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
謂尼彌阤羅山,調伏山,二山中間,有水,廣六百由旬,其水生諸雜華,互相照觸,日光為之生冷。
--------------------------------------------------------------------------------
作者:三藏法數(明.一如編)
來源:三藏法數(明.一如編)
夢
梵語svapna,巴利語supina。於睡眠中,心、心所(心之作用)對於對象(所緣之境)所呈現出之種種事相,猶如見現實般之真實,稱之為夢。據巴利經典《彌蘭王問經》載,見夢之原因有風病、膽汁病、痰病、神鬼之誘引、習慣、前兆等六種,其中僅前兆所夢為真,其他皆是虛妄。另據《大毗婆沙論·卷三十七》載,夢醒後尚有記憶,能告訴他人者,稱為完全之夢。而論其自性(夢之本質),則有意、念、五取蘊、心、心所法等種種說法;於見夢之理由,亦舉出五緣(疑慮、串習、分別、曾更念、非人所引,或他力、曾更念、當有、分別、諸病)、七緣(見、聞、受、希求、分別、當有、諸病)等吠陀以來之諸說。
於三界之中,夢僅發生於欲界,不見於色界、無色界。而於欲界中,異生(凡夫)、預流果等之聖者皆有夢,唯有佛、菩薩、阿羅漢(應身)無夢。依唯識宗之說,睡眠深時意識全無,淺時仍有夢中之意識,遂由其作用而有夢。此外,唯識宗又以夢喻顯唯識三性中“遍計所執性”之空無虛妄。說一切有部主張夢中所發生之事盡為實事,故具有果報之作用;但譬喻師否定此說;大智度論卷六亦稱夢非實事,盡屬妄見。
然夢亦可能預見未來,印度自古即盛行占夢術。於佛典中,有關記載夢之經典極多,據《修行本起經·卷上》,《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一》等佛傳之記敘,釋尊托胎之際,摩耶夫人夢菩薩乘白象入於胎內;據《摩訶摩耶經·卷下》、《大般涅槃經·後分卷下》等之記載,皆有關於佛陀入滅之夢兆;據《舍衛國王夢見十事經》載,波斯匿王以十夢預見未來之社會狀態;另據《給孤獨長者女得度因緣經·卷下》及《俱舍論·卷九》載,訖栗枳王所見之十夢亦暗示釋尊入滅後佛教發展之大勢。此外,《般舟三昧經·卷上》亦述及夢中見佛之情形。《善見律毗婆沙·卷十二》將夢分為四類:
(一)四大不調之夢,夢見山崩、飛騰於虛空中,或為群賊、惡獸所追逐,系由身體不調和所引起者。
(二)先見之夢,夢見先前經驗之事。(三)天人夢,隨人之修善或作惡,夢見天人顯示其善惡之行為。
(四)想夢,應過去行為之善惡,而依各善惡意想,夢見善惡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