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陀山是觀音菩薩的道場,她的淵源可追溯到島上的“不肯去觀音院”。相傳唐鹹通年間,日本僧人慧鍔從五台山請得觀音佛像泛舟取道現今的普陀山回國,就在如今的不肯去觀音院院址處下海,駛入蓮花洋,第一天遇到了強颱風返回,第二天又遭遇暴風雨返航,第三天雖風和日麗,但船行不遠卻又像生了根似的進退不得,轉眼間洋面上布滿了朵朵鐵蓮花。慧鍔突然悟覺,難道觀音大士不肯去東瀛?有當地居民張氏目睹此靈異,遂舍宅供養佛像,稱為“不肯去觀音院”。這也就是“佛選名山”,普陀山遂成為觀音道場的開始。
現在,以這個故事為線索的“不肯去觀音號”帆船將要和大家見面了。據介紹,這條仿古帆船的建造,既要體現傳統帆船的風姿,又要使該船符合海事、船檢等要求。所以,建造也費了一番心思。先由凱靈船廠建造鋼質船殼,再由岑氏木船作坊建造船舶木質外型,船上的布置也將體現普陀山不肯去觀音院的唐代圖案風格,使“不肯去觀音號”既有古樸的外貌、又具有遠航能力,成為舟山海洋文化交流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