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沿革
該彈是蘇聯自行研製並裝備部隊使用的、擁有首批機載型號的第一代重型反坦克飛彈,由位於莫斯科的努傑爾曼(Нудельман)機械製造設計局,於50年代中期開始研製,1962年開始服役,裝備蘇聯的БРДМ(BRDM)裝甲戰車。隨後,其機載改進型分別於1968和1969年開始服役,裝備蘇聯的各型武裝直升機。該彈已經停產,但仍在服役,並曾大量出口亞、非、拉及東歐各國。
該彈的系統代號和命名為2К8(ПУР-62)“趾骨”(Фаланга),陸軍使用代號3М11/9М17。西方和北約集團按照自行確定的對蘇聯武器裝備的命名規則,給予該飛彈的編號和命名為AT-2“蠅拍”(Swatter)。
技術特點
該彈採用鴨式氣動外形布局,2片三角形小舵面位於彈體頭部後方兩側,4片呈X形配置的切梢三角形大彈翼分布在彈體中後部,每片彈翼後緣各有1片橫滾控制副翼。聚能破甲戰鬥部和觸發引信位於飛彈的前艙,穿甲厚度500mm。固體火箭發動機位於飛彈的後艙,2個噴管位於彈體兩側的2片彈翼之間。在彈體兩側下部彈翼的翼根處各有1個光學跟蹤用的很長的發光管,從翼根延伸到接近彈體尾端,供直升機或裝甲戰車射手對發射後的飛彈進行跟蹤控制。無線電指令控制裝置位於彈體尾部。該彈在總體性能上屬第一代反坦克飛彈範疇,主要缺點是射程短,但戰鬥部重量大,其改進型的精度等性能有所提高,故仍有一定使用價值。
性能數據
最大射程 3km(AT-2A/B)
4km(AT-2C)
最小射程 0.5km(AT-2A/B)
0.6km(AT-2C)
最大速度 150m/s(AT-2A/B)
170m/s(AT-2C)
使用高度
最大過載
制導系統 人工無線電指令(AT-2A/B)
半自動無線電指令(AT-2C)
引 信 觸發引信
戰 斗 部 聚能破甲,29.4kg(AT-2A/B)
30kg(AT-2C)
動力裝置 1台固體火箭發動機
彈 重 29.48kg(AT-2A/B)
31.5(AT-2C)
彈 長 1.163m(AT-2A/B)
1.160m(AT-2C)
彈 徑 132mm(AT-2A/B)
142mm(AT-2C)
翼 展 0.66m(AT-2A/B)
0.76mm(AT-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