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名
該系列飛彈的系統代號和命名為9К11/9К14(ПУР-64)“嬰兒”(Малютка),陸軍使用代號為3М14/9М14、9М14М/П。西方和北約集團按照自行確定的對蘇聯武器裝備的命名規則,給予該系列飛彈的編號和命名為AT-3A/B/C“薩格爾”(Sagger)。
技術特點
該彈採用無尾翼、後置彈翼氣動外形布局和推力矢量控制方案。4片雙後掠彈翼分布在彈體後部,呈X形配置,並有3.25°的安裝角,產生飛彈右鏇的滾動力矩,獲得8.5r/s的巡航轉速。每片彈翼由上下兩部分鉸接而成,前緣後掠角分別為45°和15°,上部翼面可向下拆疊,便於裝箱運輸。早期型號上用的1支曳光管,位於後艙外部第2象限翼片左內側,從翼根延伸到接近彈體尾端,供直升機或裝甲戰車射手對發射後的飛彈進行人工跟蹤控制。該曳光管裝兩種發光藥,副裝藥與助推發動機同時點火,在飛彈初始飛行段(0.5~1.0s)發出弱可見光,不影響射手觀察跟蹤飛彈;主裝藥在巡航段發出強紅光,使射手能對3000m處的飛彈觀察跟蹤。最新型號上用2個紅外輻射源,裝在後艙外部第1、3象限2片彈翼根部。
為便於裝運,在結構上將飛彈分為前後兩個艙段,即戰鬥部艙和彈翼筒艙,兩者通過卡簧快速安裝連線。聚能破甲戰鬥部由風帽組件、殼體組件和裝藥組件構成,穿甲厚度180mm(均質鋼板)。壓電觸發引信位於戰鬥部後端,觸發時間20~30μs,解除保險距離70~200mm。兩級固體火箭發動機位於後艙,前端為助推發動機,後端為主發動機,兩者同軸套裝連線。助推發動機的4個逆向噴管位於前端外殼上,各噴管軸線與彈體縱軸呈15°夾角。
為增大飛彈的自鏇速度(達到8.5r/s),噴管軸線與彈體母線呈50夾角。環形助推藥柱外徑112mm,長度90mm,重量0.68kg,工作時間約0.65s,推力210.9dN。主發動機的兩個噴管與彈體軸線呈7°夾角,尾噴口各有1個擺舵,用於推力矢量控制,其極限偏轉位置為±14°。圓柱形主藥柱直徑65mm,溝槽寬度9mm,重量1.525kg,推力7.26dN,由延時器保證在飛彈發射後0.45~0.90s點火燃燒,以防止飛彈制導控制系統開始工作之前,發動機燃氣進入舵機使擺帽偏至極限位置。
彈上制導控制系統位於後艙主發動機噴管與殼體空間,包括線管、配電器、三自由度基準陀螺和脈衝調寬電磁式舵機。線管內的電纜和彈上三芯導線,使車載/機載制導控制系統與彈上制導控制系統相連,供射手對飛彈實施跟蹤控制。該陀螺採用拉索獲得鏇轉動力,1根鋼索通過圓柱形轉子中間的開槽,纏繞在轉子軸頸上,鋼索一端通過兩個銷釘固定在轉子上,另一端通過拉桿固定在發射架上,發射時飛彈飛離發射導軌,使纏繞著的鋼索拉開,從而使陀螺轉子鏇轉,轉速達到2700r/min。電磁式舵機根據射手按照彈上陀螺儀發回的滾轉基準信號,通過指令傳輸導線經由配電器分配的控制信號,帶動位於發動機尾噴口燃氣流中的擺舵偏轉,從而改變飛彈的推力矢量方向,獲得改變飛彈飛行方向的控制力。
該系列飛彈直到80年代初才停產,共生產20000枚,曾大量出口亞、非、拉及東歐各國,並轉讓生產技術。
系統優點
該系列飛彈的主要優點,是體積較小,重量較輕,抗干擾性能好;其主要缺點,是攻擊盲區大,飛行速度慢,且前兩個型號(AT-3A/B)目視跟蹤、手動控制,命中精度低,後一個型號(AT-3C)雖改用紅外跟蹤、半自動控制,進入第二代反坦克飛彈之列,但射程、射速和威力均受到限制,將為性能更先進的反坦克飛彈所取代。
主要參數
最大射程 3km
最小射程 0.5km(AT-3A/B)
0.4km(AT-3C)
最大速度 120m/s
使用高度
最大過載
制導系統 手動有線指令(AT-3A/B)
半自動有線指令(AT-3C)
引 信 觸發壓電引信
戰 斗 部 聚能破甲,2.5kg
動力裝置 2台固體火箭發動機
彈 重 11.3kg(AT-3A/B)
11.4(AT-3C)
彈 長 0.831m
彈 徑 120mm
翼 展 0.393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