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國家科技攻關計畫

“八五”國家科技攻關計畫

“八五”攻關計畫是在“七五”攻關計畫的基礎上,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各領域的重點技術改造和基本建設的需要而制定。其基本目標和宗旨是:針對當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急需要辦的大事,解決需要科技發揮先導作用的重大問題;針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將產生重大影響,帶有方向性、基礎性、綜合性的重大課題集中力量攻關。

宗旨與目標

(圖)“八五”國家科技攻關計畫“八五”國家科技攻關計畫

自“八五”開始,在制定國家科技攻關計畫的同時,各部門和地方也制定了相應的行業和地方科技攻關計畫,國家科技攻關項目更加集中在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有重大影響的帶有方向性和關鍵性的科技課題上。“八五”攻關計畫的具體目標是:
繼續把農業科技攻關放在首位,堅持不懈地抓好我國主要農作物的良種的培育,建立從育種研究到良種繁育推廣的種子科學體系;抓好中低產田的綜合治理,大幅度提高單產水平。
大力推進工業、交通技術的更新換代和裝備現代化,繼續加強重大引進技術及裝備的消化、吸收和國產化工作。並努力提高自主研究開發新技術、新裝備的水平,根據生產建設的實際需要,向大型化、實用化、批量化配套發展。爭取在“八五”攻關中,工業、交通系統的主要部門,在若干領域的生產技術能夠接近或趕上80年代中後期國際水平。
發展電子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堅持基礎與套用並重的方針,力爭在“八五”期間有大的突破,逐步改變我國在電子信息技術發展上受制於人的狀況。
繼續發展調整人與自然關係的重大技術。
繼續重視基礎性技術研究和基礎性基地的建設。

主要內容

“八五”攻關計畫在農業、能源、交通、資源勘探、主要原材料、重大裝備、新興技術、環境保護等經濟和社會發展領域,共安排了180個重大項目,投入了90億元資金。
緊緊圍繞農作物育種,提高糧食產量,改善農作物品質,病蟲害防治,中低產田改造,農林牧副漁綜合發展等問題加大農業科技攻關的力度。
針對我國資源緊缺,資源綜合利用率低和發展後續資源的迫切需要,“八五”攻關計畫著重加強石油、天然氣的勘探,有色多金屬礦的綜合利用和緊缺礦產資源的勘察評價等項目的攻關。
為了促進我國能源結構的調整和能源利用水平的提高,最大限度地開發和利用現有能源,“八五”攻關計畫將在煤炭、石油、水電、核電站、核供熱以及新能源開發等領域開展深入研究。
為了不使交通成為制約國民經濟發展的“瓶頸”,“八五”攻關計畫在交通上把重點放在高速鐵路的建設、運營管理的現代化、高等級公路修築成套技術和內河航道的整治等方面。
為了促進國民經濟基礎產業的發展,“八五”攻關計畫將加強原材料行業的攻關力度,在冶金、化工、石油天然氣加工、建材四個方面展開攻關。
加快研製適合我國國情的先進紡織設備,促進機電一體化和電子技術在該領域的套用,開發豐富多彩的新原料、新工藝和新產品,攻克一批關鍵技術,促進企業產品結構的最佳化。
為了發展高科技,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培育和形成具有廣闊市場前景和國際競爭力的新興產業,“八五”攻關計畫將組織積體電路、計算機系統、計算機軟體、通信、數控系統、工業過程自動控制系統、電力電子器件及套用和生物工程等領域的科技攻關。
“八五”攻關計畫在社會發展領域將重點安排資源開發、環境保護、醫藥衛生、防災減災、公共安全等5個方面的科技攻關。

計畫管理

在“七五”攻關計畫的管理的基礎上,“八五”攻關計畫又引用了一些新的管理方式,對攻關計畫的項目實行了滾動管理;國務院各部委加強了和地方的密切結合,充分調動了地方的積極性;攻關項目實現了同基改、基本建設項目的結合;開門制定計畫和專家把關相結合,對攻關計畫實行了“前諮詢、中評估、後評議”等,這些新的管理方式都為攻關計畫的順利實施和保證攻關計畫成果的實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實施概況

“八五”攻關計畫的內容比“六五”、“七五”攻關計畫更加豐富,在農業、資源勘探、主要原材料、重大裝備、能源、交通、機械電子、輕紡、高新技術和社會發展等領域,共安排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急需的項目180個,投入資金90多億元,其中中央財政撥款45.2億元。
“八五”攻關計畫除了安排高速鐵路、300米級高水壩前期研究、電動汽車等方向性基礎性技術攻關項目外,主要是對農業、交通運輸、能源原材料、電子、現代通信技術、工業過程控制技術、環境污染治理、遙感技術的套用、資源開發和綜合利用、重大疾病防治、人口控制等領域的關鍵技術組織了會戰,涉及面廣,技術起點較高。
經10萬多科技人員的拼搏努力,“八五”科技攻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據不完全統計,共獲得科技成果6萬多項,達到國際水平的占35%(其中航空遙感實時傳輸系統、5毫米薄帶連鑄連軋技術、陶瓷刀具批量生產技術、離子束生物工程套用技術、磷石膏分解技術、城市污水回用成套技術、農作物細胞工程育種、江西原地堆浸稀土開發技術、柿竹園“CF”法選礦技術、地勘期間煤田瓦斯預測技術等十大成果為世界領先水平),國內領先水平的占36%;新產品、新工藝5000項,新材料近3000種;共獲得國家專利近800項;獲各類國家獎勵125項,省部級科技獎1149項。攻關的大部分成果已經或正在經濟建設中推廣套用,五年累計取得直接經濟效益超過600億元。

成果概況

“八五”攻關計畫緊緊圍繞糧食產量提高和農村經濟發展目標,以良種選育和區域農業綜合治理為重點開展攻關。在五年中共選育出糧食、經濟作物、蔬菜新品種473個,普遍增產10%以上,其中水稻、小麥、玉米三大主栽農作物新品種累計推廣12.8億畝,新增糧食300多億公斤。以中低產田改造及綜合治理為重點的區域農業綜合治理工作,在“六五”、“七五”攻關的基礎上,選擇黃淮海平原、北方旱地、松嫩三江平原、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區、南方紅黃壤丘陵地產區五類生態脆弱而增產潛力大的區域,建立農業高產、高效試驗研究及示範樣板區50個,示範面積350畝,以點帶面,輻射推廣2億畝,累計新增糧食約60億斤,農民收入提高一倍以上。
“八五”期間的鐵路運輸重載技術、光纖通訊技術、50萬伏交流輸變電、200兆瓦低溫核共熱堆設計核示範工作、石油鑽采、蒸汽裂解制乙烯技術、重油催化裂化技術、煤礦綜采綜掘設備、氧煤強化煉鐵技術等攻關成果使我國產業部門的生產技術水平上了一個新台階。
在石油生產技術研究中,三次採油技術使得用傳統技術基本不能采出的油層恢復了生產,採油率提高一倍,大慶等油田已將該技術納入生產計畫中,“九五”末將年增原油700~1000萬噸。冶金行業以節能降耗為主攻方向,開展的高爐氧煤強化煉鐵新工藝研究,形成了以九項關鍵技術為主組成的成套技術。用此項技術,鞍鋼煉鐵廠完成了生產系統改造,保證了200公斤/年的大噴煤量工業試驗勝利完成,標誌著我國高爐氧強化煉鐵技術的總體水平已躍居世界先進水平。此項成果促進了全行業的噴煤量的提高,“八五”末全國煉鐵企業噴煤總量達450萬噸/年,比“八五”初期增長一倍,降低成本4.8億元/年。目前我國的噴煤量僅次於日本而列居世界第二位。氧煤煉鐵技術帶動了煉焦、燒結等工序技術發展與提高,對冶金行業提高競爭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八五”攻關在交通紡織化工冶金等領域安排了一系列高新技術套用於生產和工藝上的項目,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對我國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產業結構現代化作出了貢獻。
運用新材料和自動化等技術,研製完成的5000噸級貨物重載列車已在京滬、京廣線上開行,增加年運輸能力1300萬噸,相當於新建一條單行線鐵路。時速160公里的準高速列車在廣深線上正式運營3個月後,現延至香港九龍;利用部分準高速技術,在滬京、京秦線上進行的客車提速試驗也取得了圓滿成功,這一成果為“九五”期間繁忙幹線提速改造積累了經驗。
古老的紡織業,把電子技術尖用於絲綢印花、提花工藝上。電子多臂機和高速電子提花機的開發成功,改變了我國絲綢沿用的機械式多臂、提花裝置的效率低、精度差的落後狀況。印花圖案自動分色描稿處理系統、印花圖案自動分色描稿處理系統、印花回頭樣及前處理系統、高精度印花製片新技術等三項成果使真絲綢印花前處理工藝及設備向自動化和智慧型化跨出一大步,生產效率比原來提高15~20倍,生產周期由原來的十幾天甚至幾十天縮短至幾天,為真絲綢印花產品的多花色、快交化、高精度創造了條件。
在化肥的生產中,合成氨與尿素裝置最佳化控制和調度,把傳統的化工技術和電子技術、現代控制技術相結合,在國內第一次實現了控制—最佳化—調度—管理一體化,技術水平達到了當前國際先進水平。在滄州化肥廠投運後,噸氨能耗從44.1GJ下降到30.05GJ,停車天數從9.34降至0.35,年增經濟效益約1200萬元,目前擬在各大化肥生產裝置上進行推廣。
天津大沽化工廠承擔的“氯鹼生產過程最佳化控制系統”,主要完成了電解、燒鹼農藥聚氯乙烯4個分廠全流程的控制與管理,實現了全廠氯氣平衡最佳化控制、蒸氣平衡最佳化分配及全廠工藝故障診斷和預報,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推廣到17個省市33個廠家,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八五”期間解決了五英寸、六英寸單矽晶拋光片的成套技術,產品已出口;自主開發的五次群同步數字系列光纖通訊技術已得到套用;約有20多種基因工程藥物和酶工程、發酵工程產品及新技術、新工藝開發成功,並已進入工業規模生產;電子數據交換(EDI)技術在國際貿易系統中得到推廣套用,為擴大改革開放提供了先進適用的技術;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大型軟體開發環境——青鳥系統,作為設計軟體的軟體,為發展我國的軟體平台和工業化生產手段,已在國產軟體開發金融證券、製造業及商業自動化等領域得到推廣套用;開發出的四種具有自主著作權的數控基本系統,使我國的數字控制設備及技術,開始擺脫國外長期制約我國的局面,為我國數控工具機等裝備的自主發展奠定了基礎;我國首創的等離子束誘變生物技術,為生物技術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技術手段。
“八五”期間我國在銅、金等緊缺礦產資源成礦規律、成礦理論和綜合勘查技術方法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海島資源與開發、大陸架資源調查、南沙群島資源調查等領域獲得長足進步;在污水處理、固體廢氣物的處理和處置、脆弱地區生態環境恢復、酸雨形成機理的認識和防治、全球氣候變化等領域得到長足的發展,縮小了與國際的差距,部分領域達到甚至超過國外的發展水平;我國的B型肝炎及其它一些傳染病得到控制;惡性腫瘤和心腦血管病等一些重大疾病的防治和治療水平有了長足的進步;短期氣候預報工作已初步形成了一個新的颱風暴雨監測、預報、服務體系;開發了數字地震觀測技術裝備和地震預報新方法。

項目一覽表

(圖)“八五”國家科技攻關計畫“八五”國家科技攻關計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