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葉明,中國著名電影導演。12歲從師大附小畢業,隨家遷往上海。1938年進上海大同大學電機工程系學習。不久,參加學校組織的銀河劇社,通過演出與文藝結下不解之緣。1940年他開始積極寫作,並完成兩個獨幕劇本。1941年上海倫陷,他在上海各劇社演出了許多話劇並得到觀眾一致好評。1946年導演桑弧約他加入文華影業公司當演員,從此開始表演生涯。並在影片《假鳳虛凰》中表演出色,具有很強的喜劇效果,成為他表演生涯中一部重要作品。1947年導演洪謨在拍《好夫妻》時需要助手,葉明應邀出任演員兼副導演,由於他的工作受到肯定並轉為正式副導演。以後以副導演身份,參加了多部影片的拍攝,也鍛鍊了他蒙太奇處理的基本功。葉明進入導演行列是在黃佐臨導師幫助開始的。並且在1950年導演了黃佐臨為總導演的影片《思想問題》中的一幕戲,此次合作他受益匪淺。 1951年黃佐臨將影片《光輝燦爛》交與他獨立導演,影片送審後,受到同行的肯定。在與陳西禾共同導演影片《家(1956)》之後,他說:“此次合作又使自己提高了對蒙太奇和場面的處理。”
1957年他進上影廠天馬分廠,從此進入黃金時期。1959年導演中國第一部舞劇藝術片《寶蓮燈》,此片躋身國慶十周年獻禮片之列。同時該片與《五朵金花》 、 《冰上姐妹》成為出口第三世界國家數量最高的影片。1961年又導演另一部舞劇影片《小刀會》 。1962年協助謝晉修改了《大李、小李和老李》電影劇本。
從影根源
葉明,上海電影製片廠導演.
1919 年 8 月 23 日出生於北京 的一個舊職員家庭。
十二歲從北京師大附小畢業,隨家遷往上海,進正始中學讀書。
高二那年,他父親聽說有個話劇《日出》很好看,買了票讓他去看。 當時中國旅行劇團正在卡爾登戲院演出歐陽予倩導演的這齣名劇。真實深刻 的內容、生動細膩的表演征服了這個年輕人,在他心中播下了從藝的種子。
1938 年,他進上海大同大學電機工程系求學,不久就參加了學校里的銀河劇社,後來又參加校外戲劇活動,逐漸成為上海業餘戲劇交誼社的骨幹,從此與文藝結下了不解之緣。 在參加戲劇活動的最初階段,他的鍛鍊是多方面的既當演員、導演, 又積極寫作,磨練文字能力。
從影學習階段
1940 年他參加《劇場新聞》的編輯工作,還以學生生活為題材,寫出獨幕劇《宿舍夜景》、《失戀同盟》等,充實業餘劇 團上演的劇目。
1941 年底,日軍侵占上海。葉明因為演出活動頻繁,轉年春季就停學了。 他通過洪謨、胡導等人的關係,於這年7 月正式當了話劇演員,直到進入電影界前,他曾在華光劇團、國風社和抗戰勝利後的上海劇藝社等話劇團體演 出了《秦淮月》、 《大地》 、《蔡松坡》、《四千金》、《戲劇春秋》等劇。 其間,他還改編了話劇《春滿家園》,由劉瓊導演.
在 1945 年初公演。葉明 的話劇表演以善於傳達喜劇情緒見長,他在《四千金》 、《春滿家園》中扮 演的玩世不恭的知識分子,頗得好評。
1946 年 10 月,導演桑弧約他加入新成立的文華影片公司當演員,開始 了水銀燈下的表演生涯。他在《假鳳凰》、《母與子》、《夜店》、《哀 樂中年》中都扮演了角色,其中以《假鳳虛凰》中扮演的七號理髮師戲最多。 七號理髮師是主角楊小毛(石揮飾)向范如華(李麗華飾)行騙的助手,葉明把角色那種提心弔膽、憂心忡忡的神態演得惟妙惟肖,具有很強的喜劇效果。這是他電影表演中最重要的作品。 他從演員到擔任導演,中間經歷過學習的階段。
1947 年底,導演洪謨到文華公司拍《好夫妻》,需要一個助手,但當時私營電影廠還沒有這方面的 人選配備。洪謨約葉明在影片中演個角色,並擔任副導演的工作。葉明欣然同意。在這次工作中,他邊學邊乾,勤奮努力。影片完成後,他的工作受到了肯定,文華公司將他正式轉為副導演。後來,他又在石揮導演的《母親》 、 《我這一輩子》,黃佐臨導演的《表》,陳西禾導演的《姊姊妹妹站起來》 中任副導演。在向這些前輩藝術家學習的過程中,他掌握了臨場拍攝的經驗, 也鍛鍊了蒙太奇處理的基本功。 自《假鳳虛凰》起,葉明就跟隨黃佐臨學藝,這是他成長的一個很重要的階段。
1950 年,黃佐臨要把自己導演的話劇《思想問題》拍成電影。他親任總導演,並讓話劇團的兩位導演和文華公司的魯韌、葉明參加,五個人各 獨立拍一幕戲。這是黃佐臨特意布置的一次實習,希望魯韌和葉明在這次工作中得到獨立導演的鍛鍊。黃佐臨認為,魯韌講求“內容”,但“形式”配 合不夠;而葉明則過分熱衷於“形式”,有忽略“內容”的傾向。拍完《思想問題》後,黃佐臨為了紀念這次“合作”,各贈一冊英文書留念。魯韌得到的是普多夫金的《電影形式》,葉明收到的是愛森斯坦的《電影思想》。 這種教誨是多么親切和幽默!這充分表達了黃佐臨等老一輩藝術家對他們的拳拳心意。
1951 年,黃佐臨為了文華公司多生產影片,決定把他們二人推上去,獨立導演。因為知道葉明在大學學過工程學,他就把一個描寫工程師思想轉變的劇本《光輝燦爛》(葛覃編劇)交給葉明導演。影片完成送審時,受到了肯定。次年,上海的私營電影公司都改為國營,又併入上影廠。那時上影的導演組,老將雲集,加上電影片產量不多,年輕導演拍片的機會自然較少。
1953 年後,葉明被借到新影廠導演了《民間歌舞》和《華僑故鄉》。
1955 年在譯製片廠搞譯製片《牛虻》 。他在上影廠正式導演故事片,是1956 年與陳西禾 聯合導演的《家》。葉明當過陳西禾的副導演,對這一次合作也視為學習的機會。他多次說:《家》的藝術成就都來自陳西禾。當然,在影片蒙太奇和場面的處理上,他也是做出一定貢獻的。
從影旺盛階段
1957年上影廠分廠,葉明被分到天馬廠。從此,進入了他創作上的旺盛階段。
1958 年,他導演了藝術性紀錄片《你追我趕》 (黃宗英編劇,王丹鳳主 演)和《大風浪中的小故事》中的一折《舊恨新仇》。同時,他還編寫了電影劇本《黃寶妹》。
1959 年,葉明又導演了中國第一部舞劇藝術片《寶燈》。由名演員趙丹之女趙青主演的《寶蓮燈》是出現在我國舞台上的第一部民族舞劇,夏衍同志把它推薦給上海電影界拍攝。在這部影片中,葉明的成就遠不止於比舞台上更完整地敘述了故事和運用電影特技去大大增強故事的神話色彩;而是在僅僅以舞蹈、啞劇為手段的舞劇中,細緻地塑造了反封建女性三聖母的形象。這個形象,從最初掙脫封建桎梏後流露的愛情,到受迫害時為了自由與封建勢力進行悲壯的鬥爭,以及被禁在華山下對幸福和親子之愛的嚮往,體現了一種反抗精神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具有感人的藝術力量。影片的抒情色彩也很濃,如影片開頭,青年書生夜宿古寺,在三聖母綢帶上題詩後,三 聖母對這沉睡的青年表露出愛慕之情。在黑沉沉的古寺中,素衣少女從柱後 窺視,翩然起舞,一種清新的抒情之美,迎面撲來。這部舞台藝術片,以自身的成績,躋於國慶十周年獻禮片之列。 後來,厄瓜多的一個大學舉辦了《中國電影周》。這個市的四個女子中學學生在一個容納六千人的露天劇場裡包場看了《寶蓮燈》,東亞古代婦 女反封建的悲劇,同樣使南美少女掩面而泣。這部影片和《五朵金花》、《冰上姐妹》是那個時期出口第三世界國家數量最多的影片。
1961 年,葉明駕輕就熟又導演了另一部舞劇影片《小刀會》 ,這是上海歌劇舞劇院的作品,寫清末上海小刀會領導抗清起義的戰鬥故事。這齣舞劇不同於《寶蓮燈》,是用沉著、渾勁、悲壯的彩筆譜寫的一曲戰歌。導演對舞劇的創作,在更好地運用空間和渲染戰鬥氣氛上都有進一步的建樹,《小刀會》領袖劉麗川殉難和另一壯士的戰死都悲壯感人。但因前半部交代起義過程 占去過多篇幅,所以深入刻畫人物,以情動人的力量還沒有超過《寶蓮燈》 的魅力。 1962 年初,葉明又應謝晉之邀,協助修改了《大李、小李和老李》的劇 本。
1963 年,他又導演了抒情性的輕喜劇《蠶花姑娘》 。這部影片,成功地塑造了一個成長於江南水鄉的既活潑、趣,又帶點三心二意的農村姑娘形象,生活氣息濃郁。影片女主角的扮演者尤嘉,在導演幫助下,突破自己《枯木逢春》中苦妹子的定型,創造了一個與之截然不同的人物,受到青年觀眾的熱烈歡迎。
社會遭遇
1964 年開始批判《北國江南》 ,以後一系列的政治運動降臨,正常的創作活動都告停止。葉明去工廠勞動,又到農村四清。十年動亂開始,他同許多藝術家一樣,挨批鬥、遭凌辱。這時,他的被劃為“右派”的愛人沈浩(演 員)遭受更嚴重的迫害,含冤死去。他的生活中出現了一幕幕的悲劇。
1975 年,葉明被調離上影,到了成都的峨眉電影製片廠。他參加了影片《寄託》的拍攝工作。當時的攝製組裡“造反”干將喧囂一時,葉明被斥罵為“反革命”。幸而影片湊合完成後,“四人幫”即被粉碎,這才結束了他在十年動亂中的最後一幕。
遭遇過後
打倒“四人幫”後,葉明意氣風發,拍攝了京劇藝術片《苗嶺風雷》和 故事片《我的十個同學》。後者寫知識分子在十年動亂中的命運,但每個人物篇幅有限,未能很好地刻畫人物,加上對白冗長,放映後未能取得預期的效果。 1980 年,上影廠要把當年被張春橋否定的《七月流火》搬上銀幕,為於伶同志這一名作翻案。這個劇本描寫“孤島”時期上海婦女對敵鬥爭的故事。葉明因為曾參加過那個時期的鬥爭,被邀回上影廠導演此片。在影片中,精確的時代風貌,形象的史料細節,使人們親切地回憶起那個戰鬥的年代。但是導演對主要演員的選擇,未能符合觀眾對這婦女領袖叱吒風雲氣概的想 象,影響了影片應有的成功,同時,葉明本人的抒情、清新的風格也未能在影片中充分體現。看來,他還沒從這十年停滯中恢復過來。
1979 年葉明被選為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四川省第五屆人民代表。 在1979 年獻禮片的創作會議上,葉明發言說“《我的十個同學》未能選入國慶獻禮片,對我來說是一個創作上的大失敗。人總是要碰上失敗的, 問題是我們用什麼態度去對待?只有刻苦鑽研,不斷提高,失敗才真正變為 成功之母。我不贊成把電影叫做遺憾的藝術。它是這樣一門迷人的藝術,值得我們畢生地為之獻身,而毫無可令人遺憾的啊!” 如今,葉明又調回上海,重返上影廠工作。在他多年生活和工作的藝術故鄉,我們期待在不久的將來,能看到他以晚年的雄心和才智澆灌的電影新花,為百花園增添異彩。
個人成就
1958 年,他導演的《黃寶妹》 ,這個劇本,把一位勞動模範的真人真事,組織在一個訪 問的過程中,既富於時代氣息,又注意了人物的描繪,在當時提倡藝術性紀 錄片中得風氣之先,受到好評,後收入《中國電影劇本選集》第六集中。
1959 年,葉明導演的中國第一部舞劇藝術片《寶蓮燈》。這片子是出現在我國舞台上的第一部民族舞劇,
作品
1.1985年 《張家少奶奶》 (導演/編劇)
2.1983年《小小得月樓》 (編劇)
3.1981年 《七月流火》 (導演)
4.1979年 《我的十個同學》 (導演)
5.1977年 《苗嶺風雷》 (導演)
6.1976年 《寄託》 (導演)
7.1963年 《蠶花姑娘》 (導演)
8.1962年《大李小李和老李》(編劇)
9.1961年 《小刀會》 (導演)
10.1960年 《她們的心愿》 (編劇)
11.1959年《節日歌舞》(導演/編劇)
《寶蓮燈》 (導演)
12.1958年 《黃寶妹》 (編劇)
13.1956年《家》 (導演)
14.1951年 《美國之窗》 (導演)
《光輝燦爛》 (導演)
15.1950年 《思想問題》 (導演)
16.1948年《夜店》 (演員)
《好夫妻》 (演員)
17.1947年 《不了情》 (演員)
《假鳳虛凰》 (演員)
《母與子》(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