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背景
2004年5月,Sum 41前往處在戰亂中的剛果,幫助一家名為“War Child Canada”的慈善機構拍攝一部反映當地內戰的記錄片。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裡,樂隊四位成員對於戰爭的殘酷有了清晰而強烈的親身體驗,在此期間,一位名叫Chuck Pelletier的維和部隊戰士幫助樂隊四人逃離了滿是炸彈和地雷的戰區。為了感激這位挽救他們生命的勇士,樂隊決定用他的名字命名他們的專輯。專輯《Chuck》中大多數作品的靈感也都來自於這次經歷,表達的是對現實世界的不滿和控訴。專輯製作於2004年春天開始,並於同年夏天結束。專輯製作人由Greig Nori擔任,在專輯中依舊延續了樂隊先前的朋克搖滾風格。此外專輯中加大了旋律硬核、另類搖滾、另類金屬等風格 。
專輯曲目
曲序 | 曲名 | 作詞及作曲 |
1 | 《Intro》 | Deryck Whibley,sum 41 |
2 | 《No Reason》 | Deryck Whibley,sum 41 |
3 | 《We're All to Blame》 | Deryck Whibley,sum 41 |
4 | 《Angels with Dirty Faces》 | Deryck Whibley,sum 41 |
5 | 《Some Say》 | Deryck Whibley,sum 41 |
6 | 《The Bitter End》 | Deryck Whibley,sum 41 |
7 | 《Open Your Eyes》 | Deryck Whibley,sum 41 |
8 | 《Slipping Away》 | Deryck Whibley,sum 41 |
9 | 《I'm Not the One》 | Deryck Whibley,sum 41 |
10 | 《Welcome to Hell》 | Deryck Whibley,sum 41 |
11 | 《Pieces》 | Deryck Whibley,sum 41 |
12 | 《There's No Solution》 | Deryck Whibley,sum 41 |
13 | 《88》 | Deryck Whibley,sum 41 |
專輯曲目來源
專輯鑑賞
專輯中,首支單曲《We’re All to Blame》中所迸發出的狂熱亢進的金屬氣息,讓人們看到Sum 41似乎決意沿襲上一張專輯的路線,並且走得更加極端。此外,無論是《The Bitter End》里向Thrash-Metal先驅Anthrax 取經的吉他Solo,還是頗有Linkin Park風範的《There’s No Solution》,都帶有明顯的金屬取向。而在《No Reason》這樣快速強勁的作品中,“Oi!Oi!”這一聲聲憤怒的嚎叫讓人不難看出樂隊對硬核的偏好。在一首首斬釘截鐵式的作品中,Sum41直截了當的在不到30分鐘的時間裡將整張專輯一氣呵成 。
獲獎記錄
獲獎年份 | 頒獎機構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獲獎情況 |
2005年 | 朱諾獎 | 年度最佳搖滾專輯 | 《chuck》 | 獲獎 |
2005年 | 加拿大獨立音樂獎 | 最喜歡的專輯 | 《chuck》 | 提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