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爆發後德國坦克部隊一時所向披靡。美軍開始考慮研製新一代的重型坦克,1939年9月開始了新一代重型坦克的初步研究。次年5月20日美陸軍高層責成相關單位立即研製一種總重量在50~80噸的重型坦克。 當時美軍決定研製一種多炮塔坦克,有兩個主炮塔,每個炮塔迴旋角度為250度,裝備低初速75毫米T6坦克炮。另外還有兩個小型炮塔,其中一個炮塔裝37毫米炮和7.62毫米機槍,另一個裝20毫米機關炮和7.62毫米機槍。車上還有4挺機槍安裝在球形槍架上。1940年7月11日該方案獲得批准,給予編號T1重型坦克。
就在T1進入工程研製階段時,兵器委員會突然要求取消多炮塔方案,改用單炮塔。新的設計方案在1940年11月22日得到批准。新方案採用由T9高射炮改進而來的76.2毫米坦克炮,在主炮旁邊還增加了一門37毫米M5E1機關炮,炮塔能360度旋轉。如果電氣系統損壞,還能用手動轉動。車長位置在主炮左側,供車長專用的小型炮塔上安裝有一挺7.62毫米機槍。炮手位於主炮右側,裝有周視鏡以及直視型潛望鏡。右側炮塔後部安裝有1挺俯仰角
為-5度~60度的12.7毫米機槍,由裝彈手操作,主要用於防空或打擊從後方接近的敵步兵。車體前部緊靠導向輪的位置有兩挺7.62毫米機槍,由駕駛員操作,炮塔下方還有兩挺12.7毫米的活動機槍,俯仰角-10度~60度,由副駕駛員操作。車內還有駕駛員、副駕駛員及一名機槍子彈裝填手。車體前部裝有一個逃生艙口,車內的地板上還有一個逃生口。
由於美國陸軍兵器委員會完全沒有設計重型坦克的經驗,因此在設計T1的過程中遭遇了大量問題。首先是坦克動力系統,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為此專門成立了一個委員會來協助。根據T1坦克的重量,匹配的發動機功率必須在736.4千瓦以上。汽車工程師協會推薦採用懷特-賽克龍公司的風冷汽油機。中間還曾考慮過採用艾力遜公司的V-1710航空發動機,但因其優先供應飛機工業,所以沒能採用。最後採用懷特G-200汽油機,它在2300轉/分時輸出功率為706千瓦.發動機自重612千克。發動機問題是解決了,但沒有合適的變速箱,這成了制約整個項目進展的瓶頸之一。
為了解決變速箱問題,美國幾個大公司都參與了這個項目,其中施奈德液壓公司等提出使用變扭器,通用動力公司提交了新型的液壓變速箱方案,通用電氣公司提出了氣-電傳動方案,這個方案性能較好但卻嚴重超重,比其他系統重5噸多。綜合比較後,汽車工程師協會選擇了液壓助力變速箱。1940年8月兵器委員會和鮑爾溫機車工廠簽訂了製造一輛試驗型T1重型坦克和50輛生產型坦克的契約。T1定型後,通用電氣解決了氣-電傳動的一些關鍵技術,只需要付出2噸的代價就可以獲得更好的機動性能。兵器委員會在試驗型坦克上加裝了氣-電設備後,將其命名為下1E1。
在所有的準備工作完成後,鮑爾溫機車工廠決定開始T1坦克的生產。
通用動力原定1941年5月開始交付液壓變速箱,但直至1941年8月也沒有做到。有點著急的兵器委員會立即要求鮑爾溫機車工廠改變方案,採用施奈德液壓公司的T-16001變扭器,坦克編號為T1E2,在試驗中發現轉向制動器存在容易磨損和過熱問題,後來研製了新的制動襯面後問題才得以解決。
珍珠港事件後,美軍要求T1E2坦克儘早投入生產。鮑爾溫機車工廠用M3坦克和T1E2原型車進行了對比試驗。試驗中T1E2原型車毛病百出,最後居然連液壓系統也出了故障,導致坦克不能轉向也不能換擋;在旋轉炮塔時,小齒輪軸擰斷直接導致炮塔被卡住。T1E2在諸多陸軍高級官員面前丟盡了臉,只好被拖出試驗場。
研製隊伍隨即對該車進行大規模改進:首先是將變扭器採用的4個冷卻水箱集合成2個大型水箱,將發動機的2個滑油冷卻水箱減少到1個,以減少發動機艙內的管路;更改排氣管路,提高效率,並且安裝了新型的排氣管消音器;車體後部重新設計以降低高度;車長的7.62毫米機槍和駕駛員的左側固定機槍被取消。車體前部的兩挺12.7毫米的機槍並排設定,並且為駕駛員和副駕駛員增加了潛望鏡;炮塔被結構類似於M4中型坦克的新型炮塔取代,主炮塔上不再設定供車長用的小型炮塔,其上有活動槍架可以臨時架設7.62毫米或者12.7毫米高射機槍。炮塔後部的機槍取消。有人甚至建議重新設計前車身,因為工作量太大而沒有採納。
隨著戰爭的深入,美國陸軍迫切需要重型坦克。T1E2雖然沒有完成測試,美軍還是決定讓該型坦克投產,一些細節問題留到使用中去解決。而陸軍對數量的要求迫使兵器委員會以犧牲坦克性能為代價,在G-200發動機數量不足的情況下,直接採用通用動力公司提供的小功率柴油機和液壓變速箱來替代。1942年2月,針對各種不同的配置,兵器委員會17812號會議記錄為側重型坦克分配了各種不同的編號,其配置如下。
T1:鑄造車體,G-200汽油機,液壓變速箱子;
T1E1:鑄造車體,G-200汽油機,通用電氣的氣-電傳動系統;
T1E2:鑄造車體,G-200汽油機,變扭器;
T1E3:焊接車體,G-200汽油機,變扭器;
T1E4:焊接車體,4台GM-67柴油機,2台液壓變速箱;
1942年4月以T1E2和T1E3為藍本的重型坦克正式上線生產,T1E2編號M6,T1E3編號M6A1。陸軍原先打算訂購1084輛,後來根據邊生產邊改進的思想,將前幾批生產數量壓縮至115輛。T1和T1E4就此停工。T1E1性能優良。美軍不打算提供給盟國,因此公開宣布以T1E1定型的M6A2不投入生產,援助給英國等國家的重型坦克只能是M6或者M6A1,暗地裡卻命令M6A2立即投產而且只裝備美國陸軍。同年9月,美國決定把60輛M6和55輛M6A1提供給英國,115輛M6A2給美國陸軍,計畫11月份投產。後美國陸軍裝甲部隊司令部雅各布-丹佛斯上將寫信給陸軍司令部,認為M6坦克過重,動力和其龐大的體積不成比例,與其運輸一輛重達60噸的龐然大物,還不如運輸兩輛30噸的中型坦克參戰.這樣戰鬥力的提高更為迅速。在參考了部隊的意見後,美陸軍最終確定將M6的數量壓縮至40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