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2014年7月30日,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大衛·愛德華茲(DavidEdwards)和他的學生雷切爾·菲爾德(RachelField)研製出一款奇葩設備oPhone,能傳送帶有氣味的手機簡訊。
愛德華茲與菲爾德稱,他們的發明可以讓人們傳送和接受氣味簡訊,就像傳送簡訊或照片一樣。他們還認為,這種可通過鼻子識別的簡訊將是未來電子通訊的趨勢之一。愛德華茲說:“人們可能需要花些時間理解,氣味如何融入移動訊息中。但我們確信,將來傳送氣味簡訊將像今天傳送普通簡訊一樣容易。”
歷史
20世紀60年代,好萊塢曾嘗試打造“嗅覺電視”(Smell-o-vision),比如有味道的電影《神秘氣味》。
20世紀80年代,約翰·沃特斯(JohnWaters)的黑色喜劇《鳳梨脂》,曾用刮刮卡重現胃腸脹氣和飛機模型膠水氣味。
東京大學研究人員試驗向電視中引入第五感。
美國Digiscent公司曾開發iSmell的電子產品,其與電腦相連後上網時,就可以根據螢幕圖像聞到不同的氣味。
谷歌也曾戲言發布穀歌鼻,宣稱其具備搜尋氣味的能力,可以給用戶提供最敏銳的嗅覺體驗。
特點
oPhone與那些失敗的戲劇性實驗不同,oPhone只能傳送少量氣味,但卻可以讓人輕鬆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