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17夜鷹隱身戰鬥機

簡介

隱形飛機只是一個形象的比喻,飛機上面裝有反雷達系統,這樣地面上的雷達就檢測不出來(或很難)天空中有飛機在飛行

隱形飛機的原理

隱形對於一般人來說都不陌生,雖然這些說法大多數來自小說神話,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也不乏隱形的例子。比如說變色龍就能夠通過改變自己的顏色來進行隱形。人們通過研究仿生學,並且套用了最新的技術和材料,終於在龐大的飛機上也實現了隱形。
從原理上來說,隱形飛機的隱形並不是讓我們的肉眼都看不到,它的目的是讓雷達無法偵察到飛機的存在。隱形飛機在現階段能夠儘量減少或者消除雷達接收到的有用信號,雖然是最為秘密的軍事機密之一,隱形技術已經受到了全世界的極大關注。
讓我們看看隱形飛機在設計上遵循的規律。隱形飛機最重要的兩種技術是形狀和材料。首先,隱形飛機的外形上避免使用大而垂直的垂直面,最好採用凹面,這樣可以使散射的信號偏離力圖接收它的雷達。例如,SR-71“黑鳥”飛機和B-1隱形轟炸機採用的彎曲機身;貝爾AH-1s“眼鏡蛇”直升機最先採用的扁平座艙蓋;在海灣戰爭中發揮重要的F-117A“大趨勢”隱形戰鬥機採用的多面體技術;美國波音F-111實驗機上的任務自適應機翼等。這些飛機的造型之所以較一般飛機古怪,就是因為特種的形狀能夠完成不同的反射功能。
其次,隱形飛機採用非金屬材料或者雷達吸波材料,吸收掉而不是反射掉來自雷達的能量。雷達吸波材料分兩大類,一類是諧振型,一類是寬頻帶型。其中諧振型雷達吸波材料是為了某一頻率而設計的、以磁性材料為基礎、能把相消干涉和衰減結合起來的吸波材料。寬頻帶雷達吸波材料通常通過把碳-耗能塑膠材料加到聚氨酯泡沫之類的基體中製成,它在一個相當寬的頻率範圍內保持有效性。把雷達吸波材料與雷達能量可以透過的剛性物質相結合,形成雷達吸波結構材料,這種材料還屬於保密的吸波材料之一。運用最新的材料,隱形飛機在雷達上反射的能量幾乎能夠做到和一隻麻雀的反射能量相同,僅僅通過雷達就想分辨出隱形飛機是非常困難的。
另外,應儘量減少機身的強反射點或者說是“亮點”、發動機的噪聲以及機體本身的熱輻射等,因為這些方面的存在也容易“出賣”飛機的存在。例如,SR-71黑鳥飛機就採用閉合迴路冷卻系統,把機身的熱傳給燃油,或把熱在大氣不能充分傳導的頻率下散發掉。
隱形飛機在現代戰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例如,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美軍派出了42架F-117A隱形戰鬥機,出動1300餘架次,投彈約2000噸,在僅占2%架次的戰鬥中去攻擊了40%的重要戰略目標,自身沒有受到任何損失。隨著材料技術和更新的技術的出現,隱形飛機的隱形能力會越來越強,在未來戰爭中的作用會越來越突出。
有隱形就有反隱形,隨著對隱形技術的不斷了解,各個國家同時也在不斷尋求反隱形的技術。雖然隱形飛機的材料和形狀十分巧妙,但是還是不可避免地在雷達上會留下一點痕跡。而且,隱形飛機為了隱形,犧牲了另外的一些技術性能,比如F-117A這種先進的戰機的速度就遠遠低於普通的戰機,而且飛行高度甚至在肉眼觀察範圍之內,這樣地面發現成為了這種隱形戰機的敵人,而且已經有通過地面火炮成功擊落F-117A的戰例。
目前,隱形飛機從最早的美國20世紀60年代的TR-1型飛機,發展到20世紀90年代的F-117“夜鷹”隱形戰鬥機、F-22型先進戰術戰鬥機和A-12“復仇者”海軍艦載隱形攻擊機等,隱形和反隱形的不斷較量將使未來飛機的結構設計和性能進一步最佳化。

按不同作用分

隱形轟炸機(B-2A戰略轟炸機、B-1B戰略輟炸機)、隱形戰鬥轟炸機(F-117A"夜鷹"戰鬥轟炸機)、隱形戰鬥機(F-22戰鬥機、JSF多用途戰鬥機、S-37"金雕"戰鬥機)、隱形偵察機("曙光"遠程有人偵察機、TR-3A"黑斗蓬"有人偵察機)隱形無人機("暗星"無人偵察機、"2025攻擊星"無人偵察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