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iquitous Computing

ubiquitous Computing

ubiquitous Computing - 普適計算的促進者希望嵌入到環境或日常工具中去的計算能夠使人更自然的和計算機互動。而普適計算的顯著目標之一則是使得計算機設備可以感知周圍的環境變化,從而根據環境的變化做出自動的基於用戶需要或者設定的行為。

普適運算定義

Mark Weiser (1991) 提出了對於普適運算(又叫做普及運算。ubicomp;ubiquitous computing,pervasive computing)的看法:普適運算並非將基礎技術全盤翻新,普適運算技術運用了無線電網路的科技,讓人們在不受時空限制的環境下享用資訊透過整合式無縫科技技術,讓人們使用起來更便利,省時。

Preece (2002) 則將普適運算(ubicomp)定義為:普適運算技術運用了無線網路的科技,讓人們在不受時空限制的環境下享用資訊(此類科技多設有智慧偵測系統)。

Preece 更認為人機互動典範(interaction paradigms)包括下面三種特性:1.無所不在的技術,意指技術和環境融為一體。2. 滲透式技術,即無縫式整合科技。3.可攜帶的。

“隨時隨地”是普適計算的口號!

比如手機感知現在用戶正在開會這個環境而自動切換為靜音模式,並且自動答覆來電者"主人正在開會"。這看似天方夜譚,但是十幾年前誰能想到今天可以不用到處尋找電話廳而隨時隨地用手機進行溝通?而普適計算則意味著不用去為了使用計算機而去尋找一台計算機。無論走到哪裡,無論什麼時間,都可以根據需要獲得計算能力。

不同之處

普及運算技術運用了無線電網路的科技,讓人們在不受時空限制的環境下享用資訊;而與一般的行動計算(Mobile Computing)不同在於具有情境感知(Context Aware)的特性。普及運算技術可以透過感應個人所在的位置、所處的環境資訊、個人的情形及任務,來提供最有效能的使用環境。

普適計算的歷史

1988年,Mark Weiser提出了普適計算的思想,並預測計算模式會發展為普適計算。(另一說為1991年)1990年代末,普適計算這一概念得到廣泛關注,逐漸升溫。 1999年,IBM正式提出普適計算的概念。同年,召開第一屆Ubicomp國際會議。 2000年,第一屆Pervasive Computing國際會議。2002年,IEEE Pervasive Computing期刊創刊。

計算的進化

第一代,主機型計算(Mainframe computing)很多人共享一台大型機;第二代,個人機計算(personal computing)一個人在一台電腦上;第三代,網路計算(internet computing)一個人使用在網際網路上的很多服務;第四代,普適計算(pervasive computing)許許多多的設備通過全球網路為許多人提供人格化(個性化)的服務。

各國及地區的發展

歐洲

ubiquitous“無處不在”,這在美國被稱為“普及運算”(pervasive computing),在歐洲被稱為“環境智慧”或“智慧環境感知技術”(ambient intelligence)。

2003年11月2日荷蘭Eindhoven舉行的首屆EUSAI(European Symposium on Ambient Intelligence)論壇上,主辦者飛利浦公司在技術概念會議集中探討了智慧環境感知技術的三大關鍵領域包括:無所不在運算(ubiquitous computing)、環境感知(context awareness)、智慧及自然互動作用。其中智慧環境感知技術的目標是,在人體的周圍環境中布置智慧化的技術,而且能夠不為人所察覺。

普及運算已被歐盟採納為IST研究及技術開發計畫的主導項目,歐盟還撥款超過36億歐元,在未來四年內用於該課題的研究。其中一些EUSAI參與者則認為,普及運算未來的成果就是“讓電腦消失”。

日本的U-JAPAN

日本在二○○四年發動“U-Japan”政策,希望於二○一○年時,亞洲能成為“全球資訊傳播中心。U-Japan計畫:

實現無所不在的社會政策(Ubiquitous Network Society);希望在2010年將日本建設成一個“anytime, anywhere, anything, anyone”都可以上網的環境。日本政府是以“IT新改革戰略”為主,實現每個人在任何時間與地點都能感受到IT好處的社會;日本的 U化社會理念是依循從固網為核心的基礎建設,發展至有線與無線整合成無縫隙的隨手可得的服務社會,同時以ICT(資訊通訊)著手解決21世紀社會產生的發展議題。

韓國U-KOREA

韓國則是在2004年3月推出“IT 839策略”,主要目標是提升韓國現有的資訊科技框架,期望在2007年達成韓國的全方位資訊社會願景;這個“IT 839策略”是以八大創新服務和服務所需的三大基礎網路,以及九大成長產業為主。

2006年韓國再推出“u-Korea”政策,而“IT 839策略”為後即其前導型計畫,u-Korea意旨建立無所不在的社會(ubiquitous society)。計畫期程是1995年到2002年,是準備階段,著重於基礎建設的建置;2003年到2007年是韓國寬頻實施階段;2007年後,是建立無所不在的社會相關服務的階段。

台灣U-Taiwan

台灣政府也在二○○六年正式啟動“U-Taiwan”計畫,主要是套用RFID技術可以發揮無所不在的功能,目標則是推動發展“e化服務隨手可得之優質網路社會”,內容包括:整備優質網路、建立完備U-Taiwan發展環境、以及推動U化生活套用。

所謂的“U化”,可涵蓋幾大特徵,包括:“隨時隨地取得”、“不斷線”(always on)、“即時回應”、“多樣化可攜式服務”、以及從使用者角度出發的“客戶導向”原則。而實踐U化之技術,則將以無線網路技術為主,透過光纖網路為骨幹傳輸,並依涵蓋範圍及寬頻需求劃分,發展不同的無線網路技術。

為達到上述目標,未來政府的施政重點包括:

推動“優質網路社會”基本法立法與相關修法;維護優質網路社會資通安全與信賴機制; 創造、流通及運用數位內容;縮減數位落差創造數位機會; 提升資訊素養,以培育普適網路社會(ubiquitous network society,UNS)人才;推動國際合作行銷台灣,期許能儘速建構優質網路社會環境,提高人民的生活環境。 未來,RFID技術的運用範圍可以更廣泛、更無所不在,結合數位家庭、網際網路、無線網路及設備,發展出遠距照護、安全監控、數位娛樂、車輛導航、電子貨櫃、醫療廢棄物追蹤、機場行李通關等新的整合科技運用,創造無限商機。透過隨手可得的e化服務,建構台灣成為一個安全便利的安心社會,並達成2010年高速寬頻網路與匯流涵蓋率達90%的目標,使台灣成為世界U化的先進。

生活套用

U-HOME:

普及運算在各種家電和電子產品的設備中都有使用,如電鍋、微波爐和冰櫃等家電,以及DVD機、數位電視等影音產品。而U-Home更為消費者提供的是一種全新的無所不在的數位生活方式。利用最新的短距離無線通訊技術(RFID)、智慧設備管理技術、多媒體處理技術,將傳統的家電、PC、手機等家用產品升級為網路家電產品,並構成一個連線家庭內部全部設備的家庭網路。隨時隨地利用U-Home的"家庭成員"(手機、電腦、電視等)對家裡的一切實施監控,並實現資訊共用與溝通,一切將盡在主人掌握之中。

同時,U-Home也為家電服務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所有的零件都進入了資料庫,透過家電內部的晶片模組和軟體控制,當某一個零件出現故障或者需要更換的時候,不用撥打服務電話,零件可以自動發回指令給控制中心,如果只是一些簡單的升級程式,控制中心一端的工作人員輕點滑鼠就可以維修完畢。

U-CARE:

U化的生活套用非常廣泛,如植入RFID來記錄老年人生活習慣的居家看護設備拐杖i-Stick、智慧餐盤,及使用手機提供隨身健康餐飲的顧問服務,藉由RFID感測追蹤老人狀態的智慧照護環境、居家環境的遠距醫療服務HomMed、可攜式小型醫院MDkeeper等。距醫療居家照護市場是醫療產業中成長的領域,預計至2025年的年成長率可達20%以上,資訊科技的套用是其中的關鍵。

其中優點有:1. 避免醫療資源浪費。(醫院讓患者利用設備自行在家裡自行量血壓、心跳等基本資料,然後藉由機器回傳給醫院判讀分析。)

台灣行政院表示,相較於e-Taiwan計畫把重點放在增加頻寬、建立平台,U-Taiwan則著眼於如何與生活結合,包括:社會安全(如:社區、住家、治安)、(高齡社會)醫療照護、產業鏈與物流(如何利用普及網路幫助產業因應結構變化)、學習、以及網路安全與隱私問題。

總括來看,在未來的U化環境下,將發展客制化的情境察覺系統,透過智慧型感知及資料庫分析,自動判別使用者所需服務的呈現方式;在連結技術方面,則服務業者可依用戶所需的服務類型、所在環境、以及喜好設定,自動選取最適合的網路技術,並提供用戶無所不在的服務內容,包括:多媒體影音、通訊及無線網路、居家生活、教育娛樂、電子商務、以及政府服務等。

相關技術

射頻識別(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簡稱RFID)技術:又稱電子標籤、無線射頻識別,是一種通信技術,可透過無線電訊號識別特定目標並讀寫相關資料,而無需識別系統與特定目標之間建立機械或光學接觸。

無線感測網路(Wireless Sensor Network,簡稱WSN)。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