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圖)《一生守侯》](/img/0/5fa/nBnauM3X0ATNzQDMzYTNyEDN0ITMzkDM3UzMwADMwAzMxAzL2UzL3U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一生守侯》是已故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馬季先生以自傳形式撰寫的。此書在馬季先生逝世之前不到一個月才得以定稿。書中敘述了解放初期的相聲發展,馬季先生和同行在中南海里的演出,相聲在“文革”時期的遭遇等等 ;還著重講述了與老師和徒弟之間的情誼以及藝友之間、搭檔之間、朋友之間、父子之間鮮為人知的感情故事。揭示了馬季先生從事相聲藝術50多年來經歷的酸甜苦辣;其中,還穿插了馬季先生在八九十年代,當他的事業到達巔峰期時,對相聲發展的一些困惑和感想。
全書分上下兩部,上部講述的是馬季在粉碎“四人幫”前的經歷,包括如何走上相聲道路,以及在“五七”幹校的經歷,下部則是粉碎“四人幫”後的故事,其中,還穿插了馬季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當他的事業到達巔峰期時,對相聲發展的一些困惑和感想。結尾部分還收集了馬季對人生和事業的一些感悟。
目錄
![(圖)馬東簽名售書](/img/5/554/nBnauM3X2QjM2cDM0QTNyEDN0ITMzkDM3UzMwADMwAzMxAzL0UzL2E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上部
第一章 我的少年時光
相聲的啟蒙
一場意外的業餘演出
第二章 我學相聲的黃金時期
初入說唱團
老師侯寶林
相聲初下江南
偷學《賣布頭》
知不足而努力
第三章 我難忘的幾位領導
創作啟蒙者王決
會做思想工作的徐曙
古怪性格的陶鈍
愛護我的兩個團長
第四章 去生活中找作品
第五章 “紅牆”里的演出
毛主席說: “還是下去好!”
周總理的教誨
領導人的關懷
第六章 艱難的“文革時期”
歷史的鬧劇
我的大字報
第七章 “五七”千校的經歷
嫩江的兩次歷險
帶病去河南
對相聲充滿希望
第八章 特殊時期的創作
幾經周折的《友誼頌》
引起風波的《戰歌嘹亮》
下部
第九章 走自己的路
![(圖)《一生守侯》](/img/4/785/nBnauM3X4czMzAjMwcTNyEDN0ITMzkDM3UzMwADMwAzMxAzL3UzLyI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辭去團長職位
演員與“走穴”
我的苦惱
第十章 藝友和搭檔
劉寶瑞先生
老郭爺與少郭爺
最早與最長的搭檔
創作的好夥伴
第十一章 相聲的海外推廣
第一次出國
香港與台灣
相聲在東南亞
相聲在美國
第十二章 關於相聲“馬家軍”
我的師徒觀
我割斷了兒子與相聲的緣分
第十三章 相聲以外的事情
第十四章 我的人生感悟
感悟一
感悟二
感悟三
感悟四
作者簡介
馬季,中國新相聲的代表人物,著名相聲大師,表演藝術家。近現代相聲藝術承前繼後的關鍵人物,他繼承發展了侯派風格,走出了自己的創作道路,為大多數相聲後來者所遵循,為中國相聲做出了不可磨滅的供獻。
![(圖)馬季漫畫像](/img/4/440/nBnauM3XzgjM3UTMwMTNyEDN0ITMzkDM3UzMwADMwAzMxAzLzUzL2A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馬季原名馬樹槐。河北省寶坻縣黃莊村人。1956年調中央廣播說唱團。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第三、四、五屆委員會常務委員,第五屆政協委員,中國曲協常務理事,中央廣播文工團說唱團團長等職。現為中國廣播藝術團說唱團相聲演員。曾出版相聲選《登山英雄贊》,相聲作品《打電話》、《畫像》及《新桃花源記》等先後拍成電影。代表作有:《找舅舅》、《英雄小八路》、《登山英雄贊》、《畫像》、《新桃花源記》、《女隊長》、《白骨精現行記》、《舞颱風雷》、 《五官爭功》等。
書摘
![(圖)《一生守侯》](/img/f/3da/nBnauM3X4YDMzgTN0MTNyEDN0ITMzkDM3UzMwADMwAzMxAzLzUzLzA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侯先生不光教我們學藝,還教我們藝德和人品。藝德講的是要給別人留飯,舊社會的藝人門戶之見比較厲害,前面的演員把後面演員節目的笑料給刨了,讓你後面沒法說。建國後,侯先生在徒弟當中強調要特別講究藝德,不能光顧自己。關於做人,侯先生有一句名言:“相聲演員絕不是生活中的小丑。”他在自己創作的段子裡刻畫了很多反面人物的形象,如《夜行記》中的小市民,《離婚前奏曲》中玩世不恭的主人公,《戲劇雜談》中的戲劇博士,《三棒鼓》中的江湖藝人等,都十分可笑和逼真,但這絕不是侯先生生活中的形象。……
“文革”中,我也寫過侯先生的大字報,我認為我沒出格!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要表態,領導又要求寫,這是很正常的。侯先生也給我寫過,別人也寫過,我也寫過別人。社會上曾傳言,說在“文革”中我打了侯先生一個耳光。有人說,曾就此問過侯先生,侯先生模稜兩可地回答說:“舊社會徒弟打師傅,是常有的事情。”侯先生到底說沒說過這樣的話,我不得而知。在一些公開的場合出於對侯先生的尊重,我也沒有解釋過。但現在我可以明確地告訴讀者,我從來沒有打過侯先生,而且,我一直認為侯先生是我的老師。……
遺憾
馬季是2006年12月20日去世的,18日他還和團結出版社編輯通電話,交流書稿審改情況。團結社策劃部主任張晶告訴記者,馬季很看重這部自傳,並且已為此準備了好幾年。在18日的通話中,馬季還向編輯提出要親自題寫書名。“誰都知道馬季的字寫得很好,他一生為別人題字無數,但他最終未能為自己的書題字,這多少令人扼腕。”張晶說。
其他
宴山亭·讀《一生守侯》憶馬季
鴻雁空鳴蒼冥寂寂,一載更無訊息。音容猶在,樂滿人間,惟有萍蹤無跡,幾多逡巡,瀝瀝風蕭雨唳。夢矣,莫是逍遙遊,雙魚難寄? 孰知悲憤提筆,血淚滂沱,恨燃胸臆。霜雪淒迷,蠅蟲蜩鳩,豈撼浩然正氣!坦蕩而來,笑罵天下不平事。依依,亘古徜徉山水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