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對於選拔人才來說,“貓論”大家應該是耳熟能詳的,“不管黑貓、白貓,抓住老鼠的就是好貓”,其實這個“貓論”在三國的時候就有人提出來了,這個人也是丞相喔,可是大家可能不知道在戰國七雄末年,大秦帝國的丞相李斯大人也提出過一個“鼠論”,今天小編給大家分析下“鼠論”和“貓論”的不同之處。
有一句話是這樣形容人才選拔的,“沒有伯樂,哪有千里馬”,或許很多有才能的人都在等待著自己的伯樂,這不讓我們回到三國,在三國中曹操是最善於使用人才的,而且曹操的“唯才是舉”是曹操成為三國最強的一方諸侯的主要原因,曾經曹操有一次評判一個自己的老鄉,因為曹操請他出來做官,可是這傢伙道德上有瑕疵,老是把官家的好牛換自己家的病牛,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呀,被發現了遭到貶官下崗了,有一次正好被曹操給撞見了,曹操對身邊的人說,我這位老鄉就像一隻會偷吃的貓,還是有才能的,於是恢復了他的官職,這就是最早的“貓論”,講真曹操的“貓論”和“唯才是舉”是有個度的。
看看現在的“貓論”細極思恐呀,“不管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黑與白如果混淆了,只看結果不看過程,這簡直就是說,只要你完成任務,你可以不擇手段,完全沒有束縛,我覺得應該改正這種思想,曹操是被逼的沒有辦法,非常之時用非常之法,如果現如今選拔人才,光看才能,不看人品道德,或許這樣的人才能給你帶來暫時的利益,但是後患無窮。
說完了“貓論”再說“鼠論”這是大秦帝國的丞相李斯的人生經歷吧,李斯年輕時說過,世上有兩種老鼠,它們命運相差很大,一種是“廁鼠”每天吃著骯髒的食物,還擔驚受怕,一不小心被人一棍子打死了,另一種老鼠是“倉鼠”有著吃不完的食物,日子過的很安逸。李斯就選擇當了一隻“倉鼠”,李斯原來是呂不韋的一個門客不受重用,李斯在呂不韋家裡的環境就相當於“廁鼠”,於是李斯毅然投靠了還是秦王的嬴政,李斯是把秦王嬴政的潛力當作了糧倉,當很多人都抱怨“天妒英才”的時候,很少人有勇氣去“毛遂自薦”或者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決心,當然在古代來說,有“不忠”的嫌疑,但是“良禽擇木而棲”也是天道。
所謂的“貓論”是等著老闆來挑你,而李斯的“鼠論”是你來挑老闆,不管有沒有弊端,相比較還是李斯更高一籌,但是李斯後來被趙高滅了滿門的時候,會不會後悔當初決定,從而產生出想法其實當一隻“廁鼠”也不錯,至少還能活命不是。
李斯 秦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