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的展望》

《中國文化的展望》

哲學家金岳霖的學生殷海光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台灣最有影響的知識分子,在中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撰寫的大量文章、著作,批判專制極權、傳播民主理念,這些著述以其深刻的思想、縝密的邏輯、飽蘸激情的文字影響了海外知識界和民眾。本書是殷海光晚年最重要的著作,現代思想史上一部重要文獻,學術界稱之為“討論中國文化問題的一個新的里程碑”。本書採用西方社會科學(特別是文化人類學)的一些概念及邏輯分析的方法,去討論近代百年中國歷史文化的變遷。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中國文化的展望中國文化的展望
《中國文化的展望》是殷海光先生晚年最重要的著作,是現代思想史上一部重要文獻。該書在殷海光的學生李敖的幫助下,於1965年底在台灣文星書店出版,但很快就被當局查禁。書中採用西方社會科學(特別是文化人類學)的一些概念及邏輯分析的方法,討論近代百年中國歷史文化的變遷。作者具有開闊的視野,能把中國作為世界體系中的一部分來對待,能以世界的、全局的眼光來展望中國文化,對讀者頗具啟發意義。

作者簡介

殷海光殷海光
殷海光(1919—1969),原名殷福生,湖北黃岡團風縣人。著名邏輯學家、哲學家。早年求學於西南聯大哲學系、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曾師從於著名哲學家金岳霖先生。1949年後任教於台灣大學哲學系,並擔任《中央日報》、《自由中國》等多種刊物主筆。殷海光是在20世紀中國思想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撰寫了大量文章,批判專制集權,傳播民主理念,以其深刻的思想、縝密的邏輯、飽蘸激情的文字影響了許多人,在民主思想啟蒙傳播方面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主要著作有《邏輯學講話》、《中國文化的展望》、《生命的意義》、《思想與方法》、《自由的倫理基礎》等。

書籍目錄(節選)

老版《中國文化的展望》老版《中國文化的展望》
序言 殷海光
第一章天朝型模的世界觀
第二章什麼是文化?
第三章文化的重要概念
第四章近代中國文化的基線
第五章中國社會文化的激變
第六章一個長久的論爭
第七章保守的趨向及其批評
第八章 自由主義的趨向
第九章西化的主張
第十章中體西用說
第十一章現代化的問題
第十二章民主與自由
第十三章世界的風暴(存目)
第十四章道德的重建
第十五章 知識分子的責任

文摘

世界觀(weltanschauungen)是吾人對於生命、社會及其制度之全部展望。世界觀又是一個價值體系。這個價值體系是以全體為對象,或以已知的或可知的東西為對象。世界觀是一個民族或群體所定的文化公設,或者是格蘭維勒所說的“意見的氣候”。既然如此,世界觀是一個民族或群體當做現成的東西來普遍接受的。於是,它既不能證明,也不需證明。它只能在長時期里發展,而很少受理論的影響。依此出發,一個人或一群人可以觀察或解釋他或他們所在的世界。這裡所說的“天朝型模的世界觀”,是世界觀的一個例子。在這個地球上,許多偉大的文明個別地創造了不同的世界觀。這些不同的世界觀各有其不同的特色。天朝型模的世界觀是怎樣的一種世界觀呢?這可以從它投射的符征系統、對外態度、對己認識等等方相(aspects)觀察出來。
中國文化發展出一個觀念,就是自視為一個自足的系統(aself-sufficientsystem)。在這個系統里,不僅一切人理建構是優於一切,而且實際的物質生活之所需也無待外求,外人則必需中國的貨物。在這種心理狀態之中,中國與外國於一八六一年以前根本不曾有過近代意義的外交。中國根本感覺不到有何正式外交之必要。這並不是說,在一八六一年以前中國與外國未曾有過實際的交涉。有的,可是這些交涉都是從“天朝君臨四方”的態度出發,來“以大事小”。複次,中國在鴉片戰爭以前也不是沒有和外國通過商。但是,“上國”視那些通商行為不過是些微不足道的商賈小民細事,從來沒有把這類事情放在核心價值的地位。在鴉片戰爭以前,中西在陸路和水路都有許多接觸。荷蘭、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國屢次遣派使節到中國來,要求訂約通商,而清朝的政府把他視為進貢的使臣,命令他們向皇帝或御座行三跪九叩首的禮節。這些使節為了達到通商的目的,只好勉強遵從。一七九三年,英國遣派特使馬嘉尼(Macartney)到中國來談判通商與傳教事項。清朝政府又援前例把他視作進貢使節,要他打起“英吉利朝貢”的旗字。乾隆皇帝在熱河行宮賜見,又要他行臣下覲見皇上的大禮。——(天朝型模的世界觀)

書評

本書的一大特點是作者的視野開闊,具有世界的眼光,在分析中國文化時總是把‘中國’作為世界體系中的一部分對待,同時,殷海光在此書中提出的一個重要理論觀點,就是人類社會存在著最低限度的普世標準,作為不同文化的共同底線。這個普世標準就是而且應該只停留在制度層面,即民主自由的制度。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研究員雷頤教授在6月30日出版的第191期《學習時報》上發表書評,把台灣五六十年代的著名自由主義學者殷海光的這部《中國文化的展望》譽為“不能忽視的中國經典”。香港學術界對此書反響強烈,許多知名學者撰文評介此書,稱《中國文化的展望》展示了“一個中國知識分子追求中國現代化的學術良心與道德勇氣”,是“討論中國文化問題的一個新的里程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