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941年秋天至第2年初,蘇聯首次在莫斯科工廠嘗試使用繳獲的自行火炮改裝自己的武器。A.科魯巴夫的回憶錄記載,1942年3月,他是一個T-60坦克排的指揮(第33集團軍),來了6輛修復的StuG III(一種德軍的突擊炮)。其中三輛裝備的是原來的StuK炮,另外三輛安裝的卻是早期的T-34火炮(可能是76.2mm的L-11型坦克炮)。P.明科夫也在第33集團軍,他描述了同樣的車型安裝的卻是KV坦克的火炮。他回憶這些戰鬥車輛在1942年春天的時候在麥德伊地區被摧毀。
1943年1月/2月,大量新的SU-76(SU-12)由於很多機械問題需要修理,紅軍因此失去了大量重要的作戰車輛。這種情況在1943年夏季攻勢開始前急需改善。I.卡沙塔諾夫建議在SG-122上安裝76.2mm的火炮(原來的SG-122是在繳獲的德軍Pz-III坦克底盤上安裝122mm的M-30型榴彈炮)。對於蘇聯來說這是一個好建議,因為在剛結束的史達林格勒戰役中蘇軍繳獲了300多輛德軍坦克。卡沙塔諾夫的建議在1943年2月3日被接受,不過開發這種型號所允許的時間很緊迫,要求在1943年3月1日以前完成。卡沙塔諾夫和一些其他的工程師轉移到位於斯瓦德羅伐斯克的第37號工廠,在那裡他們將繼續改裝SG-122的工作。起先,他們設計在底板的基座上安裝76.2mm的ZiS-3Sh型炮。設計的缺點在於它不能提供足夠的防彈保護。而安裝76.2mm的S-1型坦克炮能克服這個問題。這種火炮是專門為自行火炮設計的,是基於F-34型坦克炮,價格很低廉。它是由著名的F-34型炮在機構上實施一定的改動,使其易於直接安裝在前裝甲板上。 1943年2月15日,S.金茲博格向NKTP部長匯報SG-122的改裝情況:“第37號工廠開始製造實驗型的76mm的S-1型自行火炮。”3月6日,自行火炮已經製造完成並被送去工廠審核。審核是在斯瓦德羅伐斯克地區進行的,其中包括了在雪地高速越野行駛以及在冰凍路面的行駛測試。儘管溫度低達-35C,還是成功的通過了所有的測試,1943年3月20日,它被推薦作為SU S-1型進入生產(也稱為SU-76(S-1)以及SU-76i,其中i的後綴的意思是“來自國外的”)。 1943年4月3日,首輛SU-76i被送到自行火炮訓練團,也是位於斯瓦德羅伐斯克地區。一個月的時間裡,這些SU-76i行駛了600-700公里並幫助訓練了100多新的坦克手。坦克兵都很喜愛這種新式的自行火炮,不過也發現其引擎容易被凍結,他們解決的辦法就是在上面澆正在燃燒的汽油(不是玩笑!)。當時,工廠生產了20輛SU-76i用來訓練部隊。1943年5月起,SU-76i開始出現在戰場上。1943年最初的時候,由於缺乏無線電,蘇軍每三輛車才裝備一台。1943年5月開始,幾乎每輛SU-76i都裝備了9-R型無線電。1943年7-8月,庫爾斯克戰役之後,SU-76i在其火炮上加裝了防盾。防盾的作用是抵禦炮彈碎片和子彈的襲擊。同時又為SU-76i附加了兩個油箱。第一輛SU-76i是使用繳獲德軍的Pz-III型坦克的原車長指揮塔。1943年8月,蘇聯又想設計一種指揮型號的SU-76i。指揮型的SU-76i也安裝有這種指揮塔,並配備了附加頻率的電台,這種型號減少了彈藥攜帶量。最後一輛SU-76i是在1943年11月生產的。因為原來蘇聯自己的SU-76的設計問題被解決了並開始投入批量生產,蘇聯不再需要用SU-76i來充數。SU-76更加便宜,維修方便,也更易於使用多餘的配件。第37號工廠一共生產了181輛SU-76i以及20輛指揮型的SU-76i。 SU-76i首次參戰是在庫爾斯克戰役。1943年7月初,中央方面軍下屬的第13集團軍擁有16輛SU-76i。戰役防禦階段,損失了8輛,其中三輛是完全燒毀。沃羅涅日方面軍也有一些SU-76i參與作戰(可惜的是他們在報告中把76mm的自行火炮一起統計,所以不知道SU-76i確切的數字)。在奧廖爾地區,中央方面軍得到兩個SAP的加強(SAP就是自行炮兵團的簡稱)。其中一個就擁有16輛SU-76i以及1輛德國的Pz-III型坦克。1943年8月2日,近衛第5集團軍得到第1902自行炮兵團,這個團下轄15輛SU-76i。8月14日之前,該團沒有被投入戰鬥,而是在修理自己的SU-76i並等待卡車(最初他們只有十分之一必須的卡車),該團還有5輛SU-122。從8月14日至31日,該團參加了5次戰鬥,摧毀2輛坦克,9門火炮,12架機槍以及消滅250名敵軍士兵。下面有一份1902團團長的作戰報告:
“每輛車都有損傷。一些車輛多次修理,所有的基於PzKpfw-III的車輛現在狀況都不好。我們團經常處於低裝備水平,不過對於個人來說這些作戰經驗是很有用的。” 1943年9月,該團又參與了14次戰鬥,每次戰鬥該團都會投入兩至七輛自行火炮。其中比較有影響的戰鬥發生在1943年9月20日至23日,6輛SU-76i在追擊德軍坦克的過程中摧毀了德軍3輛坦克。蘇軍在實施追擊或者進攻時,通常將自行火炮跟隨在其坦克部隊之後。前線指揮官發現“假如能大規模使用坦克和自行火炮,損失往往會顯著降低。”第1902自行炮兵團一直戰鬥到1943年11月。1943年11月25日之前,該團已經損失了所有的戰鬥車輛。如同1902自行火炮團,SU-76i也裝備了第1901和第1903自行炮兵團,這兩個團在1943年8月至9月參加了別爾哥羅德-哈爾科夫地區的進攻戰役。 其實在庫爾斯克戰役中,不少蘇軍自行炮兵團都使用過繳獲的德國自行火炮。比如在8月10日,近衛第7集團軍下屬的第1938自行炮兵團就裝備了兩輛SU-122,兩輛SU-76i以及兩輛SU-75(就是德國的StuG III突擊炮)。 蘇軍坦克手對SU-76i評價不錯,唯一的缺點就是它只有一個艙口(1943年,德軍幾乎取消了所有坦克的側面艙口),所以一旦SU-76i中彈燃燒,逃生就有問題。 1943年8月,卡沙塔諾夫設計局準備改進SU-76i。9月14日,第37號工廠的主工程師受到了蘇聯技術部門的領導弗雷澤羅夫的一封信:“你新設計的在PzKpfw III底盤上安裝85mm的D-5-S-85型炮的方案不能實行,因為在Pz-III坦克上安裝85mm炮有很多問題。我想這個項目應該取消,不過所有的相關檔案應該保留以供以後使用。”就這樣SU-76i以後再也沒有被改進過。 1944年初,蘇聯決定將所有戰鬥部隊中的SU-76i撤離第一線編入訓練部隊。SU-76i被用作訓練車輛直至1945年底,之後SU-76i被正式宣布退役。現在只剩下了一輛SU-76i,這輛是偶然被人發現的,如今人們可以在烏克蘭境內的薩日涅看見它(被做為一個紀念碑)。
主要性能數據列表
戰鬥全重:22.5t
車長:6300mm
車寬:2910mm
車高:2375mm
引擎:Maybach HL 120 TRM
最大速度:50 km/h
最大行程:180 km
乘員:4人
火力裝備:76mm F-34 tank gun
彈藥:76mm:n.a.發
裝甲:25-6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