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沿革
1940年,美國洛克希德公司設計的新轟炸機方案被英國皇家空軍採納,命名為“文圖拉”巡邏機。因為有A-29轟炸機的前例,皇家空軍一口氣就採購了188架,這些戰機於1942年陸續交付皇家空軍使用。後來,英國皇家空軍訂購了487架“文圖拉”巡邏機,但是在接受了130多架飛機後,取消了該機的訂購計畫。於是美國陸軍航空大隊將剩下的戰機購買過來裝備自己,並將其命名為B-34轟炸機。
設計特點
機身
B-34轟炸機採用中機翼單翼設計,每側機翼裝載一台發動機,機尾採用雙垂直尾翼設計,以水平尾翼獲平衡機身狀態。它的機身採用全金屬製造,結構和A-29轟炸機的機身大體相同,不過在尺寸上增大了許多。作為一款中型轟炸機,它的裝備護甲不可能像重型轟炸機那樣好,抗打擊強度較弱。
機艙
它的駕駛艙較大,可容納6名乘務組人員,包括飛行員、隨機工程師、導航員、瞄準投彈手、無線電話務員和機背射手,其中導航員、隨機工程師和無線電話務員還兼負機上相關位置機槍射手職責。B-34轟炸機的起落架採用後置三點式可收放設計,前2副起落架在發動機機艙下,後1副為尾輪,位於機尾部分。
動力裝置
B-34轟炸機採用26惠普1-1-2800星型發動機,單台發動機輸出功率為2000馬力,不同類別的B-34轟炸機裝載的發動機型號也不盡相同,因此負擔的職責也不一樣。
武器裝備
B-34轟炸機的自衛武器是6挺機槍,其中4挺是12.7毫米口徑M2白朗寧機槍,2挺是7.62毫米口徑M1919白朗寧機槍。這些機槍分別位於B-34轟炸機的機頭、機頰、機腰和機背塔樓上。B-34轟炸機根據任務的不同,可以裝載不同的炸彈,在執行轟炸地面目標任務的時候,它可以攜帶最多1400千克的炸彈;如果要執行反潛任務,它可以攜帶6枚單重1471千克的深水炸彈;或者是攜帶1枚魚雷,攻擊水面艦艇。
技術數據
乘員:5人
機長:15.81米
翼展:19.96米
機高:3.63米
空重:9161千克
發動機:兩台普-惠R-2800-31“雙黃蜂”發動機
最大起飛重量:14097千克
最大飛行速度:499千米每小時
最大航程:2656千米
服役事件
英國訂購了第一批750架於1942年11月3日開始在轟炸機司令部服務。在隨後的白天轟炸襲擊中的嚴重損失暴露了“文圖拉”的脆弱,因此,倖存的“文圖拉”被轉給空軍海防總隊,而剩餘的350餘架尚未交付的飛機則被取消。這些過剩的飛機後來被美國陸軍航空兵飛越,命名為B-34進入現役,作為海上巡邏機。
美國海軍也對這種飛機產生了興趣,接收了大約1600架,命名為PV-1“文圖拉”。改進後的PV-2“捕鯨叉”於1943年6月被訂購,自1944年春天起,生產了500架。像PV-1一樣,大多數PV-2在太平洋戰場服役,直到20世紀40年代末,還有很多留在預備役中。
在20世紀40年代初期,為了海上巡邏反潛的事情,美國的陸軍和海軍還起過爭執。1942年,美國海軍希望裝備一批遠航程陸基海上巡邏反潛戰機,但陸軍認為反潛巡邏應該是陸軍航空兵的職責,海軍已經有航母了,無須再插手陸軍事務。這場爭執最後以美國空中力量的獨立成軍而告終。
1942年年末,美國陸軍因為進攻日本本土的需要,不得不藉助海軍平台生產B-29轟炸機,只好同意了海軍擁有陸基海上巡邏反潛的權利。美國海軍無須再尋找新的設計方案,因為B-34轟炸機已經在之前的實戰中表現出了自己海上巡邏反潛的優勢,因此海軍也從洛克希德訂購了一批B-34轟炸機,將其燃料箱進行了升級,定名為PV-l海上巡邏反潛機,裝備海軍使用。
總體評價
B-34轟炸機在設計上雖然帶有通用轟炸機的思路,但是在實戰中,它並不適合執行晝間低空轟炸任務,因為它的裝甲比較薄,且結構強度低,容易遭受來自地面火力的打擊。正因為如此,英國皇家空軍才取消了絕大部分B-34的訂單。不過在其他方面,B-34轟炸機還是做得很不錯的。它的飛行航程遠,這意味著如果它以較慢的速度飛行的話,在空中的耐久時間就長,可達10小時,因此作為海上巡邏機的話,性能足以滿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