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各國議會聯盟(簡稱“議聯”,Inter-Parliamentary Union -- IPU)原名為“促進國際仲裁各國議會會議”,由英國下議院議員威廉·蘭德爾·克里默和法國國民議會議員弗雷德里克·帕西聯名發起成立,並於1889年6月29日在法國巴黎召開了第一屆大會,來自3大洲9個國家的96名議員參加了會議。1894年,該組織通過章程,並常設秘書處。1899年,在第9屆大會上改名為“促進國際仲裁的各國議會聯盟”。1922年改為現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議聯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從一個由議員參加的協會發展為由各國議會參加的國際組織,成為世界上不同政治制度國家立法機構之間進行對話和開展議會外交的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國際議會組織。詳細信息
議聯章程規定,議聯是由各主權國家議會組成議員團參加的國際議會組織,作為各國議員之間對話的中心,致力於促進和平、保護人權、加強各國人民之間的合作和推動代議制機制的發展。議聯贊同聯合國的目標,支持聯合國的各項努力。1996年議聯與聯合國締結了合作協定,進一步密切了與聯合國的合作,並與聯合國有關機構合作舉辦了一系列活動,取得良好效果。議聯還與具有共同信念的地區性議會組織以及國際、政府和非政府組織進行合作。多年來,議聯以各種方式在維護和平、促進可持續發展、維護人權和婦女兒童權利、加強代議制機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別是近年來,議聯大會作為各國議會和議員進行交流的重要講壇,討論了很多重大國際問題,並以決議等形式表達議聯的聲音,為國際社會所關注。
議聯設有大會、理事會、執行委員會、秘書處及各國議會秘書長協會。議聯大會由各議員團派代表團參加,討論有關重大國際問題並通過相應決議。原每年召開一屆大會,1984年起改為每年兩屆,分別在春秋兩季召開。理事會是議聯的決策機構。執行委員會是議聯的行政領導機構。秘書處是議聯的常設辦事機構。議聯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截至2006年5月,議聯共有144個成員以及7個聯繫成員(歐洲議會、安第斯議會、中美洲議會、歐洲委員會議會、拉美議會、西非經濟共同體議會、東非立法議會)。
議聯96屆大會於1996年9月在北京舉行
1983年12月8日,中國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了全國人大加入各國議會聯盟的決定。1984年4月2日,議聯理事會通過決議,接納中國全國人大代表團為議聯成員。此後,中國人大代表團出席了議聯第71屆及以後的各屆大會及一些專題會議。
議聯出版物有《各國議會聯盟公報》(季刊)、《世界議會》、《各國議會選舉與發展編年史》、《各國議會聯盟大會紀要》(會刊)和《世界議會名錄》,上述刊物均為英法文。
2005年9月,第二屆世界議長大會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來自150多個國家和地區議會組織的議會領導人與會,吳邦國委員長率中國代表團出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