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公司

AMD公司

AMD公司專門為計算機、通信和消費電子行業設計和製造各種創新的微處理器(CPU、GPU、APU、主機板晶片組、電視卡晶片等)、快閃記憶體和低功率處理器解決方案,AMD致力為技術用戶——從企業、政府機構到個人消費者——提供基於標準的、以客戶為中心的解決方案。AMD是目前業內唯一一個可以提供高性能CPU、高性能獨立顯示卡GPU晶片、主機板晶片組三大組件的半導體公司,AMD提出3A平台的新標誌,在筆記本領域有“AMD VISION”標誌的就表示該電腦採用3A構建方案。2012年9月18日,AMD宣布,CFO托馬斯·賽菲特(Thomas Seifert)將離職尋找其他機會。

基本信息

公司簡介

AMD在全球各地設有業務機構,在美、德、日、中和南亞部分國家設有製造工廠,並在全球各大主要城市設有銷售辦事處,擁有超過1萬名員工。2013年,AMD的營收為53億美元,是一家真正意義上的跨國公司。

企業文化

開發新產品時,力求產品能夠滿足客戶的需要,不會單純為創新而創新。AMD作出每一個決定時,都會考慮"以客戶為中心進行創新",並以此作為指導思想,讓公司員工清晰知道產品的發展方向,也讓公司能夠在這個基礎上與業務夥伴、客戶以及用戶建立更密切的合作關係。
AMD公司深信公司文化對公司的未來發展非常重要,其重要性甚至不亞於所製造的產品。我們熱愛工作,擁有鍥而不捨的精神。在這樣的高尚情操驅使下,我們一直積極尋找發展的機會,致力開發能適合客戶需要的創新技術,並充分把握每一個市場商機,與廣大的用戶、業務夥伴與客戶攜手合作,幫助他們獲益。AMD具有剛毅不屈的精神,致力在世界上競爭最激烈的行業內持續發展,這是AMD企業文化的獨有特色。
AMD與客戶建立了成功的合作關係,以便更加深入地了解他們的需求;AMD與技術領袖開展了密切的合作,以開發下一代解決方案,拓展全球市場和推廣AMD的品牌;我們還與一些以克服艱巨困難並依靠技術獲得成功的世界級領先者建立了合作關係。
迄今為止,全球已經有超過2000家軟硬體開發商、OEM廠商和分銷商宣布支持AMD64位技術。在福布斯全球2000強中排名前100位的公司中,75%以上在使用基於AMD皓龍處理器的系統運行企業套用,且性能獲得大幅提高。
截至2013年年底,在CPU市場上的占有率僅次於Intel,但仍有不少差距,AMD的市場占有率勉強超過20%,而Intel擁有將近80%的市場占有率。
但是AMD於2011年1月推出Fusion加速處理器(APU)後,其在處理器市場的表現為AMD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僅2011年第一季度,APU的出貨量達到300萬顆,是2010年第四季度的3倍,AMD2011年第一季度的營收達到16.1億美元。
此外AMD在GPU領域中則表現得非常優異,獨立顯示核心的性能已遠遠超過其競爭對手NVIDIA。2010年二季度GPU份額為:Intel54.3%,AMD24.5%、nVIDIA19.8%。這一排名體現了AMD/NVIDIA兩家位置的轉換。如果只算獨立顯示卡份額的話,2010年二季度AMD在獨立顯示卡市場的份額為51%,剛剛好超過NVIDIA的49%。僅僅是這2%的差距,卻完成了市場占有率一二名的質變轉換。如今在對手NVIDIA費米架構產品剛剛起步的時候,AMD又展開一場大規模的顯示卡降價活動,部分高端顯示卡甚至降幅達到了500元的幅度,緊隨其後的還有快要發布的新一代顯示卡,這將又一次對NVIDIA造成不少的衝擊。

技術領先

為了在當今競爭異常激烈的市場中獲得成功,跨國電子公司需要值得信賴的供應商和合作夥伴來為他們按時按量地提供他們所需要的解決方案。因此,AMD採用了一種高效的、基於合作夥伴的研發模式,確保它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可以始終在性能和功率方面保持領先。藉助於行業夥伴的技術和資源,AMD為它的產品集成了先進的亞微米技術。它的產品通常領先於行業總體水平,而且成本遠低於平均成本。
為了在批量生產過程中無縫地採用這些先進的技術,AMD開發和採用了數百種旨在自動確定最複雜的製造決策的專利技術。這些功能現在被統稱為自動化精確生產(APM)。它們為AMD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生產速度、準確性和靈活性。

企業領導

現任總裁兼執行長:LisaSu[2],LisaSu博士為AMD總裁兼執行長,同時擔任AMD公司董事會成員。升任總裁兼執行長之前,LisaSu博士擔任AMD營運長一職,負責將AMD事業部、銷售、全球運營,與基礎架構實現團隊整合成一個面向市場的單一組織,負責全方位的產品策略與執行。LisaSu博士於2012年1月加入AMD,擔任全球事業部高級副總裁兼總經理,負責推動AMD產品與解決方案的端到端業務執行。
AMD全球高級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潘曉明
2012年12月20日,AMD公司宣布,AMD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鄧元鋆由於個人職業發展原因離職;AMD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潘曉明出任AMD大中華區新的領導人。

發展歷程

自從1969年成立以來,AMD就不斷地開發極具競爭力的新產品,並逐漸形成了一套與眾不同的企業文化,而眾多員工也在事業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下面將簡單介紹AMD近四十年來的發展歷程,從中我們可以預見公司的燦爛前景。
AMD的歷史悠久,業績顯赫。這個傳統已經成為一股凝聚力,將AMD全球員工緊密地團結在一起。AMD創辦於1969年,當時公司的規模很小,甚至總部就設在一位創始人的家中。但是從1969年到2013年,AMD一直在不斷地發展,2012年已經成為一家年收入高達24億美元的跨國公司。下面將介紹決定AMD發展方向的重要事件、推動AMD向前發展的主要力量,並按時間順序回顧AMD各年大事。

尋找機會

對JerrySanders來說,1969年5月1日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日子。在此之前的幾個月里,他與其它七個合作夥伴一直為創建一家新公司而埋頭苦幹。Jerry已經在上一年辭去了FairchildSemiconductor公司全球行銷總監的職務。
在公司剛成立時,所有員工只能在創始人之一的JohnCarey的起居室中辦公,但不久他們便遷往美國加州聖克拉拉,租用一家地毯店鋪後面的兩個房間作為辦公地點。到當年9月份,AMD已經籌得所需的資金,可以開始生產,並遷往加州森尼韋爾的901ThompsonPlace,這是AMD的第一個永久性辦公地點。
在創辦初期,AMD的主要業務是為其它公司重新設計產品,提高它們的速度和效率,並以"第二供應商"的方式向市場提供這些產品。AMD當時的口號是"更卓越的參數表現"。為了加強產品的銷售優勢,該公司提供了業內前所未有的品質保證——所有產品均按照嚴格的MIL-STD-883標準進行生產及測試,有關保證適用於所有客戶,並且不會加收任何費用。
在AMD創立五周年時,AMD已經擁有1,500名員工,生產200多種不同的產品——其中很多都是AMD自行開發的,年銷售額將近2650萬美元。

定義未來

AMD在第二個五年的發展讓全世界體會到了它最持久的優點——堅韌不拔。儘管美國經濟在1974到1975年之間經歷了一場嚴重的衰退,AMD公司的銷售額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但是仍然在此期間增長到了1.68億美元,這意味著平均年綜合增長率超過60%。
在AMD成立五周年之際,AMD舉辦了一項後來發展成為公司著名傳統的活動——它舉辦了一場盛大的慶祝會,即一個由員工及其親屬參加的遊園會。
這也是AMD大幅度擴建生產設施的階段,這包括在森尼韋爾建造915DeGuigne,在菲律賓馬尼拉設立一個組裝生產基地,以及擴建在馬來西亞檳榔嶼的廠房。

AMD年表

1969年5月1日,公司成立。
1970年,Am2501開發完成。
1972年9月,開始生產晶圓,同年發行股票。
1973年1月,第一個生產基地落成在馬來西亞。
1975年,AM9102進入RAM市場。
1976年,與Intel公司簽署專利相互授權協定。
1977年,與西門子公司創建AMC公司。
1978年,一個組裝生產基地的落成在馬尼拉。同年AMD公司年營業額達1億美元。
1979年,股票在紐約上市,奧斯丁生產基地落成。
1981年,AMD製造的晶片被用於建造太空梭,同年決定與Intel公司擴大合作。
1982年,新式生產線(MMP)開始投入使用。
1983年,新加坡分公司成立,同年推出INT.STD.1000質量標準。
1984年,曼谷生產基地建設並擴建奧斯丁工廠。
1985年,被列入財富500強。同年啟動自由晶片計畫。
1986年10月,AMD公司首次裁員。
1987年,索尼公司合作生產CMOS晶片,4月向INTEL提起訴訟,這場官司持續5年,以AMD勝訴告終。
1988年10月,SDC基地開始動工。
1990年5月,RichPrevite成為公司的總裁兼執行長。
1991年3月,生產AM386CPU。
1992年2月,AMD對Intel法律訴訟結束,AMD勝訴,獲得生產386處理器的資格。
1993年4月,開始生產快閃記憶體,同月,推出AM486
1994年1月,AMD與康柏公司合作,並供應AM485型CPU。
1995年,Fab25建成。
1996年,AMD收購NexGen。
1997年,AMD-K6出品。
1998年,K7處理器發布。
1999年,Athlon(速龍)處理器問世。
2000年,AMD在第一季度的銷售額首次超過了10億美元,打破了公司的銷售記錄,同年Fab30開始投入生產。
2001年,AMD推出面向伺服器和工作站的AMDAthlonMP雙處理器。
2002年,AMD收購AlchemySemiconductor。
2003年,AMD推出面向伺服器Opteron(皓龍)處理器,同年9月,推出第一款桌面級的64位微處理器。
2005年,AMD叫陣英特爾要求在新加坡舉辦雙核比試,AMD以Socket939登報圍剿英特爾發出雙核決鬥挑戰。
2006年,AMD發布了SocketAM2,以取代Socket754和Socket939。
2006年7月24日,AMD收購ATi。
2007年9月10日,K10處理器發布。
2008年10月8日,AMD宣布分拆成兩家公司,一家專注於處理器設計,另一家負責生產。
2010年,AMD(ATI)獨立顯示核心出貨量取代NVIDIA成為世界第一。
2011年1月,AMD推出Fusion系列BobcatAPU晶片,是一顆晶片包含CPU(中央處理器)及GPU(圖像處理器)的組合,第一輪會有共4顆型號的晶片,GPU部份也能真正支持1080p高清播放(硬體解碼)。
2011年3月6日杜拜新進技術投資公司(ATIC)以4.25億美元收購了AMD擁有的格羅方德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餘下的8.8%的股份,成為一家獨立的晶片製造商,使ATIC成為唯一持股者。
2011年9月30日,Bulldozer(推土機)產品以全新架構問世,並採用全新插槽AM3+。該架構其實自2003年就已經有研發計畫,唯因為經費不足,擱置到2011年發布。
2012年,Plidiver(打樁機)架構自改良推土機架構而生。
2013年,AMD再次更換產品標識。
2013年5月22日,AMD正式宣布次世代主機“XboxOne”採用APU作為該主機的單晶片解決方案。
2013年6月,RichlandAPU正式推出。
2014年1月,KaveriAPU正式推出。

尋求卓越

在20世紀80年代早期,兩個著名的標誌代表了AMD的處境。第一個是所謂的"蘆筍時代",它代表了該公司力求增加它向市場提供的專利產品數量的決心。與這種高利潤的農作物一樣,專利產品的開發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但是最終會給前期投資帶來滿意的回報。第二個標誌是一個巨大的海浪。AMD將它作為"追趕潮流"招募活動的核心標誌,並用這股浪潮表示積體電路領域的一種不可阻擋的力量。
我們的確是不可阻擋的。AMD的研發投資一直領先於業內其他廠商。在1981財年結束時,該公司的銷售額比1979財年增長了一倍以上。在此期間,AMD擴建了它的廠房和生產基地,並著重在德克薩斯州建造新的生產設施。AMD在聖安東尼奧建起了新的生產基地,並擴建了奧斯丁的廠房。AMD迅速地成為了全球半導體市場中的一個重要競爭者。

展開變革

AMD在這段時期的發展主要是通過提供越來越具競爭力的產品,不斷地開發出對於大批量生產至關重要的製造和處理技術,以及加強與戰略性合作夥伴的合作關係而實現的。在這段時期,與基礎設施、軟體、技術和OEM合作夥伴的合作關係非常重要,它使得AMD能夠帶領整個行業向創新的平台和產品發展,在市場中再次引入競爭。
1995年,AMD和NexGen兩家公司的高層主管首次會面,探討了一個共同的夢想:創建一種能夠在市場中再次引入競爭的微處理器系列。這些會談促使AMD在1996年收購了NexGen公司,並成功地推出了AMD-K6處理器。AMD-K6處理器不僅實現了這些起點很高的目標,而且可以充當一座橋樑,幫助AMD推出它的下一代AMD速龍處理器系列。這標誌著該公司的真正成功。
AMD速龍處理器在1999年的成功推出標誌著AMD終於實現了自己的目標:設計和生產一款業界領先、自行開發、兼容MicrosoftWindows的處理器。AMD首次推出了一款能夠採用針對AMD處理器進行了專門最佳化的晶片組和主機板、業界領先的處理器。AMD速龍處理器將繼續為該公司和整個行業創造很多新的記錄,其中包括第一款達到歷史性的1GHz(1000MHz)主頻的處理器,這使得它成為了行業發展歷史上最著名的處理器產品之一。AMD速龍處理器和基於AMD速龍處理器的系統已經獲得了全球很多獨立刊物和組織頒發的100多項著名大獎。
在推出這款創新的產品系列的同時,該公司還具備了足夠的生產能力,可以滿足市場對於其產品的不斷增長的需求。1995年,位於德克薩斯州奧斯丁的Fab25順利建成。在Fab25建成之前,AMD已經為在德國德勒斯登建設它的下一個大型生產基地做好了充分的準備。與Motorola的戰略性合作讓AMD可以開發出基於銅互連、面向未來的處理器技術,從而讓AMD成為了第一個能夠利用銅互連技術開發兼容MicrosoftWindows的處理器的公司。這種共同開發的處理技術將能夠幫助AMD在Fab30穩定地生產大批的AMD速龍處理器。
為了尋找新的競爭手段,AMD提出了"影響範圍"的概念。對於改革AMD而言,這些範圍指的是兼容IBM計算機的微處理器、網路和通信晶片、可程式邏輯設備和高性能記憶體。此外,該公司的持久生命力還來自於它在亞微米處理技術開發方面取得的成功。這種技術將可以滿足該公司在下一個世紀的生產需求。
在AMD創立25周年時,AMD已經動用了它所擁有的所有優勢來實現這些目標。目前,AMD在晶片和顯示卡市場中都名列第一或者第二,其中包括MicrosoftWindows兼容市場。該公司在這方面已經成功地克服了法律障礙,可以生產自行開發的、被廣泛採用的Am386和Am486微處理器。AMD已經成為快閃記憶體、EPROM、網路、電信和可程式邏輯晶片的重要供應商,而且正在致力於建立另外一個專門生產亞微米設備的大批量生產基地。在過去三年中,該公司獲得了創紀錄的銷售額和運營收入。
儘管AMD的形象與25年前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但是它仍然像過去一樣,是一個頑強、堅決的競爭對手,並可以通過它的員工的不懈努力,戰勝任何挑戰。
通過提供針對雙運行快閃記憶體設備的行業標準,AMD繼續保持著它在快閃記憶體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快閃記憶體已經成為推動當時的技術繁榮的眾多技術的重要組件。手提電話和網際網路加大了市場對於快閃記憶體的需求,而且它的套用正在變得日益普遍。AMD範圍廣泛的快閃記憶體設備產品線當時已經能夠滿足手提電話、汽車導航系統、網際網路設備、有線電視機頂盒、有線電纜數據機和很多其他套用的記憶體要求。
通過多種可以為客戶提供顯著競爭優勢的快閃記憶體和微處理器產品,能穩定生產大量產品、業界領先的全球性生產基地,以及面向未來、富有競爭力的產品和製造計畫,AMD得以在成功地渡過一個繁榮時期之後,順利地進入新世紀。

歷史回顧:
1995——富士-AMD半導體有限公司(FASL)的聯合生產基地開始動工。
1995——Fab25建成。
1996——AMD收購NexGen。
1996——AMD在德勒斯登動工修建Fab30。
1997——AMD推出AMD-K6處理器。
1998——AMD在微處理器論壇上發布AMD速龍處理器(以前的代號為K7)。
1998——AMD和Motorola宣布就開發銅互連技術的開發建立長期的夥伴關係。
1999——AMD慶祝創立30周年。
1999——AMD推出AMD速龍處理器,它是業界第一款支持MicrosoftWindows計算的第七代處理器。
2000——AMD宣布HectorRuiz被任命為公司總裁兼CEO。
2000——AMD日本分公司慶祝成立25周年。
2000——AMD在第一季度的銷售額首次超過了10億美元,打破了公司的銷售記錄。
2000——AMD的DresdenFab30開始首次供貨。
2001——AMD推出AMD速龍XP處理器。
2001——AMD推出面向伺服器和工作站的AMD速龍MP雙處理器。
2002——AMD和UMC宣布建立全面的夥伴關係,共同擁有和管理一個位於新加坡的300mm晶圓製造中心,併合作開發先進的處理技術設備。
2002——AMD收購AlchemySemiconductor,建立個人連線解決方案業務部門。
2002——HectorRuiz接替JerrySanders,擔任AMD的執行長。
2002——AMD推出第一款基於MirrorBit(TM)架構的快閃記憶體設備。
2003——AMD推出面向伺服器和工作站的AMDOpteron(TM)(皓龍)處理器。
2003——AMD推出面向桌上型電腦和筆記簿電腦的AMD速龍(TM)64處理器。
2003——AMD推出AMD速龍(TM)64FX處理器.使基於AMD速龍(TM)64FX處理器的系統能提供影院級計算性能。

融聚分拆

2006年7月24日AMD正式宣布54億美元併購ATI,新公司將以AMD的名義運作。
AMD2006年10月25日宣布完成對加拿大ATI公司價值約54億美元的併購案,ATI也從即日起啟用全新設計的官方網站。
根據雙方交易條款,AMD以42億美元現金和5700萬股AMD普通股收購截止2006年7月21日發行的ATI公司全部的普通股,通過此次併購,AMD在處理器領域的領先技術將與ATI公司在圖形處理、晶片組和消費電子領域的優勢完美結合,AMD將於2007年推出以客戶為導向的技術平台,滿足客戶開發差異化解決方案的需求。
AMD同時將繼續開發業界最好的處理器產品,讓客戶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選擇最佳的技術組合;從2008年起,AMD將超越現有的技術布局,改造處理器技術,推出整合處理器和繪圖處理器的晶片平台。
2008年10月8日,全球第二大電腦晶片商AMD閃電宣布分拆其製造業務,與阿布達比一家簡稱ATIC的高科技投資公司合資成立名為Foundry的新製造公司,引起全球IT界的轟動。根據協定,AMD將把德國德勒斯登的兩家生產工廠以及相關的資產及智慧財產權全盤轉入合資公司。AMD將擁有合資公司44.4%股份,ATIC則持有其餘股份。AMD從此徹底轉型為一家晶片設計公司。AMD位於蘇州的封裝廠並不在剝離之列。隨著全球半導體產業一波整合併購浪潮洶湧而至,傳統“製造加設計”的模式是否在走向終結?
(*2013年2月21日,由於AMD經營不善,被迫被NVIDIA收購AMD的顯示卡業務系謠言。)

新生力量

1985年8月20日,ATI公司成立。何國源與另外兩名香港移民BennyLau和LeeLau共同創立了ATI公司(ArrayTechnologyIndustry)。
1986年ATI獲得了自己的第一筆訂單,每周被預訂了7000塊晶片,那一年年底,ATI賺了1,000萬美元。
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時候,ATI營業額幾乎達到1億美元,躋身加拿大50大高科技公司的名單。
1991年ATI公司推出了自己的第一塊圖形加速卡——Mach8。這塊圖形加速卡有板載和獨立兩種版本,能夠獨立於CPU之外顯示圖形。
1992年ATI推出了Mach32A,也就是Mach8的改進型。
1993年,在年營業額突破2.3億加元後,ATI在多倫多證交所上市,之後由於股災,ATI一度面臨生死存亡的局面。在Mach64誕生後,由其帶來的成功,ATI所有的麻煩都迎刃而解。ATI開始成立了自己的3D部門,這為後來的ATI奠定了基礎。
1994年,首塊能夠對影像提供加速功能的顯示卡Mach64誕生。這塊顯示卡是計算機圖形發展歷史上的一塊里程碑。Mach64所使用的GraphicsXpression和GraphicsProTurbo技術能夠支持YUV到RGB的色彩空間轉換,使得PC獲得了MPEG的視頻加速能力。
1995年誕生Mach64-VT版本。其完全將CPU解壓的負擔承擔了起來,由於VT版本的Mach64提供了對視頻中的X軸和Y軸的過濾得能力,所以對解析度為320x240的視頻圖像重新調整大小至1024x768時也不會出現因為放大所產生的任何馬賽克。
1996年1月,ATI推出3DRage系列。開始提供對MPEG-2的解碼支持。通過後來引入Rage系列顯示晶片的iDCT等先進技術更大大降低了CPU在播放MPEG-2視頻時的負擔。
1997年4月發布3DRagePro。四千五百萬像素填充率,VQ的材質壓縮功能,每秒能夠生成一百二十萬的三角形,8MBSGRAM或者16MBWRAM的高速顯存,這些數字給了當時3D圖形晶片的王者Voodoo以很大壓力。
1997年,在2D時代非常強大的TsengLabs公司被ATI收購,40名經驗豐富的顯示卡工程師加入了ATI的開發團隊。
1998年2月RagePro更名為RageProTurbo,驅動也作了相應更新後,性能提升了將近40%。
1998年,Rage128GL發布。Rage128GL是首款支持Quake3中的OpenGL擴展集的硬體。
1999年4月ATI發布了Rage系列的最後產品Rage128Pro。各項異性過濾,最佳化的多邊形設定引擎,以及更高的時鐘頻率,使得Rage128Pro成了1999年QuakeCon比賽的官方指定顯示卡,更高端的RAGEFuryPro是加入了RageTheater提高了顯示卡的視頻性能。
1999年,ATI採用AFR技術將兩塊Rage128Pro晶片管理起來,共同參與3D運算,這就是擁有兩顆顯示晶片的顯示卡RAGEFuryMAXX,曙光女神。RAGEFuryMAXX成為單卡雙芯的始祖,並且也對今後的雙卡或多卡並聯技術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1999年,ATI在Nasdaq上市,開始以美元計算自己的價值。
2000年4月,ATI的第6代圖形晶片Radeon256誕生。其提供了對DDR-RAM的支持,節省頻寬的HyperZ技術,完整地T&L硬體支持,Dot3,環境貼圖和凹凸貼圖,採用2管線,單管道3個材質貼圖單元(TMU)的獨特硬體架構。由於架構過於特殊,第三個貼圖單元直到Radeon256退市的時候也沒有任何程式支持它。Radeon256的渲染管線非常強大,甚至可以進行可程式的著色計算。
2001年,ATI推出了新一代的晶片R200。
2001年,宣布自己將採用類似NVIDIA的晶片生產運作模式,開放旗下晶片的顯示卡生產授權,讓第三方廠商可以生產基於ATI圖形晶片的顯示卡產品,以加強自己圖形晶片的銷售以及縮短圖形晶片新品的研發周期。
2002年2月,ATI從R200向R300轉變的過程中收購了ArtX公司,並將其設計的“Flipper”賣給了任天堂作為其遊戲機“GameCube”的顯示晶片。
2002年8月,ATI顯示卡晶片史上最具有傳奇色彩的R300核心問世。
2003年2月,ATI推出超頻版R300,命名為R350與R360,在市場上仍然獲得了成功。
2004年5月,ATI的R420(即R400)發布。
2005年10月,ATI發布R520。與R420一樣只有16條渲染管線,在採用極執行緒分派處理器後,R520能夠最多同時處理512個執行緒,先進的執行緒管理機制使得每條渲染管線的效率大為提升;8個引入SM3.0的頂點著色單元,動態流控指令得到了支持,採用R2VB的方式繞過了SM3.0對VTF的規定;採用了256位的環形匯流排儘管增加了記憶體的延時,卻靈活了數據的調度;支持FP32及HDR+AA;而先進的Avivo技術使得ATI產品的視頻質量更上了一個新的台階。ATI認為未來遊戲將會對Shader的要求更高,所以像素著色單元與TMU的比值應該更大。於是R580採用了48個3D+1D像素著色單元,卻使用了與R520相同的16TMU。這種奇特的3:1架構被證明在如極品飛車10和上古捲軸4等PS資源吃緊的新遊戲中能夠獲得比傳統的1:1架構更為優秀的表現。先進的軟陰影過濾技術Fetch4則讓R580對陰影的處理更有效率。
2006年7月24日,AMD正式宣布以總值54億美元的現金與股票併購ATI。10月25日,AMD宣布,對ATI的併購已經完成,ATI作為一個獨立的品牌已經成為了歷史。AMD公司也成為PC發展史上第一家可以同時提供CPU,GPU以及晶片組的公司,這在PC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2007年,AMD(ATI)公司發布了R600核心。繼承了ATI重視視頻播放能力的傳統,R600系列的所有產品都具有內置的5.1聲道的音頻晶片,將音頻與視頻信號通過HDMI接口輸送出去,R600與G80一樣,都屬於完整支持DX10的硬體設計。64個US共320SP,浮點運算能力達到了475GFLOPS,大大超過了G80345GFLOPS的水平。512位迴環匯流排為晶片提供了更大的顯示頻寬。採用了新的UVD視頻方案,支持對VC-1與AVC/H.264的硬體解碼。對Vista的HDMI音視頻輸出完整支持,通過DVI——HDMI的轉接口能夠同時輸出5.1環繞立體聲的音頻和HDTV的視頻信號。
2008年8月,AMD公司發布R700核心。SIMD陣列擴充為10組,是原來的RV670的2.5倍,流處理器數量也由320個增加到800個。而且每組SIMD還綁定了專屬的快取及紋理單元,暫存器的容量也有所增加,紋理單元相應增加到10組,總數達到40個。此外,RV770的全螢幕抗鋸齒能力大幅增強。RV770還是保持4組後處理單元,也就是通常所說的16個ROPs(光柵單元),但AMD重新設計了光柵單元的內部結構,改善了之前較弱的AA反鋸齒性能。R00/670每組後處理單元內部包括了8個Z模板採樣,而RV770則提高到16個,因此它的多重採樣(MSAA)速度幾乎可以達到以前的2倍。當然,RV770的反鋸齒算法最終還是要由Shader來處理,而RV770的800個流處理器正好可以派上用場,最終抗鋸齒性能有不小的提升。RV770可以依靠800的流處理器的處理能力輕鬆突破1TFlop的浮點運算能力。成為第一款成功達到1TFlop的GPU核心,這是顯示卡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突破。並且內建第二代UVD視頻解碼引擎。相對於第一代UVD技術而言,主要在以下有所改進:
1、更好地支持超高碼率的視頻編碼與播放;
2、支持2160P及更高解析度視頻編碼;
3、支持多流解碼,即可同時解碼多部高清影片,比NVIDIA在GTX280上實現的雙流解碼更強大;
4、繼續內置高清音頻模組並可以通過HDMI接口輸出7.1聲道的AC3和DTS編碼音頻流。
在製程方面,AMD公司在業界率先採用55nm製造工藝的GPU核心,使晶圓成本得以降低,以控制成本,同時,55nm製程的熱功耗設計比此前的顯示卡更出色,可以有效的降低發熱量和提高超頻能力。最後要說的是,RV770支持DirectX10.1。DX10.1改善了Shader資源存取功能,在進行多樣本反鋸齒時間少了性能損失。它還能夠提高新遊戲的陰影過濾效率,進一步提高光影效果。此外DirectX10.1還支持32位浮點過濾,能夠提高渲染精度,改善HDR畫質。
2010年6月AMD在computex2010台北電腦展上首次展示了其基於CPU+GPUFusion融合理念的APU加速處理器。
2011年1月,AMD正式發布世界上首款加速處理器(APU)。這是唯一一款為嵌入式系統推出的APU。基於AMDFusion技術,AMD嵌入式G系列APU在一顆晶片上融合了基於“Bobcat”核心的全新低功耗x86CPU,支持DirectX®11的領先GPU及其並行處理引擎,帶來完整的、全功能的嵌入式平台。6月,AMD更趁勢推出面向主流消費類計算的下一代高性能AMDFusionA系列加速處理器(APU)。AMDA系列APU具有出色的高清圖像顯示功能、超算級的性能和超過10個半小時的電池續航時間,可為消費類筆記本和台式機用戶帶來真正身臨其境的計算體驗。
2011年6月面向主流市場的LlanoAPU正式發布。2012年5月,AMD發布Trinity系列晶片。AMD宣稱,搭載Trinity的電腦比英特爾晶片電腦便宜,但運行速度相當。Trinity運行速度比Llano快25%,圖形核心的運算速度快50%。2013年6月AMD又推出全新一代APU,分別為至尊四核richland、經典四核kabini和至尊移動四核temashi,分別成為桌面版APU和移動版APU的最新領軍產品。AMD預計將於2014年推出Kaveri系列APU。
2011年10月,發布FX系列CPU,為台式機PC用戶帶來了全面無限制的個性化定製體驗。AMD推出的這款台式機處理器是世界上首款8核台式機處理器。

產品系列

計算產品

對於需要高性能計算和IT基礎設施的企業用戶來說,AMD提供一系列解決方案。
■1981年,AMD287FPU,使用Intel80287核心。產品的市場定位和性能與Intel80287基本相同。也是迄今為止AMD公司唯一生產過的FPU產品,十分稀有。
■AMD8080(1974年)、8085(1976年)、8086(1978年)、8088(1979年)、80186(1982年)、80188、80286微處理器,使用Intel8080核心。產品的市場定位和性能與Intel同名產品基本相同。
■AMD386(1991年)微處理器,核心代號P9,有SX和DX之分,分別與Intel80386SX和DX相兼容的微處理器。AMD386DX與Intel386DX同為32位處理器。不同的是AMD386SX是一個完全的16位處理器,而Intel386SX是一種準32位處理器(內部匯流排32位,外部16位)。AMD386DX的性能與Intel80386DX相差無己,同為當時的主流產品之一。AMD也曾研發了386DE等多種型號基於386核心的嵌入式產品。
■AMD486DX(1993年)微處理器,核心代號P4,AMD自行設計生產的第一代486產品。而後陸續推出了其他486級別的產品,常見的型號有:486DX2,核心代號P24;486DX4,核心代號P24C;486SX2,核心代號P23等。其它衍生型號還有486DE、486DXL2等,比較少見。AMD486的最高頻率為120MHz(DX4-120),這是第一次在頻率上超越了強大的競爭對手Intel。
■AMD5X86(1995年)微處理器,核心代號X5,AMD公司在486市場的利器。486時代的後期,TI(德州儀器)推出了高性價比的TI486DX2-80,很快占領了中低端市場,Intel也推出了高端的Pentium系列。AMD為了搶占市場的空缺,便推出了5x86系列CPU(幾乎是與Cyrix5x86同時推出)。它是486級最高頻的產品----33*4、133MHz,0.35微米製造工藝,內置16KB一級回寫快取,性能直指Pentium75,並且功耗要小於Pentium。
■AMDK5(1997年)微處理器,1997年發布。因為研發問題,其上市時間比競爭對手Intel的"奔騰"晚了許多,再加上性能並不十分出色,這個不成功的產品一度使得AMD的市場份額大量喪失。K5的性能非常一般,整數運算能力比不上Cyrixx86,但比"奔騰"略強;浮點預算能力遠遠比不上"奔騰",但稍強於Cyrix6x86。綜合來看,K5屬於實力比較平均的產品,而上市之初的低廉的價格比其性能更加吸引消費者。另外,最高端的K5-RP200產量很小,並且沒有在中國大陸銷售。
■AMDK6(1997年)處理器是與IntelPentiumMMX同檔次的產品。是AMD在收購了NexGen,融入當時先進的NexGen686技術之後的力作。它同樣包含了MMX指令集以及比PentiumMMX整整大出一倍的64KB的L1快取!整體比較而言,K6是一款成功的作品,只是在性能方面,浮點運算能力依舊低於PentiumMMX。
■K6-2(1998年)系列微處理器曾經是AMD的拳頭產品,現在普遍被奉為經典產品。AMDK6-2系列微處理器在K6的基礎上做了大幅度的改進,其中最主要的是加入了對"3DNow!"指令的支持。"3DNow!"指令是對X86體系的重大突破,此項技術帶給我們的好處是大大加強了計算機的3D處理能力,帶給我們真正優秀的3D表現。當你使用專門"3DNow!"最佳化的軟體時就能發現,K6-2的潛力是多么的巨大。而且大多數K6-2並沒有鎖頻,加上0.25微米製造工藝帶給我們的低發熱量,能很輕鬆的超頻使用。也就是從K6-2開始,超頻不再是Intel的專有名詞。同時,K6-2也繼承了AMD一貫的傳統,同頻型號比Intel產品價格要低25%左右,市場銷量驚人。K6-2系列上市之初使用的是"K63D"這個名字("3D"即"3DNow!"),待到正式上市才正名為"K6-2"。正因為如此,大多數K63D為ES(少量正式版,畢竟沒有量產)。K63D曾經有一款非標準的250MHz產品,但是在正式的K6-2系列中並沒有出現。K6-2的最低頻率為200MHz,最高達到550MHz。
■AMD於1999年2月推出了代號為"Sharptooth"(利齒)的K6-3(1998年)系列微處理器,它是AMD推出的最後一款支持Super架構和CPGA封裝形式的CPU。K6-3採用了0.25微米製造工藝,集成256KB二級快取(競爭對手英特爾的新賽揚是128KB),並以CPU的主頻速度運行。而曾經Socket7主機板上的L2此時就被K6-3自動識別為了L3,這對於高頻率的CPU來說無疑很有優勢,雖然K6-3的浮點運算依舊差強人意。因為各種原因,K6-3投放市場之後難覓蹤跡,價格也並非平易近人,即便是更加先進的K6-3+出現之後。
■AMD於2001年10月推出了K8架構。儘管K8和K7採用了一樣數目的浮點調度程式視窗(schedulingwindow),但是整數單元從K7的18個擴充到了24個,此外,AMD將K7中的分支預測單元做了改進。globalhistorycounterbuffer(用於記錄CPU在某段時間內對數據的訪問,稱之為全歷史計數緩衝器)比起Athlon來足足大了4倍,並在分支測錯前流水線中可以容納更多指令數,AMD在整數調度程式上的改進讓K8的管線深度比Athlon多出2級。增加兩級線管深度的目的在於提升K8的核心頻率。在K8中,AMD增加了後備式轉換緩衝,這是為了應對Opteron在伺服器套用中的超大記憶體需求。
■AMD於2007下半年推出K10架構。
採用K10架構的Barcelona為四核並有4.63億電晶體。Barcelona是AMD第一款四核處理器,原生架構基於65nm工藝技術。和IntelKentsfield四核不同的是,Barcelona並不是將兩個雙核封裝在一起,而是真正的單晶片四核心。
■引入SSE128技術
Barcelona中的一項重要改進是被AMD稱為“SSE128”的技術,在K8架構中,處理器可以並行處理兩個SSE指令,但是SSE執行單元一般只有64位頻寬。對於128位的SSE操作,K8處理器需要將其作為兩個64位指令對待。也就是說,當一個128位SSE指令被取出後,首先需要將其解碼為兩個micro-ops,因此一個單指令還占用了額外的解碼連線埠,降低了執行效率。
■記憶體控制器再度強化
當年當AMD將記憶體控制器集成至CPU內部時,我們看到了嶄新而強大的K8構架。如今,Barcelona的記憶體控制器在設計上將又一次極大的改進其記憶體性能。
■創新——三級快取
受工藝技術方面的影響,AMD處理器的快取容量一直都要落後於Intel,AMD自己也清楚自己無法在寶貴的die上加入更多的電晶體來實現大容量的快取,但是擅長創新的AMD卻找到了更好的辦法——集成記憶體控制器。
■領先的性能滿足當今最迫切的商務需求
數據中心的管理者們面對日益增長的壓力,諸如網路服務、資料庫套用等的企業工作負載對計算的需求越來越高;而在當前的IT支出環境下,還要以更低的投入實現更高的產出。迅速增長的新計算技術如雲計算和虛擬化等,在2012第二季度實現了60%的同比增長率3%,這些技術在迅速套用的同時也迫切需要一個均衡的系統解決方案。最新的四核AMD皓龍處理器進一步增強了AMD獨有的直連架構優勢,能夠為包括雲計算和虛擬化在內的日漸擴大的異構計算環境提供具有出色穩定性和擴展性的解決方案。
■卓越的虛擬化性能
具有改進的AMD直連架構和AMD虛擬化技術(AMD-V(TM)),45nm四核皓龍處理器成為已有的基於AMD技術的虛擬化平台的不二選擇,2012年全球的OEM廠商已基於上一代AMD四核皓龍處理器推出了9款專門為虛擬化套用而設計的伺服器。新一代處理器可提供更快的虛擬機轉換時間,並最佳化快速虛擬化索引技術(RVI)的特性,從而提高虛擬機的效率,AMD的AMD-V(TM)還可以減少軟體虛擬化的開銷。
■無與倫比的性價比
與歷代的AMD皓龍處理器相比,新一代四核皓龍處理器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性能和每瓦性能比顯著增強,包括:
1.以與上代四核皓龍處理器相同的功耗設計,大幅提高CPU時鐘頻率。這得益於處理器設計增強AMD業界領先的45nm沉浸式光刻技術和超強的處理器設計與驗證能力。
2.L3快取容量提高200%,達到6MB,增強虛擬化、資料庫和Java等記憶體密集型套用的性能。
3.支持DDR2-800記憶體,與現有AMD皓龍處理器相比記憶體頻寬實現了大幅提高,並且比競品使用的Fully-BufferedDIMM具有更高的能效。
■無可匹敵的節能特性
AMD皓龍處理器業已帶來了業界領先的X86伺服器處理器每瓦性價比,與之相比,新一代45nm四核AMD皓龍處理器在空載狀態的能耗可以大幅降低35%,而性能可提高達35%。“上海”採用了眾多的新型節能技術:AMD智慧型預取技術,可允許處理器核心在空載時進入“暫停”狀態,而不會對套用性能和快取中的數據有任何影響,從而顯著降低能耗;AMDCoolCore(TM)技術能夠關閉處理器中非工作區域以進一步節省能耗。
在平台配置相似的情況下,基於75瓦AMD四核皓龍處理器的平台,與基於50瓦處理器的競爭平台相比,具有高達30%的每瓦性能比優勢。相似平台配置下,基於AMD四核皓龍處理器2380的平台,空載狀態的功耗為138瓦;與之對比,基於英特爾四核處理器的平台在相同狀態下的功耗則為179瓦。基於AMD四核皓龍2380型號處理器的平台,在SPECpower_ssj(TM)2008基準測試中取得761ssj_ops/每瓦的總成績(308,089ssj_ops@100%的目標負載),而英特爾四核平台為總成績為561ssj_ops/每瓦(267,804ssj_ops@100%的目標負載)。
■前所未有的平台穩定性
作為唯一用相同的架構提供2路到8路伺服器處理器的X86微處理器製造商,AMD新一代45nm四核皓龍處理器在插槽和散熱設計與上代四核和雙核AMD皓龍處理器兼容,延續了AMD的領先地位。這可以幫助消費者減少平台管理的複雜性和費用,增強數據中心的正常運行時間和生產力。新的45nm處理器適用於現有的Socket1207插槽架構,未來代號為“Istan”bul”的AMD下一代皓龍處理器也計畫使用相同插槽。
■全球OEM廠商支持
作為業內最易於管理和一致的x86伺服器平台,由於採用AMD皓龍處理器,至少是部分原因,全球OEM和系統開發商能夠迅速完成驗證流程,並預計從本月起開始交付基於增強的四核AMD皓龍處理器的下一代系統。本季度和2009年第一季度,基於增強的四核AMD皓龍處理器的系統的供應量有望迅速增長。
惠普工業標準伺服器業務部行銷副總裁PaulGottsegen表示:“通過採用基於新‘上海’處理器的HPProLiant伺服器,客戶可以降低成本,同時使能效和性能更上層樓。在與AMD公司過去的4年合作中,我們為各種規模的客戶提供了基於AMD皓龍處理器的平台,並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初期反饋結果表明‘上海’將成為贏者。”
1.採用直連架構的AMD皓龍(Opteron)(TM)處理器可以提供領先的多技術。使IT管理員能夠在同一伺服器上運行32位與64位套用軟體,前提是該伺服器使用的是64位作業系統。
2.AMD速龍(Athlon64),又叫阿斯龍(TM)64處理器可以為企業的桌上型電腦用戶提供卓越的性能和重要的投資保護,具有出色的功能和性能,可以提供栩栩如生的數字媒體效果包括音樂、視頻、照片和DVD等。
3.AMD雙核速龍(TM)64(AthlonX264)處理器可以提供更高的多任務性能,幫助企業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更多的任務(包括業務套用和視頻、照片編輯,內容創建和音頻製作等)。這些強大的功能使其成為那些即將上市的新型媒體中心的最佳選擇。4.AMD炫龍(TM)64(Turion64)移動計算技術可以利用移動計算領域的最新成果,提供最高的移動辦公能力,以及領先的64位計算技術。
5.AMD閃龍(TM)(Sempron64)處理器不僅可以為企業提供出色的性價比,而且可以提高員工的日常工作效率。
6.AMD羿龍(TM)(Phenom)處理器全新架構的4核處理器,進一步滿足用戶需求(在命名中取消“64”,因為現今的CPU都是64位的,不必再標明)。為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求,AMD於2008年5月也推出了3核羿龍產品。
對於消費者,AMD也提供全系列64位產品。
*AMD雷鳥(TM)(Thunderbird)處理器
*AMD毒龍(TM)(Duron)處理器可以說是雷鳥的精簡便宜版,架構和雷鳥處理器一樣,其差別除了時脈較低之外,就是內建的L2Cache,只有64K。

解決方案

AMD的嵌入式解決方案以個人電腦以外的上網設備為目標市場,鎖定的目標產品包括平板電腦、汽車導航及娛樂系統、家庭與小型辦公室網路產品以及通信設備。AMDGeode(TM)解決方案系列不僅包括基於x86的嵌入式處理器,還包括多種系統解決方案。AMD的一系列Alchemy(TM)解決方案有低功率、高性能的MIPS(TM)處理器、無線技術、開發電路板及參考設計套件。隨著這些新的解決方案相繼推出,AMD的產品將會更加多元化,有助確立AMD在新一代產品市場上的領導地位。

產品分類

移動品牌

1998年9月AMD正式發布它的首款移動處理器MobileK6300MHZ。
2000年4月AMD推出MobileK6-III+和MobileK6-II+系列移動處理器,進入0.18微米製程時代,並首次配備了PowerNow降頻技術。
2002年4月AMD發布MobileAthlonXP,進入0.13微米製程時代,並在同年7月與ATI合作,通過高規格的RadeonIGP320M晶片組在筆記本電腦市場獲得熱烈的市場反響。
2003年9月AMD正式推出支持64位技術的移動版本的Athlon64系列處理器,移動處理器正式進入64位運算時代。
2005年4月AMD發布Turion64移動處理器,引起市場廣泛關注,AMD的移動平台從此成為一個獨立的整體,與桌面平台從名稱方面完全分離。
2006年7月AMD推出Turion64X2處理器,移動處理器首次進入雙核64位時代。
2008年6月AMD發布Puma移動平台,標誌著AMD也正式進入移動平台時代。
2008年11月AMD發布超便攜的Yukon平台,和AthlonNeo64位單核超低功耗處理器,配套ATiX1250或HD3410顯示卡,標誌著低功耗但低效率的IntelAtom時代的終結。

AMD旗艦顯示卡HD7970

HD7970基於全新的GCN圖形構架,擁有超過43億的電晶體規模。與上代的Cayman構架相比,其運算資源總量提升到了2048個ALU,TextureFetchLoad/StoreUnit則提升至恐怖的512個,TextureFilterUnit由Cayman的96個增加到了128個,但同時構成後端的ROP與Cayman維持相同,均為32個。HD7970擁有全新設計的MC結構,6個64bit雙通道顯存控制器組合形成了全新的384bit顯存控制單元,HD7970也因此採用了容量達3072MB的顯存體系。
HD7970的默認核心及顯存運行頻率為925/5500MHz,默認PixelFillrate能力為29.6G/S,默認TextureFillrate能力為118.4G/S。顯存頻寬264GB/S。擁有3.79T的單精度浮點運算能力以及947G的IEEE雙精度浮點運算能力。HD7970擁有完整的DRAM及SRAMECC保護,支持OpenCL1.2、DirectX11.1以及C++AMP。HD7970的特色由六個主要的部分組成:
1、基於HKMG的TSMC全新28nm工藝。
2、包含了幾何引擎、光柵化引擎以及一級執行緒管理機制的前端ACE(AsynchronousComputeEngine)。
3、負責處理運算任務及PixelShader的32個CU(ComputeUnit)集群,包含在CU內部負責處理材質以及特種運算任務如卷積、快速傅立葉變換等的TextureArray,二級執行緒管理機制以及與它們對應的shared+unifiedcache等緩衝體系。
4、負責完成fillrate過程以及輸出最終畫面的ROP陣列,顯存控制器MC(MemoryController)以及PCI-Express3.0匯流排傳輸控制端。
5、負責視頻回放及處理的UVD3.0單元,以及全新的負責視頻編碼部分的VCE。
6、Eyefinity(寬域)2.0引擎。
7、在功耗控制、實際生產成本控制方面、可持續擴展等比較實際的方面,AMD的GPU架構設計具有極其明顯的優勢。

Fusion(融聚)

Fusion並非單顆處理器的代號,而是一系列CPU/GPU整合平台的總稱。
AMD於2011年1月5日,終於在CES2011開幕之際正式發布了籌備多年的FusionAPU融合加速處理器,也宣告了融合時代的正式帶來。
AMDFusionAPU分為兩大系列,現在面世的是基於山貓(Bobcat)處理器架構、DX11GPU圖形核心的低功耗版本,最多兩個處理器核心,採用台積電40nm工藝製造。AMD稱,山貓是其2003年以來的首個全新x86核心,專為低功耗攜帶型設備而設計。
AMDFusionAPU首套平台代號“Brazos”,又稱“2011低功耗平台”,晶片組統一採用單晶片設計的Hudson-M1,處理器包括兩個子系列:
-ZatcateE系列:E-3501.6GHz雙核心、E-2401.5GHz單核心,熱設計功耗18W,面向主流筆記本、一體機、小型台式機
-OntarioC系列:C-501.0GHz雙核心、C-301.2GHz單核心,熱設計功耗9W,面向高清上網本、平板機和其他新興設備
在2011Computex台北電腦展上AMD又推出了針對平板機市場的Z系列APU:
-Z系列:AMDZ-01APU,隸屬於Brazos平台,擁有兩個山貓架構處理器核心,主頻1.0GHz,整合圖形核心RadeonHD6250,80個流處理器,熱設計功耗5.9W,搭配AM50FCH晶片組。Z0-1是AMD第一款專門針對平板機推出的APU產品。
2011年6月,AMD在首屆Fusion開發者峰會上,AMD推出了基於K10處理器架構、DX11獨立顯示卡級別圖形核心的高性能版本“Llano”APU,最多四個處理器核心,GlobalFoundries32nm工藝製造。LlanoAPU處理器被命名為A系列,組建“2011主流平台”。
-LlanoA系列:LlanoA系列APU是專為高效能筆記型計算機與桌上型計算機設計的產品它分為A4、A6、A8三個系列:
VISIONA4系列電腦將滿足BrilliantHD日常套用需求,最適合網頁瀏覽、基本的多任務處理與社交網路。
VISIONA6系列電腦將帶來BrilliantHD卓越娛樂性能,讓消費者能同時進行多任務處理、照片編輯與高清影片播放。
VISIONA8系列電腦將帶來BrilliantHD至尊性能,讓消費者能同時進行多任務處理、線上遊戲與視頻編輯。
AMD還提出了新的功耗管理概念“AllDay”,聲稱AMDFusion技術可帶來全天候的電池待機,續航時間長達10小時甚至更久。AMDFusionAPU主打高清套用,包括DX11遊戲、網路視頻、藍光節目等等,而這些都得益於其VISION視覺引擎,包括DX11圖形核心、UVD3視頻解碼引擎、並行處理加速能力、一體化顯示卡驅動等等。
AMDFusionAPU已經得到了整個業界大量硬體、軟體廠商的普遍支持,都正在或即將在高性價比或主流價位上發布各種相關產品。
設備廠商支持:宏碁、華碩、戴爾、富士通、惠普、聯想、微星、三星、索尼、東芝
主機板廠商支持:華碩、技嘉、微星、藍寶
軟體廠商支持:Adobe、ArcSoft、Codemasters、Corel、CyberLink、DivX、EA/BioW
are、Earthsim、Firaxis、Gazillion、微軟IE、微軟Windows、Nuvixa、Roxio、世嘉、Turbine、Viewdle、Vivu
2011年6月AMD正式發布了全新的主流筆記本平台——“Sabine”,Sabine平台採用了代號為Llano的A系列APU。本次AMD一共發布了七款APU。

商標更新

AMD在2010年底徹底放棄收購多年的“ATI”商標,而後隨著官方新LOGO的出爐,我們最終還是和這個存在了四分之一個世紀的品牌說再見了。
AMD這么做自然是經過多方面衡量,有著充分的理由。根據2011年在美國、英國、德國、中國、日本、巴西、俄羅斯等地對數千位獨立顯示卡用戶進行的調查,受訪者知道AMD、ATI合併之後,對AMD的選擇度提高到了原來的三倍,AMD的品牌力度也要明顯強於ATI,此外Radeon、FirePro的品牌影響力和忠誠度也非常之高。有鑒於此,AMD才最終決定捨棄ATI,將一切都統一划歸到AMD品牌之下。
事實上在中國大陸地區,學生們的組裝機採用AMDCPU的占了半數以上,然而這些電腦裡面有相當一部分是採用AMDCPU搭配Nvidia獨立顯示卡所構成的,其主要原因是受到零售商的主觀推薦,ATI品牌在國內遠沒有AMD響亮。為了蠶食Nvidia在該領域的優勢,AMD考慮採用自己AMD的標誌來打響獨立顯示卡在大陸地區名聲,一旦被零售商廣泛宣傳開來,以後在學生組裝機領域採用AMD3A平台一條龍銷售就不是什麼難事了。
FusionAPU融合加速處理器的到來也給捨棄ATI提供了最佳時機。AMD表示,將AMD、ATI的最佳產品融合到一起將會提供一個高性能、高效能的異構計算體系,其中面向輕薄本、上網本等移動
編寫領域的Ontario定於2010年第四季度出貨,面向主流桌面和移動的Llano定於2011年上半年出貨。
首批“AMDRadeon”品牌的顯示卡產品將於2013年10月發布,或許就是傳說中的“RadeonHD9000”系列,或者說“AMDRadeonHD9000”系列,而已有的ATIRadeon產品保持不變。
新的logo以統一的底型為樣板設計。在中間進行型號標識,下部進行特殊標識(UNLOCK云云)與APU交火的獨立顯示卡以獨特的標識出現。不同的底色表達了產品不同的定位,非常容易識別。
很顯然AMD要統一產品標識,一統產品混亂的局面。以後我們將不在看到複雜多樣的標識了。
雖然告別一個經典品牌總是令人傷感,但時代的腳步永遠不會停歇,這種變化未嘗也不是好事兒。有人評價說:“當我看到新的RadeonLOGO之後,有那么一會兒我完全忘記了(曾經在)旁邊的ATI。(新LOGO)看起來非常吸引人。”當然,在正式採用新標誌之前,一切依然只是推測。
從左到右從上到下依次是:嵌入式方案(總體)、嵌入式G系列APU(A/X不同暫時不詳可能是等級不同)、嵌入式Geode處理器(看出嵌入式生命力的持久了吧)、嵌入式R系列APU、9系列晶片組、A88X晶片組(Richland帶出來的A85X升級版)、A75晶片組。
希望全新的標識可以給AMD帶來全新的希望!

中國之路

作為全球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和世界第二大IT市場,中國已成為AMD全球戰略的重點之一。自1993年在中國開展業務以來,AMD不斷擴大在華投資,在中國的業務逐漸從產品銷售發展到包括研發、渠道管理和市場行銷在內的全方位拓展。2004年9月,AMD公司大中華區正式成立,總部設在北京,現由AMD全球高級副總裁鄧元鋆先生擔任AMD大中華區總裁,統轄AMD在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地區的所有業務,進一步把握“中國機會”。
2006年以來,AMD中國業務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不僅把與戴爾、惠普、IBM、Sun、東芝、索尼等全球領先計算機製造商的合作拓展到中國市場,更是陸續獲得了聯想、方正、同方、TCL、七喜、華碩、Acer、微星、BenQ、曙光等各大OEM廠商的支持。
與此同時,AMD通過一系列舉措,不斷完善在中國地區產業鏈的完整布局。2005年,AMDCPU封裝測試廠在蘇州落成,成為AMD全球戰略中的重要生產基地;2006年,AMD在美國本土以外最大的研發中心——上海研發中心正式運營,成為AMD全球研發體系戰略布局的重要一環。2008年3月AMD成都分公司成立,與AMD上海、深圳、香港、台灣等地分支機構共同勾畫AMD的中國戰略版圖。2010年11月8日AMD對位於蘇州的封裝測試場進行擴建,此次擴建將把AMD蘇州工廠打造成集組裝、測試、打標和封裝職能於一身的綜合工廠,使其同時具備對中央處理器(CPU)、圖形處理器(GPU)以及加速處理器(APU)進行封裝和測試的能力。此次擴建將使蘇州工廠的產能提升一倍,擴建後的工廠占地面積也將大大提升。
秉承“客戶為本、推動創新”的信念,AMD致力於向廣大合作夥伴提供領先的產品和周到的服務,攜手共贏,共同締造新的輝煌!
在IT業界還有一家知名的主機板“SuperMicro”,這家以伺服器系列產品作為主要研發、生產對象的公司,在中國同樣被稱為“超微”。也正是因為這個緣故,AMD中國在創立之初刻意避開了“超微”而選用“超威”這箇中文名稱。
AMD史上最強催化劑驅動!
一個特別版的催化劑驅動,沒有按照數字序列命名,而是叫做“CatalystOmega”。
它和N年前同名的改版催化劑並無關係,而更新內容之豐富、之重要,絕對是催化劑史上獨一份。
驅動已在2014年12月9日正式發布。
一、功能增強
1、AMD流暢視頻
比多數高端電視都更好的畫質,低功耗APU流暢播放藍光。
-高質量幀率轉換
-GPU計算插入幀
-移除視頻抖動
2、輪廓線移除
自動視頻改善,改進壓縮視頻算法。
-移除壓縮帶來的殘影
3、1080p細節增強
現已支持APU。
-讓低解析度視頻媲美1080p壓縮視頻的感官
-改進頻率回響,消除過曝、噪點
4、超高清體驗
1080p視頻媲美4K視頻。
-FluidMotionVideo
-細節增強
-適應性倍線
5、幀同步增強
-雙顯示卡遊戲更流暢,不掉幀,支持《蝙蝠俠:阿卡姆起源》、《捷運》系列、《古墓麗影》、《狙擊精英3》等。
-交火支持範圍擴大,增加《古墓麗影》、《殺手5:赦免》、《看門狗》、《FarCry3》等。
二、新功能
1、視覺超解析度(VisualSuperResolution)
以高解析度渲染遊戲,然後顯示在低解析度顯示器上。
-紋理和邊緣更平滑
-能在遊戲設定中選擇更高解析度
-與遊戲、引擎無關,全部支持
-可通過催化劑控制中心開啟和控制
-模擬超採樣抗鋸齒(SSAA)暫不支持
NVIDIA提出了動態超解析度(DSR),AMD則回應以視覺超解析度(VSR)。事實上,高解析度渲染、低解析度輸出並不是新鮮事兒,不過現在都開始大力宣傳了。
更新日誌里說了好處,這裡補充一下不足,尤其是很多遊戲對更高解析度的最佳化不到位,反而還不如開啟抗鋸齒效果更好,比如說《英雄連2》,R9290X、GTX9804K解析度和超高畫質下就沒法玩。
2、Alienware圖形放大器
針對Alienware13筆記本定製,提升其A卡性能。
3、AMDFreeSync
基於業界標準的DisplayPortAdaptive-Sync,能消除畫面撕裂、延遲、跳幀。
-同步兼容顯示器與顯示內容的幀率
-顯示器合作夥伴認證與驅動支持
-顯示器產品2015年第一季度上市,三星首發FreeSync、G-Sync也是一對冤家。因為基於行業標準,FreeSync無需額外硬體,只要有最新的DisplayPort接口就好。
NVIDIA技術雖然先行,但是比較封閉、複雜,成本也較高。會低頭嗎?
4、支持5K解析度
也就是戴爾的UP2715K。
-支持5120×2880/60Hz
-1470萬色,PPI218
-雙DP1.2輸出接口
5、Eyefinity寬域
-現在支持最多24個螢幕!需要四顆GPU,僅限Windows
-更新設定用戶界面
-快速設定覆蓋、混合參數
-統一系統配置,定製更強
-無需第三方硬體和軟體
三、細節功能改進
1、顯示模式枚舉,縮短顯示器接入、使用時間。
2、HSA異構架構的APU上支持OpenMP3.1程式語言,AMD、SUSELinux合作開發了相關的GCC編譯器。
3、R9285支持鏇轉寬域,可混合使用橫屏、豎屏顯示器。
4、第一階段視頻解碼支持VAAPI(視頻加速API),Linux系統。
5、可配置的UVD(統一視頻解碼器)會話,最多20個同步視頻流,尤其適合視頻監控。
6、顏色伽馬重繪,OEM可使用新的API在寬伽馬顯示器上增強sRGB色彩,使之更加自然。
7、支持OpenGLES3.0,Windows、Linux系統均可。
8、Windows安裝程式改進,點擊數更少,視窗尺寸匹配顯示器。
9、Windows自動檢測軟體工具,改進硬體檢測功能。
10、LinuxDistro安裝包,支持Ubuntu、RedHatEnterpriseLinux。
四、性能提升
1、AMDGPU/APU遊戲性能相比於14.9正式版提升最多15%。
2、R9290X發布以來性能已經累計提升19%。
3、A10-7850KAPU發布以來性能已經累計提升29%。
五、Bug修復
1、14.9正式版安裝後間歇性崩潰或黑屏。
2、14.9安裝時偶爾出現AMDMantle64.dll丟失錯誤。
3、開啟硬體加速觀看YouTube視頻有時崩潰。
4、開啟硬體加速通過GoogleChrome觀看Flash線上視頻有時導致瀏覽器假死。
5、顯示器間歇性休眠無法喚醒。
6、AHCI晶片組驅動有時導致系統啟動時崩潰。
7、144Hz顯示器交火系統啟動D3D程式時可能間歇性崩潰。
8、四路交火遊戲卡頓或螢幕撕裂。
9、《腐爛都市》(StateofDecay)紋理有時越界或者破損。
10、電視關閉再開啟後,HDMI音頻始終關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