。作為稅收和兵役的基礎。此外,他們還強制規定,一戶家庭中的成年男性不得超過一人。這樣做的後果是增加了稅收,因為這樣就擴大了可以被徵稅的家庭的數量;同時,又瓦解了大家族,這些大家族是封君貴族們發動叛變的經濟和軍事支柱。
  雖然秦國變法的成就斐然,但是我們要記住,秦國的許多治國技術是從其他地方借鑑而來。首先,郡縣制就不是秦國的發明創造。實際上,郡縣制度是源自楚國,即商鞅所來自的那個國家。楚國一慣是一個中央集權的國度,沒有強大的封君勢力。秦國統治者限制封君家族的權力和影響,在諸侯國中也並非獨一無二。晉文公也曾採取措施,限制封君貴族的成員。他還禁止貴族成員占據政府高位,並早在公元前534年就採用了縣制。
  到公元前四世紀末期,秦國已經準備征服整箇中國。在達到這一目標前。先有幾次重大進展。公元前316年。秦國輕而易舉地滅掉位於今天四川地區的蜀國,結果元氣未傷而國力大增。滅蜀給秦國統治者帶來兩大優勢:第一,這一地區高山環衛,易守難攻;第二,這裡土地肥沃,特別是秦國修建鄭國渠後,更是如此——鄭國渠是古代世界最重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公元前312年,秦國在丹陽之役中,打敗了南方的勁敵楚國。但是,秦國要完成統一中國的大業,還必須等到下一個世紀。

百家爭鳴

東周傳統上被稱為“百家爭鳴”時期。後來的學者認識到這一時期的重要性:這一時期是中國知識史的形成時期。豐富多樣的思想伴隨著這時諸多重大的社會和政治劇變。這一部分將探討七部著名的文獻:《論語》、《墨子》、《孟子》、《荀子》、《老子》、《莊子》和《韓非子》。選擇上述思想家非其他思想家的著作,原因有兩方面:第一個原因是學者們認為,這些思想家對四大著名學派的形成具有重大意義。這四個學派是:儒家,這是中國傳統的經典表述)或孔學(confucian,這是歐洲傳統的名稱),墨家,道家和法家(在第三章中,我們將提到,新近的觀點認為,將這些思想家分門別派,不利於進行研究)。第二點,所有這些思想家,在其著作中,都詳盡地探討了他們那個時代所面臨的主要問題,諸如:當前政局混亂的根源何在?怎樣挽救這種局面——是回歸鼎盛時期的傳統,還是採取激進的文化或政治變革?理想的個人是怎么樣的。這對人類又意味著什麼?
……

書摘與插圖

《中國文明史》《中國文明史》
《中國文明史》《中國文明史》
《中國文明史》《中國文明史》
《中國文明史》《中國文明史》
《中國文明史》《中國文明史》

相關信息

《中國文明史》《中國文明史》

作者: (美)希諾考爾,布郎 著,袁德良 譯
出 版 社: 群言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5-1 字數: 400000 版次: 1 頁數: 312 印刷時間: 2008/05/01 開本: 16開 印次: 1 紙張: 膠版紙

相關詞條

中國 文明 歷史 結構

資料來源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218186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