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歷史
洛馬簡介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美國軍用飛機(尤其是戰鬥機)發展的高峰。美國空、海軍現役的主力戰鬥機,差不多都是那時候研製的,例如F—14、F—15和F—16戰鬥機均為70年代初問世,只有F/A—18稍晚一點。美國人發展軍用飛機,往往是一種新型號出現後,馬上就開始考慮它的後繼機,有時甚至還要提前。隱形戰鬥機的研製就是從那時候開始萌芽的。後來,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畫局提出了一個稱之為“海弗蘭”的隱形戰鬥機研究計畫,要求有5家主要契約商參加。起初,洛克希德飛機公司並未被列於這5家之列。原因是說該公司缺少現代戰鬥機的設計經驗。
實際上,洛克希德是一個老牌的飛機公司,創始於1916年,先後研製出P—38、F—80、F—104、C—130和SR—71等一系列優秀軍用飛機,有些甚至是世界名機。
雖然沒有再搞戰鬥機的研製,但一直在獨立地進行隱形技術的研究。由於洛克希德具有實力,而且在隱形飛機的研究上先行了一步,因此經過努力,終於被擠進了“海費蘭”計畫,並最後在原型機的競爭中獲勝。
來自蘇聯的禮物
1964年,蘇聯科學家彼得·烏菲莫切夫在《莫斯科學院無線電工程學報》上發表了一篇頗有創意的論文“物理衍射理論中的邊緣波行為”。在這篇文章中,他提出,物體對雷達電磁波的反射強度和物體的尺寸大小無關,而和邊緣布局有比例關係。烏菲莫切夫說明了如何計算飛機表面和邊緣的雷達反射面。
烏非切莫夫
從他的理論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即使一個很大的飛機,仍然可以被設計成能夠“隱身”的。然而,這樣設計的飛機在空氣動力特性上是不穩定的,而且,在1960年代,計算機科學還不夠發達,還不能夠幫助科學家計算並設計出既隱身又能實際飛行(如F-117,F-22猛禽和B-2幽靈)的飛機。到了1970年代,當洛克希德的分析師們回顧其他國家的科學文獻時,發現了烏菲莫切夫的論文,這個時候,計算機和軟體獲得很大發展,研究隱形飛機的條件都已成熟。
正式立項
F-117A立項於1973年,最終洛克希德先進發展計畫(著名的“臭鼬工廠”,地處加利福尼亞伯班克)獲得了契約。項目的負責人是本·里奇。
“海弗蘭”計畫始於70年代中期,先搞了兩架小型原型機進行可行性試驗。這兩架小型原型機也叫“海弗蘭”,裝兩台發動機,採用奇特的多面體外形。這種外形設計的依據,主要來源於一個計算飛機雷達反射截面積(RCS)的數學模型。因為計算雷達反射截面積,平面外形比曲面外形要容易些。沒想到這一數學模型真的得到了套用。
“海弗蘭”原型機的放大型就是F—117A,1978年由洛克希德“臭鼬工廠”開始研製。研製工作進展順利,1981年6月首飛成功。1983年10月進入托諾帕試飛基地的第4450戰術大隊服役(現為第37戰術戰鬥機聯隊)。美國空軍共訂購59架,現已全部交付,並無後續採購計畫。59架中有4架分別於1982年、1986年和1987年及1997年墜毀。59架F—117A飛機總耗資將達66億美元,計畫價格為1.112億美元。
1977年,洛克希德獲得關於低可偵測性飛機的契約,包括建造2架可實際飛行的原型機,一架用來評估飛行性能,另一架則是測試對於雷達信號的反應。此2架原型機名為擁藍(HaveBlue)為了節省時間與經費,擁藍採用2具無後燃器的通用動力GeneralElectricJ85噴射引擎、主輪移植自費柴爾德的A-10、線傳飛控系統則摘自F-16。
首飛及服役
F-117首飛於1977年,從計畫開始到首飛只花了31個月。1981年6月15日定型。第一架F-117A於1982年交貨,於1983年10月進入可操作狀態,最後一批於1990年夏天交貨。在1988年之前,空軍從未承認過該型號飛機的存在。1990年4月,空軍在內華達州耐利斯空軍基地公開展出了一架,並吸引了數萬觀眾。
第一架原型機於數個月後便從臭鼬工廠製造出來,新飛機有著奇特的外形,完全沒有圓弧的表面,整個機體全部用平面構成。事實上,它跟F-117極為類似,外觀上較為明顯的不同是較F-117小、而且機體表面並沒有塗上可以吸收雷達波的特殊塗料。擁藍不能攜帶任何籌載武器,很明顯的,它只是一架實驗用飛機。飛行測試十分成功,由於線傳飛控系統它飛得相當好,空中預警機與地對空飛彈陣地只能在極為靠近的距離偵測到它,既便被偵測到也無法進行鎖定攻擊。最終的測試得知擁藍在機首正對雷達波發射源時有最小的雷達反射面積。換言之擁藍將機首正對雷達波發射來源是最安全的方法。
兩架原型機(編號1001、1002)先後都因重落地還有發動機及液壓系統線路失火等2次意外而墜毀了,但擁藍已經證明了可以躲避敵方雷達的偵測,而且可以穩定飛行。由於擁藍的成功,促使了F-117的誕生。在2號機墜毀後,擁藍計畫即告終。
F-117共生產了54架,其中36架在戰備狀態,其餘則作為訓練用機等。
性能參數
【尺寸數據】:機長20.08米,機高3.78米,翼展13.20米,機翼面積84.8平方米,展弦比2.05。【重量載荷】:空重13381千克,內部武器載荷2268千克,最大起飛重量23814千克。
【性能數據】:最大平飛速度1111千米/小時,最大正常使用速度M0.9,作戰半徑(無空中加油,帶2268千克武器)1056千米,限制過載+6g。
【機組人員】:1人。【單機造價】:1.33億美元。
【武器配備】:AGM-65“小牛”空對地飛彈、AGM-88“哈姆”反輻射飛彈、GBU-10炸彈、GBU-27雷射制導炸彈、BLU-109B雷射制導炸彈、B61自由落體核炸彈。
武器配備
F-117“夜鷹”是美國空軍的一種隱身多功能戰鬥轟炸機,也是世界上第一款完全以隱形技術設計的飛機。F-117由洛克希德公司設計生產,它的原型技術直接來源於海弗藍(HaveBlue)計畫。F-117在海灣戰爭時首次大規模部署使用,美國國防部預備在2008年財政年度前將所有的F-117退役,任務改由F-22與無人機取代。
F-117有著與F-15C鷹式戰鬥機相似的尺寸,它是單座雙引擎戰機,由2具通用電氣公司F404無後燃器型渦輪扇發動機提供動力,並配備四重線傳飛控系統。F-117可以接受空中加油。為了降低研發成本,F-117的電子設備,自動控制系統以及其它一些部分來源於F-16,F/A-18及F-15E等戰鬥機或是攻擊機。(這些零部件以備件名義在預算上出現,以使工程保密)
為了達到隱形的目的,F-117犧牲了30%的引擎效率,並採用了一對高展弦比的機翼,然而,由於需要向兩側折射雷達波,夜鷹還採用了很高的後掠角的雙翼。
F-117A有一套整合精密導引和攻擊系統的數位化飛航控制裝置。為了降低電磁波的發散和雷達截面積,夜鷹沒有配備雷達。導航系統主要由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和高精確性的慣性導航裝置組成。自動任務規劃系統可以協調所有的攻擊任務,計畫出攻擊路線,並且自動執行,包含武器的釋放。目標可藉由紅外線熱影像儀確認,並利用雷射測量距離和標定雷射導引炸彈的目標。
夜鷹機身內的兩個武器艙提供了2,300公斤(5,000磅)的酬載能力。一般而言是攜帶成對的GBU-10、GBU-12或GBU-27雷射導引炸彈,也能攜掛2枚風偏修正彈藥散布器(Wind-CorrectedMunitionDispensers,WCMD)、2枚聯合直接攻擊彈藥或是藉由全球定位系統(GPS)和慣性導航系統導引的遠距遙攻炸彈。理論上,F-117A幾乎能攜帶任何美國空軍軍械庫內的武器,包含B61核彈。少數的炸彈因為體積太大,或是和F-117的系統不相容而無法攜帶。
組成結構
在F-117的設計中,其外形的設計已不能僅從常規氣動力(如升力和阻力)角度來考慮,而必須把外形與隱形聯繫起來,儘可能做到二者統一。前據介紹F—117A飛機的RCS值只有0.001、0.01平方米(沿方位BCS值),比一個飛行員頭盔的RCS值還要小。如此小的RCS值,部分是由於F—117A採用了各種吸波(或透波)材料和表面塗料,但更主要的是由於它採用了獨特的多面體外形。比如,一般來說地面雷達和機載雷達的探測角大都處於飛機軸平面的正負30度範圍之內,所以設計師們把F—117A大部分表面的傾角都設計成大於30度,這樣就可以將雷達波偏轉出去,而避開輻射源。設計師還把F—117A機身表面和轉折處設計成使反射波集中於水平面內的幾個窄波束,而不是象常規飛機那樣全向散射。這樣就能使兩波束之間的“微弱信號”與背景躁聲難以區別。這種波束很窄,以致於雷達不能夠得到足夠連續的回波信號,而難以確定是飛機目標,還是瞬變噪聲。在對待一些小部件的設計上,設計師也作了周密考慮。如座艙蓋接縫、起落架艙門和發動機維修艙門,以及機頭處的雷射照射器邊緣都設計成了鋸齒狀嵌板,並讓這些鋸齒邊緣與上述某窄波束方向垂直,這樣其反射波就不會形成另外的波束,而與該窄被束方向一致。
為了防止雷達波進入進氣口,設計人員除對發動機進行了專門處理外,重點對進氣口進行了特殊設計。進氣口用相距1.5厘米的吸波複合材料格柵禁止起來,以防止雷達波直接照射到具有強反射特性的發動機風扇葉片上。F—l17A的進氣口高約0.6米,寬1.5米左右。這么大尺寸的進氣口,一可以給發動機提供進氣,二可以提供冷卻空氣。冷卻空氣從進氣口旁路通過,在尾噴口處與發動機的排氣混合,然後排出去。這樣做,可大大降低發動機的排氣溫度,減少紅外特徵。此外,F—117A還採用了V形尾翼(全動式)、埋入式武器艙、可伸縮的天線等。總之,這一切都是為了減小飛機的RCS值,達到隱形的目的。
2003年12月時,編號85-0835的F-117以雙灰色塗裝對外公開,取代原先的黑色機身塗裝。這種新的塗裝飾為了支援F-22日間戰場作戰需求與測試,同時評估為了全天候操作隱形戰機所需要的戰術和生存需求。這架飛機隨即獲得灰龍(GreyDragon)的新暱稱,並且移交給駐紮於新墨西哥州Holloman空軍基地第53測試與評估大隊。
外形設計
F-117A的幾何尺寸與F—15戰鬥機相當。F—117A的外形與眾不同,整架飛機幾乎全由直線構成。連機翼和V型尾翼也都採用了沒有曲線的菱形翼型,這在戰鬥機的設計中是前所未有的。對於F—117A的進氣口
進氣口特寫
為“網狀格柵隱蔽”式,尾噴口為沿展向的“開縫”式(也有人稱其為“口琴”式噴口)。沒有採用推力矢量控制技術。兩側發動機短艙—止部裝有輔助進氣口。由於氣流通過格柵式逃氣口會產生壓降,因此發動機效率會有所損失,但在大迎角和側滑飛行的情況下,格柵式進氣口可為發動機提供均勻的氣流。輔助進氣口只在起飛和復飛時打開使用。F—117A可進行空中加油,加油口位於機身背部。全機乾淨利索,沒有任何明顯的突出物,除了機頭的4個多功能大氣數據探頭外就連天線也設計成可上下伸縮的。此外,座艙益框架、起落架艙門和炸彈艙的邊緣以及機身後部的平面形狀均做成鋸齒形,這些便構成了F—l17A的獨特外形。F—117A的最大重量為23835千克。內部武器艙長4.7米,寬1.75米,可攜帶2枚900千克的BLU—109雷射制導炸彈,也可帶AGM—88A、AGM—6S空對地飛彈和GBU—15炸彈等。這些武器其它多數戰術戰鬥機均可使用。
F—117A的機載設備也具有很強的通用性,很多都是其它飛機現成或稍加改進就可以:用的東西。其中包括F—16的4餘度電傳操縱系統,C—130的環境控制系統,F—15的剎車裝置,F—15、F—16和A—10的ACES2彈射座椅,以及與其它飛機通用的通信、導航設備和保障系統箋。就連動力裝置也與海軍的F—18具有較高的通用性;這樣做,既可降低成本、減少風險、加快研製進度,同時也易於維護使用。據美國空軍官員說,F—117的維修勤務與F—15及F—16類似。其維修費用也與其它戰術飛機差不多,只比麥道公司的F—15戰鬥機略高。在飛行訓練方面,F—117A從1983年10月開始裝備部隊以來,已有175名飛行員飛過這種飛機。據說,凡是飛過F—117A飛機的飛行員都認為該機的起飛、著陸和其它飛行性能都不錯。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可以說F—117A並不是什麼都是全新的東西。
F-117有許多缺點,這主要是設計時以隱身性能為首要考慮而造成的。如例如速度慢,機動能力差,這主要是因為機身結構、布局為照顧隱身需要,氣動性能不佳,發動機則推力減小,並且無加力。儘管如此,但作為世界上第一種隱身戰鬥轟炸機,已經“名垂青史”啦。它在世界航空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
武器系統
F-117A戰鬥機的所有武器都掛在武器艙
飛彈出艙
中。武器艙長4.7m、寬1.57m,可掛載美國戰術戰鬥機使用的各種武器,如AGM-88A高速反輻射飛彈、AGM-65“幼畜”空對地飛彈、907kg的GBU-10/24/27雷射制導炸彈、GBU-15模式滑翔炸彈(電光制導)、B61核炸彈和空對空飛彈等。基本配置是,2枚908千克重的炸彈;BLU-109B低空雷射制導炸彈或GBU-10/GBU-27雷射制導炸彈,還可裝AGM-65“幼畜”空地飛彈和AGM-88反輻射飛彈,也可以攜帶AIM-9“響尾蛇”空空飛彈。
電子設備
F-117A起飛前,駕駛員使用史密斯工業公司的數據傳輸模件把目標坐標裝入航空電子系統。當接近目標時,IRADS自動地對準目標區域,而駕駛員在IRADS系統的專用大型顯示器上選擇目標和瞄準點。一旦截獲目標,則系統就自動地跟蹤目標。同時雷射裝置照射目標並對其進行測距。當飛機接近目標後,系統把目標從前視紅外裝置(FLIR)移交給下視紅外裝置(DLIR)。在中空、直線水平飛行時可以精確地投放武器,必要時系統也能進行上仰和拉起轟炸。F-117A也有反艦和空對空能力。空對空攻擊的主要目標是空中預警和控制(AEWAC)飛機和遠程干擾機。F-117A雖然沒有火控雷達,但是IRADS有探測空中和海上目標的搜尋狀態。不過在空對空作戰時需要AWACS飛機或其他系統的支援,以便探測和跟蹤目標。在理想條件下IRADS的空對空探測距離在50km以上。
F-117沒有裝火控雷達,主要靠位於風擋玻璃下面的雙視場前視紅外感測器進行探測和火控瞄準。該感測器視窗保形布置,覆蓋有細小格柵,起到電磁禁止的作用,從而使得視窗與機體表面形成一個相對於電磁波而言平整的整體,降低了RCS。可收放的下視紅外和雷射指示儀位於前機身下前起落架艙右側,上述紅外探測器均由德克薩斯儀表公司研製。座艙內裝有基於凱撒公司AN/AVQ-28的平顯,大螢幕前視紅外下視顯示器,其兩側有兩個多功能陰極射線管。機身下面主起落架艙前的機身骨架上有可收放無線電天線。其他系統包括霍尼韋爾公司的雷達高度表、慣導、大氣數據計算機和多功能顯示系統,IBM公司的AP-102任務計算機;GEC公司的飛控計算機/導航接口和自動駕駛計算機(NIAC)系統;擴展數據傳輸系統和高度/方向參考系統;數字式活動地圖等。在第三階段的改進中,F-117將裝備多功能顯示器、德克薩斯儀表公司的紅外捕捉與指示系統(IRADS)、環形雷射陀螺慣導系統和GPS等,還計畫攜帶TARPS偵察吊艙。值得注意的是F-117的機背表面裝有伸縮式角反射器,在和平時期進出機場或特殊情況下伸出,增大雷達反射面積,以便指揮或航空管制人員用雷達可探測到這種隱身飛機。德克薩斯儀表公司的可收放的下視紅外感測器和雷射指示器以及雙視場的前視紅外感測器,IBM公司的AP-102任務計算機、GEC-馬可尼公司的飛行控制計算機/導航接口和自動駕駛計算機系統,霍尼韋爾公司的SPN-GEANS慣性導航系統(自1991年已被H-423/E環形雷射陀螺儀取代)和雷達高度表,擴展的數據傳輸系統和高度/方向參考系統,以及GPS和數字式活動地圖等。
動力裝置
F-117的動力系統同樣專門為隱身做了細緻周全的考慮。該機採用兩台GE通用電氣公司的F404-GE-F1D2不加力渦扇發動機,單台推力48千牛(4898公斤)。矩形進氣道配有2.5×1.5厘米的金屬加熱網,可以防冰,更重要的是可減小進入進氣道內的雷達波。輔助進氣門位於同一水平面內靠後一點的地方,部分冷氣繞過發動機與排氣混合進行冷卻。後機身有呈“鴨嘴獸”嘴巴形狀的窄縫發動機噴口,1.65米長,0.10米高,下唇口較長,上面貼有太空梭使用的那種防熱瓦,噴口內有11片垂直的導流片。下邊緣有向後上方翹起的斜板,減弱了機尾後的雷達反射,對紅外輻射也有遮擋作用。通過與冷空氣的充分混合,排氣溫度僅有66℃,大大提高了紅外隱身效果。埋入式渦扇發動機和特殊的進/排氣裝置,使發動機噪音大為降低,具有一定的聲隱身能力。為減小發動機壓氣機葉片、進氣道和進氣口的雷達反射,進氣口還加裝了複合材料隔柵,其電阻率由內向外漸變,以便與自由空間電磁分部規律匹配。發動機裝有由森德斯特蘭德(Sundstrand)公司研製的空氣渦輪啟動器。在座艙後部有可收放空中加油受油口,在座艙頂部有夜間加油照明燈。此外F-117的內部武器艙可選掛副油箱。
F-117後期逐漸換裝推力更大的F412渦扇發動機。F412發動機原本是給A-12隱身攻擊機使用的,但A-12計畫已取消。由於推力加大,F-117的速度也增大至接近音速。有美國航空愛好者曾測量到F-117的速度已經略略超過音速。
駕駛艙
F-117的單座座艙裝有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的ACESII零-零彈射座椅。座艙玻璃分成五塊,一塊為整塊風擋。所有玻璃均鍍金以散射雷達波,鉸接座艙蓋向後上方打開。F-117裝有GEC公司的四餘度電傳操縱系統,由機頭的四個全方位空速管獲得數據,與F-16的電傳操縱系統相類似。這四個空速管是機身上極少數破壞隱身的外露設備之一。機上採用了愛理德·西格諾公司的環境控制系統、輔助動力系統和應急動力系統。
夜間飛行
1980年,美國空軍在內利斯空軍基地組建了第4450戰術大隊,即F—117A隱身戰鬥機大隊。並為新飛機徵招飛行員和地勤人員。飛行員幾乎全是從戰術戰鬥機部隊招來的,條件是必須要在現有戰鬥機上飛行過I000小時的飛行時間。在最初幾年的飛行訓練中,F-117A的飛行員每月飛行訓練不到10小時。F—117A是專門用於夜間攻擊的飛機。因此飛行員給它的綽號是“夜鷹”。實力的展示
在1988年11月之前,飛行訓練主要是在夜間進行,他們在太陽落山後30分鐘才能打開機庫門。門在打開前,所有的燈都關掉,地面工作僅靠閃光燈照明。為此飛行員們需把生物鐘後撥5—8小時。如果在夏季,則晚上9點以後才能啟動飛機,在第2天清晨3點半結束訓練,早晨5點左右才能休息。處於戰備狀態的飛行員約65%的飛行要在夜間出動,每月還要進行2—3次空中加油訓練。顯然長期夜間訓練,疲勞成了主要問題。一位飛行員說:“你可以想像把你的生物鐘從5點移到8點的困難,並且是一星期移動2次”。1986年7月11日發生在貝克斯菲爾德機場附近機毀人亡的事故以及次年的一次事故,都可能是因飛行員疲勞引起的。在第一次事故中,羅斯?馬爾赫少校的飛機撞到山腰上。第二次事故是麥可?斯圖爾德少校駕機,於1987年10月14日夜間撞在沙漠地上。當時沒有遇險信號,並且事故調查沒有發現機械方面的原因。2人都被認為是極好的飛行員。1989年10月,第4450戰術大隊改名為第37戰術戰鬥機聯隊。
注意鋸齒狀的機體結構,這是F-117特有的
F—117A的最大起飛重量約為23800千克,武器載荷約為2270千克,內部武器艙可攜帶2枚908千克級BLU—109型雷射制導炸彈或戰術戰鬥機使用的各種武器。炸彈由安裝在機頭座艙前下部的可控雷射照射器提供指示。彈艙長5.18米,寬1.83米。據稱,該機“具有自衛能力”。機頭裝有4個多功能大氣數據感測器,主起落架後部各裝一可拆卸式遠程通信天線,機身兩側空軍標記後面有一個可拆卸的小六面體,這可能是演習中用的飛機跟蹤雷達反射器,機上還使用了幾種現有系統或其它飛機用的稍加改動的系統。並裝備精確導航和攻擊系統。飛機表面有幾個齊平安裝的天線,它們可用於威脅告警、通信和衛星導航等。另外在機背右側裝有伸縮式通信天線。在理論上,F—ll7A允許在設防空間的任何高度飛行,不必進行地形跟隨低空飛行來躲避敵方雷達的探測。不像常規戰鬥機那樣在實施對地攻擊時採取以躲避敵方地面火力為主,以主動攻擊為輔的戰術。因而它比常規戰鬥機更適合於攻擊地面目標。
F117殘骸
較高的高度能使飛行員了解全面情況,提高目視探測能力;並可不藉助陪伴飛機的幫助,用雷射探測器自己照射目標。常規戰鬥機雖然也有這種照射能力,但無隱身特性,必須以低空進入來躲避雷達,地形地物變化極快時,該功能施展相當困難。較高高度飛行還可提高投放精度,改善垂直投放武器的穿透能力。F—117A一般在7600米高度接近目標。實施攻擊時,為保證精度,至少下降到1000多米的高度(一般高度在600—900米),飛越山區時高度較低。武器投放一般是在水平飛行時進行,而不需採用常規飛機那種低空地形跟蹤飛行轉為躍升脫離的投彈方式。據報導,F—117A在演習中對紅外目標的攻擊精度為1米左右。
空中加油
1989年12月20日,為了支援美國陸軍別動隊在巴拿馬里奧阿托的空降作戰,美國空軍首次出動F—117A隱身戰鬥機參戰。美國空軍第37戰術戰鬥機聯隊的6架F—117A從內華達州的托諾帕空軍基地起飛前往巴拿馬,飛行18小時,途中加油4—5次。其中2架F—117A轟炸了里奧阿托軍營,各投下1枚908千克重的雷射制導炸彈。另外4架F—117A,有2架留作備用,另外3架當得知他們的目標不值得轟炸時,中途返回基地。美軍方認為,F—117A的這次行動是成功的,在軍事上,該機的轟炸在巴拿馬國防軍中造成了混亂,削弱了對方的戰鬥力,為美軍突擊隊的空降少了障礙。另外對飛機而言,經歷了一次實戰考驗。美國空軍認為,這次行動證明F—I17A使用雷射制導裝置可精確地轟炸目標。同時也驗證了隱身戰鬥機具備對付低強度衝突的能力,既能執行常規任務,又能執行戰略任務。
在海灣戰爭中,F-117A更是名聲大噪。據介紹它在“沙漠風暴”期間執行危險性大的任務達1271次,而無一受損。在多種參戰飛機中,唯有F-117A承擔了攻擊巴格達市區目標的任務。F-117A的出勤率也很高,按照小隊的任務計畫,飛行員值班長達24小時,休息8一12小時,再飛兩個夜間任務。每個飛行員每夜只飛一次任務,但一架F-117A則往往每夜要出擊兩次。據統計,在整個戰爭期間,F-117A承擔了攻擊目標總數的40%,投彈命中率為80—85%。當然F-117A也不是沒有攻擊失誤的情況,主要原因可能是天氣、煙塵和有關目標的信息不足所造成的。此外,F-117A並不是完全不會被雷達發現,因此美軍在使用F-117A時,同時要派干擾飛機與之配合。
實戰案例
巴拿馬·19891989年4450戰術大隊解散改組為第37戰術戰鬥機聯隊,下轄第415、416、417三個中隊。其中第415、416裝備生產型F-117A,第417中隊裝備預生產型F-117A和用於伴飛和訓練的A-7D,後者最終被T-38A和AT-38B取代。
1989年12月19日,在五角大樓公布F-117A後的13個月,該機終於參戰。在入侵巴拿馬逮捕諾列加將軍的“正義事業”行動中初期,6架F-117A從托諾帕飛往巴拿馬,任務是向奧哈托的巴拿馬國防軍兵營附近投擲908千克炸彈,達到震撼和嚇阻巴拿馬士兵的目的,使美軍地面部隊以最小的阻力和傷亡解除其武裝。飛行員被要求炸彈距兵建設築間的距離不得小於50米。12月19日夜兩架先頭的F-117A各自將一枚常規908千克炸彈投向奧哈托兵營,轟炸看起來達到了預期效果,美軍在遭遇微弱抵抗後占領了兵營。但三個月後美國空軍發現其中一枚炸彈大大偏離目標,當初進行任務規劃時發生了溝通錯誤,飛行員獲得了錯誤的目標坐標。媒體在這件事情上大做文章,並得出F-117A首次任務失敗的結論。
海灣戰爭·1991
在“沙漠風暴”行動中F-117A證明了自身的價值。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1990年8月19日第37聯隊第415中隊開赴沙特,隨後第416中隊也趕來增援,1991年1月第417中隊的部分人員和飛機也部署到了沙特。1991年1月17日聯軍向伊拉克軍隊發動空襲,拂曉37聯隊的F-117A打響了對伊空襲的第一槍。F-117A負責轟炸有重兵防守的伊拉克指揮和控制中心等戰略目標,以及關鍵通信中心,研究和發展核武器和化學武器的設施、伊拉克機場的加固飛機掩體等重要目標。戰爭首夜一架F-117A將一枚908千克雷射制導的GBU-27“鋪路III”炸彈投在了巴格達市中心電信電報大樓的屋頂上,在另一次對底格里斯河畔通訊建築的轟炸中,一枚GBU-27從屋頂中央的通氣口鑽入穿透了四層地板才爆炸。在空襲的頭三周,F-117A以前所未有的精確度摧毀了許多加固目標。第37聯隊執行了1,271架次任務,任務出動率85.5%,43架F-117A投下了超過2,000噸的精確制導武器,包辦了40%的高價值目標。沒有F-117被擊中,擊落,或因機械故障損失,伊拉克機載和地面雷達無法探測或跟蹤F-117A,F-117A的隱身性能表明該機可以在最危險的環境中生存。
科索沃戰爭·1999
1999年3月24日晚21時,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組織,對南聯盟實施了代號為“聯盟力量”的大規模空中打擊行動——科索沃戰爭從此爆發。在此次為期78天的戰爭中,美國派遣的24架F-117A駐紮在義大利阿維亞諾空軍基地,主要擔當對敵重要防空設施或高價值目標進行重點打擊的任務。與海灣戰爭不同,在此次戰爭中,美國空軍利用F-117A多次在南聯盟主要城市和供電系統上空投放了裝有BLU-114/B子彈藥的GBU-94碳纖維石墨炸彈。這種新型彈藥的作用主要不是摧毀發電設備,而是通過拋撒碳纖維造成線網短路,以造成南聯盟大範圍供電中斷,指揮控制中心停止運行。
折戟沙場
但是,在1999年3月27日夜,一架編號為AF-82-806的“夜鷹”卻折戟沉沙,被南聯盟的防空飛彈擊中。至於該機是如何被擊落的,沒有一個權威的說法。有的說,該機是被捷克ERA公司研製的“維拉”無源探測雷達系統發現後,與蘇制薩姆-3防空飛彈相結合,將這架倒霉的“夜鷹”擊落。有的說,依靠快速機動變換陣地的南聯盟某薩姆-3飛彈部隊,在利用原始的方法獲得F-117的行動路線後將其擊落。不過,也有一種如下說法:在當天夜晚的作戰行動中,作戰機群中除了F-117A以外還有美軍的F-16C戰鬥機。當時,南聯盟部隊向F-16C機群發射了一批薩姆-3飛彈。由於北約飛機的干擾,南軍所發射的飛彈全部偏航,無一擊中目標,其發射陣地還遭到了轟炸。F-16C投彈完畢後揚長而去,而發射出去的薩姆-3飛彈在失去動力後相繼自毀,南軍防空部隊也開始進行設備搶修。可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竟有1枚薩姆-3飛彈沒有自毀,繼續沿拋物線飛行到了對空射程以外。湊巧的是,在這枚飛彈下落過程中,那架F-117A正好就飛到了該彈下落彈道上。這枚無動力下落的飛彈在F-117A上方爆炸了,落下的彈片擊中了這架飛機。正是如此,那名飛行員在沒有得到飛彈瞄準告警,飛機上探測飛彈尾焰的紅外告警裝置也沒有發現飛彈接近的情況下,糊裡糊塗就被打下來了。南軍當時也不知道此事,幾個小時後有農民報告才知道有F-117A墜毀。
折戟沙場
伊拉克戰爭·2003
在2003年3月19日開始的“伊拉克自由”行動中,參加戰爭的12架F-117A再次發揮了重要且獨一無二的作用。當天,美軍情報來源認為已經發現薩達姆·海珊的準確位置,隨即要求在戰爭預定開始前數小時立即對目標實施空中打擊。當時部署於伊拉克戰區的F-117A中隊正處於作戰準備階段,僅有2架“夜鷹”處於最低戰備狀態——按作戰標準完成了隱形維護,並可參與作戰行動。針對巴格達上空雲層較低的問題,這些F-117A掛載了GBU-27增強型雷射制導炸彈——該炸彈的導引頭能夠利用GPS系統跟蹤目標。對於F-117A的飛行員而言,這是一次非常危險的任務,因為他們投彈時可能正好處於破曉時分。3月20日清晨5時34分,兩架F-117A投下的4枚炸彈命中目標並爆炸。美軍中央司令部司令湯米·弗蘭克將軍對執行此次任務的F-117A稱讚有加:“這是我有生以來經歷過的對時敏目標或新出現目標的最佳協同戰例。”不幸的是,薩達姆當時並不在目標之內。
正式曝光
儘管軍方的保密措施非常嚴密,美國國內媒體還是獲得了隱身戰鬥機的只鱗片爪信息。1981年10月《航空周刊》報導了美國空軍正在研製一種可用於作戰的隱身飛機,有數名目擊者聲稱在西部沙漠的夜空看到了外形奇特的飛機。隨著媒體獲得的信息越來越多,在整個80年代,美國空軍擁有一種隱身飛機已成了眾所周知的秘密。當然面對媒體關於隱身飛機的詢問,五角大樓一概予以否認或乾脆“無可奉告”,這只能進一步激起民眾的好奇心。如果說F-117的外觀有點像SR-71並採用鴨式布局的話,你肯定認為這是胡說八道。但在1988年11月中旬以前,許多人相信美國塑膠模型製造商泰斯特公司推出的所謂F-19正是世界上的第一架隱形戰鬥機。據說,蘇聯駐美國大使館都購買了許多該機的模型。這一年11月10日,一張被稱為F-117的令人瞠目的隱形戰鬥機的照片被負責公共事務的美國國防部長助理J.丹尼爾·霍華德向媒體展示。這時,人們才知那個F-19模型是假的,美國人表演了一次障眼法!
F-117是一種非常神秘的飛機。不管是有意欺騙視聽,還是無意間為了搶占市場,美國玩具商推出的F-19模型還是有一定吸引力的。可以看出,這個模型多多少少受同樣出自洛克希德公司臭鼬工程隊SR-71的影響。當外界獲悉“夜鷹”的真容時,無一不感到意外。
編號佳話
同一天美國空軍證實了該機的正式編號是F-117A,這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人們一直都認為該機的正式編號是F-19,因為按1962年生效的軍用飛行器編號規則只能是這樣。如果F-117是沿用舊命名規則,那么F-112—F-116又是什麼東西?這些問題至今仍沒有答案。說法1:F-117根本就不是舊編號規則的延續,僅僅源自格魯姆湖和托諾帕兩個秘密基地的飛行日誌編號。
說法2::該機的正式編號的確是F-19,但國防部宣布時錯將飛行員手冊上的F-117A作為該機的編號公布了出去。之前詹森總統在公布“黑鳥”項目時也犯過類似的錯誤,他把RS-71說成了SR-71,於是美國空軍將錯就錯採用了新編號。
說法3:在F-117正式公布後不久,一位空軍發言人在回答關於F-19的編號問題時,解釋這是為了避免與米格-19混淆,軍方跳過了該編號。
說法4:最搞笑的說法是諾斯羅普公司導致了F-19編號的空缺,諾斯羅普為了使其F-5先進改型能用上F-20的編號而跳過了F-19。諾斯羅普認為F-20更有利於廣告宣傳!
說法5:出於保密。自1962年末就開始致力於消除高位命名數字和各軍種間的混亂,戰鬥機命名已再次啟用第1號或者F-1。因為上述變化前的最後命名以F-111結束,美國空軍確信沒有人會懷疑一種新型戰鬥機會用如此高位的數字來命名。實際上,除了正式服役的“夜鷹”及其預生產型飛機被稱作F-117A或YF-117A外,諾思羅普公司當時研製的、以便作為備份的“默蘭”隱形技術驗證機則被稱作YF-117D。因此,出於保密的需要將世界上第一種隱形飛機的編號定為F-117,則是毋庸置疑的。
飛機退役
儘管F117在科索沃戰爭和伊拉克戰爭表現出的成功以及高的完成任務能力,但是他的設計使用的是70年代末的技術。雖然其隱身技術比除了B2、F22、F35外的飛行器先進,但是維護工作很重。另外,小平面隱身技術已經被更先進的技術超過。2005年12月28日的項目預算決定720(PBD720),提議於2008年10月前將F-117全部退役,以購買更多的F22A。PBD720要求10架在2007年退役,餘下的42架在2008年退役,同時聲明將由B2、F22和JASSM等具有低探測,攜帶精確穿透力武器的更強的空中力量取代。於2006年末,美國空軍已經關閉F-117的飛行員訓練學校,並且宣布F-117的退役。最先退役的6架F-117於2007年3月12日在美國霍洛曼(Holloman)空軍基地舉行的紀念儀式上進行最後的飛行。第49戰鬥機大隊的指揮官,DavidGoldfein準將在儀式上致辭說,"隨著這些偉大的飛行器一次次升上天空,戰機的生命又走到了一個輪迴的終點-它們忠實地履行了保衛國家的職責,圓滿的完成了任務,今天我們將它們送往最後的棲息地-一個它們非常熟悉的地方-它們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在Holloman基地之外的家。與絕大多數空軍飛機退役後都被送往Davis-Monthan空軍基地不同,F-117戰機將被送往軍事試飛場TonopahTestRange(亦稱做52區)。在那裡它們的機翼將被拆卸,機身則存放在它們從前所在的機棚內。第一架F-117被置於基座上在內華達州的Nellis空軍基地展出,人們從基地外面的Nellis大樓上就能看到這架飛機。第二架當前在俄亥俄州的Wright-Patterson空軍基地的空軍博物館中靜態展出。公元2008年,美國東部時間4月22日,美軍現役的最後四架F-117A隱形戰機悄悄飛抵位於內華達州的“沙漠飛機養老院”,並且被封存在一座特殊的水泥機庫內。從此這種世界上第一種隱身戰機退出了美軍現役飛機行列,它留下的空間將由F-22來彌補。
相關事件
為隱形效果犧牲速度F-117戰機採用特殊的隱身外形設計,並有雷達吸波材料,為了配合隱形設計,所有武器都藏在內置的武器艙內。及維修費用也相當昂貴。
不過,為了達到隱形效果,戰機的其它功能被犧牲了。其速度只有亞音速,而且空氣動力性能欠佳,飛行不穩定,保養及維修費用也相當昂貴。
被F22替代
F-22隱身戰鬥機:“具有超機動性和高隱身性的戰鬥機,飛機的機動作戰性能無與倫比。它攜帶強大的武器彈藥,在空中格鬥和對地攻擊中,提高了武器的射程和遠距離投彈能力"。"F-22雷達反射截面積相當於一隻熊蜂,遠遠小於一顆籃球。其優異的隱身性能,能24小時全天候進行隱身作戰,為制空作戰“先敵發現,先敵攻擊,先敵摧毀”創造了條件。
美國空軍於2006年開始逐步退役封存F-117,至2008年4月21日,F-117A在執行完最後一次任務後,退出現役(這四架F-117A已於2008年11月從新墨西哥州飛往內華達州機場)。至此,F-117服役時間長達27年,第一代隱形戰機就此落下帷幕。
中國駐南大使館被炸
1999年3月27日,美軍義大利機場的幾架F117夜鷹隱形戰機像往常一樣起飛,撲向南斯拉夫,與此同時,在義大利美軍基地附近蹲點的中國軍事人員將起飛時間通知了南斯拉夫的中國軍事顧問們,中國軍事顧問根據該基地與南斯拉夫的直線距離和美軍F117的巡航速度,測算出了F117到達南斯拉夫邊境的大概時間,並且通知了南斯拉夫防空部隊,時間點一到,所有防空火力一塊開火,果不其然,一架F117被打了下來。
殘骸順利成章的到了中國顧問手中,他們把殘骸運到了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放到了地下室,本以為萬事大捷,沒想到殘骸里有定位裝置,美軍確定了殘骸的位置,柯林頓十分震驚,決定給中國點教訓。
美國情報人員找到了中國大使館的建築師,了解了該建築一共有五層,每層地板的厚度,樓頂的厚度,為鑽地彈輸入了參數,5月8日,美軍的B2轟炸機從本土起飛,飛到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投下了幾枚鑽地彈,然而美國人沒有想到的是中國大使館樓頂架設了衛星信號接收裝置“大鍋”,悲催的美國人投射炸彈時,雷射恰好照射到了大鍋上,這樣樓頂上就相當於又多出了一層。
根據雷射指引和之前設定的參數,多虧樓上有層大鍋,地下室里的F117殘骸幸免於難,後來被運了回來,推動了中國隱身戰鬥機技術的發展。
當時美國人有多種方案可供選擇(包括派海豹部隊奪回等),但最後美國軍方選擇飛彈襲擊,估計是因為這種方式比較乾淨利落,而且可以藉口為“飛彈失靈”所致,但真正意圖是徹底摧毀中國所得的F-117的殘骸。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有一枚雷射制導炸彈要直接穿過幾層樓打到大使館地下室的原因,但問題的關鍵是,美國人又一次失望了。事實上那枚炸彈落下後居然沒起爆,中國人最終還是取回了F-117的部分部件,極大幫助了中國隱型飛機的研製。
在中國的一次某海軍將領的私人聚會上,有人感嘆:“雖然我們有人犧牲了,但是我們隱型材料的研製進度一下提高了十年都不止,這種進步,是以血和國際上的屈辱換來的。”
挖掘機拆機
對於退役戰鬥機的處理方式多種多樣,通常採用的做有封存、
拆機照片
拆除、展覽等等。2014年12月上旬,國外網站公布了一組美國YF-117“夜鷹”隱形戰鬥轟炸機原型機被拆毀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