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MWC 2019的現場簡單轉了幾天,令人感受最深的就是更近一步的5G。主流廠商第一波5G手機的露面,更是將“5G”這個概念推向了高潮。
參考3G、4G時代的經驗,真正的5G熱潮其實還沒有到來。
但從趨勢上看,對於時隔9年出現的新一波通信革命,普通消費者們已經充滿了期待,高速上漲的5G搜尋熱度就是最好的證明。
超高的期待作用在看不懂所有5G技術細節的圍觀消費者身上,隨即分化為了對立的兩派:
有的人認為5G絕對就是好的,光這一項技術就能推動一系列套用場景(如VR、自動駕駛)的進展;
有的人則認為4G時代移動通信能力已經很強了,已經滿足了人類大多數的需求,5G很可能會變成一次“踏空”的失敗。
簡單總結這兩種比較過激的意見,前者“捧”,後者“踩”,但不管動作的方向是啥,結局總歸是差不多的:
過激只會讓人對未來產生錯誤的預期,而且還會帶來多餘的情緒。
重新認識5G
想要完整了解5G技術自然不易,但最基礎和核心的通信技術發展邏輯,是所有關心5G的人都有必要的了解的。
先說5G中的“G”,很多人都知道是“Generation”的意思,例如4G,翻譯過來就是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但絕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G”前面其實不一定只有整數。
以3G為例,早期的WCDMA系統後期實際上在部分地區已經被性能指標更高的HSDPA、HSUPA網路所取代。後兩者被業內稱為3.5G、3.75G。他們在手機狀態欄信號旁邊對應的標誌分別為“H”和“H+”(你肯定有看過)。這種小數點後面的升級現在也還在繼續,例如即將將人們從4G引入5G的LTE-Advanced Pro(簡稱LTE-AP)系統,它實際就是“4.5G”。
這些看起來這么複雜的通信系統和“G”,其實主要說明了一件事——通信技術的升級是在持續不斷進行的,並不完全像是階梯一樣在前進。
“持續不斷”進行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這么多代通信技術說白了乾的是同一件事——挖掘無線電波這種通信手段的潛力。這本來就是一個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的過程。
換言之,從技術疊代的角度來看,5G實際上是通信技術持續升級的下一個小里程碑和目標,不能說是“跨越式”發展,更不能說是“頂到天花板”。
更何況像通信這樣前沿的技術,本身就存在相當多的不確定性,這種狀態下仍能產生帶有情緒的判斷,大機率是因為無知。
5G戰場不再只有手機
從1G到4G時代,手機的功能與日俱增,從打電話,到發簡訊、彩信,到收發email和瀏覽網際網路,再到成為辦公、娛樂全能的移動終端,靠的正是行動網路的存在,這也難怪有許多人會把手機和行動網路劃上等號。
在前幾代通信技術的發展過程中,人們也嘗試了許多不同的使用場景和套用,但因為通信行業更偏向於優先滿足手機的需求,導致其他套用場景中假如移動通信網路的成本居高不下,這也反過來導致消費者不願意為這些新的場景和套用買賬。
一個最好的例子就是物聯網,從2010年出現至今,連線成本的問題一直沒能夠讓其蓬勃發展起來。
而這一點,恰好是5G的一大野心所在——通過要真正解決連線成本的問題,把行動網路的服務目標從手機擴展到一切對網路連線有需求的設備。
就在前天,華為的輪值董事長郭平在MWC 2019發表主題演講的時候,也提到了這一點:
根據華為目前自己統計,單個基站每比特數據的成本在5G時代可以足足下降10倍。巨大的成本改變,已經開始催生出全新的移動通訊套用場景。
一個典型的例子:華為早在去年就發布了基於其最新的5G基帶晶片“巴龍5000”的CPE終端,在今年的MWC 2019上,華為又正式發布了全新的“CPE Pro”。
CPE的全名是“客戶服務設備”,它所扮演的角色實際上是將高速行動網路,直接轉換為Wi-Fi信號,直接讓具備Wi-Fi能力的設備連線上網際網路。
即便是4G時代,因為成本高昂,這樣的套用也是不可想像的。因為移動通信網路的速度遠遠沒有達到家庭乃至辦公場景中多用戶、多設備同時上網的頻寬需求。
而華為5G CPE Pro就不會面臨這樣的問題,僅憑其一罐薯片大小相仿的尺寸,就能夠在5G網路下實現高達3.2Gbps的聯網速度,表現已經超越了目前有線寬頻的能力。
同時,在Wi-Fi本地區域網路端,華為還用上了最新的Wi-Fi 6標準。假如你用CPE Pro來下電影,一部1GB的超清電影3秒鐘就可以下載完畢。
華為在MWC 2019的現場還對CPE Pro進行的套用的展示:
在距離演示地點2公里以外的地方,華為放置了一個8K的攝像頭,攝像頭通過Wi-Fi連線到一台CPE Pro,CPE Pro通過5G NR標準連線到行動網路基站,基站通過光纖傳輸數據到另外一個基站,然後再利用另外一台CPE Pro,最終將數據傳輸到一台8K顯示器上。
從現場的效果看,8K直播足足占用了130多Mbps(比一般家庭寬頻接入都多)的頻寬,同時延遲也只維持在15毫秒左右,整體畫面十分穩定。有華為CPE Pro這樣的先行產品做展示,再貿然把手機和行動網路直接劃上等號,明顯不是一個明智之舉。
當然,除了網速和延遲之外,5G還大幅提高區域內的設備連網數量,通過使用海量機器類通信技術(mMTC),5G把每平方公里的連線數量提升到了百萬級別,已經超越了4G至少十倍以上。
網速、延遲、連線能力,這三大5G提升方向,顯然不再只是為了手機服務,它們實際上引出的是5G時代移動通信的終極目標:
代替有線寬頻成為大部分網際網路連線的主要入口,為無數的商業帶來可能性。
5G之戰已經開場
廣闊的使用場景、將一切設備連入網際網路的發展趨勢,才是各方如此重視5G的最根本原因。
在本次MWC上參觀華為展位時,一位技術顧問也給一眾媒體簡單解釋了下為什麼5G會比大家想像中來的快:
目前全球已經有20多個國家發放了5G的牌照和頻譜,按照華為預計,今年大概可能還有30個國家也將發放拍照和頻譜,這裡合計60個國家左右,總計200多個運營商都希望搶得先機,紛紛加大了5G的資金投入。
整個通信產業自然不會錯過這個發展趨勢中商業價值,跟進是必然的結果。
而華為在整個通信行業中的角色,實際上就是服務這些運營商,幫助他們打造更加強大的行動網路和商業服務。
但正如我們在上文中說到的那樣,5G時代的發展目標已經發生了根本變化,自然這對於運營商、包括華為這樣的通信設備製造商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具體一點說,就是特彆強調整個通信系統的建設能力。
從最基礎的基站天線、處理模組、電源,再到數據的遠距離光纖傳輸、光信號交換處理,再到雲端數據的處理,這些在前幾代通信技術中相互獨立的業務部分,在5G全新的高性能要求結合在了一起。實際上,華為在這些業務中基本都做到了全球領先,哪怕不是第一,也處在第一梯隊之中。
這也是為什麼華為在這屆MWC上展位“巨大”(其中最大的主展位在Hall展館中就占了八分之一以上的面積),實在是因為要展示的東西太多了。
例如之前1月在MWC溝通發布會上首次露面的全新“極簡5G基站”和“天罡”系列5G基站核心晶片。
要知道,業內外向來對5G採用更高頻段有所詬病,認為5G基站覆蓋有所下降,會大幅加大產業的基礎投入。
而在本次MWC上,華為直接拿出了最先進的5G基站技術,如高性能Massive mimo AAU, 上下行解耦等,直接做到和4G Lte同密度覆蓋,把先前業界流行的關於5G更高密度覆蓋的問題完美解決。
華為直接將傳統移動通訊基站設備的功能進行了整合,原先用3個天線、外加若干室外設備、還有控制間才能組成的基站,直接全部被壓縮到了一根桿上。大大降低了安裝、維護的工作量。
華為還將人工智慧引入了基站,專門用於讓機器學習如何解決系統故障。在系統大規模故障,大量報障信息湧入的時候,能夠第一時間為工程人員給出解決指引。這一系列措施,都讓運營商的5G建設成本大幅下降。
華為將人工智慧引入5G主要有兩個目的:
一是加快部署,讓站點勘測及仿真做到更好,降低更多的基站開通參數,減少達90%以上,讓基站開通更快;
二來提高性能和效率,比如引入智慧型對Massive mm pattern的選擇配置,提升效率;智慧型地把站點周邊配套,如供電電壓和空調等,和基站聯動,做到顯著節能。
而在基站之間、基站到主網的連線上,華為拿出了一整套全新的光纖連線方案,通過編碼和重複利用單根光纖,光纖中數據的傳輸成本一下子就下降了30%,還能一口氣省下50%的光纖鋪設成本。
最後是雲端,華為目前已經打造出了一系列擁有極強數據處理能力的高性能伺服器組件,例如全新的“全快閃記憶體存儲”伺服器,領先業內的專業級高速快閃記憶體存儲伺服器,以及基於自研ARM架構“鯤鵬920”CPU、AI處理器的伺服器處理單元。
通過自研的晶片、主機板、以及其他伺服器組件,華為打造了一系列極高密度的運算處理單元。相應占用的空間縮小近40倍。
如此多個業務成分的創新與科研實力,分別填補了5G時代的各種需求,最終讓華為在現階段的5G前期建設競賽中,擁有了強大的優勢。
正如去年11月,英國電信首席架構師Neil McRae在倫敦舉行的“全球移動寬頻論壇”上說的那樣:
“現在只有一家真正的5G供應商,那就是華為。”
通信技術遠遠還沒到頭
作為一種前沿技術,人們對於通信技術已經“飽和”的言論其實一直都有。
但從歷史的經驗中看,這些擔憂都是沒有必要的。前幾代通信技術每一次都能給人類社會帶來新事物,但人們反倒一次比一次更依賴,最典型的就是我們現在已經完全不可能拋棄的智慧型手機。
但縱觀網路技術和通信技術的發展史,2個大的趨勢其實從未改變:信息通過網路進行快速傳播之後,總能夠找到全新的價值;通信技術作為網路的延伸,從始至終都在讓更多的人、更多的設備接入到網際網路當中。
究竟5G最終會發展成什麼樣?未來的6G、7G、8G又會實現怎么樣的連線能力?這些問題其實都不存在正確答案。
因為商業邏輯和時間給出的,就是唯一的答案,更不會有對錯,“捧殺”和“抹殺”其實本來就不存在意義,即便最終對了頂多也就是僥倖而已。
5G 通信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