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Adobe Audition 3網路音樂編輯入門與提高》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介紹了Adobe公司最新推出的音頻製作軟體——Audition 3.0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目的是使讀者能夠熟練掌握並使用Audition 3.0的各項功能,製作出音質飽滿、細緻入微的高品質音效。
另外,與以往版本圖書不同的是,《Adobe Audition 3網路音樂編輯入門與提高》特別製作了配套的多媒體教學光碟,其中包含了《Adobe Audition 3網路音樂編輯入門與提高》的一些重點實例的製作過程教學,讀者通過對《Adobe Audition 3網路音樂編輯入門與提高》與配套教學光碟的學習,可以迅速掌握關鍵的知識點,使學習更加輕鬆、事半功倍。《Adobe Audition 3網路音樂編輯入門與提高》內容翔實,結構清晰,語言流暢,操作步驟簡潔實用,特別適合初學Audition 3.0的用戶使用,而且對有一定基礎的讀者也大有裨益。
《Adobe Audition 3網路音樂編輯入門與提高》適合初級電腦音樂愛好者、專業音樂製作人以及各類音樂藝術院校的師生使用。
圖書目錄
第1章 AdobeAuudition快速入門
1.1 使用AdobeAudition可以做什麼
1.2 AdobeAudition的用途
1.3 熟悉Audition界面
1.3.1 編輯視圖界面
1.3.2 多軌視圖界面
1.3.3 CD視圖界面
1.3.4 工作界面自由布局
1.3.5 Audition的偏好設定
1.4 工具列的使用方法
1.4.1 時間選擇工具
1.4.2刷選工具
1.4.3 移動、複製、剪輯工具
1.4.4 混合工具
1.4.5 選取框工具和套索選擇工具
1.4.6 效果漆刷
1.4.7 污點修復畫筆
1.5 傳送控制器的使用方法
1.5.1 播放、停止與暫停
1.5.2 循環播放
1.5.3 轉到開始、上一個標記、下一個標記或結尾
1.5.4 倒回與快進
1.5.5 錄音
1.6 混音器的使用方法
1.6.1 音頻軌
1.6.2 其他軌道
1.7 會話屬性面板的使用方法
1.8 上機實戰
第2章 熟悉Audition的工作流程
2.1 新建檔案
2.1.1 新建會話檔案
2.1.2 保存會話
2.1.3 新建波形
2.2 錄製音頻
2.3 在編輯視圖模式下編輯與處理音頻
2.3.1 刪剪過長的空白音頻波形
2.3.2 增加間隔時間
2.3.3 降噪處理
2.3.4 修復破音
2.3.5 增加音量
2.4 在多軌視圖模式下編輯與處理音頻
2.4.1 導入檔案
2.4.2 分割音頻
2.4.3 調整音頻剪輯的長度及位置
2.4.4 調整音量包絡線
2.4.5 添加音效
2.5 導出聲音
2.6 上機實戰
第3章 錄音技術
3.1 音頻錄音
3.1.1 錄音前的準備工作
3.1.2 單軌錄音
3.1.3多軌錄音
3.1.4 循環錄音
3.1.5 穿插錄音
3.2 實例——錄製第一首歌
3.3 上機實戰
第4章 音頻處理基礎
4.1 單軌音頻波形處理
4.1.1 認識音頻波形
4.1.2 截取音頻波形片段
4.1.3 裁剪音頻波形片段
4.1.4 複製音頻波形片段
4.1.5 音頻波形零點交叉
4.1.6 自動獲拍
4.1.7 標記
4.1.8 自動標記
4.1.9 吸附設定
4.1.10 調整音頻波形採樣
4.1.11 人造音頻的生成
4.2 多軌音頻波形處理
4.2.1 音頻的導入導出
4.2.2 組織剪輯片段
4.2.3 複製音頻片段
4.2.4 對齊音頻片段
4.2.5 裁切音頻片段
4.2.6 合併音頻片段
4.2.7 鎖定音頻片段
4.2.8 組合音頻片段
4.3 實例——製作個性手機鈴聲
4.4 上機實戰
第5章 單軌音頻波形深入處理,
5.1 音頻波形反轉處理、倒轉處理與靜音處理
5.1.1 反轉
5.1.2 倒轉
5.1.3 靜音
5.2 修復效果
5.2.1 消除“咔嗒”聲/“噗噗”聲(進程)
5.2.2 消除嘶聲(進程)
5.2.3 相位自動校正
5.2.4 破音修復(進程)
5.2.5 自動移除“咔嗒”聲
5.2.6 適應性降噪
5.2.7降噪器(進程)
5.2.8 採集降噪預置噪聲
5.3 變速/變調效果
5.3.1 變調(進程)
5.3.2 變調
5.3.3 變調器(進程)
5.4 延遲和回聲效果
5.4.1 動態延遲(進程)
5.4.2 回聲
5.4.3 多重延遲
5.4.4 延遲
5.4.5 房間回聲
5.4.6 模擬延遲
5.5 振幅和壓限效果
5.5.1動態處理
5.5.2 包絡(進程)
5.5.3 多段壓限器
5.5.4 振幅/淡化(進程)
5.5.5 放大
5.5.6 標準化(進程)
5.5.7 電子管壓限器
5.5.8 硬性限制(進程)
5.5.9 硬性限制
5.6 時間和間距效果組
5.7 混響效果
5.7.1 迴旋混響
5.7.2 完美混響
5.7.3 房間混響
5.7.4 簡易混響
5.8 濾波和均衡效果
5.8.1 FFT濾波器(進程)
5.8.2 動態均衡(進程)
5.8.3 參量均衡器
5.8.4 圖示均衡器
5.8.5 快速濾波(進程)
5.8.6 科學濾波器(進程)
5.8.7 階式濾波
5.9 特殊效果
5.9.1 主控制
5.9.2 吉他套件
5.9.3 迴旋(進程)
5.9.4 失真
5.10 立體聲聲像效果
5.10.1 圖示聲像儀
5.10.2 聲像/聲場(進程)
5.10.3 聲道重混縮
5.10.4 都卜勒效應(進程)
5.10.5 析取中置通道
5.10.6 立體聲迴旋
5.10.7 立體聲迴旋(進程)
5.10.8 立體聲擴展器
5.10.9 自動聽覺儀(進程)
5.11 調製效果
5.11.1 合唱
5.11.2 漫拂移相
5.11.3 鑲邊
5.12 載入效果器
5.12.1 DirectX效果器
5.12.2 VST效果器
5.12.3 主控格架
5.13 實例——製作搞怪音樂
5.14 上機實戰
6.1 腳本的錄製與運行
6.1.1 錄製從暫存區啟動的腳本
6.1.2 錄製在當前波形上操作的腳本
6.1.3 錄製在高亮選區上操作的腳本
6.1.4 運行腳本
6.2 批量處理
6.2.1 批處理操作實現方法
6.2.2 批量處理提高多個音頻檔案的音量
6.3 實例——製作警報聲和速度感聲效
6.4 上機實戰
第7章 多軌混縮工程
7.1 平衡
7.1.1 音量平衡
7.1.2 動態平衡
7.1.3 頻率平衡
7.1.4 聲像平衡
7.2 多軌中的插入效果器
7.2.1 插入效果器概述
7.2.2 插入效果器的使用方法
7.3 音軌中的傳送控制器
7.3.1 傳送控制器概述
7.3.2 傳送控制器的使用方法
7.4 音頻素材的獲得與使用
7.4.1 音頻素材的獲得
7.4.2 循環類音頻素材的使用方法
7.5 包絡曲線的使用方法
7.5.1 包絡曲線的概述
7.5.2 包絡曲線的顯示與隱藏
7.5.3 音量包絡曲線的使用方法
7.5.4 聲相包絡曲線的使用方法
7.6 自動航線的使用方法
7.6.1 自動航線概述
7.6.2 顯示與隱藏自動航線
7.6.3 自動航線的使用方法
7.6.4 自動控制曲線的5種控制模式
7.6.5 音量自動航線
7.6.6 聲相自動航線
7.6.7 靜音自動航線
7.6.8 音軌EQ自動航線
7.6.9 插入FX自動航線
7.7 實例——最佳化聲音
7.8 上機實戰
第8章 AdobeAudition環繞聲揚
8.1 認識環繞聲場
8.2 設定與製作5.1 環繞聲場
8.2.1 設定5.1 環繞聲場
8.2.2 製作5.1 環繞聲場音頻
8.3 導出5.1 環繞聲場
8.4 實例——用環繞聲創作聲音360°旋轉效果
8.5 上機實戰
第9章 綜合實例——錄製個人單曲
9.1 前期準備工作
9.2 錄製聲音
9.3 處理與最佳化聲音
9.4 綜觀全局綜合處理聲音
9.5 混縮歌曲
第10章 綜合實例——最佳化聲音
10.1 降噪處理
10.2 修復破音
10.3 修正復歌部分
10.4 人聲潤色
第11章 綜合實例——為動畫配音
11.1 配備環境聲
11.2 配備現場聲音
11.3 配備背景音樂
書摘
序言
翻譯一套現代錄音技術叢書是我們多年的夙願。
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進步和現代媒體傳播形式的不斷演變,現代錄音技術的發展也是十分迅猛的。我國在聲音設計與製作領域的理論研究與實踐近些年來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高畫質電視轉播和環繞聲聲音製作使電視聲音製作水平提高到新的階段。
但是,與歐美已開發國家相比較,我國在該領域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中國傳媒大學影視藝術學院錄音系,作為國內從事聲音方面理論研究和教學的團隊,一直關注和跟蹤國外該領域的研究動態和實踐成果,並將國外該領域的許多專著的思想和方法注入到我們的教學中。“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果將國外最新的錄音技術專著翻譯出版,無疑是一件
很有意義的事情,於是,我們萌生了翻譯一套錄音技術叢書的計畫。
2007年夏天,有幸結識了人民郵電出版社《高保真音響》雜誌社的黃彤主編和寧茜編輯。他們十分支持我們的計畫,並提供了F0cal Press的最新書目。對於這套叢書的設計思想、讀者定位等我們也是一拍即合,於是,我們錄音系的全體
老師帶領部分研究生開始了緊張的叢書翻譯工作。
今天,“音頻技術與錄音藝術譯叢”的第一批譯著與讀者見面了,譯著
將分批陸續出版。這套叢書包括廣播、電影、電視、唱片等領域的錄音技術基礎理論、系統集成、聲音設計、拾音方法、製作技巧等方面,內容十分豐富,甚至有些譯著涉及的領域是國內目前出版物的空白。但願這套叢書能夠為廣大從事聲音設計和製作的專業人士、業餘愛好者和本專業的學生提供幫助,也希望廣大讀者對本叢書的設計、翻譯等諸方面提出寶貴意見。
感謝人民郵電出版社副社長蔣偉先生,他曾親自到我系就本套書的出版事宜進行指導。感謝黃彤主編和寧茜編輯,正是他們的大力支持和高效工作使得這套叢書成功出版。感謝錄音系的團隊,是我們共同營造的寬鬆的學術氛圍、嚴謹的治學精神和兄弟姐妹般的情誼使這套書能夠順利地翻譯完成。
文摘
1.2 振幅與周期
與人類聽覺系統相關的生理學與心理學始終在研究空氣壓力變化對聽覺的影響。聲音經過外耳道,聲壓的變化推動著耳膜,進而引發一系列反應,最終使我們聽到聲音。聲壓和氣壓的單位是一樣的:有些地方用PSL(磅每平方英尺),有的用kPa(千帕斯卡)。根據正常的入耳聽力,我們一般採用微帕斯卡(uPa)作為聲壓單位的數量級。
常見的描述聲音的坐標圖是以聲壓為縱軸,時間為橫軸的。這種坐標圖描述的是聲音在空間中某個單一固定位置的變化情況。隨著聲音的產生,每秒鐘內在該點的空氣壓力都會上升、下降變化若干次。在其他類型的教科書或者漫畫書里,我們也能見到類似這種描述聲音的圖示,都準確闡述了這一概念。
圖1.1(a)描繪的是聲音以一種曲線形式從聲源輻射出來的情況。曲線一經放大,看著就像圖1.3所示的正弦曲線,或者是更為常見的圖1.4所示的波形。這條彎彎曲曲、上上下下變化的曲線,表現了氣壓隨時間變化的情況。曲線凸起的部分代表壓力上升(密),凹陷的部分代表壓力減小(疏)。平直的水平線則代表壓力沒有變化(比如沒有聲音的時候)。
沒有聲音不意味著沒有氣壓,只能說沒有氣壓的變化。氣壓沒有變化,我們的耳膜就不會振動。也就是說,我們什麼都聽不到。
縱軸與橫軸的交點,不是氣壓為OuPa的意思,它表示氣壓值是平時我們周圍正常存在的大氣壓值。這些曲線中的反向振幅表示氣壓低於周圍的正常大氣壓,而不是負壓。聲壓是正的,它代表的是這些正值的變化情況。我們並不關心x軸和y軸的交點對應的氣壓值具體是多少,這是研究大氣壓的人員關心的問題。天氣預報里發布的大氣壓值對於音樂引起的壓力變化而言,只是一條零軸線而已。
1.2.1 振幅的定義
談到信號的振幅,很自然地會令人想到去用某個數值表示它。不過,單純的用一個數字來表示某個信號的振幅似乎有點困難。比如,圖1.3所示信號的振幅應該是多少呢?
圖中曲線最高點的幅度值是200uPa,最低點對應的是-200uPa,則說它的峰值是200uPa,或者說峰峰值是400uPa。儘管正弦信號是在不斷地起伏變化,但因為它是標;隹的正弦曲線,因此用峰值或者峰峰值都可以正確、完整地描述該信號的幅度。這就是我們所熟知的純音信號的幅度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