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FI

TPFI

前蘇聯為與之對抗,很快相應提出了“先進戰術戰鬥機”(PFI)計畫。 1971年,計畫分化為兩部分,其中蘇-27重型空優戰鬥機被稱為“TPFI”計畫。 蘇-27的前身為T-10試驗機,在眾多“先進戰術戰鬥機”(PFI)方案中獲勝。

目錄

TPFITPFI
前蘇聯“TPFI”計畫

簡介

美國在六十年代中期率先開始研製第三代先進戰鬥機,也稱為“FX”計畫,後演變為F-15戰鬥機。前蘇聯為與之對抗,很快相應提出了“先進戰術戰鬥機”(PFI)計畫。1971年,計畫分化為兩部分,其中蘇-27重型空優戰鬥機被稱為“TPFI”計畫。
蘇-27的前身為T-10試驗機,在眾多“先進戰術戰鬥機”(PFI)方案中獲勝。隨後蘇霍伊公司又進一步對T-10試驗機進修修改,比如起落架後移、雷達艙加大、主翼翼型變動等,產生“側衛-A”原型機,整體性能先進並採用飛行線控技術,在1977年5月20日成功完成首飛。1984年生產型“側衛-B”正式服役,具有十個武器外掛點,遠優於西方國家戰機,美制F-15A有八個外掛點。至1992年,獨立國協國家已裝備了300多架蘇-27飛機,目前生產的飛機主要用於出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