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藥物治療學

ICU藥物治療學

《ICU藥物治療學》共分三篇。上篇概論主要講述ICU的基本共性問題;中篇是《ICU藥物治療學》的核心內容;下篇為ICU疾病治療藥物。《ICU藥物治療學》主要面向臨床藥師,也適合相關專業的研究生及醫師閱讀、使用。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ICU藥物治療學

如ICU常用搶救技術、感染控制、鎮靜與鎮痛、營養支持、水電解質紊亂與酸鹼平衡失調等,為理解ICU系統各種疾病及其診療奠定基礎。全面闡述了ICU的常見疾病,包括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徵、心肺腦復甦、幾個系統常見重症等。對於各種疾病分別述及其流行病學、病因、診斷、臨床表現與藥物治療等內容,做到言簡意賅,主要內容重點突出,使藥師容易掌握。在概述各類藥物研發與套用進展的前提下,詳細描述各類藥物中重點藥物的基本特徵、主要作用、臨床套用及其注意事項,使藥師能全面了解ICU專業的套用藥物概況及應重點掌握的內容。

目錄

上篇 概論

第一章 重症醫學概述

一、重症醫學的發展歷程

二、重症醫學理論的發展內容

三、重症醫學科的功能

四、重症醫學科的建設與管理

第二章 ICU內常用搶救技術

第一節 血管穿刺技術

一、動脈穿刺術

二、中心靜脈穿刺術

三、Swan-Ganz氣囊漂浮導管

第二節 機械通氣

一、人工氣道的建立與管理

二、機械通氣與撤機

第三節 血液淨化

一、 血浠濾討

二、血液透析

三、腹膜透析

四、血液灌流

第四節 重症監測技術

一、體溫監測

二、腦功能監測

三、血流動力學

四、呼吸監測

五、肝腎功能監測

參考文獻

第三章 重症患者的抗感染治療

第一節 危重症患者的最佳化抗菌治療策略

一、階梯治療策略

二、短程治療策略

三、聯合治療策略

四、最佳化藥動學/效學原則

五、消除定植

第二節 ICU內常見耐藥菌引起的感染及治療

一、MRSA及VRE所致感染的治療

二、產ESBLs革蘭陰性桿菌感染的治療

三、產Ampc酶革蘭陰性桿菌感染的治療

四、銅綠假單胞茵所致感染的治療

五、不動桿菌屬所致感染的治療

六、嗜麥芽窄食單胞菌所致感染的治療

第三節 侵襲性真菌感染

一、 侵襲性真菌感染的預防

二、重症患者IFI的治療

第四節 ICU內常見醫院感染

一、導管相關血行感染

二、導尿管相關性泌尿系感染

三、呼吸機和鼻胃管相關感染

四、手術部位感染

參考文獻

第四章 重症患者的鎮痛與鎮靜

第一節 鎮痛鎮靜的臨床意義與在ICU綜合治療中的地位

一、臨床意義

二、在ICU綜合治療中的地位

第二節 ICU患者鎮靜鎮痛的指征

一、疼痛

二、焦慮

三、躁動

四、譫妄

五、睡眠障礙

第三節 鎮靜鎮痛療效的觀察與評價

一、疼痛評估

二、鎮靜評估

三、譫妄評估

四、睡眠評估

第四節 鎮靜鎮痛的治療

一、鎮痛治療

二、鎮靜治

第五節 鎮靜鎮痛治療中器官功能的監測與保護

一、呼吸功能

二、循環功能

三、神經肌肉功能

四、消化功能

五、代謝功能

六、腎功能

七、凝血功能

八、免疫功能

參考文獻

第五章 重症患者的營養

第一節 危重症與營養支持概述

一、營養支持概念的發展

二、危重患者營養支持目的

三、危重患者營養支持原則

四、營養支持途徑與選擇原則

五、危重患者能量補充原則

第二節 重症患者的代謝改變

一、應激狀態下的代謝反應

二、碳水化合物的代謝改變

三、蛋白質與胺基酸的代謝改變

四、脂肪的代謝改變

五、微量元素的代謝改變

第三節 危重患者的營養素

一、常量營養素的需求

二、微量營養素的需求

三、特殊營養素的補充

……

第六章 重症串者水電解質亂與酸鹼平衡失調

中篇 ICU常見疾病

第七章 全身炎症反應綜合徵和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徵

第八章 休克

第九章心臟驟停與心肺腦復甦

第十章 膿毒症

第十一章 急性呼吸衰竭與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

第十二章 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第十三章 急性腎功能衰竭

第十四章 急性肝功能衰竭

第十五章 重症急性胰腺炎

第十六章 多發性創傷

第十七章 胃腸功能衰竭

第十八章 糖尿病急性代謝併發症

第十九章 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第二十章 靜脈血栓栓塞

第二十一章 重要臟器移值術後管理

第二十二章 中毒

下篇 ICU常見藥物

第二十三章 鎮靜及鎮痛藥物

第二十四章 營養治療藥物

第二十五章 調節水、電解質平衡藥

第二十六章 常用循環系統急救藥物

第二十七章 中樞興奮藥

第二十八章 抗菌藥物

第二十九章 其他藥物

前言

我很榮幸能夠為這套專為中國藥師編寫的《臨床藥物治療系列讀本》作序。

在20世紀90年代初,我有幸以訪問教授的身份來到中國吉林延邊大學任教兩年。1993年我參加了中國藥學會於北京召開的會議,並做了一個藥物基因相關的藥代動力學講座。在此會議上遇到了來自南京的中國藥科大學著名藥代動力學教授劉國傑先生。通過和他愉快的交流,使我堅信中國藥學將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隨後我又參觀訪問了華西醫科大學和北京協和醫院,並了解了其臨床藥學的開展情況。

在過去的10年中,McWhorter School of Pharmacy,Samford University有幸接受了來自中國不同地方(北京、延吉、濟南)的藥師與教育工作者等訪問學者到本校學習。去年,我們非常高興接受了來自山東省千佛山醫院的孫淑娟博士。通過與這些訪問學者的交流,使我深刻了解了中國藥師致力於臨床藥學工作的信念,而由孫淑娟博士與其同行編寫的這套新的《臨床藥物治療系列讀本》便是他們致力於發展中國臨床藥學的一個很好的例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