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呂·滿庭芳·看岳王傳》

本曲為元人小令中歌頌宋代名將岳飛的名篇,全曲敘事抒情一氣呵成,動人心魂。

詞目

[中呂]滿庭芳•看岳王傳

作者

周德清

正文

披文握武②,建中興廟宇③,載青史圖書。
功成卻被權臣妒,正落奸謀④。
閃殺人望旌節中原士夫⑤,誤殺人棄丘陵南渡鑾輿⑥。
錢塘路⑦,愁風怨雨,長是灑西湖。

注釋

①岳王:即岳飛,宋寧宗時追封為鄂王,故稱岳王。
②披(pī)文握武:指文武雙全。
③建中興廟宇:岳飛為國竭智盡忠,挫敗了金兵的侵略,使宋朝得以中興。
④正落奸謀:落入奸臣賊子的陰謀。
⑤閃殺人望旌節中原士夫:弄得中原人民只能遙望宋軍撤退,而不能恢復祖國的統一。閃殺:拋閃。旌節:指旌旗儀仗。士夫:宋朝的官員。這句指岳飛破金打至朱仙鎮被宋廷召回的事。
⑥誤殺人棄丘陵南渡鑾輿:奸臣殺害了岳飛,致使大宋皇帝渡江南逃,大片國土淪於金人之手。丘陵:泛指國土。鑾輿:代指皇帝,即宋高宗趙構。
⑦錢塘:即今杭州。

賞析

本曲為元人小令中歌頌宋代名將岳飛的名篇,開頭三句對岳飛作概括性的評價,稱他文武雙全,有再建宋王朝宋廟社稷之功,足以留芳百世。後兩句追述被誣身亡的悲劇,一個“卻”字,飽含悲憤、痛惜。“閃殺人”兩句揭示由此產生的後果:丟棄宗廟南逃,收復失地無望。最後三句落筆於岳墳。那“愁風怨雨”所凝聚的,正是千古不滅的民族正氣,為忠臣的冤魂長掬一腔熱淚。全曲敘事抒情一氣呵成,動人心魂。

作者簡介

周德清(1277-1365)元代文學家。字日湛,號挺齋,高安(今屬江西高安市楊圩鎮睱塘周家)人。北宋詞人周邦彥的後代。工樂府,善音律。終身不仕。著有音韻學名著《中原音韻》,為我國古代有名的音韻學家。元代卓越的音韻學家與戲曲作家。《錄鬼簿續篇》對他的散曲創作評價很高,然其編著的《中原音韻》在中國音韻學與戲曲史上卻有非凡影響。《中原音韻》是為北曲用韻而作,糾正作曲家用韻不一,其正音依據是中原語音。成書後,戲曲作曲、唱曲都有了規範,促進了戲曲用韻的統一。《中原音韻》以當時北方實際語音為標準,所定之韻接近今北京音,因而此書是研究近代以北方音為主的國語語音的珍貴資料。「德清三詞,不惟江南,實天下之獨步也。」《全元散曲》錄存其小令31首,套數3套。至正己(1365)卒,年八十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