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監,在後宮是不男不女的存在,是為了避免與皇帝的妃子發生穢亂宮帷的事。但諾大的後宮,除了皇帝作為一個男人可以自由出入,還有一種人是可以不用閹割而進入的,這類人就是太醫。歷史上的女醫很少,就連宮中的太醫都大部分是男的,但在封建的古社會中,皇帝如何放心太醫不會與自己的妃子有染呢?
首先,我們來看太醫的工作性質。太醫也稱御醫,是皇宮中專門為皇帝、妃嬪及子女服務的專門醫生。太醫的出現最早是在春秋時期,宋代以後,成立了官辦醫學機構,開始培養醫學工作者,成績好者可升為太醫,所以太醫也屬於一官半職。雖然到了明清時期,太醫的品級最高不過四品,跟宮中一些權傾朝野的大太監不能比,但他們卻不需要像太監一樣被淨身,這是為什麼呢?作為一個醫生,太醫擁有救人的技能,也肯定擁有害人的技能。如若太醫在入宮之前需要淨身,一則沒人敢進宮入職,二則可能會有仇恨心理,可能會加害於皇上和妃子。
再說,太醫的工作方式。太醫講究望、聞、問、切,所以太醫為嬪妃們看病,首先是望診,即妃子一般都是坐在帘子之後,太醫透過薄紗觀望病情。當然,光“望”當然不行,“四診”環節中,最重要的是“切”,即號脈。但古代女人最忌諱手讓別的男人摸,被陌生人摸了算是“失貞”,所以在宮中醫人便需更為謹慎。傳說中的“懸絲診脈”就是把一根絲線由太監遞到掛著帷帳的房間裡,系在妃子的手腕上,另一頭留在屋外太醫的手裡。但這個形式未免太為誇張,再有就是用薄紗蓋在手腕處號脈,以避免肌膚之親。
不過還有說是醫術承襲需要代代相傳。醫生這個工作自古以來的意義就是救死扶傷,但古代在世間流傳著“太醫難當”的說法。都說伴君如伴虎,而作為為皇宮之內的太醫,一旦出了事故便將自身難保。
太醫 懸絲診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