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Hunch主營業務是給所有網民出主意,這些建議涉及到公眾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出行、購物、穿著等等。如果網民在這些問題上拿不定主意,就可向Hunch諮詢。針對用戶所提出的問題,Hunch將要求用戶最多回答十次提問,並對用戶答案進行分析,然後再根據用戶實際情況給出最為中肯的建議。
網站模式
Hunch是一款智慧型的決定引擎,通過問一大堆問題,來幫助你解決問題。在Hunch這個網站,不必做什麼事,它就是一直問網友問題,然後網友一直解答。回答之後,Hunch就更認識你,也收集更多「像你這樣的人」的喜好與決定。
在Hunch很了解你後,你就可以從Hunch找到答案。它不必乾什麼事,只要把你和其它和類似你的人的答案相比對,就大概知道你應該會怎么回答其它的問題,全世界上的問題,Hunch都可以代你回答了。它的智慧來自於眾人,而眾人的智慧絕對比一個人還大。
運行方法
關於Hunch
買房還是租房?買上網本還是智慧型手機?去看《飛屋環遊記》還是《宿醉》?Flickr創始人卡泰麗娜·費克2009年6月15日推出的網站Hunch可以幫助你做出決定。
比如,我是否應該購買高畫質電視?點擊之後,網站要你回答八個相關問題:你目前的電視機有多老?你現有電視機的解析度是多少?你是否想要一個螢幕更大的電視?最後它根據你做出的選擇,給出是或否的回答。用戶可以跳過某些選擇,反饋對答案是否感到滿意,並編輯問題和備選答案。
卡泰麗娜在介紹這個網站時寫道:“做決定很難,我們又不得不經常做決定。萬聖節的時候我該扮成什麼?我需要一輛保時捷嗎?我留的鬍子是不是讓我顯得很傻?我該把票投給誰?我應該買哪種趾環?做決定一種陰鬱、孤獨的活計。拋硬幣,翻《周易》,閉上眼隨便選一個,推遲必須做出的決定,石頭、剪刀、布,問姐姐的意見……這都是被認為不錯的做決定的方法。但我們認為還可以有一種方式:Hunch(預感)。Hunch是一個幫助你做決定網站,為你量身定做的。也就是說Hunch先了解你,然後問你關於某個主題的十個問題(通常少於十個),然後給出結果,或者說給你一個預感。它提供給你的結果不同於提供給別人的結果。”
比如,是不是該改用蘋果電腦?如果你問一個懂電腦的人,她會再問你一些問題,像你打算用電腦幹什麼?你打算花多少錢?然後她給出她的建議。如果你身邊沒有懂電腦的人,你可以把問題貼到問答網站上去。但通常那裡對PC機和蘋果機的優點爭執不下。你也可以去讀大量的評論和資訊,自己成為專家,但那要花很多時間。在Hunch網站上,人們可以自己創建話題,通過回答相關問題、權衡利弊之後做出決定。它最終能夠省去人們大量費力的認知活動:不是每一個要買電腦的人都要成為電腦專家。
盈利模式
Hunch的營利模式非常明顯,當它最終幫你確定選擇什麼樣的產品時,會連結到Amazon或者該產品的官方網站,如果你點擊了連結,Hunch可以從這些公司拿到分成。
融資新聞
台北時間3月13日訊息,據《華爾街日報》旗下部落格網站All Things D報導,美國消費者點子網站Hunch已於近日完成了第二輪融資,融資額為1000萬美元。此前Hunch已獲得1200萬美元風險投資。All Things D援引訊息人士的表述稱,近日Hunch已完成第二輪融資,融資額為1000萬美元,主要投資商為Khosla Ventures,其他數家風險投資公司也參與此輪投資。訊息人士還透露,Khosla合伙人吉迪恩·余(Gideon Yu)主要負責這次向Hunch的投資活動。吉迪恩·余曾擔任Facebook和谷歌旗下視頻共享網站YouTube的財務長(CFO)。目前Hunch每月獨立訪問用戶量約為120萬。美國社交搜尋引擎Aardvark部分業務同Hunch類似。上月期間,Aardvark被谷歌以5000萬美元收購。 對於Hunch已完成新一輪融資的傳聞,費克、吉迪恩·余等人還沒有發表評論。
社會評論
美聯社對這個網站的意見毀譽參半:“我厭倦了花那么多時間做決定,像午餐吃什麼或去哪兒約會。所以近來我把這些外包給了一個樂於為我做決定的免費網站。Hunch願意幫你處理一些很棘手的問題,像你是否是收養的,或是否準備好了養一條狗,但我不大敢讓它幫我做出嚴肅的決定。我只是用著玩,決定該把指甲染成什麼顏色(黃色)或我該去看哪部吸血鬼電影(2008年瑞典的《血色入侵》)。目前Hunch的幫助還很有限。有一次它建議我早退,喝啤酒去。這個主意聽上去很天才,但由於我找不到關於應付我生氣的老闆的建議,我還是堅持到下班吧。”
《計算機世界》認為這個網站大有問題:“一開始Hunch窮追不捨,努力了解你是什麼樣的人。(我做了238題之後終於放棄,令人筋疲力盡。)所問的問題有的很平常:你的性別和年齡,你住在哪個市區還是郊區?你住的房子是租的還是買的?有的很奇怪:你淋浴時唱歌嗎?你喜歡玩碰碰車嗎?有的非常奇怪:你相信外星人綁架地球人的故事嗎?你感到頭疼嗎?反正我是頭疼不已。
“該網站的常見問題解答也沒說清楚什麼。歸根到底就是一句話:相信我們吧,我們來自麻省理工,比你聰明得多。但在實際套用中,Hunch其實沒那么聰明。實際上,有時好像它的腦袋被棍子砸過。比如問它我該不該離婚,它會首先問你是否結過婚,回答否它還繼續問你問題。問題在於,回答那些問題並不是很難。除非你一個朋友也沒有,你從別人那裡也能得到一樣好的建議。更糟糕的是,你不能只輸入一個問題,然後得到答案。你必須一步步的回答多個問題。比如“我該看《紐約時報》暢銷書榜的哪一本書?”暢銷書榜並不長,與其連續回答Hunch的多個問題,不如自己直接去暢銷書榜上挑書省事。另一個問題是它收集的個人愛好方面的信息。該公司說它不會與任何人分享這些信息,我也相信。但一兩年後,如果Hunch死掉了,這些數據就是它唯一的有形資產。出售它們的誘惑是難以抵擋的。然後就會有人上你家搞推銷了。”
Hunch確實挺好玩,網站的界面也很美觀,用戶可以自己設計問題和答案,而且參與的用戶越多,它提供的答案越準確。問題是,通過把難題加以分解,並沒有降低問題的難度。分解出來的小問題也令人難以選擇。比如,我應該看哪一部電視劇?它會問你喜歡看肥皂劇、科幻劇還是喜劇,往往人們拿不準自己的喜好。
還有一個問題是,雖然卡泰麗娜向用戶保證,他們不會向人們推銷他們不想要的東西,站外連結不會影響Hunch幫你做的最終決定,但這一點也很難令人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