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教是現在新疆影響最大的宗教,其實很多人不知道,新疆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有兩千年,佛教就占了一千年。
佛教誕生於與印度,公元前三世紀,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派人四處傳經。佛教此時傳入克什米爾一帶,但何時翻越蔥嶺,進入新疆卻無法考證了。
佛教最先進入和田,即于闐國。在於闐國王的支持下,佛教逐漸在新疆各地開枝散葉。公元四到五世紀,佛教進入全盛時期,形成了于闐和龜茲兩個佛教中心。
法顯和玄奘兩位大師都對西域佛教的盛況有過詳細描述:
“其國豐樂,人民殷盛。盡皆奉法,以法樂相娛。眾僧乃數萬人,多大乘學,皆有眾食。”
十世紀時,伊斯蘭教經喀什噶爾傳入新疆。中亞的穆斯林國家和西域的佛教國家大戰了幾十年,最終形成東西對峙的局面。
佛教此時傳入克什米爾一帶,但何時翻越蔥嶺,進入新疆卻無法考證了。
十三世紀蒙古帝國崛起後,統治者對宗教的態度極為寬容,聽任各家自由發展,這也為伊斯蘭教的傳播創造了有利條件。
同時蒙古大軍進攻西遼時,對新疆的自然環境破壞非常嚴重,許多地方都改作牧場。成吉思汗死後,子孫互相征伐幾十年,原本繁華富裕的西域變成一團廢墟。
戰爭讓百姓流離失所,他們把希望寄託於佛教,但佛教並不能解決現實的苦難,很多人因此對自己的信仰產生動搖。
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他們的宗教信仰都是由當時的社會經濟基和政治等多方面因素共同決定的,但顯然統治者的意見占有更大分量。
佛教傳到西域時,宣揚的某些觀念暗合統治者意願,於是在於闐國王等的支持下飛速發展,但也帶來一個問題,那就是各地出現了大量寺廟和僧侶階層。
統治者的賞賜和信徒的供奉使得寺廟享有大量田產,進而發展出獨特的寺廟經濟。僧侶不事生產,但過著優渥的生活。他們的數量一旦超過了生產力所能承受的極限,僧侶和寺廟就變為社會的負擔。
僧侶階層占據大量社會財富,使得國家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和經濟基礎,又加之“安史之亂”後,中央政府無暇西顧,西域的各個佛教國家衰落是不可避免的。
相比於佛教,伊斯蘭教更能夠團結底層勞動人民。伊斯蘭教教義簡單,且靈活務實。只要精神上信仰堅定,教義在某些情況下可以變通,比如病重和旅途中可以不封齋,無水淨身時可用土替代。
不過對於勞動人民最有吸引力的還是《古蘭經》宣揚的穆斯林皆兄弟可以瓜分戰利品,窮人可以分享富人財富,允許奴隸贖身,反對高利貸等等,這對飽受壓迫的中下層百姓的吸引力不言而喻。
所以自十四世紀起,蒙古各汗國曠日持久的戰爭讓伊斯蘭教的傳播進入快車道。金帳汗國、伊兒汗國和察哈台汗國等相繼皈依伊斯蘭教。到了十六世紀末,伊斯蘭教已經遍及天山南北,占據統治地位。
參考文獻:《新疆佛教由盛轉衰和伊斯蘭教興起的歷史根源》;《新疆古代佛教由盛轉衰的原因分析》;《新疆歷史上伊斯蘭教取代佛教統治地位原因探究》;《伊斯蘭教傳入新疆的若干思考》。
伊斯蘭教 佛教 蒙古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