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笑傲江湖》是一部政治小說?

我寫武俠小說是想寫人性,就像大多數小說一樣。這部小說通過書中一些人物,企圖刻畫中國三千多年來政治生活中的若干普遍現象。影射性的小說並無多大意義,政治情況很快就會改變,只有刻畫人性,才有較長期的價值。不顧一切地奪取權力,是古今中外政治生活的基本情況,過去幾千年是這樣,今後幾千年恐怕仍會是這樣。任我行、東方不敗、岳不群、左冷禪這些人,在我構想時主要不是武林高手,而是政治人物。林平之、向問天、方證大師、沖虛道人、定閒師太、莫大先生、余滄海等人也是政治人物。這種形形色色的人物,每一個朝代中都有,大概在別的國家中也都有。“千秋萬代,一統江湖”的口號,六十年代時就寫在書中了。任我行因掌握大權而腐化,那是人性的普遍現象……因為想寫的是一些普遍性格,是生活中的常見現象,所以本書沒有歷史背景,這表示,類似的情景可以發生在任何朝代。

——《笑傲江湖》後記

東方不敗東方不敗

2013年第4期的《國家人文歷史》中,有一篇名為《金庸:歷經鬥爭,仍可笑傲江湖》的文章,這篇文章以《笑傲江湖》為切入點,詳細地講述了金書中的政治隱喻,及其與金庸本人的個人經歷的關係,表達了金庸的部分政治思想。本文作者喜讀金書久矣,因此特地在淘寶上買來了這一期的人文歷史,讀了這篇文章,結合當初自己看《笑傲江湖》所留下的記憶,感慨良多。

讀過《三國演義》的朋友,都對“話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句話很熟悉,誠不知,廟堂如此,江湖也是如此,大亂之後是短暫的平靜,而平靜之後又是新的動亂,如此循環往復。君不見:第二次華山論劍,黃蓉逼瘋歐陽鋒之後不過短短几年,李莫愁便在江湖上掀起一陣血雨腥風,蒙古大軍揮師襄陽,楊過小龍女雙劍橫行天下,第三次華山論劍後,貌似迎來了短暫的平靜,誰知道之後有多少英雄豪傑為了“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這一句話而相互殘殺,埋骨天涯?

辟邪劍法辟邪劍法

《笑傲江湖》中的江湖也是如此:當年林遠圖創立福威鏢局,練就七十二路辟邪劍法,威震天下,經歷了短暫的平靜之後,江湖中又為這套劍法起了波瀾。

全書中的江湖主要有三大勢力集團:少林派和武當派代表了傳統的正派勢力,五嶽劍派代表了新興的正派勢力,日月神教則是與正派針鋒相對的邪派勢力。少林武當兩派向來是天下武學正宗,乃是武林之中的泰山北斗,且兩派弟子都是出家人,與世無爭,講究清靜無為,於是兩派自然而然成為了維持江湖既定秩序的正義力量,江湖的動盪就發生在五嶽劍派和日月神教之間。

《笑傲江湖》一書中的政治隱喻,便化身於爭奪《辟邪劍譜》和五嶽劍派與日月神教間的鬥爭中。

《笑傲江湖》的第一回《滅門》,講的是為了林遠圖當年所創的《辟邪劍譜》,號稱名門正派的青城派將福威鏢局來了個滿門抄斬,只有少鏢頭林平之一人得以倖存;隨之而來的第二場滅門同樣發生在所謂的“名門正派”之中,衡山派劉正風準備金盆洗手,可嵩山派眾人攜五嶽劍派盟主令旗到來,稱其勾結魔教長老曲洋,在劉正風拒不屈服的情況下將之滅門。

五嶽劍派結盟,是為了對抗日月神教,衡山派掌門左冷禪大力推行五嶽並派,同樣以此作為目標。因此,五嶽劍派的主流意識形態就是“以以階級鬥爭為綱”,強調正邪不兩立,劉正風滅門事件就說明了這一點。五嶽劍派的意識形態認為:正派與邪派之間如果存在有所謂的友誼是不能被容忍的,哪怕像劉正風與曲洋這樣的琴瑟之交都要被誅除。

金庸的意思很明白:意識形態已經成為判斷是非的唯一準則。

《笑傲江湖》劇照《笑傲江湖》劇照

同樣的鬥爭還發生在五嶽劍派內部:華山內部的氣宗與劍宗,都是華山派的劍法,所不同的只是怎么練的問題,結果卻被異化成了“黨內鬥爭”,把劍宗與氣宗之爭闡釋為“正邪之分”,岳不群更是炮轟岳靈珊“最好是氣功劍術,兩者都是主”的理論,大開批鬥大會,稱“你這句話如在三十年前說了出來,只怕過不了半天,便已身首異處了”。

劍氣兩宗鬥爭的表面,其本質又是什麼呢?這要看兩宗鬥爭的起源說起:當年劍宗代表風清揚技壓氣宗二代傳人岳不群,而二人爭奪幫主大權之時,岳不群卻用計擊敗風清揚,當上了華山派的掌門,風清揚不甘心失敗,勾結衡山派左冷禪企圖復辟,推翻岳不群,結果因令狐沖而失敗。這樣一看,意思就很明顯了:

思想鬥爭是假的,路線鬥爭是假的,只有權力鬥爭才是真的。

令狐沖令狐沖

令狐沖那一句:“即以當世之士而論,向大哥、上官雲、賈布、童百熊、孤山梅莊中的江南四友,哪一個不是奇材傑出之士?這樣一群豪傑之士,身處威逼之下,每日不得不向一個人跪拜,口中念念有辭,心底暗暗詛咒。言者無恥,受者無禮。”將階級鬥爭下的全民瘋狂展現的淋漓盡致。

童百熊家的男孩一句“一天不讀教主寶訓,就吃不下飯,睡不著覺。讀了教主寶訓,練武有長進,打仗有氣力。”道盡了個人崇拜對人身心的摧殘。

劉正風與曲洋以琴瑟結交,希望遠離江湖上的兒女情長快意恩仇,卻落了個家破人亡,卻不是知識分子在極權下的悲哀又是什麼?

《笑傲江湖》中判斷一個人正邪的根據,不是個人的品德與信仰,而是看你身處哪個陣營。

但縱是全書有太多的黑暗,男主角依然是令狐沖這樣一個不計名利、隨心所欲的隱士型主角,不顧一切維護著世間美好,哪怕他們身處最黑暗的年代,讓我們看到了世上的主流依然是高潔與不屈。

歷經鬥爭,卻依舊笑傲江湖。

金庸金庸

正如金庸所言:不顧一切地奪取權力,是古今中外政治生活的基本情況,過去幾千年是這樣,今後幾千年恐怕仍會是這樣。

值得一說的是本書的寫作背景:當時,香港左派在大陸“文革”影響下,展開“反英抗暴”行動,矛頭直指港英政府。最初,行動以罷工、遊行示威為主,不久後便演變為暗殺、炸彈襲擊甚至槍戰。各種暴力行為引來香港市民的極大反感,未被左派控制的傳媒紛紛譴責暴力行徑,支持政府維持社會秩序,金庸便是其一。

1967年8月24日,香港商業電台主持人林彬在上班途中遭兩名的暴徒伏擊,被燒成重傷,不治身亡。

根據後來香港警方的調查左派有暗殺名單,排第一的是林彬,排第二的叫“豺狼鏞”。這位“豺狼鏞”在感受到危險後,選擇赴英國—他當年留洋學習的故居暫避,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他在遠隔中國萬里的英國,創作出了中國武俠小說的巨作——《笑傲江湖》。

“豺狼鏞”就是查良鏞,也就是金庸。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