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藥物治療學》

《ICU藥物治療學》

《ICU藥物治療學》,臨床醫學理論書籍。共分三篇,主要面向臨床藥師,也適合相關專業的研究生及醫師閱讀、使用。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ICU藥物治療學》上篇概論主要講述ICU的基本共性問題,如ICU常用搶救技術、感染控制、鎮靜與鎮痛、營養支持、水電解質紊亂與酸鹼平衡失調等,為理解ICU系統各種疾病及其診療奠定基礎。中篇是《ICU藥物治療學》的核心內容,全面闡述了ICU的常見疾病,包括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徵、心肺腦復甦、幾個系統常見重症等。對於各種疾病分別述及其流行病學、病因、診斷、臨床表現與藥物治療等內容,做到言簡意賅,主要內容重點突出,使藥師容易掌握。下篇為ICU疾病治療藥物,在概述各類藥物研發與套用進展的前提下,詳細描述各類藥物中重點藥物的基本特徵、主要作用、臨床套用及其注意事項,使藥師能全面了解ICU專業的套用藥物概況及應重點掌握的內容。

概述

在20世紀90年代初,我有幸以訪問教授的身份來到中國吉林延邊大學任教兩年。1993年我參加了中國藥學會於北京召開的會議,並做了一個藥物基因相關的藥代動力學講座。在此會議上遇到了來自南京的中國藥科大學著名藥代動力學教授劉國傑先生。通過和他愉快的交流,使我堅信中國藥學將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隨後我又參觀訪問了華西醫科大學和北京協和醫院,並了解了其臨床藥學的開展情況。
在過去的10年中,McWhorter School of Pharmacy,Samford University有幸接受了來自中國不同地方(北京、延吉、濟南)的藥師與教育工作者等訪問學者到本校學習。去年,我們非常高興接受了來自山東省千佛山醫院的孫淑娟博士。通過與這些訪問學者的交流,使我深刻了解了中國藥師致力於臨床藥學工作的信念,而由孫淑娟博士與其同行編寫的這套新的《臨床藥物治療系列讀本》便是他們致力於發展中國臨床藥學的一個很好的例子。
中國的藥學實踐與藥學教育的發展需要進一步全面提高中國藥師的臨床作用、藥師的指導能力與藥師的專業水平。

精彩書摘

(一)鎮痛藥物治療
1.阿片類鎮痛藥
理想的阿片類藥物應具有以下優點:起效快,易調控,用量少,較少的代謝產物蓄積及費用低廉。臨床中套用的阿片類藥物多為相對選擇“受體激動藥。所有阿片受體激動藥的鎮痛作用機制相同,但某些作用,如組胺釋放、用藥後峰值效應時間、作用持續時間等存在較大的差異,所以在臨床工作中,應根據病人特點、藥理學特性及副作用考慮選擇藥物。阿片類藥物的副作用主要是引起呼吸抑制、血壓下降和胃腸蠕動減弱,在老年人尤其明顯。阿片類藥誘導的意識抑制可干擾對重症病人的病情觀察,在一些病人還可引起幻覺、加重煩躁。
治療劑量的嗎啡對血容量正常病人的心血管系統一般無明顯影響。對低血容量病人則容易發生低血壓,在肝、腎功能不全時其活性代謝產物可造成延時鎮靜及副作用加重。
臨床常用的鎮痛藥物的特點及臨床套用詳見第二十三章。
2.阿片類鎮痛藥物的使用
阿片類藥間斷肌內注射是一種傳統的術後鎮痛方法,但臨床上需反覆注射給藥、病人的退縮心理以及藥物起效所需時間等綜合因素使鎮痛效果不盡人意。這種方法從根本上說不可能消除病人的藥效和藥代動力學的個體差異,尤其在血流動力學不穩定的病人不推薦使用肌內注射。持續靜脈用藥常比肌內用藥量少,對血流動力學影響相對穩定,對一些短效鎮痛藥更符合藥效學和藥代動力學的特點,但需根據鎮痛效果的評估不斷調整用藥劑量,以達到滿意鎮痛的目的。ICU病人鎮痛鎮靜治療指南對阿片類鎮痛藥物的使用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