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出版社:鳳凰出版傳媒集團,鳳凰出版社;第1版(2009年3月1日)平裝:328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16
ISBN:9787807293088,780729308X
條形碼:9787807293088
商品尺寸:22.6x14.8x2.4cm
商品重量:422g
品牌:北京鳳凰天下
ASIN:B00284BVZE
內容簡介
《一座向下修建的塔》是楊煉的思想性文論集,匯集了作者二十餘年的重要文章,包括對詩歌、文學、藝術、現實諸方面的思考,由“詩意孤獨的反抗”、“空間詩學及其他”、“再被古老的背叛所感動”、“回不去時回到故鄉”、“一座向下修建的塔”五部分組成。作者縱橫中西文化之間、遊刃傳統現代之內,高屋建瓴,深海垂釣,在人類困境中把握詩歌精神,為思想自覺而審視作品的質地。楊煉的文論一如其詩作,是深省細民的結晶。他鍛造了輝煌震顫著的材料,以絕然的孤獨、黑暗的洞察力和靈視的顯現,接近了一種神秘主義。他正在實踐自己的話:每箇中文藝術家必須是思想家。同時,他告誡同代人:沒有詩人經得起僅僅重複他自己。編輯推薦
《一座向下修建的塔》是由鳳凰出版傳媒集團,鳳凰出版社出版的。必須把楊煉二十餘年的創作讀成一部書,你才能進入他的思想之塔。一座詩歌之塔,好像一棵榕樹,得努力向下長出鬚根,尋找泥土和地基。但,我們找得到嗎?必須把楊煉二十餘年的創作讀成一部書,你才能進入他的思想之塔。
媒體推薦
在當代中國詩人之間。楊煉以表現“中央帝國”眾多歷史時期生存的痛苦而著稱……一個世界文學的老問題,由中國文學提供了最新版本:怎樣靠獨立的而非群體的靈感,繼續把新異的經驗帶入自己的創作?……我推薦楊煉,請你們關注。——美國:艾倫·金斯堡
(楊煉)繼續以他的作品建造著中國傳統與兩方現代主義之間的橋粱。他令人震驚的想像力,結合以簡捷文字捕獲意象和情緒的才華,顯示出楊煉是我們時代最偉大的詩人之一。
——英國:《愛丁堡書評》
我恨譯楊煉的詩,太難了。
——德國:顧彬
作者簡介
楊煉,一九五五年出生於瑞士,成長於北京,上世紀七十年代後期開始寫詩。為朦朧詩代表人物之一。一九八三年,以長詩《諾日朗》轟動詩壇。其後。作品被介紹到海外,並受邀到歐洲各國朗誦。一九八七年,被推選為“十大詩人”之一。同年在北京與芒克、多多、唐曉渡等創立“倖存者”詩人俱樂部,並編輯首期《倖存者》雜誌。
一九八八年,應澳大利亞文學藝術委員會邀請。前往澳洲訪問,其後開始國際漂流。迄今二十餘年,足跡遍及歐、美、澳洲各個角落。
一九九九年,楊煉獲得義大利FLAIANO國際詩歌獎。
楊煉獲邀任德國柏林DAAD藝術交流計畫、美國AMHERST學院等一系列駐會、駐校作家,擔任德國魏瑪國際論文 競賽、柏林“尤利西斯”世界報導文學獎、“德國之聲”文學競賽等重要活動的評審,及“柏林國際文學節”、國際筆會文學節顧問等。
作品以詩和散文為主,兼及文學與藝術批評。其詩集、散文,與眾多文章已被譯成二十餘種文字在各國出版。
楊煉現居倫敦,繼續文學創作。
目錄
非人生觀——三十六歲自贈並代序輯一:詩意孤獨的反抗
雁對我說
墨樂:當代中國藝術的思想活力
以個人的聲音反抗世界性的自私和冷漠——憶蘇珊·桑塔格
沉默之門——與UweKolbe繼續對話
“在死亡里沒有歸宿”——答問
詩,自我懷疑的形式
輯二:空間詩學及其他
重合的孤獨
因為奧德修斯,海才開始漂流——致《重合的孤獨》的作者
傳統與我們
智力的空間
詩的自覺
中文之內
幻象空間寫作
“空間詩學”及其他——中文古詩形式的美學壓力及其當代突圍
散文斷想
大海停止之時——敞開中文詩的內在時間
輯三:“再被古老的背叛所感動”
磨鏡——中文當代詩的三重對稱
本地中的國際
世界文學就是個性文學
答義大利譯者鮑夏蘭、魯索問
“再被古老的背叛所感動”——英譯《同心圓》序言
2007/2008中日詩人對話——感言二則
我的文學寫作——楊煉網站“作品”欄引言
《水手之家》序言
INTHETIMELESSAIR——中文、龐德和《詩章》
輯四:回不去時回到故鄉
被朗誦的光——歐洲之憶,並獻給母親
孤獨的喧響——讀《替身藍調》
吃人生這隻蜘蛛——讀《吃蜘蛛的人》
一個藝術家的史詩——讀曲磊磊作品
“美國的月亮”和狗食袋
送馬漢茂先生
千年紀的邂逅——一九九九年魏瑪國際論文爭獎賽揭曉
自西向東流動的絲綢——一義大利演講:談利瑪竇
輯五:一座向下修建的塔
一座向下修建的塔——答木朵問
冥思板塊的移動——答葉輝訪談
“詩歌將拯救我們”——和阿多尼斯對話
開掘每個人自己的智慧之井
“後鋒”詩學及其他——與唐曉渡、張學昕談二十世紀八十牟代以來詩歌創作
序言
觀者,又見也。人生觀者,重睹人生也。我寄旅人生,凡三十六載,此一睹,幸運乎?厄運乎?倖存乎?吾尚不知。再見人生,吾所不願。故非不談人生,實人生不可談。非不觀,實不可觀,不可復觀,亦無從無足觀起。處世,變幻無常。外變內亦變,若坐于飛舟而觀於流雲,幻象之外,一無可據。三十六載之前,萬事緲緲,百書並陳,其說不一,何為可依可信之理?三十六載之中,“救國”云云,“救人”寂寂,如所居之國無人,所生之人無國,又何為可憎可愛之情?學詩日久,非吾寫詩,實乃詩寫吾。每一句出,不獨遠離吾身,亦遠離此世,若眾星焚於天外,其光非僅止於囊螢映月之用也。所謂藝術人格者,非藝術出自人格,乃藝術創造人格。藝術所為,在於敞開天啟,使人獲求一超拔於混濁人煙之世界。此,不落文字之內,乃據文字之上,汝可隨之,焉可求之?
如是,人生不必觀。不觀,則游與不游,皆逍遙也。
文摘
雁對我說那必定是夏夜,我的窗外必定有一隻雁在啼叫,叫著八月八日這個日子。
二○○八年八月八日對我有多重的含義,那將是北京奧運會開幕的日子。
其實傳遞的是對什麼是中國真正的現實的關注。“奧運”像一個坐標,給茫茫大海上一次近乎抽象的航行標出了時空,讓渴望和事實的反差凸顯出緊迫。它最大的好處,就是令“中國問題”在這個太稔熟利益遊戲的世界上變得不可迴避。僅此一點,已遠遠超出了一次奧運會本身的意義。
但這日子對我還有一層私人的含義:它開幕式那天,正是我離開中國整整二十周年。一九八八年八月八日,我應澳大利亞藝術委員會邀請,懷揣寫作五年、剛剛完成初稿的長詩,踏出國門。以這樣的句子結尾:“所有無人回不去時回到故鄉”,“每一隻鳥兒逃到哪兒死亡的峽谷/就延伸到哪兒此時此地/無所不在”,“以死亡的形式誕生才真的誕生”。詩是一個讖語,它比詩人更清楚命運等在哪裡。詩也是一張藍圖,它把我們昨天的、今天的、將來的“活法”早早畫下,緊緊攥在手裡,又不動聲色地看著世界趨近它、證實它,最終成為它。那一年像一道裂縫,把我的履歷一劈為二,前三十三年在中國和後二十年在國外,既逆反又怪異地組合成一體。“歷史”和私人生活的這種混淆,使我有時簡直分不清究竟時間根本就是一個錯覺?抑或每個人的經歷壓根就是一部史詩?二十年了,世界在腳下滑過,紐西蘭、澳大利亞、德國、美國,永遠離開,卻永無抵達……
我漂流的日子追隨著我的詩,而我的詩又追隨著隱身在所有詩作深處的某個“原版”。是的,我們活著,但剝掉冷戰、東西方、種種意識形態的口號遊戲,甚至進化的幻象,真有一個我們“自己”活過嗎?所謂活法,在我眼裡只是一個同心圓,貫穿了古今中外人之內在困境。正是通過對它的提問,使國界兩邊的人們彼此相識、互懂,連線在一起。
“沒有國際,只有不同的本地”,——我寫過的一篇文章《本地中的國際》可以歸結為這樣一句話。這二十年來,我生活中最觸目的特徵,是幾乎不停地在世界各地旅行,因此,“國際”一詞,似乎取代了一個個具體地名,變成了我真正的住址。但同時,我心中的疑惑正是:什麼是“國際”?離開了一個個具體地點,以及用每個地點上的深度構成的對話,真有一個“國際”能讓我們抽象地生存其問嗎?如果沒有,那“本地”又是什麼?它的內涵,是地理的?心理的?歷史文化的?語言甚至語言學意義上的?或是由所有這些構成的一個人精神的內在層次?那么,一首詩,正是一種“關於現在的考古學”。詩人考古家,一層層揭開地層似的,追問進那個總能隱秘得更深的“自我”。詩作猶如考古手冊,記錄下在一個地點之內的、縱深的發掘經歷。我們通過比較自己以前作品的深度,來確認現在這首詩的位置和價值。直到“本地”一定超越某個地點,它鑽探、鑽透一個人的腳下,從這裡指向每個地點。簡單地說,占有本地,意味著詩人發掘自身的能力。詩人說:給我一次呼吸,我就能長出根,扎進泥土,探測到石礫和岩漿,並沿著水的脈絡傾聽大海,參與古往今來航海家們的旅程。
由是,今年八月八日那個夏夜,在我的臥室敞開的窗外,必定到來那隻雁。它的啼叫來自古老的中國?或者始終迴響在這裡——在英國,倫敦,擊碎墨綠色玻璃質地的靜謐,傳進我的耳鼓。一聲聲清冽的音色里,有個隱秘的世界被揭開了。我想知道,令我怦然心動的,究竟是什麼?
是這座叫做倫敦的城市嗎?我漂泊途中無數外國城市中的一座。本來只和別的短暫停留地一樣,這個標明stokeNewington的郵政地址,還沒記住便被拋棄、縮小、固定、埋進履歷表,變成一行沒人注意的字。但不期而然地,我在這裡住下來。幾年過去,這城市竟然逐漸和我熟悉起來,當我的眼睛開始“自然而然地”在同一棵蘋果樹枝頭,搜尋每年十一月懸掛的最後一個蘋果,我突然發現,倫敦和我的關係已不同了。它不再和我擦肩而過,而停下來,成了我在中國之外獲得的又一個“本地”,比純粹的漂流更怪誕的,以表面的不動加倍突顯出人生命運的不得不動。
是我在倫敦寫成的詩集《李河谷的詩》嗎?李河谷,離我家步行十分鐘,一片原始沼澤的保留地。一個地點,代表所有外在的地點,非得通過寫,被轉化到我內部,當它成為文字之我的一部分,才不再空洞。其實,連“死者”這個詞、“流亡”這個詞也都可以是空的,如果沒有思想的實體、詩的實體,我們甚至配不上談論自己的經歷。非得創造這個意象“一隻血淋淋的漏斗”,來描述從我廚房後窗向下望見的花園,和秋雨中深深沉溺的所有花園。非得找到這個句子“肯定風也在沿著自己離去”,來追上我門前這條枯葉紛飛的街,和我漂流途中經過的每條街。當心理的時間翻轉成一個鏇渦,鏇入地理的空間,這些意象越本地,才越點明了人的“無處”那個主題。除了一行詩,我們哪兒都不在。
又或者,那雁唳提示的是“中國”和“中文”?苦難頻頻的命運,反襯出璀璨的詩歌傳統。一個綿延無盡的歷史,讓我以為懂得了“時間的痛苦”,但後來才發現,那其實是“沒有時間的痛苦”,唯一證明著“活法”的古今不變。一個被沿用了上千年的句子“國家不幸詩家幸”,譯成我表述當代中國詩歌的說法,就是“噩夢的靈感”。現在,中國被我稱為“我自己的外國”;而中文,則成了“我的外國母語”。自古以來,離鄉背井(請注意這個意象“背朝著自己的井”!)就被視為中國人最慘痛的人生經驗,也因此隨季節南北遷徙的雁,就成了流離遊子懷鄉病的象徵。那排成一個中文“人”字飛遠的雁行,總是在“回家”的。而一束眺望它們隱沒的目光,總是回不了家的。翻翻唐詩,“雁”簡直是傷心相思的同義詞:“歸雁人胡天”、“歸雁來時數附書”是王維的;“雁沒青天時”、“雁引愁心去”是李白的;“心隨雁飛滅”、“木落雁南渡”是孟浩然的;“秋邊一雁聲”、“鴻雁幾時到”是杜甫的。最善描寫漂泊之苦的杜甫,有詩直接題為《孤雁》,這聯對仗“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雲”,早已寫盡了我今天的處境心境。中國古詩強調使用“典故”,那正是通過“互文”的關係,用一個剛寫下的文本涵括、刷新整個傳統。當一聲雁唳,把我此刻的聽覺牽入了唐朝,讓李河谷的水流上溯到一千二百多年前的源頭,那是一種“遠”嗎?抑或逼人之“近”?我幾乎可以招呼裹緊長袍、匆匆拐過街角的杜甫們,猶如招呼我熟悉的鄰居。
詩包含了所有這些。在這裡,“遠”和“深”是同一個意思。詩人遠行,其實又在自己的內心原地不動。世界滑過他如抽象的布景,變幻的距離,唯一存在在“向內”追問的方向上。詩人的水平移動,被詩悄悄變成了垂直的。就是說,所謂“深度”,無關其他,僅僅指向詩人通過寫作對存在的領悟。海德格爾所說“所有偉大的思想家其實只說出了同一個思想”,即是指這個關於“存在”的思想。寫詩的價值和樂趣,可以形容為到存在的深海里釣魚。與此相比,僅僅追求作品的題材之變、形式之新、風格之花哨,乃至玩弄“政治正確”、“身份遊戲”,都是捨本逐末,那些目標的浮泛已經弱化了意義。盯緊人的處境不放,詩就成為我們“唯一的母語”,它深於每一種個別的語言,而引導著所有表達。屈原的、但丁的,唐朝的、當代的,北京的、倫敦的,李河谷中流淌的、我小小書房裡剛剛誕生的,每一次“寫下”的特定時間,因為書寫無時態的中文動詞,而變成了非時間——所有時間。不是“我”在到處,是到處存在於“我”。當世界不再只是“知識”,它成為詩人活生生的“思想”,一首詩就接通自己的能源了。
我知道在後現代流行的今天,談論且標舉“深度”,似乎不合時宜。但不得不如此。我們選擇“活法”,就是選擇“想法”,更確切些說,是建立對內心困境的自覺。二○○八年奧運,世界對中國現實傾注關切之際,一些西方大資本家卻正在北京的宴會廳里舉杯:“我們被照顧得好極了!”同理的另一面,只有當美國和伊拉克的詩人並肩朗誦,你突然發現他們作品中的痛苦多么相通。我反覆說過:自私、冷漠、玩世不恭,正是這三個詞畫出了一幅當今世界的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